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 第545章

作者:执笔见春秋

  “看来对于镇海卫,也不能采取过硬的态度,只能是软硬兼施了。”

  大明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要彻底的改变军中收刮钱财的现象,打造完全的纪律,显然目前来说非常不可能。

  能够处理好京师周边的卫所,已经达到了目前朱英的一个极限。

  除非说一下子把大明的两百万军士,全部都变成无须屯田的募兵,这当然不符合现在的国情。

  尤其是现在大明开国之初,绝大多数的军中将领,身上几乎全是草莽之气,精英素质的培养,只是一个初创的开始。

  这时,张伯走了进来:“东家,咱们商会那边,有一个崇明岛的百姓过来禀告,说是发现倭人跟镇海卫的勾结。”

  朱英眼前一亮,道:“速速把人带来。”

  很快,刘老三就被带到了朱英这里。

  刘老三一路进来,哪里见过这等阵仗,进入里屋的同时,连头都不敢抬,连忙就跪倒在地:“小民刘老三,拜见官老爷。”

  张伯在旁边训斥道;“快快将你知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

  刘老三听到训斥,吓得一个哆嗦,颤颤巍巍的把两天前听到的事情,一股脑的全部说了出来。

  虽然因为口音的缘故,听起来有些费力,不过大概的意思,朱英还是听懂了。

  是在讲述着,在近段时间里,镇海卫和倭商之间,有一场涉及到火器的交易。

  张伯顿时怒道:“好一个镇海卫,今日我觉得他们还算不错,没想到竟敢有如此大胆,竟然通倭。”

  “作为大明卫所将士,擅自变卖手中的火器,这是严重的触犯了大明的律法。”

  “东家,看来咱们要先召集军士,先将这些通倭卖国之辈,全部给抓捕起来。”

  倒不是说张伯有多么强烈的爱国思想,而是在张伯的眼里,大明的钱财,就是东家的钱财。

  尤其是火绳枪,那可是东家的心血。

  竟然就被镇海卫这么轻易的贩卖出去,怎么能忍。

  朱英眉头紧皱,并没有立即说话。

  而是在思索这其中的可能性。

  从对于镇海卫的情报上来看,他们的一些行动,其实是非常小心的。

  哪怕是收敛钱财,也不是说有多么过分,也算是遵守了一些‘江湖规矩’。

  最为主要的是,在这刘老三刚才说的话中,其中涉及的钱财交易,并不算一个大额的数目。

  这点钱财,按理来说,不应该能够让镇海卫冒如此之大的风险。

  但是看着面前跪在地上,打着自己小心思的刘老三,朱英也清楚,他肯定没有撒谎。

  若是现在直接调动周边其他的卫所,军士,那就等于真正的把镇海卫的罪名给坐实了。

  其实在朱英的心里,镇海卫虽然是搞了一些索取钱财的时期,但从规模和方式上来说,倒算是比较人才的方式。

  他们本身并没有直接参与,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组织出一个漕帮进行。

  从消息中得知,一些在镇海卫退役的军士,还能够继续到漕帮那里去讨生活,说明镇海卫都指挥使,还算比较讲究兄弟义气。

  想了想,朱英说道:“暗中调集玄甲卫便就行了,不必大张旗鼓的召集其他将士。”

  “让锦衣卫的人,这两天严密监视镇海卫,一旦有任何的行动,我们立即跟上。”

  张伯闻言,顿时有些迷糊,不过还是回道:“好的,东家。”

  朱英见此,笑着说道:“张伯,到时候应当是有一场好戏等着咱们。”

  下面的刘老三,眼见各位官老爷似乎把自己给忘记了,不由硬着头皮咳嗽了一声。

  朱英自然不会亏待:“这事做得不错,赏宝钞三十贯,下去领赏去吧。”

  刘老三连连磕头不止:“谢谢官老爷,谢谢官老爷。”

  ……

  两日后,

  大量的军士从镇海卫出发,为首一名千户带着。

  躲在暗处的锦衣卫见着了,连忙大致清点了一下。

  “好家伙,镇海卫这些人,看着气势,怎么跟去打仗似的。”

  “别逼逼叨叨了,赶紧把消息报上去,待会人都没影了。”

  随着锦衣卫暗线的禀告,等候多时的三千玄甲卫闻风而动,并未跟在其后,而是从另一方直接渡船,往崇明岛的方向而去。

  此次朱英并未离开,而是亲自上阵。

  这让一旁的张伯,显得很是急切。

  虽说曾经东家经常带着队伍行走于大漠草原那等危险之地。

  可现在身份不同了呀,万金之躯,怎能轻易犯险。

  不过看着东家的神情,张伯也只能把劝说的话吞了回去。

第442章 :黑吃黑

  三天后,崇明岛。

  “东家果然是料事如神,镇海卫的人,竟然真的是打算去黑吃黑。”

  “这下子那些倭商,想来一个都跑不了了。”

  崇明岛的丛林某处,玄甲卫在这里安营扎寨,等候着镇海卫跟倭商的接触。

  得到最新的情报后,张伯拿到大营来,对朱英说道。

  玄甲卫之所以能赶在镇海卫的前头,主要的原因便是清一色的骑兵,机动速度比之步兵,完全不在一个层级。

  朱英接过张伯手中的情报,仔细的看了看后笑道:“倒是能欣赏一下镇海卫的素质了,拿下这些倭商对于他们来说问题不大。”

  “主要还是要看看战损的情况。”

  朱英本身并没有太高的军事天赋,如若是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大战,便有一种捉瞎的感觉。

  但是对于万人之下的小规模作战,还是非常有经验的。

  群英商会虽说是挂着商会的名头,可旗下当有五千总数的散装骑兵。

  真要全部聚集起来,一些草原上的中小部落,或者是西域,欧亚一些小国,都能直接给踏平了。

  可不要小瞧五千骑兵的厉害,如果没有响应的应对措施,或者是在开阔的草原上,即便是两三万的步兵,也能轻易的给玩死。

  “他们还有多久抵达这里。”朱英开口问道。

  张伯回道:“目前镇海卫已然是登船了,按照现在情况的估计,应当是在午时过后,便会跟倭商进行接触。”

  “镇海卫目前出动两千人,兵分两路。”

  “先锋军大约有一千五百余人,应该是要直接包抄倭商的后方。剩下的五百人,大概就是过来接触倭商。”

  朱英闻言点点头。

  目前来说,也就是镇海卫欺负倭商信息渠道少,掌控了各个码头,要打倭商一个措手不及。

  不然两千人的动静,很快就能传到倭商那里。

  崇明岛四面环海,倭商的海船还算是不错,如果提早知道了消息,必然直接登船逃离。

  茫茫大海上,镇海卫根本没有追击的可能。

  “传令玄甲卫,待镇海出动剿灭倭商后方时,一同出动。”

  “其一防止倭商有漏网之鱼,其二严格监督镇海卫的行动,若发现有杀良冒功的行为,立即阻止。”

  朱英想了想,吩咐道。

  杀良冒功,不管是在现在大明,亦或是大明之前的朝代,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看似简单的一句护,实则对于百姓来说,那便是致命的打击。

  那些帮助倭商潜藏的百姓,换做是别人,自然不会怜悯,甚至都不会想到这块去,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便就是这般道理。

  尤其是在行为上,不管是怎样的想法,终究是帮助了倭商,那就更不用说了,按照大明律法的连坐制,这些百姓亦是有罪。

  但朱英对于他们没有任何的恨意可言,连坐制并非是这般处理的。

  大明的律法,在很多层面上,向来是给人种一刀切的感觉。

  基本是只要跟犯法扯上关系,尤其是说百姓这一块,几乎就是牵连一大片。

  倒不是说朱英喜欢发圣母心,主要百姓本身,并没有格局之类的说法。

  明面上倭商对于百姓的雇佣,在上海县这边,接受他国的雇佣,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百姓可不会说去追究,这个雇佣是否靠谱。

  法通人情,在这一点上,朱英觉得对于这些百姓,自当可网开一面。

  ……

  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快就来到了下午。

  崇明岛某个偏僻沿海之地,上百倭人正在等候。

  为首的倭商统领,面上带着几分笑意。

  “这次交易成功后,我等带着火器献给天皇陛下,将军阁下,往后家族的前程,必会一帆风顺,青云直上。”

  “到时候也不用费尽心思,在这海上跑来跑去了。”

  “这年头,每次出海,我都心惊胆战的,就怕哪天运气差了,直接就沉海里去了。”

  真正的贵族,自然不会说像是倭商一样,经常在大海上奔波。

  海上可不是说什么好歹的地方,随便一点稍大的风浪,就有及可能丢到全船人的性命。

  船毁,必定人亡,一点出路都没有。

  听到统领的回答,旁边的倭国武士附和道:“大明的厉害,就是在于火器,一旦我们也掌控了制造火器的方法,国内的那些明军,必定可以打败。”

  “到时候大人立下泼天功劳,定然可以成就大名。”

  大名,在倭国相当于诸侯一般的存在,不管是名义上的国家主宰天皇,还是掌控实权的幕府将军,都是要对其进行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