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过于凶猛 第383章

作者:猫声依旧

  “我一直以为他就是外形优越、功夫很好、演技有潜力,不曾想,他还对古代战争、古代服饰、古代兵器这些有研究。”这人正是张亿谋。

  “你就没想过找他合作?”陈道明是想说“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要是请了他,说不定就不会口碑扑街了”,但关系再好也不能捅人伤疤。

  “有啊,怎么没有,档期对不上有什么办法。”张亿谋无奈一叹。

  “你这次的事情,我想小吕哪怕没有档期也会给调出来的。”陈道明微笑着道。

  “希望吧。”张亿谋眯眼道。

  他可不是闲着没事来探陈道明的班的,而是带有任务来的。

  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的他,现在从电影圈走向了晚会圈,他被选中成为2008年燕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了。

  这是何等的荣耀。

  说到这事,网上还广为流传一个故事。

  今年年初,开始招募开闭幕式总导演,陈凯哥得知后,戴着墨镜迈着自信的步伐就去了,当天参加面试的导演还有张亿谋、李鞍、谢缙等众多知名导演。

  在陈凯哥的眼中,这些导演对他都造不成威胁,尤其是张亿谋,只不过是曾替他扛摄像机的,所以在招募会之前,他并没有精心准备策划书。

  他坐在评委面前侃侃而言,说了一个多小时,评委们听的云山雾罩,最后他还来了一波骚操作,抑扬顿挫的背起了杜甫的名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然而,评委的一句话直接打了他的脸,十分明确的表示这是一项几十亿的工程,需要具体的策划方案和策划书,不是需要一个“诗人”。

  陈凯哥一脸的尴尬,而更让他尴尬的是,被他一直看不起的张亿谋带着一摞策划书登场,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赞扬,拿下了开闭幕式总导演的位置。

  他差点给气晕了。

  “咔,过了,准备转场!”

  吕布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片场里蔓延开,群演们、演员们、工作人员们全部长舒一口气。

  陈道明随之出现在他身后,笑眯眯的道:“小吕,有好事上门了。”

  吕布怔了怔,道:“啊?”

  陈道民搂住他的肩膀,道:“你跟我来就是了。”

  吕布回头跟张缙喊了一句,道:“师兄,你帮我给他们讲一下戏。”

  张缙比了一个“OK”的手势。

  吕布跟着陈道明七转八拐来到休息区,上了导演车,看到了张亿谋。

  “你好!”

  “张导啊,你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今日能够得见,真是十分有幸!”

  “哪里哪里,我才是久仰你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第393章 没你不行啊!

  吕布和张亿谋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没有那种陌生感,握手之后各种商业互吹。

  “那好,你们在这聊,我过去片场对戏了。”陈道明识趣的离开了,他知道张亿谋来找吕布目的,属于保密事情,自己待在会妨碍他们。

  “谢了,道民。”张亿谋感谢道。

  “你跟我还客气。”陈道明微笑着道。

  他人走后,张亿谋直奔正题,对吕布道:“我呢,幸运当选2008年燕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总导演,现在正在筹备节目,这次过来是想邀请你参与。”

  吕布整个人怔住,有点意外。

  方才见到是张亿谋的第一眼,就以为是来找他拍戏的,甚至都把说辞给准备好了。

  结果呢,并不是。

  奥运会开幕式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仪式,是一场庄重隆重、充满仪式感的盛大活动。

  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由东道主国家或城市主办,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向世界展示本国或本城市的文化、历史、风俗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各国选手、教练和官员互相交流、认识和友好交往的平台。

  不同国家和城市的开幕式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亮点,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国旗入场式,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陆续进场,每个代表团由一名旗手披着国旗带领,国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和历史传统。

  2,文艺表演,开幕式中的文艺表演是整个仪式的亮点之一,涵盖了音乐、歌舞、杂技、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以展示东道主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3,奥林匹克圣火点燃,奥运会开幕式的意义和演出不仅是一场盛大的文化交流和体育盛宴,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展示自身文化、历史和实力的重要平台,因此,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备受关注,国际社会都希望能够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中一睹世界各国的文化瑰宝。

  总之,奥运会开幕式不仅是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展示文化和实力的重要平台。

  而张亿谋是个低调派,他就曾经称自己是个“俗人”,在电影上只是笨鸟先飞,还常把许多事定义为“农民做法”。

  接到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的委任状,核心创意团队刚刚成立,他就脑洞打开,随口提出来一个火炬造型和点火方案,直接吓到众人。

  他觉得正在施工的鸟巢,应该命名为“凤巢”。

  首先,意思好,寓意中国从这里飞翔。

  其次,火炬造型为凤凰的一片羽毛,羽毛飘扬,传递五大洲。

  最后,飞过全球的羽毛,燃烧着绕场飞,飞到高处一个特定位置,此时火炬塔无中生有,火炬的底部如折扇徐徐展开,卯榫般楔进去,点不着火的风险都给消除了。

  如此有头有尾的构思不仅连贯还浪漫,像这样的点子,他一想就是一堆,但是经过多方权衡后,大多数都被推翻了。

  其实张亿谋并非天生脑洞大,而是一直在开掘自己的脑洞。

  在筹备节目期间,他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也在开拍。

  创意团队跟着一起到片场,他拍完一段,就找个空房子和他们谈创意,两边一起抓。

  可以这么说,从接到开闭幕式这单活,张亿谋无时无刻不在琢磨。

  创意之初,他就求新求变,力求让习惯看传统大型晚会的观众,感到新鲜。

  简单点说就是三个字——不一样。

  “我看了亚运会直播,你的箭法非常好,刚才还看了你拍戏,骑术也非常好,我觉得可以应用到开幕式里面去。”张亿谋脑海里已经有创意画面了,吕布身披铠甲,胯下骏马,手持弓箭,绕场飞奔,五箭连环射中空中一一坠落的五环,并将之钉在火炬上,最后刚好排列成奥运五环,瞬间点燃火炬。

  “只要张导用得着我,必定赴汤蹈火。”吕布没有丝毫的迟疑,虽然他可以以运动员的身份出席开幕式,但是那个参与感等同于零,如果有节目能上,傻子才会拒绝。

  “我和高导、赵导也很熟悉了,他们都跟我说,你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非常在行,还原了许多古代服饰、器具、战争……”张亿谋又道。

  “略懂,就是喜欢瞎研究、瞎折腾,比较了解三国以前的。”吕布谦虚的道。

  “那,你知道‘缶’吗?”张亿谋问道。

  “缶?”吕布反问道。

  “对,有个成语叫‘击缶而歌’,就是古代……”张亿谋正在解释。

  “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我见过。”吕布打断了他的话。

  “见过?”张亿谋疑惑道。

  “哦,我的意思是,在古书上看到过。”吕布赶忙胡扯一个理由。

  “什么书?”张亿谋追问道。

  这很重要,因为已经好几个月了,团队在开场节目上一直没有进展。

  通常大型晚会的第一个节目,求一个热闹。

  而这个热闹,一靠歌舞,二靠锣鼓。

  他要这个热闹,但不要鼓。

  理由是,这个都用烂了。

  为此,他甚至把自己多年前拍的万宝路广告片,当反面教材放给大家看,里头鼓声震天动地,每一下敲击,都招来他嫌弃鄙夷的眼神。

  虽然不要鼓,但他要一个和击鼓出来的效果差不多的乐器。

  有人提名,扇子,上千人一扬扇,唰唰唰,但力量不够,跟不上趟。

  又有人提名,剁枪托,上千人跟打桩机一样,咚咚咚,力量是够了,却没有新意。

  他就此再次强调了一个大方向,不是要多么新,而是要没见过。

  经过讨论,找到了一个古代乐器,祝。

  这个别说没见过,几乎都没听过。

  但祝状如漏斗,没有表面,只能左右击打。

  蒙一块鼓面行不行?反正中国已经没有活体传承,能蒙住人。

  于是找来音乐史学家论证,然而专家一听,直接就讲这是被误导了,因为相邻的韩国等三个国家依然有祝的活体传承,这么做,会被笑。

  就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他想到一个成语——击缶而歌。

  缶是什么?只听过,没见过,没有活体传承,弄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招致批评。

  而刚刚他也是随口问一问吕布,没想到还有惊喜。

  吕布被问住了,他是胡扯的,哪里有什么书,缶这玩意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的东西,在他那个时代又没失传,但不能说是亲眼见过,沉默了一阵,只能硬着头皮道:“什么书我忘了,不过我可以把我看到的画出来。”

  张亿谋闻言,将信将疑,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纸笔递过去。

  吕布当即接过纸笔,刷刷刷的画了起来。

  张亿谋其实也见过,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陶缶、铜缶,但是不是“击缶而歌”的“缶”,没有人知道,又是怎么击缶的,也没有记载。

  过了一会儿,吕布放下笔,把纸推过去,道:“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张亿谋拿起来仔细一看,脱口道:“跟出土的不一样。”

  吕布挑起了眉毛,你见过还让我画,当即道:“出土的是什么样的?”

  张亿谋捡起笔,刷刷刷又画了起来。

  吕布看了个大概,开口道:“你这个是尊缶和盥缶,口小肚大,跟壶、罐差不多,顾名思义,尊缶是盛酒用的,盥缶是沐浴用的,而我画的这个是‘乐缶’,形状方一点,似盒,演奏用的。”(我瞎掰的,别去考究)

  张亿谋一听,激动道:“真的?”

  吕布一本正经的道:“当然是真的,我能拿这种事跟你开玩笑吗?”

  张亿谋赶忙问道:“是如何演奏的?”

  吕布手嘴并用,边讲解边比划,道:“就是这样……”

  张亿谋他们也研究过,可能是用手,可能是用槌,可能是轻拍器口,可能是击打器身,但这些击缶的方式都是以尊缶和盥缶为基础进行推理的,而现在看到吕布的演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立马问道:“声音呢?”

上一篇:豪门枭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