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横推万界 第613章

作者:平步庆云

  眨眼之间,法力运行一周,竟是没有走体内有伤的经脉,而是另辟蹊径,一条全新的经脉路线出现了!

  冯骥顿时睁开眼睛,眼底精芒一闪,他一伸手,法力幻化出一团火焰。

  却见这火焰呈银白色,隐隐有阴寒之力流转。

  “太阴法则!”

  冯骥眉头一挑,这【啸月图】吞吐月华,诞生的法力之中,蕴含太阴法则!

  冯骥顿时笑了起来:“想不到与我领悟的法则还十分契合。”

  他心中微动,这门功法,倒是适合他现在这个状态修行。

  以此功蕴养法力,若是能提升太阴法则的层次,或许能够逼出这些灰色的异种法则力量。

  当然,要是能够弄清楚这些灰色的异种法则到底是什么,就能有更好的应对之法了。

  冯骥还给对方【啸月图】,问道:“你们这功法哪里来的?”

  “祖上传下来的,听闻是人族得道高人所绘。”辛婆婆老老实实回答道。

  冯骥微微点头,这幅画一看就是出自高手所绘制,画中意境已经能够直接吸引观者心神,引导观者存想了。

  他此时已经存想了这幅观想图,原画也没必要留着,当即还给了对方。

  “咯咯咯——”

  山野之中,鸡鸣声再度传来,天际露出鱼肚白。

  冯骥沉声道:“你们勾引人类男子,真的只是为了历经七情六欲,渡过结丹时的心魔大劫?”

  辛婆婆以手指天,道:“小妖若有半分假话,定叫小妖魂飞魄散啊。”

  冯骥哼了一声,道:“好,暂且信你们这次,倘若让我知道,你等有害人之举,休怪我回来替天行道!”

  说罢,冯骥转身而去。

  他一步跨出,却见身后房屋院落,顿时消散一空。

  晨曦之中,身后仍旧是一片乱葬岗,地下一处洞穴里,一只老狐狸带着一群小狐狸,冲着他不断作揖。

  那群小狐狸里面,有一只红狐,一双眼眸灵动,看着冯骥,带着莫名之色。

  一阵白雾吹来,遮掩了冯骥的视线。

  待雾气散开,那一窝狐狸顿时全都消失不见了。

  冯骥摇了摇头,借着微亮天光,穿过乱葬岗,不多时,便来到山道上。

  又下山走了数十步,便看到一座荒凉古庙,庙内杂草丛生,似乎许久无人出入。

  冯骥进去看了看,并未发现什么匾额,也不知是什么庙宇。

  他摇了摇头,离开破庙,循着曲径小道,不多时便下了山来。

  却见山脚下数十里外,一座城郭依山而建,附近陆陆续续,有不少村庄已经冒起炊烟。

  冯骥思考着自己眼下所面临的局面。

  “那些妖怪不知人间修士势力划分也不奇怪,看来还是要去人间一趟,才知修士分布,有没有宗门传承。”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办法,解决我体内的伤势才行。”

  “光靠这【啸月图】,领悟太阴法则,还不知道需要多久。”

  领悟一门法则,可不是随口说说的。

  冯骥穿越诸天,阅历丰富,如今唯一能领悟到中级的法则之力,也只有血之法则而已。

  至于其他的各大法则,都只是初级阶段,摸到个门槛罢了。

  这法则领悟,需要悟性,需要机缘,他自然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上面。

  自己最好还是能找到其他办法,解决体内异种法则的问题。

  想要找到解决之法,就得找到人族修士才行。

  待冯骥来到城池前,东方已经升起一轮红日,朝霞染红天空,早起的人们已经来往于官道之上。

  冯骥顺着人流,来到城门口,抬头瞧去,却见城门之上,赫然写着广平县三个大字。

  “炊饼!刚出锅的炊饼!”

  “卖糖葫芦咯,糖葫芦啊。”

  “包子,刚出笼的包子啊!”

  ……

  城内的街道上,不少商贩走街串巷的吆喝着,也有铺子早早开张,已经在张罗客人。

  一些干苦力的汉子也早早起床出工,匆匆忙忙在粥铺、包子铺外对付一口。

  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冯骥心神轻松不少。

  他一路看来,发现这城内的贩夫走卒之中,有不少手持刀剑的江湖人士往来其中。

  只是微微感应了一下,冯骥发现这些人气血十分浑厚,内息更是悠长。

  随便看了几个江湖人士,竟然都有笑傲江湖之中费彬等人的修为了。

  冯骥有些惊讶,旋即略微思考一下,便已经明白过来其中缘故。

  “这方世界灵气如此浓郁,便是修炼武道,也更容易出成果。”

  正想着,忽然左侧钻出一人,笑嘻嘻道:“公子,第一次来广平县吗?可需要向导?”

  冯骥扭头看向那人,却见此人身形如同竹竿,头戴汗巾,四十来岁,神色带着谄媚。

  “你怎知我是第一次来?”

  “嘿嘿,公子,小人常年守在城门口,来往之人,十之八九,小人都眼熟,但凡来了个外人,小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您这般身姿挺拔,丰神俊朗的才俊,小人若是见过,更是不可能忘记。”

  他这张嘴倒是会说,冯骥微微一笑,问道:“你叫什么?”

  “小人姓林,家中排行老大,大家都叫小人林大。”

  冯骥点头,问道:“林大,这广平县可有修道之人?”

  “这您可就问着了,广平县方圆十里,城内城外,大大小小的道观寺庙,就没有我林大不知道的。”

  冯骥一翻手腕,取出一块碎银,道:“这些日子,你带我逛遍附近道观寺庙,这便是定金。”

  林大顿时惊喜交加,急忙接住银子,这一掂量,估摸着得有十两以上,心中大喜,连忙道:“公子放心,小人一定带您逛遍附近道观寺庙,一处不落。”

  冯骥点头,道:“好,那就先从县城内的道观寺庙逛起来。”

  “得咧,公子,这广平县里道观,论规模,当属青松观,寺庙的话,得数广云寺。您瞧瞧咱们先去哪家?”

  冯骥问道:“你去过这两家?”

  “自然去过,年前我还为我那老母亲求过青松观道人的符水咧。”

  “那你觉得,哪家更灵验?”

  “额……这个嘛……小人可不敢胡说,道君和佛祖,哪个都不是小人能得罪的哇。”

  冯骥嗤笑:“难道我便是你能得罪的?”

  林大脸色微变,连忙谄笑道:“小人哪敢得罪公子,论灵验,大家都说清风观更灵一些。”

  冯骥咧嘴一笑,道:“带路,去清风观!”

  “是。”

  当下林大带着冯骥,一路往城内西门赶去。

  林大道:“传闻这清风观乃是前朝所建,说是前朝有一位清风道人,路经咱们广平县,恰逢当时广平县闹妖怪,那位清风道人便协助当时的县太爷,施法捉妖,最终抓住了一头斑斓虎妖。”

  “为了纪念这位清风道人,县太爷和当地的百姓便建立了这座道观,为这位清风道长立碑。”

  “后来听人说,那位道人就在清风观住下了,直到有一天,他对弟子说他大限三日后将至,不过却受地府所邀,即将前往担任隔壁郭北村城隍,让弟子不用大办丧事。”

  “果然三日之后,清风道长坐化,夜晚时分,有道人起夜,却听到观内管乐齐鸣,好不热闹,那道人偷偷瞧去,竟然见到死去的清风道长与一干不认识的人物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吓得他当场晕厥。”

  “一直到第二日清晨,才被人发现,他将此事告诉旁人,旁人皆是不信。那道人跑到灵堂前,赫然发现,灵堂依旧,根本没有什么酒宴。”

  “大家都传,说是清风道人那晚宴请的并非人间宾客,乃是地府鬼差,为他上任城隍,特意践行送别的。”

  冯骥听得有滋有味,问道:“然后这清风观就香火鼎盛起来了?”

  “正是。”林大连忙点头。

  冯骥笑了笑,只道这些都是道观的营销手段而已,并未在意。

  “这清风观还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吗?”

  “有的,听闻清风观有三处奇景,也是这道观享有盛名的原因所在。”

  “哦?细细说来。”

  “是,这清风观三大奇景之一,便是一株白牡丹,高达五丈,与房梁一般高,每年春夏,都开的极为旺盛。”

  “这第二奇景,便是观中一株耐冬树,冬日开花,花开满树,宛若一层绛雪。”

  “这第三奇景,便是观中清风道长的不腐法身,那可是被大伙称之为活神仙的法身雕像啊,每天去雕像前上香的人数之不尽,那队伍,排成一条龙,听说凡有所求,必有所应,几位灵验呢。”

  冯骥听完林大说的三大奇景,也是来了兴趣。

  那什么牡丹、耐冬树之类的景观,他是不太在意,但是所谓的不腐法身,有求必应,他倒是觉得有意思。

  要是真的有求必应,想来这道观之中,只怕真有些道行。

  一边说着,两人已经来到了清风观外。

  果然如同林大所说,这道观外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门口两侧,青松成排,绿树成荫。

  几乎每一颗大树上,都被绑上了红绳布条之类的祈愿之物。

  “公子,这里就是清风观了。”

  林大指了指道观大门,冯骥拾阶而上,却见这道观规模着实不小。

  只是冯骥一眼扫过,脚步便微微一顿,露出诧异之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