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卫校开始 第692章

作者:烤饺

  另外,肾移植这种高端手术,越中医院从来没有进行过,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这哪里吃得消?

  要知道这可是4+级手术,那真不是一般医院能做的。

  卡洛斯在翻译的耳语下,也听懂了陈棋说的三台手术,心中同样是惊讶万分:

  “陈,太好了,你果然是名医啊,一下子就看出了我女儿疾病的本质,是啊,这些手术都需要器官移植,其次才是双腿分离,这样,你在临床上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

  陈棋心想这狗大户撒币还真撒上瘾了?

  但这次陈棋并不需要钱了,再继续要钱,那就是贪得无厌,会被人唾弃的。

  “卡洛斯先生,现在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移植的脏器哪里来?我们国家可以提供,但是从配对的角度讲,最好还是取用白人的器官,这样才能消除人种差别。

  还有就是现在加布里埃尔小姐已经准备手术了,再寻找适合配对的人时间上来不及,就算来得及,让人家捐一个肾问题不大,要人家把直肠也捐出来,恐怕没有人愿意。”

  卡洛斯一听哈哈大笑:

  “我以为是什么困难呢,这点你不用担心,其实我一直有为我女儿准备供者,你只要说出需要什么器官,从头到底,从里到外我都可以取来。如果一个不够,三个五个都没问题。”

  这话一出,华国医生们又是倒吸一口冷气。

  就连陈棋也是后背发麻,心想这位墨西歌商业大亨居然还有这种能力?难道这家伙走的不是白道而是黑道?

  这话明显就是说他卡洛斯圈养了一批跟他女儿配对成功的“器官捐献者”,随时可以摘除。

  这在任何一个法制社会都是不允许的,极不人道和残忍的行为。

  但陈棋也知道,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随着后来器官移植的兴旺,器官买卖成为了继白面粉交易、人口交易之后的又一罪恶交易。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但如果买卖多呢?

  所以陈棋明智没有追问器官来源,只是默默点了点头,做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物,人家享受着特权,但无论是白道还是黑道都拿他们没办法。

  “OK,能解决器官来源就好,我这几台手术准备采用国际最新技术,所以还是有失败的可能,最好还是留有备份,另外还有一个困难,这需要加布尔雷思总编帮忙解决。”

  加布尔雷思总编笑笑:

  “这是当然,卡洛斯先生是我们邀请来的,我们当然要全力配合卡洛斯先生的要求,要让手术万无一失,陈,你需要什么尽管说。”

  《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这次准备了1000万美金的预算支援越中医院。

  反正这钱都是各国企业家捐赠的,他们花了也不心疼,花不完又不能自己装进腰包里,买点设备还能捞点回扣。

  陈棋呵呵一笑,心想机会难得,不宰白不宰:

  “加布尔雷思总编先生,美人鱼小姐的病情你也知道,她全靠血液透析仪维持着生命,但手术的时候突发因素太多,而且血透仪在手术期间是要关闭的,这就增加了手术风险。

  加上后面还有一位连体婴儿需要手术,所以我想申请4台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两台用于临床,两台随时备用,不知道贵期刊能否满足我的小小要求。”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英文缩写是ECMO,湾湾那边习惯叫“叶克膜”。

  属于医疗急救设备的一种,又称“叶克膜体外维生系统”或“体外循环膜肺支援疗法”。

  主要用于重度心肺衰竭病患,能暂时取代病患的心肺功能,进行体外呼吸与循环,减轻病患心肺负担。

  “叶克膜”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叶克膜”已经是当今最重要的医疗急救设备之一,在国内外都有它的临床奇迹。

  2020年初春时,几乎全国的叶克膜机器全部都被调到了武汉。

  启动ECMO对医护团队要求非常高,通常需要5人以上的专业医护团队,包括呼吸学科、危重症医学科、外科、超声科、输血科等多个学科的配合。

  在对武汉同济医院一位47岁新冠病人进行ECMO抢救时,BJ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共计14人组成救援小队,经过一夜奋战让病人“起死回生”。

  当然这位病人比较金贵,跟卡洛斯一样,属于人上人的存在。

  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只要有“叶克膜”在,一个人几乎就死不了,就算你的心跳呼吸都没了,心衰竭肺衰竭也没事,机器会帮你心跳,帮你呼吸。

  所以“叶克膜”是每位院长的梦中情机,每家医院都想拥有。

  当然“叶克膜”的运行成本也非常之高,医院常用“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来形容“叶克膜”技术的使用。

  “叶克膜”开机启动费用包括耗材费用、人员费用以及附属的检测、药品、设备更换等费用,起价大约在5万元到几十万不等。

  除非你爸爸是杰克马,或者你爷爷爬过雪山,一般的平民根本就用不起。

  加布尔雷思总编心想好家伙,这位华国院长眼光是有,一开口就要4台叶克膜。

  叶克膜这玩意儿绝逼不便宜,哪怕到了2023年,科技高度发达,量产化的时代,一台机器也需要几百万一台,而且需要进口。

  出厂价可能不算贵,但中间的招投标价格那是要翻几翻的,所以到医院的价格,咳咳。

  到了1991年,叶克膜纯粹要进口,国外三家企业是垄断的,所以这时候一台叶克膜机器的价格大约是200~300万美金左右。

  4台机器就要1000万美金的预算,好家伙,这全华国有几家医院买得起?

  卡洛斯看到加布尔雷思总编脸色有点不好看了,于是奇怪问道:

  “加布尔雷思先生,陈医生说的ECMO对我女儿的治疗和可能的抢救是不是特别有作用?”

  加布尔雷思总编尴尬地点点头:“对,这是最后的救命机器,陈没说错。”

  卡洛斯到底是外行,于是奇怪地问道:“那要不这4台ECMO机我来买?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加布尔雷思总编哪敢让卡洛斯掏钱呀,这手术是他主张来华国做的,也是以《新英格兰期刊》名义举办的,如果都让病人掏钱,说出去面子都没了。

  而且只要《新英格兰期刊》配合,将来从这位大亨手里要个几千万几亿美金的捐款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于是加布尔雷思总编咬咬说道:“不,卡洛斯先生,这钱,我们掏!”

  陈棋这时候真想开一听可乐庆祝一下,这手术还没有开始先敲诈到了一大批顶尖的高科技设备。

  而且这些设备因为紧急需要,所以都会以最快的速度送来,省去了将来扯皮的可能。

  光这些设备到越中,就能让越中医院一跃成为国内硬件设施最齐全的医院,到时广告这么一打,病人还不是源源不断排队来越中?

  陈棋是院长,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

  今年越中医院能不能每位职工发一台大彩电,那就看今年病人多不多,能不能赚大钱了。

  此时病房里,那些越中医院的专家人都跟看神人一样看着陈院长,心想莫非这位小爷是财神爷转世?或者说这些老外都是傻X没脑子的?怎么陈院长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

  然后就是兴奋,等机器到了越中医院,使用的还是他们,到时那医疗水平还不是蹭蹭蹭飞速增长?

  好医生配好机器,就相当于好马配好鞍,这绝对是1+1>2的超级大好事。

  就连“冷面阎王”朱火炎也有点小小兴奋:

  “陈棋,咱们还缺台最先进的核磁共振,这次是不是也能配齐全了?”

  陈棋苦着脸说道:“咱们还是等手术成功了再说吧,手术不成功,这些先进仪器可能成为我们的催命符。”

第819章 连体婴儿惊众人

  第二天,越中医院住院部门口。

  200多位记者都等在那儿,保安不得不拉了一根隔壁带,防止记者们冲出去。

  这么多记者,规模跟国家领导人差不多了,其中一半是国外的,一半则是国内媒体的记者,谁也不想错过越中医院的这两个奇葩病人。

  陈棋则跟加布尔雷思总编一起等在了医院门口聊着天,其他陪同官员们也是三三两两谈着天气。

  不一会儿,从医院门口开进来一辆急救车,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来了来了,米国病人来了。”

  等汽车停稳,车门一打开,现场的闪光灯就响成了一片。

  杰米和露丽丝刚下汽车就被闪光灯闪得眼睛都睁不开,两人内心有些不愿意,米国人还是非常注重个人隐私的。

  但一想到跟《新英格兰医学和外科期刊》的约定,只能强颜欢笑地面对记者们。

  随后,随车护士抱着连体儿走出汽车的时候,闪光灯那更是亮成了一片,就连台阶上的陈棋也捂住了眼睛。

  心想那些明星也真是牛人,在红地毯上这样闪得跟明爆弹一样,这些明星居然眼睛都不眨一下还要摆POSS,果然没有一行是容易的。

  记者们看到连体儿下车,那真是兴奋坏了,要不是保安们用人肉墙阻挡,恐怕现场要发生踩踏事件了。

  昨天墨西歌大亨并不愿意第一时间将女儿暴露在记者们面前,只是分发了一张美人鱼小孩的照片应付记者们,答应如果手术成功允许记者拍照采访。

  所以记者们并没有采访到美人鱼小孩本人。

  但柿子总是要挑软的捏,连体儿父母杰米和露丽丝只是普通米国公民,那就被《新英格兰医学和外科期刊》说服将自己孩子公开,还要接受采访。

  如果家长不配合,那么这次宝贵的手术机会就会失去。

  在隐私和儿子手术之间,杰米和露丽丝当然会选择给两个双胞胎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于是答应全程接受采访。

  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公平,因为有人享受特权,有人只能配合广告。

  当护士将连体会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病床上,并且露出连体儿的真容时,现场几乎被长枪短炮所淹没。

  不过期刊方面还算有点人道,至少给两个连体儿脸上放了一个面罩,防止他们被闪光灯吓到。

  “上帝啊,瞧这两个孩子,肚子完全连在了一起。”

  “我看简报上说,不止是肚皮连在一起,就连内脏都是共用一个的。”

  “哇,这台手术怎么做?一个内脏可以一分为二吗?”

  “所以米国的医生都不愿意接手,只有这位华国的神奇陈才有这能力。”

  记者们一边拍照,一边议论纷纷,不少电视台记者则是以连体儿为背景,开始进行电视录相。

  越中医院的医生们也纷纷站在二楼三楼四楼的窗户口往下看。

  哪怕是医生,他们也从来没有见到过真人版的连体婴儿,所以就格外新奇,一个个都垫着脚尖。

  现场热闹得跟加沙一样,陈棋同样对连体儿有相当大的兴趣。

  连体儿在国内一直都没有被发现,因为以前分娩都是自然生产,需要通过产道。

  而连体儿要么不来,来了就是两个胎儿同时生出来,一个产道根本就不允许两个胎儿同时通过,所以哪怕有连体儿的存在,也在分娩这个环节一尸三命了。

  国内有记录的连体儿,最早是19世纪初的“曾”和“因”两兄弟。

  为什么他们的名字这么奇怪,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则是泰华混血儿。

  而且这对连体儿双胞胎出生在泰国,后来又去米国生活,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只是有华人血统,并不算是华国的连体人。

  国内第一例连体人,一直要到2009年,湖北的一位妈妈通过剖宫产顺利生下了一对坐骨连体婴儿,取名叫“玲珑姐妹”。

  这对姐妹比较幸运,因为仅仅是坐骨粘连,内脏和四脚都是独立的,所以最后进行了分离手术。

上一篇:万历佑明

下一篇:穹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