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 第94章

作者:执笔见春秋

  对于东家的吩咐,张伯自然不会反驳,应完之后,这才有些疑惑的问道:

  “东家,咱们不离开京师了吗。”

  朱英直接说道:“事情有变,暂时不离开了。”

  说完后,朱英再次嘱咐道:“即刻传令西域那边,快马加鞭,迅速将我的东西送过来。”

  “番薯马铃薯,让他们准备十石农种,全部送过来。”

  听到这话,张伯先是应了一声,然后面色有些不情愿的问道:“东家,可是出现了什么变故。”

  本来就送一石的粮种,现在突然改为十石。

  哪怕在西域那边,因为严格把控的问题,他们的粮种可不算太多。

  最为主要的,东家之前要求送的粮种,可是高产粮种,而不是那些已经翻秧了好几代的低产。

  这些粮种,一直被有效的控制,严格使用。

  一下子调过来十石,这可是将近两千斤。

  西域那边,优良高产的粮种,恐怕也就二三十石。

  最为主要的是,现在已然是六月了。

  面对今年的冬季,这些粮种都要下地,这样到了严寒的时候,才能有大量的粮食产出。

  这些产出的粮食,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西域,大漠,草原上东家势力的人员所需。

  更是东家每年冬季,壮大势力的关键因素。

  一下子调集过来这么多,那么今年扩张的步伐,就要大幅度减慢了。

  尤其是因为布局安南的缘故,西域,大漠,草原上的人手,已经显得有些不足。

  就等着今年进行一番大肆扩张,弥补人手缺口。

  这么一来,东家麾下的那些势力,都有可能出现不安定的因素。

  若是东家在那边还好,现在东家又远在京师,距离太过遥远,生了什么变故都不见得能及时稳住。

  朱英闻言,并没有过多的解释,有些事情不是张伯能够明白了解,可以接触的。

  只是沉声说道:“按我说的去做,其余的话,就不必多问了。”

  “是,东家。”

  听到东家有些不善的语气,张伯立即不敢多说。

  “对了,先别急着传讯,过两天我去找衙门拿个通行文书,到时候走官府的驿站。”

  “我的那个箱子,务必加急送来。”

第102章 :这皇位,我朱英怎么就坐不得?

  当老爷子说起蓝玉的时候,朱英就意识到一种可能。

  自己主宰大明的可能。

  说实话,他对于关于自己身份的猜测,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或者说,从来到大明,苏醒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从未想着靠身世来做些什么。

  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他自己一步步争取过来的。

  从野狗的嘴里抢食,到如今一方军阀。

  如果不是时运不济,恰逢明初大世,元末的逐鹿中原,成王败寇还犹未可知。

  然自古以来,都是时势造英雄,并非英雄造时势。

  没有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朱英能够到今天这样的地位,区区一介商贾,不过十年便掌控如此庞大的势力。

  已经是相当不错堪称传奇了。

  朱英若是想称王,高丽那边,还有李成桂什么事情。

  便是现在谋划安南,在朱英看来,都算不得一个难题。

  计划之中,五年之内,他必征服安南,开国称王。

  甚至这五年的时间,在朱英看来,都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安南,掌控安南,顺利接手。

  毕竟安南的人口不算多,混乱之下出现大量死伤,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目前,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朱英的面前。

  足以让朱英掌控安南的步伐,至少能加快两年。

  这也便是为何哪怕猜出了老爷子的身份,甚至对自己的身份有一定的猜疑的时候,他还是选择前往安南。

  也就是昨夜,今日。

  老爷子的突然到访,

  尤其是那一句,让他和蓝玉见见的话。

  让朱英的心中,升起波澜。

  一丝丝淡淡的希望,一撮撮燃烧的火苗,在朱英的心中升起。

  我若是能及继位大明,何须去安南那山沟子里,谋求发展。

  我若是能掌控大明,以大明之火器,征服天下,何异于唾手可得。

  想到这里,朱英的身子,有些微微的颤抖起来。

  并非害怕。

  是激动,是兴奋,是强烈的,充满着激情的动力和欲望。

  他的人马,他的势力,他的财富。

  和整个大明相比,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尤其是大明万万人的人口。

  还有那世界第一大明水师。

  能够做的事情,简直太多太多了。

  有他的相助,火器的发展,显然可以直接呈现腾飞的趋势。

  不需要大量的军队,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一场战争,也不需要堵上大明的根基。

  只需要强化火器。

  火药颗粒化,加强火统,火炮的威力和续航。

  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数百人就能征服一个小国。

  数百人的行动对于大明而言,根本不会有任何的负担。

  经济制裁,文化入侵,教育改革,农业研究,内政调整。

  还有如今,大明的百万雄狮。

  纵观如今天下,谁能阻挡!

  “我说燕王在北平的时候,怎么一直阻拦着我不让出城,原来竟是如此。”

  当时朱英对于朱棣的一些行为,感觉到迷惑看不懂。

  这个时候想起来,心里就很是清楚了。

  “话说回来,我还得好好感谢燕王,要不是他,我大概可能直接去往安南了。也就见不到老爷子。”

  “时也,命也。”

  想到这里,朱英不由嘴角微微翘起。

  燕王朱棣的那点心思,在朱英得到足够的信息后,只需要微微思索,就能猜个透彻。

  “只是燕王,难道你就真的认为,若是让我上位,你还有翻牌的机会?”

  “不过也是,对你来说,或者说对你目前来说,唯一能够看到的希望,也就是在我身上吧。”

  “唔……或许我更应该感谢姚广孝,这个主意,应当便是他所想的,真是贴心呐。”

  想起姚广孝,朱英就觉得很有意思。

  这人根本没有忠诚可言,唯一的目的,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哪怕为此搅动风云又如何。

  毕竟在姚广孝的脑海中,便是那句:贫僧只知天道,不管民心。

  “也是和我类似,不逢时势,不过这么好的人才,在大明真是可惜,去海外教化番民多好。”

  最初朱英接触到姚广孝的时候,他就想试试,能不能把姚广孝拐走,带到安南去。

  姚广孝精通儒释道三教,又懂阴阳术数。

  如若能够在海外发光发热,那简直是一大神器。

  只是和姚广孝接触一番后,朱英就感觉到十分遗憾。

  在和姚广孝的交谈中,不难感受到,姚广孝心中对于实现在大明的抱负太过于执着了。

  朱英自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估摸着也说不动他。

  若是早个十年二十年,大概是没有问题。

  但是姚广孝已经老了,元末出生,今年的姚广孝,已经五十七岁了。

  这在如今的大明,可以说是已经超过了平均的寿命。

  如今大明人均寿命不到五十,五十七岁的姚广孝,已然算得上是高寿了。

  而他如今,籍籍无名,尚未成事。

  大明皇帝朱元璋活着的每一天,他姚广孝就翻不起任何的风浪,整个大明,也没有谁能够翻得起任何风浪。

  哪怕是他全部希望寄托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的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