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第909章

作者:夜星猫

  “怹一弹弦这样。”

  “什么样?”

  到了唱,台下前后两个区域的人都看着舞台上的齐云成,一路说下来,他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瓷实和稳当。

  人保活的一个老段子,没有一定能耐驾驭不住。

  同时周九量也感觉到身边师哥说相声时候的状态,不是他们当师弟能比得上的。

  非常从容。

  而齐云成此刻的身架也好看,因为练过大鼓,还学了多年,所以有风范,不过右手拿着扇子当鼓毽子了,左手手心朝上拖着烧饼果子当鼓板儿,嘴里再发出声音。

  “当格儿隆咚里格儿隆滴咚~

  吊炉~烧饼~扁又圆~

  那油炸的麻花~脆又甜~”

  唱了两句,齐云成望着前方,抬手拿着扇子点指了一下自己的锅,“粳米粥贱卖~俩子儿一碗~煎饼大小您了看看~~

  贱卖三天,不为是把钱赚~

  所谓是传名,我的名字叫刘保全啦~~

  咚起~咕咚~哗啦~”

  听到异常的动静,周九量旁边疑惑的递一句,“怎么回事?”

  齐云成苦着脸低头朝自己下面一看,“砂锅漏了。”

  “好嘛,锅底给砸了。”

  ……

  一小段,齐云成展示了自己能耐,郭得刚全程看着自己孩儿很满意,而站在他身边陪看的岳芸鹏,瞧一眼白花花的好评弹幕,再瞧师父一眼。

  缓缓开口。

  “师父,这段厉害啊,我现在是庆幸自己又没参加了,不知道大爷那边怎么看,会不会加分。”

  至于于迁在后面的房间看着大屏幕,还能怎么看。

  二话不说让刘筱停继续给他画了一道,他都没法用演员形容这爷们了。

  能耐和水平的确是高师兄弟一个境界水平的。

  为此有时候还真得小栾这同样一个比较稳当的捧哏演员捧才合适,因为怎么样都能来,稳当有稳当的演法,要躁动一点,栾芸萍也能配合。

  非常的默契,快十年的搭档了。

  所以九量这一段看来,于迁觉得虽然好,但还是有些跟不上师哥的那几份劲头。

  没办法,临时搭档,不过九量硬着头皮跟师哥说这个,同样属于不容易。

  反正没别的,他喜欢这个作品了,俩孩子怎么演都夸。

  本来他性格就不严厉,不怎么给人挑刺。

  再说他和郭得刚说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第617章 黄瓜苦的?不要了!

  “要不说外行干什么都不容易。”舞台上齐云成可看不见大爷给自己画了几次,瞧一眼周九量,同时转回来再看向没有多少人的前方,“还有一位唱老旦的演员改行,相信大伙儿都应该知道。”

  “是哪位老板?”

  “龚云甫!怹的拿手好戏是遇后龙袍,怹唱这个戏,准满座。还没出台呢,就满堂的彩声。

  后台一叫板,苦哇~~

  可是没法唱了,只能卖菜去了。”

  “卖菜?”周九量疑惑一声,“那可得有力气。”

  齐云成点点头,“是啊!人家内行卖菜担着一挑好几百斤,走起来那么精神,不但人精神,连菜都得精神。”

  “菜怎么精神?”

  “内行卖菜水上得足,泥土冲的干净,水一足了呢,菜就精神。要是不上水?晒它俩钟头,那就全蔫了。

  尤其卖菜还得会吆喝。”

  “当然得吆喝,不然谁买啊。”

  “燕京买菜的,他这吆喝就跟唱歌似的,十几样二十几样,一口气吆喝出来。”

  到了点子,周九量兴致勃勃,伸出手有请的意思,“那你给学学,让大伙儿听听是什么感觉。”

  “是这样。”齐云成人一定,看着前方,嘴里给出清脆的嗓音,“菜辣蓁椒哇~沟葱嫩芹菜来,扁豆茄子黄瓜、架冬瓜买大海茄、买萝卜、红萝卜、卞萝卜、嫩芽的香椿啊、蒜来好韭菜呀~~”

  这一段吆喝也算是相声演员必学,所以几乎没有不听过的,周九量开口,“一口气好几十样下来了。”

  “就是啊,那位唱老旦的。怹也不会吆喝,也没有力气,买了几样菜担着这个挑子走在街上。”

  一手拿起折扇比作挑子放在肩头,另一只手缩进袖子里,用袖子在下面拍了拍,这个身段看过京剧的都了解。

  周九量更是如此,在桌子后吐槽,“干嘛还有这架势?”

  “习惯了,干多少年了,忘不了这个。而溜了半天也没开张。”

  “为什么没开张呢?”

  “人家不知道给谁送去啊。最后一想我得吆喝吆喝,看一看自己所卖的几样菜,编了几句词,一叫板。”

  继续身段,齐云成嘴里还给出锣鼓的点,“哎~~忒忒忒~忒一嘞忒~~

  香菜芹菜辣青椒,茄子扁豆嫩蒜苗~~

  好大的黄瓜,你们谁要~~

  一个铜子儿拿两条~~”

  “吆喝的真有意思。”捧哏的在气口给了一句话。

  “还真有了买主,出来一老太太买黄瓜!”齐云成一笑,放下扇子,双手抱在一起,神态和身形像极了老太太。

  “欸,卖黄瓜的,过来买两条。唱老旦的这位先生一想,卖两条黄瓜能挣多少钱啊?算是开开张吧。”

  “对。”

  “燕京老太太买黄瓜麻烦。”陡然齐云成到自己的口,说明一下。

  周九量跟着道:“怎么麻烦?”

  “她不是说搁了钱,拿两条黄瓜就走,她得尝尝,掐一块儿搁嘴里。”

  扇子一直都是多功能的道具,刚才还是扁担,现在竖拿着就是黄瓜了,齐云成表现的惟妙惟肖,手指在扇子上一掐,再扔进嘴里动作嘴巴砸吧滋味。

  “干嘛还得尝尝?”

  “不好吃她不买。”

  “哦,不好不行!”

  一会儿,齐云成重现了当时的现场,继续表演老太太模样,“卖黄瓜的,过来买两条。老太太一说,老旦的演员挑过来把担子一放,一摸这个肩头疼啊。

  哎,苦哇~~

  这下不好,老太太误会了。”

  “怎么?”

  齐云成一扭头瞧着人放细声音道,“黄瓜苦的?不要了。”

  “嗐,好容易来个买主,一句话又给吹了。”

  说完了这位先生的改行,郭得刚脸上露出些许笑容,还行,真的是还行。

  模仿着大师的东西来一段,孩子演的也有味道。

  很欣慰了这是。

  要不是刚才当孩子的故意说他们一下,犯不着给他画一个,倒不是小气,录制综艺,总要这样。

  因为他能猜到后面的师哥于迁,百分百夸孩子了,给孩子画不少的好。

  自己要是不画一个,那真没法比了。

  而同时话筒后,齐云成多瞅了一眼弹幕,弹幕上飘过的都是对刚才表演的评价,基本是好评。

  这样看来还行,算是有点反馈。

  但周九量的状态有点不同,真第一次来这段子,表演的过程都在琢磨刚才搭的口,以及味道到位不到位。

  齐云成瞧得出来,多看他一眼,声音也放大几分,让他好好的安心表演,“还有一位唱大花脸的也改行了。”

  听到声音,周九量立刻看着师哥,连忙的询问,“哦?又是哪位老板?”

  “金少山!怹老人家嗓子也好,架势也足,可是那年怹卖西瓜了。”

  “卖西瓜可也得讲究吆喝。”

  “是啊!”

  齐云成此刻说的游刃有余,“内行卖西瓜,有个手推车,找个墙根那么一顶,上面塌好了板子,铺上一块儿蓝布。

  拿凉水把他打湿了。

  这样看着干净。

  你再看那小草圈把西瓜码得挺高,切西瓜的刀一尺多长,二寸多宽,切出西瓜来是一样大的块儿,再拿把扇子,一边扇一边吆喝着。”

  这一次折扇打开了,齐云成放在自己的腰间部位上下轻轻扇动。

  “吃来呗,闹块咧,杀着你的口儿甜咧,两个大咧。吃来呗,闹块尝啊~”

  “对,卖西瓜的都这么吆喝。”

  “这是内行。”

  “那么怹呢?”

  “外行啊。”齐云成笃定一声,“自个儿门口买了八个西瓜,铺板搬出来摆摊。”

  突然想起什么,周九量一拦,“那刀呢,有西瓜刀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