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 第204章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刘胜和李秀才也松了口气,这要是耽误了东家的事,或是影响到东家,可就不太妙了。

  随即车队即刻向京师继续出发,远离驿站后,刘胜招来一名麾下,吩咐道:“立即入京师,向东家汇报刚才所发生的事情。”

  ……

  经过大半个时辰,朱元璋来到了朱英所在的军营。

  朱元璋并没有乘坐龙撵,只是普通的马车,随行的锦衣缇骑,也就仅仅百来人。

  朱元璋下车的时候,锦衣卫显然已经出示了相关令符,值守的士兵已然是单膝跪地。

  “起身吧。”

  “谢陛下。”

  “咱问问你们,为何这军营如此空荡,人都哪去了。”朱元璋进了大门一看,发现四处没什么人烟。

  他得到的消息,可是大孙每日都在这里进行操练。

  “回禀陛下,殿下早上带军拉练去了,现在还未回来。”值守的士兵回道。

  “拉练?”

  听到这个比较新鲜的词,朱元璋有些不解,不过顾名思义,大概便是带兵出去在外操练。

  常规情况下将士都是在军营内训练,不过偶尔也会带到附近进行训练也正常。

  就在朱元璋准备进去等候时,突然远方传来嘹亮的大喊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朱元璋转身看去,只见在远方出现大军身影,便是他们在大声发出咆哮般的战歌之声。

  这首诗经里的秦风·无衣,朱元璋本身也是非常喜爱,下意识的就被吸引住了,便就停下脚步,等待大孙率军过来。

  随着大军的靠近,朱元璋视线里的大军也越发的清晰,他没有注意到的是,站在旁边的两名值守士兵,此刻的面色非常激动。

  甚至于比刚才见到陛下,还要来得激动得多。

  虽然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等大军回归的场景,但每一次看到,都有一股非常强烈的窒息感。

  就在大军越发靠近的时候,朱元璋浑身一震,看向大军的目光,变得极为震撼,甚至极度的不可思议。

  在他的面前,是十多个方队组成的将士,每个方队大约三百多人。

  这和大明的方队有些区别,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真正让朱元璋整个人都被震慑住的原因,是在他面前的数千将士,行走的动作几乎全军一致。

  庞大气势直接笼罩过来,在如此军荣面前,便是作为天子仪仗队的锦衣卫们,全都被震慑住了,哪怕是蒋瓛也不例外。

  五千将士卖着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抓地有声,行走间给人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在朱元璋蒋瓛等人看来。

  在他们面前的哪是什么士兵,分明就是一座座移动的大山,甚至锦衣卫下意识的后退,似乎怕被这样的大军直接碾压而死。

  这是心神皆被震慑,在如此大军面前,任何敌人还未交战,都已经吓得肝胆俱裂。

  终究是朱元璋,不过短暂的冲击过后,心神就已经恢复,看到面前正在行走的大军,他感觉到有一些口干舌燥。

  大孙是怎样的操练,才能操练出如此军纪严明的军队,这样的军队,真的便是匪夷所思。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当秦风战歌再次响起的时候,所有人的耳边都是战歌的声音。

  在最前面,朱英一身铠甲,骑着高头大马,缓慢向着朱元璋过来。

  在接近越二十步左右的时候,只见朱英单手举起,立即有旗兵摇旗,长喝:“立正!”

  轰!轰!

  两声重重脚踏大地声传来,无比的整齐,五千将士的脚踏声重叠在一起,似乎地面都有些许颤抖。

  朱英翻身下马,走到距朱元璋数步前,单膝跪地,以大明军礼抱拳道:“孙儿见过爷爷。”

  “好大孙!好大孙!你今日可是真真的给了咱一个巨大的惊喜。”朱元璋快步上前,扶起大孙,语气激动的说道。

  由不得朱元璋不激动,只是看向五千如同雕像般,目不斜视,寂寞无声的将士,就能知道他们有着多么强大的战斗力。

  “爷爷过奖了,孙儿只是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随便训练一番,试试感觉。如今练了十多日,总算有个军队的模样了,还请爷爷帮忙斧正。”

  朱英诚恳的对着老爷子说道,语气极为谦虚。

第189章 :继承蒙古帝国的遗产

  当后世的阅兵正步,出现在大明的时候,这所带来的震撼,绝对是所有见过的人,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事情。

  别说大明现在了,就是朱英自己前世去过一趟,直到现在都是记忆犹新。

  当然,仅仅十二天的训练,对比前世的阅兵那相差不是一星半点,不过朱元璋可没有见过这般的行军方式,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

  朱元璋没有理睬大孙凡尔赛的问话,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这些站立不动的士兵。

  “爷爷,可别在这站着了,要是传出去你到了我这,孙儿让爷爷在大门口站着,这叫个什么事呢。”

  朱英无奈的说道,而后指着校场中心的阅兵台说道:“爷爷,那是孙儿特意改造出来的,咱爷俩去上面看更舒服。”

  朱元璋闻言转头看去,之前的点将台,已经被做成了三丈有余的高台,高台上还有石雕的围栏。

  “好,咱爷俩上去。”朱元璋眼睛一亮说道,显然高台上的视线,要比现在好得多,也能看得更为清晰。

  朱英对着后方的千户挥挥手,那名千户立即安排旗兵打出旗语,当旗兵摇旗三次后,方队中同时响起十来声长喝:“众将士听令,齐步……走!”

  整个十四方队,开始动了起来。

  便是刚刚已经被震撼过了,朱元璋此刻看到,还是忍不住有些惊叹。

  这种夹带着优雅和威严的步伐,只是一眼就被朱元璋深深的喜爱住了。

  高台上,朱元璋和朱英看着面前的轮流走过的方队将士。

  每个方队将士在经过高台的时候,都会侧头看向高台,同时高深呐喊:

  “吾皇万岁!”

  “大明皇朝万岁!”

  伴随着如同浪潮般此起彼伏的长声呐喊,朱元璋突然感觉到有一种尘封已久的东西,徒然破开,并且迅速的生根发芽。

  当这样的军队,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敌人将会毫不犹豫的闻风丧胆,士气全无。

  这种强烈的压迫感,朱元璋打了差不多一辈子仗,真想不到有什么军队可以与之抗衡。

  即便是阅兵结束后,朱元璋坐在军营会议的虎椅上,也还在不停的回味。

  “大孙可是给他们取了称号。”朱元璋回过神来,不由对坐在旁边的大孙问道。

  “还没正式下达,不过孙儿心中已然有了想法,玄甲卫,爷爷觉得如何。”朱英回道。

  “好名字。”想起刚才的黑色潮流,朱元璋赞叹说道,而后问道:

  “这等将士,大孙是如何训练出来的,跟咱详细说说。咱想着,便是蒙元最为辉煌的时候,怕是也训练不出这般士兵吧。”朱元璋感叹道。

  朱英却是有些尴尬的回道:“爷爷也别过于高看了,这般虽然看上去极为骇人,实则现不过操练十来天,真要打仗起来,战力也不见得能有很高的提升。”

  听到这话,朱元璋摇头道:“孙儿这就不懂了,两军交战,士气为先,在这般军容下的将士,不管任何敌人见到,都要胆怯三分,便是有十分力,顶多发出五分来。”

  “且孙儿忘记了最为根本的事情,能够达到这般行动一致,其中军纪极为严明,将士们对于号令,莫有不从,战力本身绝不会低。”

  听到这话,朱英嘴角含笑,这些将士都是他亲自训练,哪能不知道,不过是借老爷子的话说出来。

  朱元璋见大孙这般模样,心下也顿时明白,哈哈大笑起来。

  “好你个大孙,还想着奉承咱,不过如此操练的方式,大孙是从哪里学来的,咱读的兵书也不少,能够操练出这般将士的,却是从未听闻过。”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问道。

  作为皇帝,什么书籍弄不到手,更别说朱元璋这种对于打仗非常感兴趣的,说句丝毫不夸张的话,但凡是兵书,几乎朱元璋都是通读过的。

  “不瞒爷爷,这等操练方式,孙儿并非是从兵书里看到的,而是自己领悟出来,这次的也不过是试着操练一番,没想到效果这般好。”

  朱英面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反正就目前的大明,乃至于全世界而言,也没这般正步的走法,即使是后世的最美正步,也是经过不断的改良。

  朱英这等于是将无数人研究过后的智慧结晶,直接搬过来使用。

  朱元璋闻言,眼中大为赞赏,虽然对此心中也有猜测,但大孙自己说出来承认,朱元璋还是感到惊喜。

  大孙给他的惊喜,真的是太多了,多到连朱元璋自己,都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受。

  “大孙领悟这般操练方式,是从哪里的想法呢。”朱元璋再次问道。

  朱英对此早就胸有成竹,闻言后未有迟疑,直接说道:

  “孙儿观上古先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方有今日之华夏,其中秦军玄衣玄甲,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孙儿心中极为向往。”

  “秦军执法严明,军纪极为严厉,将士们无不赴死,大秦铁骑之下莫有不从。”

  “孙儿常常苦思冥想,为何大秦将士如此强盛,是怎样的方式,才能训练出如此强盛对你士兵。”

  “于是孙儿便开始从各方面来分析其中缘由,大秦起初不过口计五百万人,却有大军五十万,一统六国后,口计两千余万人,雄狮百万。”

  “大秦的百万雄狮,和我大明百万雄狮截然不同,孙儿并非贬低大明,便是如今的大明和曾经的大秦对上,即便是有火器之优势,也没有半数胜利之把握。”

  “我大明百万将士,为汉之屯田制,畜兵于农,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秦则不同,但凡秦兵,便终身皆是兵,每日操练训练,随时皆可出征。”

  “方阵正步的训练,是孙儿为操练将士听从军令思索研究而来,其中最为不可缺少的一项,便就是每日不曾间断过的操练。”

  说到这里,朱英从老爷子面前的书案中,拿出一张写满章程的白纸,给老爷子看。

  朱元璋目光投去,仔细观看。

  这上面写着的,正是关于将士们每一天的训练内容时辰的把控。

  从早上哪个时辰醒来,到早膳,午膳,晚膳,休息的时刻,晚上接受教书先生的传授,皆有极为严格的安排。

  这也就是意味着十二天以来,刚才朱元璋看到的所有将士,每日都在不断的重复这个操练。

  “孙儿询问过大夫,每日两餐不足以保证将士们的消耗,如此繁重的训练内容,须得每日三餐才能保证。”朱英在一旁解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