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 第848章

作者:执笔见春秋

  现在这里的情况已经变成了一团乱麻。

  在帖木儿大军的不断侵袭下,德里苏丹国全境已有将近过半的疆域被占据。

  而士兵的对抗,德里苏丹一直落入下风。

  本来按照历史的轨迹,现在的德里苏丹国已经被帖木儿给拿下,图格鲁克王朝的统治彻底破灭,王室的成员都被押送去了撒马尔罕。

  不过因为大明的参与,现在还有着对抗的可能。

  原本朱英安排人过来,只是想着来分割一波财富罢了,却没想到竟然阻止了帖木儿大军的攻势。

  他不清楚,夹带着大量后世的军事对抗的经验,所缔造出来的学子们是多么优秀。

  汪进义,这个以优异成绩在大明军事学院结业,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能够成为乌斯副指挥使的学子,哪怕是带着大量的吐蕃杂兵,蒙古骑兵,还有少数汉人军官的五万军队。

  与帖木儿大军的对抗中,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帖木儿的孙子,米兰沙之子哈里勒,跟汪进义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更何况是守城战,这种本来就有优势的对抗。

  “已经攻了将近一个月了,想来对面基本上都没什么心气了吧。”

  “真是可惜,那奥斯曼帝国也太不经用了,拖个一年的能力都没有,就这么随便的给帖木儿拿下你,连自家皇帝都被俘虏了。”

  “要不然还能反攻一手。”

  城池之上,看着下边密密麻麻的帐篷,汪进义并没有什么担心的地方。

  对方在这个月强行攻城已经有十来次,但每一次都没能拿下这城头。

  甚至还有几次趁着对方气势跌落的时候,汪进义还大开城门让蒙古骑兵出去骑射两圈再入城。

  对面损失惨重也没有半点法子。

  只是情报传来,帖木儿在俘虏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后,放弃了去攻占奥斯曼的地盘,反而是带着大军要亲征德里苏丹。

  汪进义听到这个消息,就知道现在的这个城池肯定是不能呆了。

  “将军,我们真的要全面放弃这座城池吗,如果把这里放弃了,那么大半个德里苏丹都会落入到帖木儿的手中。”

  “帖木儿的名声虽然很大,可我们也并非没有优势,只要再有一批军队过来,咱们成立的守军就能达到十万,加上后勤补给,哪怕是帖木儿来了,拖到明年开春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说话的是汪进义的副将周成。

  周成也是从大明军事学院结业,不过显然各方面的能力要比汪进义差很多。

  汪进义轻轻摇头:“周成,你说的对,哪怕是帖木儿来了,我们确实有可能死守僵持到明年开春。”

  “但你要知道,这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作为现在最富盛名的苏丹,帖木儿的实力不可小瞧,那是几乎相当于陛下的存在。”

  “他亲征所带来的军队,绝对是最为精锐的军队,即便是有着庞大疆域的奥斯曼帝国,都会被轻易击溃。”

  “不要小瞧他,这样的军队,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损失,五万人的军队还能剩下多少就不知道了。”

  “这里不是大明,没必要死守,不要忘记了我们到这里来的目的。”

  周成闻言,有些丧气的垂着头:“好吧,都听将军的。”

  很显然,周成很想跟着传言中的帖木儿苏丹碰一碰。

  汪进义轻轻拍了拍周成的肩膀。

  “有机会的,等帖木儿围攻德里苏丹王都的时候,咱们就能跟他交手了。”

  “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抓紧把城里的粮食全部运走,不能给帖木儿留下任何的补给。”

  “只有这样,才能对帖木儿进行消耗,也足够我们在德里苏丹王都坚守更久。”

  周成闻言点头道:“将军放心,断后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汪进义微微皱眉,不过看着周成坚持的神态,还是点头同意。

  断后也是非常重要,因为涉及到运送城内的粮食,自然行动起来就没那么快捷了,所以要腾出足够的时间外,还不能被帖木儿的军队发现。

  否则被咬住尾巴,就会丢失大量的物资。

  没有了城池的掩护,平原上的战争帖木儿军队优势太大了。

  汪进义从来就没想过在平原上去跟帖木儿的军队硬碰硬。

  吐蕃跟蒙古兵,还有少数汉人组成的五万大军,是汪进义以后晋升的本钱。

  别看这支队伍是临时拼凑而成,汪进义也仅仅是个临时统帅,但如果取得了足够多的胜利和财富,理论上来说汪进义是可以保留相当一部分军队的。

  关于这一点,大明朝廷其实并非是那么的在乎,尤其是在乌斯藏地区,只要不是要大明官府发军饷,能够弄出这动静来,是很容易得到太孙支持的。

  汪进义是从大明军事学院结业,跟太孙接触过多次,这样的情况在太孙默许的范围内。

  他可不甘心只是担任个乌斯藏的副指挥使。

  作为大明军事学院的甲等结业学子,当初汪进义是可以选择某个富裕之地担任百户。

  他最后选择来到遥远的乌斯藏担任千户,不就是为了往后更高的前程。

  乌斯藏副指挥使,这已经是他目前所能达到的瓶颈了,哪怕再努力十年,二十年,他都不见得能够担任乌斯藏指挥使。

  看似相差不大,实则这道沟壑犹如天壤之别。

  已经不是仅凭借能力就能上位的,在没有后台的情况下,需要的是大量的功勋。

  目前乌斯藏地区,名义上已经臣服大明,自然不可能开启大的战事。

  眼下的德里苏丹,是汪进义惟一的机会了。

  当初整合这五万混合军队,汪进义在里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真正成为统帅之后,一个疯狂的想法就在汪进义脑海中逐渐成形。

  现在他需要的是等待时机。

  周成转身去安排事情后,汪进义转头看了眼自己镇守的城池。

  经过数月的摧残,这里的百姓已经苦不堪言,城里也非常的破败,到处都是火炮轰击后的痕迹。

  不过这些,又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又不是大明,这些百姓更不是汉人。

第664章 :针对大明皇帝的行动

  德里苏丹的消息还需要时间才能传到朱英这里来。

  即便是开设了军事情报的专线,但目前的通讯手段还是依靠骑兵相互传递。

  不过在大西北地区,现在已经有许多蒙古骑兵成为了大明驿站的外聘人员。

  倒不是其他的原因,主要是大西北地广人稀,每个驿站之间的距离相对来说要遥远许多,所以不可能进行短时间内的接力。

  而自小从马背上长大的蒙古兵,几乎大多数都有着在马上睡觉的本事。

  一人双马,星夜兼程,是最快的速度了。

  朱英曾经在西域待了不少的时间,对于蒙古兵的这个特点记忆犹新,便就特许北元雇佣协会下达送信的任务。

  只要速度够快,就可以稳定跟大明边疆官府签订合约,为驿站打工。

  这对于多数的蒙古兵来说,都是最为热门哄抢的任务。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那么的喜欢战争,虽说草原民很是凶悍,这样的凶悍其实是环境的逼迫,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自然不会这样去拼命。

  而给驿站送信,不仅钱多事少,最主要还是没有多大的危险。

  并且接了送信任务的草原民,在没有自己马的情况下将会由驿站提供骏马,如果是自带骏马的,不仅能够额外的得到一份津贴,骏马的精饲料也是由驿站来提供。

  这样的好事,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说起来,还是吃大明的官粮,在外头也是有几分面子的。

  这种情况下,整个大西北地区的驿站建设非常顺利,而军事情报的专线也加快了传输速度。

  这个事情目前是根本不愁找不到人,想来送信的草原民数不胜数。

  南巡的队伍过了广西边境后,就进入到了安南境内。

  原本寒冷的冬季,在进入到安南之后,仿佛是来到了夏季。

  “真是暖和啊,咱是真没想到,冬天的安南跟咱大明的夏季几乎一样。”

  朱元璋一辈子南征北战,但他实际上是没有到过热带地区的,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神奇。

  原本厚厚的外套现在也脱掉了。

  在南巡队伍抵达安南边境的时候,驻守在安南的医生们就赶了过来。

  这里瘴气丛生,湿气很重,长期待着很容易身体健康出现状况。

  不过早已经有安全的路线,而在朱元璋的食谱里,也加入了许多祛湿的药材。

  比如茯苓,山药,薏苡仁等等。

  早膳基本上也改成了红豆粥为主。

  安南本身也有自己的官道,这些官道所在基本上都避开了瘴气聚集之地。

  所谓瘴气,其实就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

  主要原因就是无人有效地处理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不是说整个安南都是瘴气丛生,毕竟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地区为平原地区,这些地方都不存在瘴气。

  因为迎接大明皇帝的到来,所以在接到南巡来安南的消息后,这边就开始对安南的官道进行扩宽水泥铺设。

  只要不是明着造反的安南百姓,那么就必须服从官府分派的徭役。

  而水泥自然是由大明从陆运海运不断运输过来。

  在官道的附近,还会撒上大量的生石灰,这是为了消除瘴气。

  这样的行为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作用也很短暂,但是面对南巡还是够用的。

  如果陛下和太孙在安南有什么变故,那遭罪的是整个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