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第791章

作者:夜星猫

  今天咱们说的这个书叫什么呢,学徒我直功直令、规规矩矩地给您奉献上一段《金刚经》!”

  嘡!

  醒木再次拍下,齐云成望着下面浩浩荡荡的两千位道,“您各位可别误会,不是我在这念经啊,书的名字叫金刚经。

  什么时候的故事呢?明朝嘉靖四十二年,这一年吴忠地区天气不好,百姓们受了连累,几乎是颗粒不收。

  天儿一会儿旱一会儿涝,完事儿又闹了蝗虫。

  一时间家家户户为了吃饭着急,那么说咱们的故事具体发生在哪呢?列位,洞庭山有一个洞庭寺。

  这个寺庙里边,大和尚小和尚不少人了。

  您各位也知道庙不是企业啊,不像其他做生意的,庙里面得吃饭啊,到这会儿要了命了。

  米不够了。

  大和尚、小和尚、老和尚、胖和胖、瘦和尚坐在一块儿开会。

  怎么办啊?咱们上哪弄这么些米去……

  ……”

  舞台上齐云成眉头紧皱扮演着和尚们发愁的模样,而这一个故事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没饭吃,寺庙把自己最宝贵的白居易手写的金刚经拿出来抵押给山下相国家换米吃。

  之后又因为金刚经发生不少事情,直到最后兜兜转转又归还到寺庙的事情。

  结局是个好结局,但不像一般故事有太多的矛盾,可不乏引人入胜。

  所以大礼堂的观众们听下去同样觉得有趣,而越听越还入神,气氛比演唱大鼓的时候还要好。

  感受到这一点,齐云成一边说一边内心苦笑,没办法,鼓曲真是那种状态。

  哪怕也在说一个故事,奈何是要高雅那么一些,并非平白直叙的讲。

  这一点郭得刚也瞧了出来,气氛肉眼可见的要比鼓曲好,鼓曲是小部分人在互动,评书一说,几乎全部人在听。

  看来路还挺长,但一直走不会错。

  至少不能让这门夕阳曲艺彻底失传,一代代传下去便好。

  留一个火种在,说不定那一天会燃起大火。

  不过正看着孩子说书,郭得刚感受到了手机的一丝震动,连忙转身走到侧幕靠里的位置去接。

  “喂,怎么样了?云成演出还好吧?”

  打电话的是王蕙,她现在正在云成家里带着几个月的敬敬,按理来说鼓曲助演,她会首位考虑人选。

  可是她不想上去,为此才让云成找的别人。

  “好着呢!现在孩子正在说书,少马爷也正在后台休息,下一个节目便是他老人家的了。

  只不过他老人家一上场,气氛恐怕还要往高推一步,他和他大爷的攒底便是也要紧张且卖力气的说了。”

  王蕙不在乎这些细节,在难的场子孩子都上过,压根不担心,于是笑呵呵的说道。

  “家里的敬敬也可爱极了,长得真好。不过和小时候的曦曦不一样,他没那么的不喜人,一双眼睛看着我们。

  似乎我们说的话,他都会听进去一般,感觉很听话。”

  想起云成的儿子,郭得刚心里暖呼呼的,这罐子还真是如此。

  不过刚高兴一秒,电话那边忽然传来曦曦和闺女的声音。

  “妈妈!这个不能给弟弟,曦曦的,不能给他。”

  “给他怎么了?你都多久不玩了,你还喝你弟弟的奶粉呢。”

  “换一个,曦曦想换一个给弟弟,这个不想给嘛!”

  听见两个人的声音,郭得刚更加开心,云成这一家子以后怕是热闹了。

  尤其曦曦在,这丫头真感觉那么的精怪,想象不到以后能长成一个什么厉害的丫头。

  可不管怎么样,德芸一群人打骨子里疼她。

  实在可爱的慌。

  “行啦,不说了。我现在拍一张孩子的照片发给你把,让你看看。”

  “好。”

  夫妻俩挂断电话。

  郭得刚拿起手机拍了一张孩子站在大舞台,声情并茂说书的模样。

  旁边于迁也在,一瞧搭档拍照片,问一声,“等会儿发微薄?”

  “可不发微薄,我徒弟这是,还不显摆显摆。”

  侧幕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话语之间没那么注意,自然那股骄傲的劲头显露无疑。

  而瞧见老搭档这样,于迁嘴角上扬,没什么话说。

  云成这孩子,怕是得刚这些年最骄傲的一个孩子,同时也是最没看走眼的一位。

  更别提当中张先生还打了保证。

  虽然当年他是04年才加入的德芸,之前并不了解张先生和孩子之间的故事。

  但之后依旧能从张先生对他的喜欢看得出来,那状态明显是要区别离开的两个人。

  现在看来倒挺好,不管走的还是没走的,都是好事。

  于是也拿起拍摄了几张照片,不光拍云成,还有下面满座的观众。

  不过一个小时也很快。

  要给扣子的时候。

  马智明和他的老搭档黄族名穿着大褂从后台过来,在去侧幕路上的时候。

  黄族名开口,“我没想到,你是这么喜欢这个孩子,刚才说话的劲头,我就在旁边一个劲看着你们。

  滔滔不绝的说,找着共同话题是不是?”

  马智明无奈摆摆手,“我跟他差着好多辈去,像这种年轻人,其实和我八竿子打不着。

  哪怕一句话可能都搭不上,中间有代沟,代沟还不小。

  但云成不一样,他是多才多艺的。

  能聊相声、能聊鼓曲甚至连京剧他也还懂得一些,这种孩子打着灯笼都难找。”

  黄族名点点头,不否认,“我和他不熟,不过瞧见我也是恭恭敬敬,而且之前的演出,我看得出来是有东西。”

  “不聊了,准备好好说一段吧。”

  说了几句。

  两个人便来到了侧幕,准备到时候的上场。

  齐云成这边也快,再说一两分钟,陡然醒木一拍换来全场不小的掌声。

  鞠躬后,他开始下台。

  主持人报幕。

  “接下来请您欣赏对口相声《纠纷》!表演者马智明、黄族名!”

  哗!

  仅仅是报幕。

  两个名字出来,天津大礼堂一边喧哗了。

  掌声、呐喊声、躁动声,声声不断的起来。

  少马爷的能耐,可是顶好的。

  光是他的名字便是一大看点。

  而听见这么多动静和感受到气氛,马智明和搭档上台时,毕恭毕敬的感谢。

  老艺人了,骨子里带着的谦卑。

  “谢谢各位。今天孩子的场子,我们两个老人过来给助演一场,结果现在这么厉害的掌声。

  说实话我们有点顶瓜啊。”

  黄族名道:“是有点。”

  “因为好久不太台了,老不说,嘴里也干,不得志了。同时孩子的演出,各位看了吧?您各位瞧着怎么样?”

  “好哇!”

  “不赖!”

  少马爷问话。

  下面老少爷们,一位位回答。

  马智明单手扶着桌子,转头望着孩子之前离开的方向,“不仅您各位瞧出好来,我也是一样,所以我觉得这种好的年轻人,怎么也得过来帮帮忙。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出现在这的原因。

  大伙儿多鼓励,我接触过孩子,是一个会得很多的好演员。”

  “没错!”

  “那么现在换上我们两个老的,肯定也得给您各位说好了。至于节目名字刚才的主持人说了,叫纠纷!这是一个我很早期的作品,到现在有三十年。”

  马智明看向黄族名,“我创作这段的时候,还没你呢。”

  “好嘛,我头发都白了,结果才不到三十岁?”

  “说不定啊,你能跟今天的演员论哥们。”

  “什么乱七八糟的。”

  哈哈哈哈哈!

  上台来,一个小包袱,观众乐得开心,同时到了相声这块。

  气氛比之前的都要厉害。

  到底相声还是火,并且大多人都为相声而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