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从上品金丹开始 第261章

作者:金丹摘除手术

  再抬眸去望,只见雷霆渐熄,玄风内旋,仙光往里塌缩而去,未久,一名白衣道人甩袍行出,气似皓月高照,威比悬日临空,昂然而立,并世无两。

  再去寻那擎天魔相,果然已经没了踪迹。

  应少宗不知为何,昂首瞧了瞧并不存在天穹的高远之处,心中陡然流出一丝苦涩。

  他绝不是因由知晓,自己远远不是许庄对手,甚至在此人斗法的一阵余波之中,都要付出自身苦苦修行数百年的极剑神通,才能脱劫而生苦涩。

  而是因为在那一瞬之间,他见此人,竟是生出折服之感,喟叹弗如,恐怕永远追之不及!

  ……

  此时此刻,许庄亦是长舒一气,彻底散去法天象地,竟有一种空洞无力之感席卷而来。

  应少宗若是此时再去瞧他,定会发觉那睥睨天地之威也正衰落下去,自然而然转变为清风朗月也似的道气。

  那空洞无力之感,并不仅仅是因为失去法天象地的无上法力,自然而生的羸弱之错觉。

  要知施展法天象地之能,能将法力攀升到难以想象的境界,损耗之重自然也要超过任何神通道术,而且席卷天地元炁铸成法象,所承受之‘重’,也绝非同小可。

  不过好在战果斐然。重法的实力实在不是等闲,甚至化生魔相之后,可以说在某种方向上已经超出二劫真修界限,但仍被他斩于马下,不仅如此——

  许庄信手一招,一物滴溜溜落入了他手中。

  十八重天,各有灵物一种,许庄一路行来,也没多少收获,可见想要得到灵物,确实极看缘法。

  不过事实证明,缘法或许存在,但是世间并无既定之事,许庄将这十六重天,打了一个天翻地覆,这灵物又如何能够藏身得住?

  重法一身被他轰得灰飞烟灭,不过能够得到此物,却也算是大有所获了。

  许庄元识在掌间一转,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没再多瞧此物,终于将目光落在了应少宗身上。

  此人突然闯入战场,许庄自然不会没有发觉,只是彼时激战正酣,却也无心旁顾了,倒没想到此人能在他以法天象地全部法力运使的开天阳雷之下活了下来,本领也绝不算凡俗了。

  许庄目光在此人身上一扫而过,在其眉目之间顿了一顿,猜测道:“敢问阁下可是少阳派应少宗,应道友?”

  应少宗定了定神,不知为何却是又一叹声,这才拱手应道:“正是,见过道妙真人。”

第334章 太羲道人

  应少宗。

  对于此人,许庄颇有印象,他得长生之时还收到过此人贺书,后来也曾稍事留意。

  此人年少之时,名声就已不小,也曾经在三宗六派的年轻一辈之中,有过独领风骚的岁月,后来证就元神,得道长生,更是迅速成为了少阳派的支柱人物,算来至今已有三四千年了。

  许庄听闻此人首次经渡三灾,便是雷劫加身,彼时动静颇是不小,引起不少瞩目,还在某些史料之中,留下某日茫山雷暴的记载,可见其人根基道行确实不俗。

  “见过应道友。”许庄还过了礼,微微一笑,便道:“闻名已久,果然不如一见。”

  “闻名不如见面么……”应少宗心中暗暗自嘲,拱手道:“贫道方到此间,便见真人与那魔相斗法,实是翻天覆地,摇撼星宇之景。”

  许庄微微点头,应道:“那魔乃是先天魔宗重法道人,修为高深,神通广大,与之斗法,贫道已是不遗余力,又得几分侥幸,也才将将险胜。”

  “重法道人?”重法此名,应少宗自然不会不知,不由深深瞧了许庄一眼。

  他已见识过了许庄神通,对于他的手下败将,竟是这等人物,居然颇有几分理所当然。

  只是此时此刻他却不禁想到,才与那重法道人鏖战一场,又施展了法天象地大法,乃至那般毁天灭地的神通,纵是如何高强之辈,恐怕也难免虚弱吧?

  不过应少宗从许庄面色之中,却只瞧出从容在握之色,是他真个法力无边,并未感到半点亏虚,还是既是如此,也没将他应少宗放在眼中,感到丝毫威胁呢?

  应少宗收回目光,沉默了瞬息,才道:“真人神通无量,贫道叹为观止。”

  许庄没有多作谦词,只是淡淡一笑,转开话题道:“道友追得倒是极快,这便到了十六重天?”

  应少宗闻言先是一怔,听到后半句言,心中却是微微一肃。

  许庄在这十六重天,和重法那等人物斗得天翻地覆,应少宗不会天真的以为,这是因为玄魔不能两立,背后定然事关重大,就是涉及其人道途,亦或宗门道统也是大有可能。

  三宗六派虽是玄门同道,不似玄魔一般势如水火,但也非是同气连枝,相互之间并没少了争比。

  若事真如他所猜想,他却贸然闯入此间,无疑等若步涉雷池,现在不动声色,下一刹便忽起争伐也非不无可能。

  应少宗不由顿了一顿,应道:“好叫真人知晓,贫道正是一路追寻真人踪迹而来。”

  此言颇为出乎预料,许庄眉头微微一扬,问道:“我与道友此前似乎并不相识,道友特意寻我有何要事?”

  应少宗道:“我想请教真人,是否在十八重阙之中,得到了一柄法宝飞剑?”

  “哦?”许庄几是瞬间,便想起了那一道剑罡,沉吟少息,却不作答,只是问道:“道友过问他人机缘所在,似是逾界了吧。”

  应少宗并不意外,只是略作思索,便沉着道:“我也不瞒真人,贫道此来十八重阙,便是为了寻回道统祖师遗留在此间的飞剑。”

  “若为真人所得,我少阳派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换回此剑。”

  “道统祖师?”许庄讶然道:“太羲道人?”

  再是如何,少阳派也是三宗六派之一,对于此派来历,许庄自然有所了解。

  传闻之中,少阳真人与太羲道人学道有成,创立少阳派,传下道统,尊太羲道人为道统祖师……听起来是否十分耳熟,这与太素正宗的由来岂不如出一辙?

  但事实上,道家无论玄魔,许多门派道统都是这般由来。

  但是此中区别也是极大的,要知就是俗世之中,也有那种自诩梦中与仙人学道有成,因而开辟道观传道的道人。

  而据许庄所知,修行界中,也有一些想要开创小门小派的修士,会虚造一位道行高深的道统祖师,以示来源渊远,甚至有那胆大包天之辈,敢借那些毫无关系的大能修士之名,尊其为道统祖师,开创门派……

  此类人等,还未必有何下场,有些大能之士淡泊漠然,不以为意,若是这些小门小派真的尊其为祖,只要没有不敬,也便由他们去……

  自然,也有太素正宗这般,由来无虚的门派,开派祖师抱玄子在深山之中,误入祖师道场,得授三部真传,修行得道之后才离山而去,创立了太素正宗——

  这都是门中真切记载的,不过可惜的是,对于祖师道场所在,即使开派祖师抱玄子也未留下只言片语。

  如此种种,可见真真假假,都是一家之言。

  因此听闻应少宗之言,许庄才会感到讶异,其实除了少阳派外,似乎从没有人听闻过太羲道人此名,究竟是少阳真人微末之时的恩师,还是何方神圣,一直都无从考证。

  话归正题,若是应少宗所言无虚,太羲道人恐怕不仅真实存在,而且绝非寻常人物。

  听到此处,对于法宝飞剑之说,许庄已经信了几分,毕竟那剑罡中的元炁之厚,观之也绝非是寻常法宝,而且这也解开了许庄一个疑惑。

  若是十八重阙从未出世,能在此前进入此间的人物,道行定是高得超乎想象,不说能与那位天人功果者媲美,也绝非是什么元神、阳真之辈。

  但若是神秘莫测的太羲道人,或许不是没有可能,至于他为何将飞剑遗留在了十八重阙之中,这便不是许庄能知晓的了。

  “原来如此。”许庄心中思索,既然应少宗如实相告,他倒也无意隐瞒,便道:“我确实在第十重天之中,得到了一柄‘飞剑’,只是此飞剑与道友所想的,却未必相同了……”

  应少宗会错了意,道:“此剑唤作‘太羲赤轮’,乃是一尊大日炼成,至阳至刚,威浩无量,更已渡过三灾……”

  “贫道绝非是虚言,想必真人一闻便知。”

  ……

  无意断章,实在也是努力过了,今天还在吊水,只是总不好再停一天,明天也会更新的。

第335章 云谲波诡

  “太羲赤轮,三劫飞剑。”

  虽已料到不凡,听闻此言,许庄仍是微微一讶。

  “大日所炼,至阳至刚,威浩无量。”许庄心中两相对照一番,便知应少宗所言果然无虚,只是没有想到这太羲赤轮剑,竟是度过三灾的阳真法宝。

  这等法宝,举世望去也是寥若晨星,放在三宗之中都是足以镇压宗门气运的至宝。只是可惜……

  许庄轻叹一气,摇了摇头,言道:“我想,贫道所得之物,并非道友所寻的太羲赤轮剑。”

  应少宗心中微微一沉,凝声道:“真人纵是不愿,何必虚言诓我?”

  “道友误会了。”许庄淡淡道:“贫道所得之物,已经不可称之为剑,此言无虚,道友一看便知。”

  许庄话音未落,应少宗便见他将一手抬起,缓缓张开,掌间方寸便有一点光明升出,旋即拉长几寸,现出一道似是剑芒模样的光华。

  “太羲赤轮剑!”应少宗断定此剑便在许庄身上,是因其身怀有宗门秘法,能够感应此剑气机所在,因此在许庄放出剑光的刹那,他便已经确认,正是此剑,绝无谬误。

  只是转瞬,应少宗面上却是露出愕然之色,不禁问道:“这究竟是……”

  许庄倒也无意隐瞒,将此物来历细细道出,应少宗听着,却是面色变幻,一时不知是喜是悲。

  “所以贫道说,此物并非道友所寻的三劫飞剑,它已不过只是剑罡一道而已。”许庄淡淡道。

  应少宗沉默片刻,忽地长出一气,便道:“无论如何,此剑毕竟乃是我少阳派的至宝,不知真人可否割爱?”

  许庄闻言并不意外,只是淡淡道:“不错,若照道友之言,此剑确与贵派渊源不浅,但说它是贵派之物,未免牵强了些。”

  他将手一拢,却是又将剑光掩去了:“非是许某贪图宝物,只是我在十重天时,遇到此剑主动来投,不说天予弗取,贫道也确没有道理平白让了出去。”

  应少宗沉声道:“真人言之在理,我又岂是厚颜无耻之辈?应某早也有言在先,我少阳派愿以任何代价换回太羲赤轮剑。”

  “哦?”许庄微笑道:“道友且说,贵派有何筹码?”

  应少宗语气一滞,忽的恍然发觉一事——

  纵观世间,能与三劫飞剑媲美的宝物,又有几样?莫说少阳派愿以任何代价,少阳派究竟能有什么宝物,能与太羲齿轮剑等价,实在犹未可知,纵使真个拿的出来,应少宗空口无凭,又能作得数么?

  只是他在心中一转,倒是回过味来,若许庄不愿让出剑罡,却又何必与他多言。

  应少宗思定,启声便道:“不知真人有何想法,可否教我?”

  不料许庄闻言,只是悠悠应道:“道友误解,贫道并无言外之意。”

  说着,他已将手收回袖中,太羲赤轮剑的气机亦是随之消失,再没留有丝毫外泄,许庄微微一笑,接着道:“既然道友并无成算,此事还是留待日后再谈吧。”

  “这。”应少宗沉默片刻一叹,终于还是应道:“如此,贫道回返宗门与少阳祖师商议之后,会再寻机登门拜访。”

  “少阳真人么。”这位遐迩著闻的阳真高人,许庄同样没少听说,闻言笑了一笑,却没再说什么,只是自然而然道:“请。”

  对于十七重天,他虽未言一句,其实态度已经十分明了,应少宗也不是没有眼力的人物,自然瞧得出来。

  应少宗早已熄了起争之念,太羲赤轮剑一事都已做出妥协,见状也无尝试逾越雷池之念,于是拱手一礼,索性一言不发,便就重返了十五重天。

  他不愿与许庄再起争执,一是知晓,纵使许庄未必能有全盛几分实力,恐怕自己也非对手,二是因由那宝镜的存在,此行已经收获匪浅。

  事已至此,应少宗决意直返宗门,送回了那宝镜,再与少阳真人商议太羲赤轮剑之事,于是径直往下而去。

  十八重阙虽是广阔非常,尤其九重天后,更是重重迥异,但是来时他已走过一遍,此时轻车熟路,很快便已过了数重天阙,只是此时却是忽然发觉一丝异常。

  “不对。”应少宗在曲折石道疾行而过,心中忖道:“为何一路行来,没有丝毫他人踪迹?”

  应少宗的动作,虽因太羲赤轮剑的原由,比之余人更加果断,但是他入此间时候也已不短了,后来之人难道连十重天都还未曾到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