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横推万界 第369章

作者:平步庆云

  ……

第3章 南帝一灯,剧情时间

  天山之巅,灵鹫宫旧址。

  冯骥在地底深处,陪伴了二女入梦数日,干粮耗尽,这才从石洞之中出来,寻觅吃的。

  他不过炼气圆满,自然谈不上辟谷,还需要吃喝进补的。

  在天山找了一圈,找到了一只鹿,他一顿就给吃完了。

  望着只是涨了寥寥十几点的属性点,他心中不由一叹。

  如今属性点是越来越不禁用了。

  随着他的实力提升,各项属性想要增加,一点属性,就需要十点属性点才行。

  而且道法也不同于普通武学。

  以往一点属性点,能直接将武学提升一个境界。

  但是现在往往需要十点属性点,才能将道术提升一个境界。

  冯骥领悟了不少道术,细算起来,有六种之多。

  每一种道术,都分为入门、熟练、精通、圆满四个阶段,就起码需要四十点属性点。

  六种道术,全部修行圆满,就得需要两百四十点。

  这还是普通道术,如果遇到更加高难度的道术,只怕消耗的属性点更多。

  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继续在天山上待下去,积累属性点实在太慢了。

  “看来得尽快下山,去凡俗走一遭了。”

  “若是能够重建灵鹫宫,倒是不必离开这里,但是眼下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战乱,天山人口严重缺少,便是要组建势力,也无人可用。”

  “看来还得去一趟繁华之地才行。”

  天山本来就比较偏远,人迹罕至。

  要在这里建立宗门,纵然他有神通法术,却也无人可用。

  接下来半个月,冯骥一直在灵鹫宫地底深处陪伴二女。

  并且和二女说起了这方面的顾虑。

  二女深明大义,都在劝说他不用担心二人,如今冯骥已经传授二人入梦之法。

  二人除了沉睡之外,也能彼此入梦,相互到对方梦境之中神游,倒也不算孤寂。

  又过了半个月,冯骥终于下定决心,准备离开这里。

  短短半个月,天山上的动物都要被冯骥抓干净了,这里自然待不下去了。

  “尽快积累属性点,离开这方世界,寻找长生之法。”

  冯骥打定主意,当即离开天山,一路南下。

  沿途路上,却见到处都是战乱痕迹。

  时时都能见到百姓流离失所,蒙古鞑子烧杀抢掠。

  这日夜里,冯骥来到大胜关外的一处破败村头。

  村子里十室九空,村头有一座关帝庙,关帝爷的雕像也被砸烂了,屋顶破了个洞,但是勉强可以容身。

  冯骥一袭单衣长袍,进了庙内。

  却见这庙里已有篝火点燃,几个武林人士打扮模样的男子围坐在火堆旁。

  这几人本是在低声说话,冯骥一进来,他们立时闭上嘴巴,纷纷侧目打量冯骥。

  冯骥看了看几人,微笑抱拳道:“路经此地,借庙夜宿,不打扰诸位吧?”

  那群人之中,一个中年汉子开口:“出门在外,都不容易,阁下请便。”

  冯骥笑着点头,便坐到一旁。

  他孤身一人,也没有行李,自然没有干粮之类的东西。

  那篝火旁的中年汉子见状,问道:“这位兄台,这天寒地冻的,你身穿单衣,想必也是不容易,要不要过来烤烤火?”

  冯骥睁开眼睛,看向此人,想了想,笑道:“方便吗?”

  “都是大宋男儿,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

  “婆婆妈妈,岂是男儿做派?”

  那中年汉子身边的几人纷纷笑道。

  对方几人这么说,冯骥也就不推辞了,走到火堆旁边,与几人一起烤火。

  这时那中年汉子从包袱里取出一个馒头,插在树枝上,递给冯骥,道:“吃点东西吧。”

  冯骥看了看他,不禁笑道:“多谢。”

  接过馒头,在火焰上慢慢烘烤起来。

  中年汉子问道:“兄台看起来年纪不大,却听不出口音,敢问是哪里人?”

  “在下山东人士。”

  “哦?竟是山东汉子,怎么到了这西北来了?”一旁一个汉子忍不住问道。

  冯骥笑道:“眼下兵荒马乱,不走南闯北,就得在家乡饿死了。”

  他这番话,顿时引起了众人共鸣。

  那中年汉子不禁叹息一声:“说得好啊,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几个刚才还在说离开这大胜关,去襄阳投奔义军呢。”

  “我听说这些年,丐帮的黄帮主,大侠郭靖经常率领江湖好汉,奔赴襄阳,替守城的吕将军等人运送物资,传递消息。”

  “是啊,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就去襄阳,投奔义军去。跟蒙古鞑子杀个你死我活。”

  几人说到热血沸腾处,都忍不住摩拳擦掌起来,只道去了襄阳,他们便能出人头地一样。

  冯骥笑而不语,看着这一幕,慢悠悠的吃着馒头。

  那中年汉子忍不住看向冯骥,见冯骥始终淡然,忍不住道:“兄弟,刚才一直没问你,你叫什么?”

  “在下冯骥。”

  “冯兄弟,你觉得我们几个刚才说的法子如何?”

  冯骥笑道:“诸位要去襄阳,是为了出人头地,还是为了抗击蒙虏?”

  “有什么区别吗?”那中年汉子忍不住问道。

  冯骥笑道:“自然有区别,出人头地,未必一定要从军,抗击蒙虏的话,也未必要去襄阳。”

  众人不由都皱起眉头,那中年汉子忍不住道:“听冯兄弟你的意思,不希望我们去襄阳?”

  冯骥点头:“诸位与我有缘,我得你借火之恩,便好言劝诸位一句。”

  “大宋朝廷,早已糜烂到了骨子里,这朝廷不值得诸位抛头颅洒热血。”

  “当然,我不是说要诸位降了蒙古鞑子,而是让诸位想办法,自己组织人手,抗击蒙古鞑子。”

  “否则投靠大宋,你们纵然心比天高,却也只会被南宋朝廷拖累。”

  冯骥的几句话,说得几人面面相觑。

  “你是要我等当反贼吗?”

  冯骥顿时笑了起来:“何为正统,何为反贼?”

  那中年汉子忍不住道:“大宋赵氏自然是正统啊。”

  冯骥笑问道:“大宋凭什么就是正统了?宋太祖赵匡义的皇位,不也是从后周手中得来的?”

  “天下正统,不过皆是当权者为了稳固民心的手段罢了。”

  “你去问问蒙古人,他们管不管你赵氏是天下正统?”

  “古语有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有人是天生要做什么的,不要信命运这一套东西。”

  “所谓命运,皆是人力,便不是人力,也有仙佛操纵。”

  冯骥不禁回忆起天龙世界,几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命格。

  那些,都不是空相寺试炼众生的手段而已。

  这些话,说得眼前几人目瞪口呆,只觉眼前这个青年,口气着实大的吓人。

  但是不知为何,他们却又觉得这人说的有几分道理。

  “这话……太过大逆不道了,兄弟,你万万不可胡言乱语啊。”

  那中年人看着冯骥,忍不住劝说起来。

  冯骥笑了笑,却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道冷笑。

  “好一个大逆不道的小子,这普天之下,竟有人胆敢如此编排皇帝,小子,你好大的胆子啊。”

  众人顿时大吃一惊,连忙看向门口。

  却见不知何时,外面走进来一名老丐。

  这老丐浑身脏兮兮的,衣服也满是补丁,腰上挂着几个口袋。

  众人见状,顿时心头都是一凛。

  “丐帮的人!”

  中年人心中暗暗一惊。

  冯骥看了看这老丐,轻笑起来:“皇帝为何编排不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乃是天子,岂是你能编排的?眼下我大宋受蒙古鞑子欺辱,你不思忠君报国,却在此地妖言惑众,我看你莫不是蒙古鞑子的奸细不成?”

  冯骥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老叫花子,蒙古人欺压大宋,还不是因为朝廷无能,皇帝昏庸?”

  “这皇帝无能,朝廷庸才禄禄,将好好的中原大地,经营的如此糜烂,天下百姓水深火热,他们不能说上两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