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第746章

作者:夜星猫

  一直等着见齐云成这些演员,下雨了,也只能在路对面的树下躲着。

  即便躲着也没有人离开。

  一长条的人群,浩浩荡荡在那边,快几百人。

  这一幕情况看见。

  齐云成这个当经理的,早就联合杨鹤同一起赠送透明的雨衣雨伞。

  不可能真看着他们在外面淋雨,一位位又不走的模样。

  所以配发了不少。

  而瞧见齐云成出来,这些在外面等着的人瞬间觉得不亏了,对于他喜欢得不行,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守。

  关键主流那边买票送鸡蛋,德芸社买不到票的还送雨衣,反差太大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喜欢德芸。

  心里都是暖和的。

  即便现在是很冷,才二月份外加下雨。

  【雨衣都收到了吧!天气冷,尽量早回家,注意防护!】

  在配发差不多后,齐云成在微薄上发了消息。

  消息一发,外面等着的人看见都在回复。

  “收到了,真没想到这时候能下雨,本来以为还有一会儿才下!”

  “就想等师娘和老先生过来,没想到雨先等来了,站在树下都被淋了不少,原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什么买不着票啊!真的太爱德芸了!”

  ……

  就在粉丝们等了一会儿以及拿着手机互动时。

  师娘王蕙终于到场了,包括郭得刚。

  他们打燕京赶来,时间会稍微晚一点。

  但观众们看见,不断和师娘喊话,王蕙自然高兴哪怕下着雨也愿意多待在外面。

  而很快。

  接送老先生的专车来了。

  他们一下车。

  在头顶上的伞,不下三四把,同时不知道多少人扶着。

  怕的是淋着生病。

  外加路滑。

  多少岁数了,还能赶来演出是极其不容易的,所以全程小心翼翼。

  外面的粉丝们为的就是这一刻,看着老先生们不知道多高兴,不断在拍照。

  等老先生进去。

  齐云成这个当经理的站在屋檐下,只好劝着他们回去。

  按理来说可以交给其他工作人员。

  但他了解他们,要是不看看喜欢的演员不会死心。

  “大伙儿都回去吧!后面没有人了,老先生都到齐!不过要签名、拍照的赶快,在开场前我尽量给你们签完了。”

  话音落下。

  鼓曲社外面的人群瞬间躁动,这吓得旁边的杨鹤同一抖。

  雨伞就像浮萍一样,顺着一股方向过来了,看着不知道得多少人。

  赶紧维护一下现场。

  好在有工作人员,不然一群人打着伞过来,真不好弄。

  而齐云成给粉丝们签名也不需要自己或者师兄弟打伞,过来的粉丝们,纷纷把自己的雨伞尽量的往自己喜欢的演员头顶上移动。

  怕的是他淋到。

  齐云成挺感动,但秩序得有,最后实在签不动,只能换成拍照,这玩意简单。

  单人的、合照的都行。

  处理完,他们一帮人才终于进去剧场。

  同时时间已然来到了七点十几分。

  天色更在雨中黑得不行。

  而到后台,当师娘的拍了拍孩子身上的些许水珠,这是难免的,但因为签名的时候粉丝一位位帮忙打着,并没有淋到太多。

  “你也是厉害,给这么多人签名。”

  人实在太多,签完实在不现实。

  齐云成却没觉得什么,两世为人,自己也有喜欢的人,对喜欢的演员的那种感受能感同身受。

  所以尽量的去满足。

  关键冒着雨都还来,实在是心里感到愧疚。

  不过今儿他主持,在被师娘拍了一些水珠后,转到一边换身衣服准备上台。

  七点半一到。

  舞台红色大幕拉开。

  鼓曲社掌声满堂。

  接着他迈步上去说开场白,以及介绍今天师娘的专场和各种请来的演员。

  李树声师爷、张雅丽先生、文爱云先生三位都来了。

  按理来说齐云成给师娘助演开场便可,结果三位先生过来助演,场次很难排,因为辈分都比自己师娘大。

  谁放在开场都难。

  可他们一点不在意。

  都是一个舞台上,哪里有那么多计较,能演就成,所以让孩子别操心这些。

  谁开场、谁靠后他们一点不计较,都这岁数计较那些干嘛。

  所以这让齐云成一阵轻松。

  “好!废话不多说!今天我师娘的专场,也是我师父的专场!那么第一位要上台演出的先生各位太熟悉了。

  她老人家在年前封箱附近请了一段时间的假,主要是崴到脚了,现在没问题了。

  所以今天到后台的时候肉眼可见的高兴。

  那么我们有请张雅丽先生……”

  报幕完。

  张雅丽老太太笑吟吟的从侧幕出来。

  瞧见她,观众可谓是兴奋。

  一阵阵的喝彩!

  这一份份的高兴劲头,王蕙在侧幕望着也兴高采烈。

  但她是今天的主人公,不能像平时那么悠闲的欣赏。

  老太太唱完一首,便要轮到她上场。

  “接下来要上场的这位我非常熟悉了!有请我师娘王蕙演唱《凤仪亭》!伴奏:伴奏:胡子义、张玉恒、闫萍、岳长乐!”

  呱唧呱唧呱唧。

  在几乎快要翻动小剧场的声音当中,王蕙上台了,同时两边侧幕堆满了人群。

  今天来的不光是老先生。

  齐云成的师兄弟也来不少,师娘专场,他们当徒弟的怎么可能不过来瞧瞧。

  甚至一个个中午都来了,玩一下午然后等着。

  为此两边侧幕人数加起来恐怕得有二十来人,挤得密密麻麻,架势不小。

  不过等唱腔出现之时。

  齐云成等人却在侧幕静静的欣赏,师娘的专场九几年举办过,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学生。

  场子也不大,可能跟今天的鼓曲社差不多。

  但十几岁的师娘一整场唱了四个大段,成年人都难做到,更别提一个孩子。

  所以哪怕夏天天气热,骆玉笙老太太都光临过现场。

  到达的时候,老太太对王蕙是喜欢的,而王蕙也受过怹的指点,更是当着媒体说这孩子不错之类的话。

  所以如果师娘要发展下去,说不定能在鼓曲方面争得一片名声。

  或许全国难以做到,天津这片是可以的。

  因为十几岁如此,以后还不得更好?

  可惜好几年后走穴演出,遇到了郭得刚。

  一辈子算“砸”他身上了。

  想到这,齐云成嘴角一弯,不得不佩服师父的厉害,他要是不厉害,师娘怎么可能一跟跟了一辈子。

  更别说一起艰难的过来。

  快到达一个传奇的程度。

  一个人一段缘,或许师父、师娘这辈分就是缘分该着。

  “想什么呢你?一群人看你师娘,就你在低头发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