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第794章

作者:夜星猫

  而在他们聊天的时候,舞台上齐云成和大爷的节目也继续着。

  传统的相声。

  听的是一个味道,外加能耐在,哪怕前一场是马老祖的场子。

  齐云成也控制得不错。

  所以最后攒底基本没问题。

  同时表演了半个小时,快落底时,他在舞台生声情并茂,清晰利索的给出贯口。

  “墙上挂着许多名人字画,有唐伯虎的美人儿,米元章的山水儿,刘石庵的扇面儿、铁宝的对子、郑板桥的竹子,松中堂的一笔“虎”字,闹龙金匾,镇宅宝剑,绿鲨鱼皮鞘,金什件、金吞口,上挂黄绒丝绦。

  有一丈二的穿衣镜,一丈二的架几案,五尺多高的八音盒儿,珊瑚盆景儿,碧玺酒陶,风磨铜的金钟,翡翠玉馨,有坐钟、挂钟、带刻钟、子儿表、对儿表、寒暑表……

  “光表就那么些。”

  “您爸爸的表最多,要讲究戴表,戴不过您爸爸。”

  “那是啊。”

  “您爸爸戴表上谱,腰里系个褡包从左边戴起:要带浪琴、欧美咖、爱尔近、埋个那、金壳套、银壳套、铜壳套、铁壳套、金三针、银三针、乌利文、亨得利、人头狗、把儿上弦、双卡子、单卡子、有威、利威、播威、博地,左手拿提梁子,右手提溜八音盒,头顶大座钟,怀揣小闹表。未曾走道儿是叮当乱响。”

  “这是我爸爸戴表?”

  “这是给钟表铺搬家!”

  “搬家呀!”

  ……

  “喔!!”

  “好!!!”

  呱唧呱唧呱唧!

  熟悉的台词出来,大礼堂掌声不断,十分宏大。

  显然今天的结尾丝毫不差,卖的是功夫。

  齐云成也稍微拿着自己的白手帕擦拭了一下汗水,三个不同的表演比说相声还要紧绷神经,尤其之前评书。

  那是说了一个小时。

  现在落底了,他又和大爷返场,再说一两个小段子到了今天的谢幕环节,同时知道时间不早。

  已然十一多点!

  今天评书占据了大量的时间。

  所以立刻请今天的演员全部登台。

  等马智明再露面,他老人家便是今天舞台最关注的先生,因为辈分、能耐、人气都在那。

  来到中间的话筒。

  马智明望着下面这么多人,缓缓开口,“孩子的专场结束了,都让我这个老头说话,也说不出什么来。

  因为到底表演得怎么样,父老乡亲都瞧得真真的,是好是怀,相信各位都有一个数。

  所以我可以不用过多赘述。”

  到这里马智明忽然转身,看了一眼旁边认认真真听的齐云成,而感受到马老祖转过来的目光,立刻露出笑意承接了一下,像是有什么对自己说的。

  “今天过来其实我非常开心,好久没有感受到热闹,而且孩子什么场子,什么人后面都能接的好,这让我今天感觉到了意外。

  所以我有点小礼物送给你。”

  一句话,齐云成站在老祖身边那叫一个激动。

  马老祖公开送自己东西,真是头一遭,完全的没想到和没准备。

  不一会,马智明从自己口袋拿出来一副唱京韵大鼓的板儿,这一副板儿一看便上了年岁,颜色十分深沉,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这一副板儿是很早期的板儿了,跟我不少年。也知道我爱唱京韵大鼓,所以手里这些东西很多。

  但它的的确确是我的第一幅板儿,并且孩子更能知道。

  我给孩子拷贝过去一个音频,是当初骆玉笙老太太教我唱京韵大鼓的声音,当时我去怹老人家的家里学习时,便带着它。

  现在算是我送给孩子的一份小礼物,它可跟了我好几十多年了。”

  老人家学鼓曲的第一幅板儿,说出来时,意义便不小。

  一般人学艺的第一样东西,自己会好好保留,尤其上了年纪的人都念旧,这种东西才更舍不得。

  马智明愿意送出来,那种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不言而喻。

  不知道下了多大的功夫。

  正因为如此,大礼堂的目光全部聚集在这一副板儿上,天津父老都是懂行的,所以深知意义。

  齐云成更不用说,心里已经五味杂陈,双手接过来对马老祖深深地鞠上一躬,并且台上台下掌声滚滚。

  就连媒体立刻跑到舞台下面不断的拍照。

  曲艺传承的一幕,也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一幕,并且马先生实在是认可的孩子。

  按理来说是高兴的时刻,可齐云成内心难受得换,眼眶刷的一下红了,因为马老祖的行为,瞬间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张爷爷。

  当初来德芸第一位这样对自己好的老人,便是怹,现在已经很多位关注他。

  所以心头真的快绷不住,人这种动物底线有时候很强硬,但有时候也很薄弱。

  或许是察觉出了孩子的状态,马老祖面带笑意开口,“孩子,咱们抱抱吧,想来也是不容易。”

  “好!”

  相隔好几辈的人抱在一起,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在抱的过程当中,马智明依旧没停下话语。

  “我听你师父说了,是个好孩子!”

  “谢谢您!”

  抱了一下分开后,齐云成真是对老人家的感谢,手里更紧紧拿着板儿,板儿的温度不冷,因为有着马老祖掌心的温度,也有他握在手心的温度。

  送给孩子东西。

  马智明有几分打量,“郭得刚呢?”

  “师爷,我在这呢。”

  郭得刚哪里离得远,就站在先生的另一只手边,马智明转身过去笑一声,“徒弟都送了,师父我也不能忘了,也打算给你一点小礼物。”

  “哎哟呵!”

  郭得刚备不住惊讶,然后看着先生拿出来一块儿小小的醒木。

  “这同样是我自己用的,你老说评书,八大棍什么的,最近也带着孩子一起说。而我大概是用不着了,这个送给你。”

  “哎哟哟,谢谢师爷谢谢师爷!”

  接过来东西,郭得刚不比孩子低半分的情绪,向他老人家鞠躬后,立刻小心翼翼对天津父老亮出几分。

  今天这一天,实在太热闹。

  更因为马先生以及助演的老先生们蓬荜生辉。

  关键郭得刚没想到竟然还有自己的,内心实在是说不上什么好。

  只能默默听着大礼堂这几乎爆棚的掌声响起。

  不管是孩子还是德芸,这一路走来都不容易,并且也是靠着实力得到了无数先生和观众的认可。

  在纷纷接下来东西的半分钟内。

  郭得刚有了想法,再开口,“今天实在是令人高兴,谢谢师爷,也同样谢谢台上过来助演的先生们。

  作为晚辈一定好好扎根在曲艺上。

  那么最后,让孩子再唱一个大鼓吧。

  麻烦乐队老师们加加班。”

  “好啊,来吧!”

  马智明是很高兴的,他喜欢鼓曲。

  而齐云成听见自然不用多说,请工作人员把一些东西准备好,至于板儿没敢用马老祖给予的板儿。

  东西虽然还没坏,保管得很好,但哪舍得,几十年的东西,能入收藏了。

  等一切准备好。

  舞台正中心只剩下了齐云成。

  一手拿着板儿一手拿着鼓毽子打着鼓套子。

  时间不大。

  好听的唱腔出现,让今晚所有人陷入了又一阵欣赏当中。

  “孟夏园林草木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黛玉回到潇湘馆,一病恹恹不起床~~

  药儿也不服、参儿也不用,饭儿也不吃、粥儿也不尝~~

  白日里神魂颠倒情思倦,到晚来彻夜无眠恨漏长~~”

  ……

  唱的哭黛玉,熟悉的词熟悉的曲调。

  而白派京韵大鼓的特点便是在抒情、悲剧一类的曲调上诠释的好。

  比如红楼梦的段子、宝玉探晴雯、哭黛玉、孟姜女这些活,都是白派经典的曲目。

  关键齐云成自己的鼓曲天赋也靠近这方面,所以他从一开始学白派的确是非常好的。

  于是一首鼓曲便标志着今天天津大礼堂的演出彻底结束和圆满落下帷幕。

  唱完。

  各路媒体全部过来,包括送礼物的观众们。

  今天观众们被告知演出时间尽量不送礼物,以免打扰演出和太拖延时间,但现在结束了,所以一片一片的花送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