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33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第387章 大战

  昭城。

  洛景有些忧心忡忡的离开了这里,他还是很了解自己伯父的,这次的交谈就说明,他的伯父不看好汉军的行动,但是同样认为汉军的行动是必要的,这让洛景很是忧心。

  战争经验积累最快的方法就是通过血与火的磨砺,当年韩信就是这样在战场之上练兵,再新的兵经历过几场战争,见惯了鲜血和刀剑,见惯了战场之上的生与死,也变成经验丰富的老兵了。

  随着洛景离开昭城返回长安,洛陵的静室之中又有人来到,一坐下就问道:“父亲,阿景前来想必是询问汉朝与匈奴的大战,家族这边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如果大汉的昌盛和四叔的殚精竭虑离不开关系,和家族脱不开关系,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吗?

  况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呢?”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洛氏的昭公国现在能够遗世独立,都是建立在身处诸夏之内,若是诸夏不存,洛氏怎么可能有现在的地位,若是内战还能够高高挂起,坐看风云,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外战,尤其是这样的国战,不可能真正的坐视。

  这是洛氏的责任!

  洛陵闻言沉吟一番,他当年就自己主动前往草原,不惜损耗家族的底蕴也要重创匈奴,现在家族中人这样问,明显是想要襄助汉军。

  洛陵没说话,众人便纷纷静坐着。

  洛陵又抬头望了望天上,他能感受到素王已经彻底苏醒了,然后他就听到一句话从苍苍冥冥之处传来,“阿陵,做你想做的。”

  洛陵闻言神情一震,然后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

  望着眼前的众人,缓缓道:“我已经年过百岁,除了上古那些传说之中高寿之人,没有人比我更加长寿,但是人之极限也就在这里了,临走之前我会再去一趟草原,看着一点汉军,家族其他人待在昭城即可。

  国战之间的伤亡是很重的,家族的力量是维护光明世道、压制黑暗来临的重要力量,不能轻易损伤,若是失去了家族的压制,一旦国中内讧起来,造成的结果要远远超过外敌带来的损失。

  永远记住,诸夏真正的敌人不在于外敌,而在于内部的豺狼,团结一心的诸夏可以战胜一切,但是陷入内战的深渊,就会不堪一击。”

  “喏!”

  ……

  狂风呼啸而过,卷起一阵尘土,草原之上,千万里不见人烟,甚至很多人就连方向都分不清楚,尤其是中原人,来到这里迷路者甚多,基本上都要依靠当地的牧民指路才行。

  “草原之辽阔真是难以想象,昔年淮阴武穆侯说没有精锐的骑兵军队不能出塞野战,真是诚哉斯言。”

  周亚夫望着一眼无际的草原,以及连绵不绝的汉军士卒,无数的马匹和战车在他的命令之下飞速前进着,回想出塞这些时日遇到的事,森寒道:“引弓之民来去如风,若是大军直接出塞,那就会被匈奴人断掉粮道。

  但若是派遣大军保护粮道,耗费又极其严重,甚至为了给一个人供给粮食,就要吃掉十个人的粮食。

  怪不得洛文王和孝文皇帝都不愿意和匈奴大战。

  丞相没有来到草原,他可能还以为草原大战的耗费和国中差不多,若是见到了这幅场景,这样的耗费国中真的能够撑得住吗?”

  副将闻言道:“大汉昌盛数十年,国库之富裕前所未有,丞相自然敢于夸下海口,那就是没有问题,这正是君侯您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淮阴武穆侯那样的天纵神将,都因为大汉国力不足而没能在草原之上跃马扬鞭,臣为君侯庆贺。”

  周亚夫脸上的凝重微微散开,“是该庆贺,本侯这么大的年纪竟然还能得到统帅大军的机会,全速前进,放出斥候,本侯要学习淮阴武穆侯的战法,守着山丘等待匈奴大军到来。”

  这就是周亚夫的战法,他当然知道汉军是追不到匈奴人的,甚至就连匈奴人的影子也见不到,除非直接突袭匈奴人的老巢,但那和送死没什么区别,甚至一旦失败,逃无可逃。

  周亚夫自己不在乎马革裹尸而还,他有自己的骄傲,但是追随他出塞的十数万将士却是损失不起的,若是出了差错,他对不起孝文皇帝的嘱托,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

  “大将军!斥候发现了匈奴人的主力踪迹!”

  周亚夫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什么?匈奴主力?匈奴主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汉军竟然碰上了匈奴主力!

  而且是由匈奴祁连单于率领的王庭军队,是匈奴最精锐的军队,穿着的是从中亚得到的甲胄。

  在真实的历史上,匈奴一开始的甲胄甚至是比汉朝好的。

  这算是一个冷知识,很多人都认为是唐王朝将技术散播了出去,然后才造成了游牧民族的崛起,客观来说,唐王朝确实散播了一些技术,但以唐王朝试图建立世界帝国的国策来讲,属于正常行为,而且并不是只有唐王朝才有技术和文明,不论是波斯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都有璀璨的文明和技术。

  一说起蛮夷,就是文明落后,技术落后之类,但问题是,匈奴虽然技术落后,但是可以抢啊,把先进的抢过来不就先进了。历史上直到汉王朝沟通西域得到了更好的锻造法之后,才彻底凌驾于匈奴之上,但是这个世界不同了,在洛氏的保护之下,墨家并没有衰落的那么过分,秦汉之间的战争虽然同样造成了人口的减少,但是传承却被保护了下来,汉王朝现在的锻造法不弱于中亚,产量上还比匈奴高得多。

  “停止前进!战车列阵!”

  周亚夫已经顾不得匈奴主力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要立刻准备迎敌,绝对不能给匈奴人任何冲击打乱阵型的机会。

  祁连单于同样没想到会遭遇汉军的主力,但是紧接着他就反应过来,朗声笑道:“汉军主力离开了自己的路线,这说明他们要去增援落单的汉军,留下一些人马看着他们,其余人随着本单于去击溃落单的汉军。”

  祁连单于竟然没准备和周亚夫大战,他依旧要按照自己之前的计划,以多打少,先击溃落单的汉军,最后再集合整个匈奴的所有部落,一齐和汉军主力决战。

  突出一个稳和战术胜利!

  周亚夫望着如同一阵风一般离开的匈奴军队,脸色有些阴沉,匈奴人比他想象之中的更加难缠。

  “大汉的马匹数量还不够,需要更多的战马!”

  周亚夫重重的捶在战车之上,狠狠的说道。

  ……

  “杀!”

  草原上有无数坡度极其平缓的小丘陵,这一支汉军就驻扎在这一片小丘陵上,无数的喊杀之声传来,远远看去是无数的匈奴人正骑在马上不断的抛射着,鲜血充斥了战场,到处都是尸体,一副人间地狱的场景。

  “将军,若是没有援军,等到弓弩射尽,就是我们的死期了。”

  听到副将的话,汝阴侯脸上有些难看,他又如何不知道呢,但是形势如此,没有办法,“一定要守住阵地,只要等到大将军来到这里,我们就能逃出生天,大将军和本将军家数十年交情,从父辈甚至祖父就是世交,不可能见死不救。”

  这个时候他应该无比庆幸自己带着良家子出征,这些人战斗意志强烈,不会望风而降,若是良家子打完之后,带着刑徒军或者不良人上阵,一旦逆风,那真是互相之间比着谁投降的更快,比着谁更没有下限。

  “将军,若是大将军来不了呢?”

  不是不来,而是来不及呢,这茫茫大漠,谁知道会遭遇什么。

  实际上想问的是,若是到了那个时候,要不要投降呢?

  但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除非是太过于贪生怕死,否则对于汝阴侯这样的开国功勋后裔,战死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刘氏给他们的东西实在是太丰厚了,传承六七十年的封国,在封国之中几乎就是土皇帝,这么重的恩典,在这个时代,只有用命去报。

  洛新鞠躬尽瘁,既是因为吕雉和刘盈的感情,但是辅佐刘恒,就是因为要报答刘盈对他的信任。

  这是整个社会的风尚道德!

  若是汝阴侯敢投降,那唯一的结局就是除国,然后整个家族流放,这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那可是封国啊!

  再有二三十年,就有百年历史的封国,里面有历代先祖的神像,还有皇帝赐予家族的那么多荣耀,若是因为顾惜这一条命而失去,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若是来不了,唯有死战殉国!”

  尽管极度害怕死亡,但是汝阴侯还是咬牙说道:“夏侯氏深受皇恩,若是战败,绝不能投降,唯有一死殉国,才能偿还战败之过,陛下一定会念在我壮烈在此,而顾念家族。”

  ————

  上曰:汉初诸勋,皆轻生死,重然诺,何也?

  群臣对曰:汉世巍然,恩重如天,不报不足为人,故有轻生重义之行。

  上曰:然也,朕当效之。——《君臣对谏百论》

第388章 刘彻:大汉慈父

  洛陵的马车从昭城离开,然后从幽燕之地进入草原,这一次来到草原,自然不可能像是上一次那样耗费家族的底蕴,汉王朝还不配洛氏那样付出,就连自己家的邦周,洛氏都没有那么做过,区区一个汉王朝,更是不可能。

  长安。

  自从大军出塞之后,皇城之中的长乐宫就始终非常安静,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在等待着草原上的消息。

  就在这种氛围之中,洛景回到了长安,然后就和贾谊两个人结伴来到了皇宫之中。

  刘彻尽力保持着自己的平静,但是两个人还是能够看出来,这位年轻的皇帝面容之下满是焦急。

  两人行礼过后,洛景当即说道:“陛下,臣前些时日前往昭城面见臣的伯父,昭公大君,现在昭公大君应该已经前往草原了。”

  刘彻闻言一愣,然后肉眼可见的轻松了几分,这就是洛陵对世人的震慑,他是当世的神灵,拥有无穷的威能,只要他出手,所有人都会放心。

  刘彻沉默了一瞬,原来世界的刘彻在性格上有很多的缺陷,但是这个世界却不同,就连项羽的暴虐都能够改掉,刘彻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依旧如同原来呢?

  他是孝文皇帝的嫡次子,是皇后的亲生儿子,他登上皇位的路途并不坎坷,他没有那么多强势的外戚把持朝政,甚至没有经历过太皇太后的毒打。

  他做了很多年的梁王,见到了一些现实如何,他在梁国之时,就喜欢与民同乐,赏赐给百姓美酒美食,衣食布帛,然后听百姓称赞他。

  在真实的历史上,他晚年有些昏庸。

  但如果一个皇帝晚年出问题,那可能是一个人的问题,但是历史上出问题的不仅仅是刘彻自己,不说唐玄宗那货,单单皇帝个人能力天花板之一的太宗李世民,晚年同样开始出问题,若不是恰当好处的崩殂,说不准就是第二个刘彻。

  刘彻单说年轻的时候,那是绝对英明神武的,反击匈奴的战役规划都是刘彻设计的,在卫青和霍去病的执行之下,取得了极大的战果,汉王朝前期对匈奴的胜利成果,刘彻、卫青、霍去病各占三分之一,这才是最公平的评价。

  至于后期战果不丰富,那是李广利太垃圾了,带着那么强的士卒,吃着最好的资源,刘彻还有上好的战略,结果他执行都执行不好。

  贰师将军?

  二流将军还差不多!

  他的能力也就能做个普通的校尉罢了,让他做大汉大将军,统率野战军团,这一点真要批评一下刘彻,任人唯亲是要任卫霍这样的。

  他李广利什么的都要当大将军,他有那个能力吗?

  没有,输完匈奴直接投降了,否则接下来恐怕就要输西域了,输完西域输西南夷,输完西南夷输山越,接下来没得输了。

  这个世界上的刘彻比历史上还要中二,毕竟洛氏的各种颂圣诗,什么“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诸夏的天命万万年”本就挺中二的,刘彻有个深深信仰素王的母后,再加上教导他的老师都是来自山东儒家,自然受到了影响。

  但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只顾着自己能够拿到功绩的皇帝,这一点上和历史上那些暴君是不一样的,刘彻是想做利国利民的事情,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彻做下了一些错事,但是他到民间看了看,看到了百姓困顿的生活,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立刻就停下了对匈奴的战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他可是当了数十年的皇帝啊!

  没有人敢说他的错,他的权力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百官之首的丞相说杀就杀,再强大的豪族一道命令就直接亡族,就算是秦始皇权力最大的时候都没有如此。

  太子据劝了刘彻多少年他都不为所动,这实际上完全就是方法用错了,天天在刘彻的面前说什么百姓困顿是没用的,刘彻只会认为是那些豪强的生活不好,刘彻这样的人怎么会在意豪强呢?

  太子据就应该直接带着刘彻前往真正的民间去看一看,看看经历了战争之后的百姓,这样父子之间也就不会最后搞到那个地步,刘彻是知错就改的性格,他之所以执拗是因为不知道自己错了。

  刘彻喟然叹道:“今日只有丞相和东阿侯您在场,朕可以对您二位说一些心里话,这一场战争朕是做好了失败的准备的。

  大汉从来没有和匈奴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大汉对匈奴一无所知,还是在匈奴的地盘上大战,怎么可能获得大胜呢?

  但是朕还是要打这一场,因为不打就永远不知道大汉缺少什么,永远都不可能摸得清匈奴的实力,谈何彻底击溃匈奴呢?

  朕所希望的就是将士的损失能够少一些,对匈奴人的杀伤能够多一些,仅此而已,等到将士们回来,只要有所斩获,朕都有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