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第1105章

作者:白担心

  一旁的老旅长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扶了扶眼睛,笑着望向陈旅长道:“我说陈胖子,怎么,这没了张屠夫就得吃带毛猪了?

  我这386旅别的都缺,最不缺的就是虎将,没有了孔捷和李云龙,我386旅的同志们杀起小鬼子来,那照样不带含糊的!”

  说着,将领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孔捷和李云龙虽然不在铁三角防区了,但是人家丁伟还在,那绰号丁百万的老丁,这次可是过足了瘾。

  指挥着三支兵强马壮的部队,他都快赶上师长牛了。

  如果把八路军各片根据地比作泥潭,让日军寸步难行的话,那么此次向日军敞开了大门的铁三角的防区,简直就像是根本见不着底的深渊。

  丁伟的作战风格一向犀利大胆。

  哪怕是日军前期兵锋正盛,铁三角部队以防守为主的阶段,这丁伟也愣是把固定的阵地防御战,给指挥出了运动歼灭战的赶脚。

  诱敌深入,穿插包围,伏击歼灭,多点开花,夜袭突进,炮火覆盖……

  各种歼敌战术在丁伟的指挥下几乎被玩出花来。

  当初缺枪少弹的时候,丁炸桥就能打的小鬼子嗷嗷叫。

  眼下部队的装配水平全面发展了起来,这一场又一场的富裕战,丁伟打的是酣畅淋漓……

  当回归正题之后,干部们讨论到后续局势的演变。

  副总参谋长提出:“目前咱们打造的几大板块,已经牢牢的牵制住了日军的主力,包括黎城辽县等五城区域板块,太行太岳,中条山等各根据地板块,还有山东豫北晋北冀中冀南甚至是蒙西等各处战场。

  诱敌深入,预计划在黄崖洞稳固防御工事内部展开的歼灭战,也在实施之中。

  可我总觉得这其中还是差了点意思。”

  老旅长笑了起来,他率先洞察了副总参谋长的想法。

  “老左,你的意思是,咱们这边终究还差了点火候。

  是什么呢?

  能把小鬼子彻底激怒,让鬼子不顾一切代价,甚至是丧失理智的向咱们预设的战场奔赴的导火索?”

  副总参谋长闻言大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还得是你陈庶康呀!”

  可接着大家又有些头疼起来,现在要到哪儿找这个导火索呢?

  大家想着想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的,竟是出奇一致的在脑海里浮现了两张面孔,一张是貌似憨厚的孔捷的,另一张则是总呲着个大牙,像极了一匹饿狼的李大脑袋的……

第1061章 何谓厚脸皮

  而此刻,老总,副总参谋长,老旅长他们一心惦记的孔捷和李云龙,经过大半日的路程,已经顺利的率领机动部队抵达延安。

  沿途一直有各防区的同志接应。

  不出意外的,孔捷和李云龙率领着机动部队,携带着大量的装甲车辆,把沿途接应的同志们看的是目瞪口呆,肃然起敬。

  接应的兄弟部队更是一路护送,生怕沿途的同志们再把孔支队长和李团长率领的装甲部队给当成鬼子的铁王八部队了。

  队伍走在途中的时候孔捷和李云龙聊天。

  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的领导们。

  随便拉出来一个,就是老旅长见了恐怕都得恭恭敬敬的问好。

  李云龙这个号称是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老大他老二的大脑袋,明显也比平日里老实的多了。

  结果队伍刚刚到延安外围,消息便传过来,说是总指挥已经带领着干部们提前迎过来了。

  可把孔捷和李云龙唬了一跳。

  颇有些受宠若惊,这待遇规格可也太高了。

  可实际上总指挥哪是冲着他孔二愣子还有李大脑袋来的。

  总指挥带着将领们风风火火的赶到,头一句问的便是:“咱们的坦克在哪儿了?”

  总指挥此时也很有些激动,八路军苦哈哈了这么些年了,以往别说是什么战车部队了,能有几辆自行车和摩托车都算是稀罕货了。

  一年前,听说孔捷在一支队打造了一支装甲兵团。

  这消息传到延安的时候,简直不亚于一场地震带来的震动。

  后来呢,这些战车部队肯定是留在前线作战,不能给送到大后方来,所以总指挥他们只能看看照片,看看孔捷送过来的纪录片。

  关于战车部队训练的纪录片。

  可从来没有见到过实物。

  所以激动是在所难免的,即便是身经百战的总指挥,对于装甲部队其实也很陌生。

  平时在延安看报,看着盟军的战报,动辄成百上千的飞机,大炮,坦克,总指挥他们都快羡慕坏了,其实也一直期待着八路军有一天也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王牌部队。

  这次又听说孔捷和李云龙率领装甲部队,在蒙西地区横打了几场漂亮仗,先后击溃日军的南治战车集群和黑木战车旅团。

  眼下,孔捷和李云龙率领这支胜利之师,精锐的战车部队,赶赴延安,便是总指挥也根本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急匆匆的便带着队伍提前来迎接了。

  这个瞧瞧,那个摸摸。

  直到一个大嗓门响起。

  “报告总指挥,八路军129师新二团团长,兼八路军太行直属快速反应部队指挥员李云龙,向你报到!”

  总指挥似乎这才回过神来,抬头望向眼前的大脑袋,接着笑道:“李云龙啊,你说话这么大声做什么?”

  孔捷在一旁向总指挥打了军礼。

  闻名不如见面,不怒自威的总指挥,在平易近人的气息之中又夹杂着大将之风,孔捷仰慕久矣。

  面对孔捷的敬礼,总指挥还十分郑重地回了一礼。

  他的话语令人如沐春风。

  “孔捷啊!你可是位进步神异的同志呀,这两年来我在延安方面听你的名字,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看着眼前已经年过半百,发丝夹白的总指挥,孔捷傻傻的,憨憨的笑了起来。

  在总指挥的面前,就连李云龙都乖巧的像是一个好孩子,尽管总指挥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但老李还是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解释道:“报告老总,我们平常在前线大嗓门习惯了!”

  总指挥道:“嗓门大的好呀,嗓门大指挥起来才有气势嘛,要是连气势都没有,这仗还怎么打?”

  说笑了几句,总指挥的注意力又全部放在了眼前这一辆辆的坦克和装甲车身上。

  他老人家在心里琢磨着,这坦克呀不仅要看,还得熟悉它的构造,了解它的各项参数,还得会开。

  估计孔捷和李云龙已经开得非常熟练了,不如趁机在路上跟着他们二人学习学习。

  要不下次开大会,其他地方根据地的同志开会时问他,我们的坦克性能参数怎么样,好使不,有什么优缺点?

  要是一问三不知,还怎么当这个总指挥?

  接着总指挥虚心求教,孔捷和李云龙自然是知无不答。

  正好有几辆坦克在行进的途中出了些问题,孔捷和李云龙也就现场教学,让专业的维修人员对坦克进行维修,一面进行坦克结构的介绍,以及坦克作战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意外的问题。

  总指挥就在一旁给技术人员递工具。

  不久之后又赶到了第二批人。

  他们大多都穿着旧军装,为首的那个浓眉大眼,五官端正,棱角分明,看着得有五十多岁的样子,彬彬有礼,一副儒雅气派。

  结果例行检查的日本安全顾问,看见这些穿旧军装的,还以为是老百姓,差点把人给赶走了,后面听说原来也是八路军,这才允许这一行人留下参观。

  一支队的装甲兵部队,甚至还有不少反战联盟的日本同志,这也是一大特色。

  这些外籍同志很有技术,有文化,又在一支队经受过特别的中国文化和八路军革命信仰的熏陶。

  忠心和立场是毋庸置疑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轴!

  有的时候遇到技术性的问题,争论不下,就连支队长孔捷他们都敢怼。

  老孔有时候被气急了甚至大骂:“这要是在战场上,老子非突突了你们!”

  结果拆卸发动机的时候,日本顾问刚好逮住一个在发动机旁边抽烟的,这可把顾问气得够呛。

  “你的,叫什么名字?”

  他说的是中国话,但是明显带着日语的腔调。

  抽烟的是个湖南佬,看年龄和孔捷、李云龙他们相仿,应该要大上几岁,他望着眼前这蹦出来的小鬼子,神色很有些诧异。

  抗日战争爆发以来,这还是第一个敢这么蹦在他面前跟他讲话的小鬼子呢!

  “哦,我叫王正林,目前是延安方面……”

  日本顾问才不管他是谁,直接打断道:“你难道不懂安全条例吗?你的,在发动机旁边抽烟,万一烟火点燃了燃油,是有很大风险的。

  既然你也是自己同志,我就有义务警告你,这里是安全教育处罚通知书,请你签一下字吧!”

  王:“……”

  最后还是李云龙眼尖,望见了正被日本顾问难住,有些尴尬的王,他连忙跑了过去,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此刻却是老老实实的向着这个仅比他大几岁的干部敬了个军礼:

  “报告司令员,八路军129师新二团团长李云龙向你报道!”

  李大脑袋可是个暴脾气,对此日本顾问深有感触。

  当初他被俘之前,日军部队里但凡听说李云龙的就没有不害怕的。

  所以日本顾问对于李云龙还是很尊重的。

  眼见李云龙对于眼前这个中年将领都如此恭敬,日本顾问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王却是笑了笑,对李云龙说道:“李云龙呀,又见面了,不过我这会儿可没有时间搭理你,我还得接受安全教育批评呢!”

  日本顾问连忙摇头表示不用。

  “这是原则问题,不管是谁,犯了错误总归是要受处分的!”王十分坚持。

  问声赶过来的总指挥听说此事之后也是笑个不停。

  “哈哈,老周,你们怎么也来了?”

  这时总指挥望见了那浓眉大眼的汉子,笑着打了招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