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卫校开始 第405章

作者:烤饺

  第一个病人进来,第二个病人又跟着进来了:“医生,我肚子疼,现在还能看吗?哎哟痛死了。”

  易则文蹭蹭蹭跑过去,看到病人按着右下腹弯着腰的样子就大概有点数了:

  “瞧你这样子要排除一下阑尾炎的可能,家属去这边挂号,看你这走路都走不动的样子,来,我扶你去找外科医生。”

  易则文刚走开,又冲进来一家子,手里抱着一个小孩,焦急地喊着:

  “医生,医生我儿子刚刚吃了花生糕突然全身发出一层疹子,痒得要命,是不是过敏了,能不能帮帮我们。”

  寿护士长赶紧跑过去,光是看孩子脸上手上的红疹就确定是荨麻疹了:

  “别急别急,你们去这边,儿科。”

  “好,谢谢,谢谢!”

  “医生,医生快!”门口又闯进几个人,抬着一个满身是血的人。

  “医生,我爱人刚刚从南门大桥上不小心掉下去了,现在怎么叫也叫不醒,流血都要流死了,你们赶紧帮助救命啊。”

  易则文听到有外伤病人也第一时间跑过来了,昏迷休克都不是开玩笑的,要死人的,必须紧急手术。

  “快,你们几个帮忙将病人抬到抢救室,当班护士赶紧准备,小方给我做助手,马上抢救!”

  “医生,医生……”

  “医生快来呀……”

  “大伙儿让一让,我们这个病人比较重……”

  一时间,病人络绎不绝,或走或躺或被人扶着,一窝蜂全往人民医院涌来了。

  陈棋事先预料得一点都不差。

  越中市自古就是绍兴府衙所在地,商贸发达,人口众多,城市规模可不小,再加上集中了全市的大中型国企。

  光是环城河以内这时候有二三十万人口。

  算上环城河以外的乡镇,一个区+一个县,人口超过百万。另外还要算上几万南来北往做布匹买卖的商人。

  100多万常住人口,几万流动人口,只有一个急诊科。

  1988年,毕竟不是1968年。

  这时候老百姓已经能吃饱饭,已经能看得起病了,得了急症也不会拖,或者在家等死。

  所以唯一的急诊科,必然是爆满状态。

  做生意的人都有经验,天气越差,比如什么刮风下雨,或者大雪天的,往往是顾客最少的时候。

  可医院不一样呀,你越是恶劣天气,越是碰到自然灾害,医院的生意反而越火爆,因为受伤的人多呀。

  所以陈棋看准了急诊科的经济价值,那肯定就会有错,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陈院长的眼光多高明。

第529章 医生不够急支援

  急诊白天之所以就诊的人少,原因有好几个。

  一个是开业才第一天,第二个是白天各大医院门诊都开着,病人肯定首选门诊。

  第三个就是工人白天要上班,商人要做买卖,学生要上课,白天根本就没时间。

  换以前,晚上你生病了也没地儿去呀。

  除非你有外伤急需抢救,还能跑医院去让住院医生帮着治治,可大量的内科病人是没人管的。

  现在好了,人民医院急诊一开,上百万人口晚上看病难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说难听点,这就是独家垄断生意,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垄断才是真正的暴利。

  不说药费手术费,白天5毛钱的挂号费,晚上急诊时间是1元钱,光是这个就涨价了一倍。

  另外你白天来看病,开一盒药就心疼死,让病人验个血都要讨价还价半天。

  可是晚上急诊了,病疼折磨得你受不了,随便你医生开两盒药还是三盒药,随便你做什么检查,反正只要医生能织缓解我的病疼就行。

  然后医生笔头这么一歪,处方纸上随便填个几盒药,病人就得多掏腰包,医院就能多创收。

  说好听点这都是业务,说难听点赚的都是利润。

  这时间才到5点半,才过了半小时。

  急诊室里已经挤满了人,内科、外科、骨科、儿科、五官科的门诊间门口围满了人,走廊上都是排队瞧病的患者。

  抢救室一共只有10张床,现在已经有8个人在抢救了。

  输液室里的当班的小护士则在忙着做皮试,静配,输液,一个个病人哎哟哎哟等着挂针。

  急诊后门前往检验科和影像科的路上,来来往往都是病人,一个个忙着去检查。

  瞬间爆满的病人,加上病人的呻吟声、家属的安慰声、抢救的哭声、护士喊人的声音、机器嘀嘀嗒嗒的声音,让急诊科比菜市场还要热闹上几分。

  这时候的易则文在忙着抢救一个外科病人,做着清创缝合工作。

  寿护士长则是指挥着小护士们去完成医嘱,甚至到后来寿护士长自己也亲自下场,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急诊科30多人,一个都没有空着,全部都投入到临床和抢救当中去。

  俗话说心越急,柴越湿,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医生护士们已经使出十八般武艺,马力全开了,但病人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越中人民医院的急诊科病房本来就不大,来就诊的病人不得不开始排队了。

  屋里站不起,只能排到了急诊科外面,一直排到了门口的大马路上,让路过的市民们都惊讶万分。

  不少市民还悄悄打听,是不是哪边在卖什么紧俏商品?

  兰丽娟下班都比较晚,因为幽门螺旋菌课题组有几个实验到了关键时刻,所以她都要整理完数据才走人。

  反正到家的时候,毛小莲已经烧好了晚饭,而双胞胎则在大姑的看护下或在看动画片,或者在看书,她啥也不用操心。

  当傍晚她骑着自行车路过医院门口的时候,发现医院东边的大马路上全部都是人。

  医生的神经都是很敏感的,尤其是排队的方向就是那个巨大的灯箱广告所在地“急诊科”。

  兰丽娟是听闻过丈夫说过,急诊科晚上会很忙,忙得爆炸。

  所以兰丽娟赶紧将自行车往传达室一放,“王大爷,那边是怎么回事?”

  “嗨,都是瞧病的人,我刚刚还去看了,急诊科现在人太多了,大家只能排队,这不,队伍都排到大马路上了。这可真是奇了怪了,哪来那么多病人?”

  门卫王大爷活了这么多年,还第一次看到医院晚上来这么多病人的,一时也惊呆了。

  兰丽娟将自行车停好,拎起自己的公文包:

  “王大爷,我过去瞧瞧,自行车你帮我看好了,对了,陈院长的桑塔纳有没有开出?”

  陈棋和兰丽娟上下班不是一起走的,一般来说兰丽娟上班更早,下班更晚,加上人民医院到鲁迅路77号也才2公里路,她更愿意自己骑车,更自由点。

  而陈棋是会开着桑塔纳上下班的,毕竟平时出去开会的时间比较多,有车会方便一些。

  “没呢,陈院长的车就停在院子后面,我可帮院长看得紧,保证没人搞破坏。”

  兰丽娟一听陈棋还在医院里就松了口气,心想丈夫一定是在帮忙,于是急忙也往急诊科走去。

  这么形容吧,兰丽娟走进急诊大厅都费了好大的劲儿,因为门口挤满了病人和家属们,大家都焦急地等着。

  突然看到一个女人想“插队”,排队的人当然不乐意了:

  “我说这位女同志,你来瞧病能不能排下队?”

  “就是,有点素质好不好。”

  “嗨嗨嗨说你呢,这位女同志,你怎么还往里挤呀。”

  兰丽娟真是哭笑不得,赶紧解释:“你们误会了,我是这医院的医生,看到这么多病人,就想来帮帮忙的。”

  “哟,是医生呀,不好意思!”

  “来来来,大伙儿让一让,支援的医生到了!”

  兰丽娟好不容易挤进急诊科,发现这时候无论大厅还是走廊全部都是病人。

  平时看到“院长夫人”来了,那些有眼色的医生护士早就过来问好了,可是今天急诊科里的每一个白大褂都行色匆匆,压根没时间拍马屁。

  兰丽娟快步走到门诊区,就看到每一间诊室里全密密麻麻全部都是人头,绿色的病历本已经铺满了整张桌子。

  医生开处方的时候那个书写呀,简直就只能用飞起来形容。

  (所以医生的字都是龙飞凤舞的,病人太多,哪有时间写什么楷书行书的秀书法呀,当然是草书到底了。)

  兰丽娟又走到抢救室门口,这里面最热闹,因为都是危急病人,有个病人估计心跳没了的,正在做心肺复苏。

  “快快快,谁来替我一下,我吃不消了。”

  做心肺复苏那不能用一点点累来形容,一般人很难撑过5分钟,越往后面越没力气,动作都会变形影响抢救效果。

  所以间隔两三分钟必须换人上。

  后世发明了一种自动按压的机器,解放了人手,可家属根本就不知道,一旦机器按压了,代表医生已经放弃抢救了。

  一定要医生亲手按才有效。

  “我来!”

  小医生一回头,就看到了兰主任,瞬间有点尴尬了。

  兰丽娟其实年龄跟小医生小护士差不多,今年才26岁,可架不住人家是科主任兼院长夫人呀,身份特殊。

  “兰主任,这,这……”

  “别这呀那呀的,你赶紧休息,过会儿接替我。”

  说完兰丽娟将公文包往旁边一放,交叉双手直接就挤开小医生现场抢救起来。

  郭元航老郭同志在下班前路过急诊科时,看到里面空荡荡的,心里甭提有多焦虑和不安了。

  所以哪怕回到家里,陪着孙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心思还是不安宁。

  “老婆子,一会儿晚饭你们先吃,我得去医院瞧瞧。”

  说完老郭也不等妻子回答,拎起外套就往外走,他就想去看看急诊科晚上病人会不会多一点,如果没病人,得想个什么办法。

  结果他还走在半路上就看到灯箱灯光下面的大马路围满了人,吓了一跳。

  做领导的都怕出现群体性事件,哪怕老郭也不能免俗,那一瞬间,他已经想了无数种可能,最大的可能会不会是急诊科第一天开业就医死人了?

上一篇:万历佑明

下一篇:穹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