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591章

作者:枫渡清江

  因为一旦否定张居正,就绕不开万历亲祭张居正这一件事,按照三讳的原则,否定张居正可以,可若是否定自己祖宗万历,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事。

  朱翊钧这样做也让随扈的大臣们看得眼热。

  无论他们对张居正是否真的怀有崇敬之感,至少皇帝的行径让他们也有想将来死后也或许可得如此哀荣的想法,而更想对辅佐朱翊钧这件事用心一些,为国报效的心思也更加强烈。

  毕竟他们也都是物质生活上什么都不缺的人,唯一不能满足的就是能够比别人得到更多的荣誉,进而能给子孙后代遗留更多的政治遗产。

  “张太岳当国,清丈了天下田亩;”

  “申吴县当国,尽免了天下徭役;”

  “戚蓬莱当国,让天下军户皆可免费读书三年;”

  “接下来,要显得我这首辅除了借钱大造奇观大兴土木外还有些大公无私的功业,就得做一两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善政才行。”

  “不然,对不起陛下和天下人啊!”

  王锡爵虽然没有跟着皇帝一起去湖广,但他没多久就知道了皇帝要亲祭张居正的事,且也因此在知道这事后,就对阁臣陈于陛、户部尚书杨俊民等同僚如此说了起来。

  陈于陛听后笑道:“元辅也不必太有压力,如今天下已是极盛之世,而您作为盛世首辅,萧规曹随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可。”

  “话虽如此说,到底与前几任公忠体国者相比,颇显黯淡。”

  王锡爵笑着说了一句,接着就拿起报道有皇帝亲祭张居正新闻的官报,而看向了外面,说道:

  “而眼下,若说还有什么当为而不敢为的事没有做,那就是再次彻底清查人口与田和调整征税结构的事了。”

  “诸公觉得呢?”

  陈于陛听后颔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无论工商业繁荣到什么地步,人口和田地依旧应该是朝廷必须掌控清楚的两项政务,而事实上,自古以来,做到这两点是最难的,本朝只有太祖时期真正做到,张太岳当国时也只是将中土的田地清查明白了一些,但人口上则没有彻底清查明白,其余时期更不用说,在太祖开国以前,至少有六百年,没有一个朝做到这一点!”

  “所以,元辅真要做些敢为天下先的事,还不如调整税务,将商税加征,农税豁免。”

  “眼下朝廷官办商行的收入与非农税收,的确已经超过农税不少,如果加征商税,减免农税,的确很符合实际。”

  “更重要的是,这样有什么波折出现,也不至于让种田之民与有田之户也跟着被裹挟进来,甚至他们能成为朝廷这样做的后盾。”

  户部尚书杨俊民这时也点了点头,跟着说了起来,然后就与陈于陛一起看向了王锡爵。

  王锡爵则问道:“如果只免农税,不加征商税呢?”

  陈于陛想了想道:“元辅固然不想太得罪天下商贾,但是元辅应该明白,眼下商利的增幅实在是太大,已经远远超过种田之利,尤其是如今在海外有大量耕田,而一些大粮商直接在海外用大量农奴屯田,然后将大量粮食运回国倾销后,谷麦等价就一直很贱,以至于许多百姓弃耕,宁去城里务工也不回乡种田,致使大量田地被抛荒,所以,要想保证将来国家岁入增加幅度能赶得上商利的增幅,还是应该加征商税,进而最好可以反哺农业,毕竟从国家长远来看,本土的耕田是不能抛荒的,一旦抛荒太久,肥田就很难,如此一来,真要是将来外面不宁,内部不安,没有基本足够的良田产粮,则我朝廷将何以安民?”

  王锡爵听后颔首,笑道:“阁老到底是两代帝师,比吾谋得更加长远。”

  接着,王锡爵就又道:“我已经让少钦(朱赓)巡视天下时,专门巡视农商之情况,考察税务,希望他意见和阁老一致。”

  “元辅谬赞!”

  “彼此皆是勠力为国而已。”

  “而以下僚之见,无论商税加征不加征,皆应该有所绸缪,甚至应该先让一地之督抚试试为妥。”

  陈于陛这时言说道。

  王锡爵道:“这是自然。”

  杨俊民等也跟着点头。

  而此时的湖广,湖广巡抚汪应蛟与在乡省亲休假的熊廷弼倒也因亲眼目睹朱翊钧亲祭张居正一事,而在天黑回家时,一起感叹起来。

  汪应蛟先言道:“陛下如此抬举大臣,接下来只怕有志者只会人人争先,而无归隐林泉之心也。”

  “正是。”

  熊廷弼很是精神抖擞地上了马,回了一句。

  “等等!”

  汪应蛟则在这时叫住了他:“据闻你已过了巡按御史考选,你报的是去哪里巡按?”

  “辽东。”

  熊廷弼回道。

  汪应蛟道:“哪里可是酷寒之地,人人都更想报名去南边巡按,你为何要去关外?”

  “正因为人人都想去南边,我才不能去南边,朝廷将来不能没有熟悉北疆的官,何况,有如此圣主,去北边,也能实现平生抱负!”

  熊廷弼说后就甩鞭而去。

  “是谁要去北边呀?”

  恰巧,朱翊钧这时着便服乘马车而来,且因听到这话就撩开车帘说了一句。

  汪应蛟慌得立即舍轿迎了过来:“回陛下,是原工部主事熊廷弼,现在归乡养病在家,如今因陛下莅临太岳,而来此候驾。”

第768章 朕要废现皇庄,让西伯利亚成为新皇庄

  “熊廷弼?”

  朱翊钧听后就不由得抬头看了眼前一匹枣红马下的健硕大汉一眼。

  “陛下!”

  熊廷弼这时也赶忙朝朱翊钧行了一礼。

  “卿真的欲去辽东?”

  朱翊钧这时则问了熊廷弼一句。

  熊廷弼则忙拱手回道:“臣岂敢欺君?!”

  “很好!”

  朱翊钧因而颔首,接着就道:“既如此,朕且交给你一件事,你去辽东后替朕试着办此事。”

  “请陛下吩咐。”

  熊廷弼忙回了一句。

  朱翊钧则在这时说道:“卿去辽东后,要给朕仔细查查关外现在有多少产人参、鹿茸、貂皮的地儿,每年有多少出货量,收益如何,另外,做好清查这类交易的走私情况!”

  “朕有意在将来把整个关外的皮货人参之买卖作为皇家内帑之专营营生。”

  朱翊钧这么说后,随扈的大臣们皆是一惊。

  只是文武大臣们是惊愕,内宦们则是惊喜。

  熊廷弼也有些意外,不由得瞥了朱翊钧一眼。

  他正为朱翊钧亲祭张居正而感动,说朱翊钧是圣主呢,结果,他没想到天子却在这时宣布要垄断东北皮货与人参等当地特产奢侈品。

  “一旦皮货与人参之利可以维系内廷之用,朕就打算在接下来撤废皇庄,皇庄所有庄田皆分给京畿百姓,人田税赋皆归户部管理。”

  朱翊钧这时又说了一句。

  诸大臣这时才明白了过来,敢情陛下是要用关外的这些属于奢侈品的商货之利代替皇庄,来供应内廷的花销。

  “此事若能成,内廷就不必再靠皇庄来供应宫廷花销了。”

  朱翊钧随后继续说了一句,就对熊廷弼吩咐说:“卿去辽东后,务必调查好皮货与人参的情况,此事能不能行,要给朕一个准话!”

  “是!”

  “臣不敢辜负圣命!”

  熊廷弼也明白了朱翊钧的意思,自然会在这时欣然答应。

  毕竟皇庄真要是能够撤废掉,对于京畿的百姓而言,真的是一件大好事。

  因为皇庄不仅仅是一些土地属于皇帝的庄子那么简单。

  事实上,皇庄在京畿的存在,就相当于一个有进不出的吞金怪兽。

  凡是过路皇庄的商旅走卒往往会被皇庄的庄头指以滋扰皇庄,而要求其交钱免罪,或者对这些人说,他们既然路过皇庄就该给托他们这些替皇帝管庄子的人向皇帝献礼,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另外。

  更有管皇庄的管事内宦往往会强行指称一些民田为皇庄,说是皇帝的,要该百姓让出来,或者要求一些百姓献田给皇庄,以表孝敬皇帝之意。

  除此之外,对于租佃皇庄的佃户,也会被要求承担更重的租子且不准逃佃。

  因为作为皇帝的子民,怎么能跟皇帝计较租子,怎么能拒绝为皇帝效命呢?

  若是拒绝,那还有没有感恩之心?

  虽然,朱翊钧现在的皇庄倒没有历史上那么恶劣,但也难免会在底层对当地百姓形成滋扰。

  而皇庄附近的百姓也的确因为这些庄子的管事者是皇帝或者其他皇亲的而往往不敢声张。

  所以,皇庄的确算是京畿一带百姓身上的一大负担,也是导致京畿一带流民或者盗贼滋生的重要原因。

  当然,正因为皇庄剥削太重,所以依旧无法阻止有逃佃的人,所以皇庄抛荒的情况很严重。

  再加上,中下层的管庄内宦克扣了大量庄田收入,所以皇庄收益真正到皇帝手里的钱粮已经不怎么多。

  对于皇帝而言,皇庄的存在算是味同鸡肋,既不利自己的名声,又收益越来越少。

  正因为此。

  朱翊钧就已经有意废掉皇庄,还庄田为民田。

  这样也算是他这个皇帝彻底从地主转变为资本家,减少直接通过经营土地来实现利益获取的剥削方式,尤其是直接通过国内的土地经营来获取利益的剥削方式。

  严格来说,现在的皇帝朱翊钧,对大明本土农民唯一的剥削内容,就是皇庄的租佃了。

  因为农税实际上是归国库的,而金花银也已经豁免。

  现在的内帑已经主要是靠官商分红以及购买国债还有投资各类地方和民间优质产业获得收益。

  所以,除了皇庄,皇帝已经不直接从大明本土的农民身上进行剥削了。

  当然。

  朱翊钧也不能随便废了皇庄。

  因为他可以不在意皇庄的收益,但是很多内廷的中下层管事是靠皇庄来获取利益的。

  如果朱翊钧贸然直接废掉皇庄,不可能完全保证这些人里没有人因为利益损失而不惜铤而走险弑君杀人的。

  虽然这些人地位小,但到底是内廷的人,是皇帝身边人。

  所以,朱翊钧还是需要考虑这些人的感受的,不能真的学嘉靖,竟有一天会差点被最不认为有威胁的小宫女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