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第992章

作者:夜星猫

  杨鹤同报完节目,多上来两位乐师试弦,西河大鼓一般只需要一位三弦,京韵大鼓不一样。

  琵琶、四胡等都是常用乐器,所以这时候吴丽娟抱着琵琶也来了。

  她也紧张,但坐在位置上后紧张少了大半。

  坐着的,还有一位先生能稍微挡着一点自己,安全感十足。

  再说观众又不是看他。

  试弦发出几声动静,周顾蓝在掌声当中缓缓登台。

  登台那一刻,台下议论声十足。

  连前排上了岁数的杨绍华老先生都禁不住跟自己儿子说话,“哟,这是齐云成的徒弟啊,这么年轻,干什么的啊?”

  “爸爸,咱们干嘛来的?听鼓曲啊,那她肯定唱鼓曲。”

  “说的也是。”

  两个人都是相声演员,用一口天精话交流,交流几乎都像是在说相声。

  虽然他们对齐云成接触不多,可从网络上了解,再说跟郭得刚关系不差,所以理所应当来看看比较少有的鼓曲演出。

  甚至老头还盼着来,实在好久没看见过这场面。

  不止他们俩议论,其余人更是如此,尤其很多都不了解这一个鼓曲徒弟。

  毕竟这是较大一次把徒弟推出去的宣传。

  之前在小剧场说周顾蓝、捧周顾蓝,那影响力不会太大,这一次不同。

  实属曲艺圈大半的人知道齐云成的鼓曲徒弟开小专场。

  “真稀奇啊,齐云成才多少岁,鼓曲徒弟都开专场了。”

  “没错,够快的。”

  “德芸社收徒弟是不是越来越年轻,我记得那岳芸鹏也收了几个徒弟。”

  “嗐,德芸社在这,能捧还不捧吗?流量大着呢。”

  “看能不能捧出来吧。”

  ……

  下面观众说什么话语的都有。

  对于天津老少爷们来说,非得四十左右收个徒弟才正常。

  但别说德芸,就是以前老先生,二十多,三十多收徒的都是一大片。

  当然齐云成不能比那些位天赋绝好的泰斗或者大家们,只能说收徒不能局限岁数。

  而听见下面的闹腾,今天极其好看,身着艳装的周顾蓝死死压抑着自己略微紧张的心,尽量保证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规范。

  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今天的专场一定要演好。

  悄悄地做了一个深呼吸。

  周顾蓝鞠躬说了几句自我介绍后,便开始了今天的演出。

  演出开始那一秒。

  全场的目光无疑不集中到她一个人身上。

  年轻的观众、出名的演员、上了岁数的老先生都是如此。

  她认识的亲人、熟人、老师、朋友更别提,除了看她就是看她。

  无数目光的交汇。

  而目光一多,人怎么可能没有影响,可来到舞台,来到话筒后、来到书鼓后的周顾蓝像变了一个人,有一股看不见的神在提着她。

  然后鼓套子一打,这一股神瞬间释放给看着她的所有人。

  有一种小小的冲击感。

  就是一瞬间的冲击感,让每个人都了解,这姑娘以后在鼓曲界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演员。

  为什么老艺术家的大鼓、表演让人感觉震撼,除了多年精湛的技艺外,便是他本身的精神气,让人觉得佩服和震撼。

  而现在蓝蓝就有了一种认真对待曲艺的神,所以才都冒出这一股想法。

  正因为如此,现场说话和讨论声渐渐变得少了。

  都在注视着这一个孩子。

  “文修武备造就难,丈夫事业有几人全~~

  既不能笔削汉史声名振,必须要手把吴钩姓字传~~

  ……”

  不一会儿唱腔出来,周顾蓝聚集到了更多的关注,尤其下面媒体,不断的在拍照。

  看着媒体忙,齐云成轻笑,要是放在过去一个丫头开场子哪里会得到媒体关注,媒体都报道老先生哪哪开场子,哪哪演唱什么或者场场爆满的新闻。

  现在一个丫头都这样,可见是变了。

  “老公,蓝蓝台下挺紧张,台上就彻底好了。”

  在上场门所有人都守着蓝蓝演出时,宋轶紧握着老公的手,贴在耳边说出这么一句话。

  “有时候演员就这样,台下要死要活,到了台上脑子就换了一个档,换了一个人。说明蓝蓝的表演经验不少,身体都有了舞台记忆。”

  “是啊,真好。”

  真好两个字宋轶轻轻地说出来,一说出来,齐云成的心口跑过不少的暖流,没错,是真好。

  就这样,周顾蓝在舞台上逐渐去完成自己今天的第一场表演。

  学习鼓曲并不容易,吐字、言语表现、唱、按字行腔、气力气口、音韵美、以情带声,什么不得琢磨?

  尤其基本功,只能硬学,硬练。

  所以想要出来一个好演员很难。

  而在唱完一段花木兰后,周顾蓝显然有了一些体力消耗。

  唱二十多分钟大段,还要兼顾各种唱腔和表演,不可能轻松。

  但因为年轻,很容易就缓过来,所以在热热闹闹的掌声当中,返场了一个小段。

  小段结束。

  便轮到张雅丽老先生上台唱京韵大鼓,他老人家上去,不少人欢迎。

  年纪和技巧在这。

  而先生上台时,周顾蓝好像把自己脑子用完了,整个人十分地迷糊。

  都不知道刚才那段时间怎么挺下来的。

  倒是不再伴奏的吴丽娟立刻从下场门那边绕过来,绕到上场门再抓着蓝蓝高兴道。

  “蓝蓝,我觉得你刚才真的在放光欸,表演得太好了,好多人好多人看你!”

  周顾蓝同样兴奋,一刻少女的心脏快蹦了出来,但嘴上回答的奇奇怪怪,“是吗?发光?有40瓦的照明灯亮吗?”

  “有!”

  “都达到了100、200瓦了。”

  “太好了,应该能超过我头等那盏灯了。”

  两个女孩子说话,齐云成站在旁边都理解不了这是在干嘛。

  下意识开口。

  “你们以后说相声去吧。”

  “好哇师父。”

  刚才不让抱,现在周顾蓝抓住机会,立刻扑上去,“我早就想和师父说一段相声了,一定很好玩。”

  “别想了你。”

  齐云成把她稍微扒拉开,再打量自己身上,“别把妆蹭我身上,待会儿再补一下妆。”

  虽然蓝蓝没有浓妆艳抹,但淡妆还是有的。

  而瞧见这一幕。

  旁边的郭得刚、王蕙挺开心,云成的大丫头,很让人喜欢,甚至快到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不过比起补妆,周顾蓝现在要调整状态,迎接第二场演出。

  就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并不长,到后台坐一会儿便没了。

  时间一到。

  主持人再一次报幕,周顾蓝在掌声当中开始了第二场演出。

  唱的《孟姜女》。

  表演下来同样没有差错,甚至还返场了一个大段。

  两大段表演下来,下面观众们和一些前辈对她的评价越来越高。

  不过两个大段太消耗体力,足足四十分钟,所以下台之后,她额头上出现不少的汗水。

  当师娘的赶紧帮忙归置归置,再去好好的休息。

  与此同时齐云成登台唱一段河南坠子。

  他登台唱河南坠子,把下面坐着的文爱云高兴得不像话。

  全程眉开眼笑,认认真真,一字一句不落的去听孩子唱。

  唱的《三堂会审》。

  这一段河南坠子再熟悉不过,哪怕师父郭得刚表演武坠子的时候,也唱过几句。

  现在当徒弟的认认真真来一遍全的。

  一来,齐云成所表现的状态,统一得到了天津老少爷们的认可。

  所以仅仅一个倒二,观众们哗啦哗啦的给予掌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