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渡清江
于是,李如柏在戚金进入山口城后,就以有急务为由请求到了一个面见戚金的机会。
戚金看到李如柏后就道:“你这营兵倒是胆子大,竟敢直接来求见本帅。”
“因为卑职知道总镇和别的镇臣不一样,总镇素来爱兵如子。”
李如柏说道。
戚金听后神色复杂地瞅了李如柏一眼,然后淡淡一笑:“说吧,你有何急事要面呈本帅。”
“卑职要告纪功汤郎官乱报功绩,夺了卑职的擒首之功给把总尹富,就因为尹富是尹镇臣之孙。”
李如柏回道。
戚金听后瞅了李如柏一眼:“你可有证据?”
“有!”
“若是没有,卑职也不敢来麻烦总镇。”
李如柏回后就拿出一金牙给戚金道:“这是卑职从毛利敬元口中拔出来的,总镇可以让人安回去试一下,而以此可证明他是卑职所杀,何况,卑职打听过,他尹富实际上连弓都拉不开。”
“你觉得本帅会为这么一件小事如此兴师动众吗?”
戚金这时问道。
李如柏愕然抬头:“但他对卑职而言是大事啊!”
戚金瞅了李如柏一眼,随后问道:“可对本帅来说,他就是小事!”
“但总镇和别的镇臣不一样,总镇是不会让一个普通士卒受委屈的。”
李如柏回道。
戚金听后沉默了半晌,随后吩咐道:“来人,按照他的意思去办!”
半刻钟后,戚金的亲兵卫队哨官就走回来禀道:“总镇,铁林没有撒谎。”
戚金因而再次看向李如柏,道:“看来毛利敬元真是被你所杀?”
李如柏忙拱手:“请总镇做主!”
戚金接着就道:“虽然本帅现在相信这是你的功劳,但这功劳也不能再算成你的功劳,知道为什么吗?”
李如柏听后猛抬头,看向戚金,然后回道:“卑职不知道!”
“因为本帅犯不着为你一个小卒得罪他汤复还得罪他背后的人,还要得罪尹家的人。”
“而且本帅这样做,也是为保护你,犯不着因此让你也得罪这么多人,进而将来连命都保不住!”
“你记住,你是个普通士卒,有些该受的委屈就必须要受,有些东西,上面给你的才是属于你的,如果没给你,你不能主动去要。”
戚金说道。
李如柏听后拱手称是,但同时也面露沮丧之色。
他没想到连戚金这样风评不错的官将也不能为他做主,这让他更加感叹基层的士兵真是可怜。
“但是本帅会用别的方式补偿你,你既然能射杀毛利敬元,说明有些能为,以后就留在本帅身边当个夜不收,这样既利于你立功,本帅也好寻机把你提拔上来,你也会因为是本帅亲兵不再容易受这样的委屈。”
“年轻人,就算你是个人才,也得有人渡你才行。”
戚金这时又说了起来。
李如柏听后忙行大礼:“谢总镇!”
于是,李如柏就被调动了戚金的亲兵卫队,成了夜不收,且很快就因为哨探有功,被越级提拔成了哨官。
等李如柏再次见到自己以前的队长江世功时,江世功对此特别惊讶:“兄弟,你怎么就成总镇的亲兵了,还这么快就成了哨官,运气怎么这么好?”
第679章 当进行军事大比武,当鼓励生育
李如柏听后不由得问着江世功:“江大哥为什么会觉得这是运气好?”
江世功道:“不然呢,你越过上面头头直接去见总镇,一般而言,总镇肯定不会见你,脾气大的没准还直接下令打你一顿,或者把你直接当刺客砍了都有可能,偏偏如今这位总镇不但见了你,还提拔了你,可见你运气好,遇到了一位好总镇。”
“有道理。”
李如柏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对江世功道:
“那江大哥运气也不错,认识了我。”
江世功微微一怔,旋即一脸喜色,立即躬身道:“小弟江世功永远都将您视为自己的大哥!愿为铁大哥上刀山下火海!”
李如柏忙扶住了江世功:“何必如此,现任总镇明察秋毫,正是你我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时候。”
江世功“嗯”了一声。
而李如柏接下来则在趁着休息时,将自己的见闻写进了给李成梁的信里,道:
“父亲大人可安好?儿子拜您所赐,充军东瀛已有半年,如今升到了哨官,但并非全是因为儿子英勇善战才得升,而是儿子运气好,遇到了一位体察底下将士的好总镇,另外,也跟儿子自己投了个好胎有关,若非儿子是李家之子,何以知道戚总镇秉性,何以敢如此大胆?”
“儿子发现,若为普通士卒,想要进步可谓难也!而不但要敢做事,还要运气好,运气不好时,还得能忍;除此之外,即便官至总镇,也得能忍,能燮理阴阳,不然就是要么得罪了上司,要么得罪了下僚;”
“另外,军中虚功冒功之情况严重。”
“所以,选拔官将,尤其是选拔底下的小校时,不能只信地方根据实战所报的功绩,还得时常通过大比武与大演练的这种方式,检验一下比较好,有的所谓立有大功的小校其实不过是仗着关系而已,很多连火器都不会操作,乃至有连马都不会骑的,怎么可能立功?”
“父亲大人现在为枢密使,负责中下层官校选拔,自当慎重一些,以免将来这些官校成为一方总镇,陛下会怪是父亲不称职。”
李成梁很快就把李如柏给他的书信递到了御前。
所以,朱翊钧这一天就看起了李如柏的信,其看后就笑着对李成梁说道:“令郎去军中基层,果然是有收获的,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还给你这个枢密使提出了建议。”
“犬子信口开河,让陛下见笑了。”
虽然,李成梁是确定李如柏在信中说的很不错才交给朱翊钧看的,但在朱翊钧面前,他还是谦虚了一下。
朱翊钧道:“朕倒是觉得他提的建议不错,要时常通过大比武大演练的方式检验军中旗校。”
“是,枢密院定遵旨照办。”
李成梁这时回了一句,且不由得白眉微挑,颇有喜色。
戚继光瞅了李成梁那得意的神色一眼,接着就因为想起自己的儿子没一个愿意从军而微微一叹,然后便将戚金的奏本拿了出来,对朱翊钧说:
“陛下,东瀛镇臣戚金上密奏,劾郎官汤复和把总尹富不法,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朱翊钧已通过李如柏给李成梁的信知道此事,便吩咐道:“这事既然戚金不好主持公道,就由锦衣卫来主持,逮拿这二人进京严审,以正军心!”
张敬修这时忙拱手称是。
锦衣卫出面直接逮捕汤复与尹富的确更好,这样就无人怀疑是戚金所为,而至于锦衣卫如何知道的这事,自然也是官僚不能问的,问就是锦衣卫本身厉害,无孔不入。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官僚集团畏惧特务政治的原因。
主要就是特务政治让人防不胜防。
但饶是如此,总是会有人心存侥幸。
闲话少叙。
且说,李如柏在山口城待了没几个月,就亲眼看到了,汤复和尹富被京里来的锦衣卫拿走的场景。
这让李如柏由衷的感到高兴,尤其是在他想到汤复和尹富倒霉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给自己父亲写信的缘故,这让他更加有一种自己在为国除害的畅快感,也让他更加觉得,自己没白以充军的方式来军中基层。
而江世功等明军基层官兵也感到大为高兴,毕竟他们是深知汤复和尹富这些对朝廷不忠的中层官将有多可恶的。
江世功甚至因此还替李如柏惋惜:“若是这锦衣卫早点来了就好了,这样李大哥您的大功就不会被人拿走了。”
“现在也没人敢拿了。”
李如柏则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
而李如柏不久后也已通过自己父亲李成梁的回信知道,他的提议已经被皇帝采纳,皇帝还夸了他。
这让他如甘露滋心,满腔有见春之喜,在接下来的历练中更加积极,怨气也大减。
而明军在夺下山口城后,就继续挑衅毛利辉元。
主帅戚金还派兵包围了毛利辉元的居城——荻城。
居城也就是藩厅,相当于都城,即毛利辉元自己所驻的城。
明军在包围平山城后,戚金倒是没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派了参将陈策责问毛利辉元,问其为何不准毛利敬元礼待上国王师,竟敢拒绝王师进城搜查失踪士兵的要求。
这让正因为荻城被围而要殊死搏斗的毛利辉元松了一口气,知道明军没有要直接灭自己的意思,忙称这里面是发生了误会,还作了解释,且表示愿意赔偿五十万两白银,以息大明王师之怒。
戚金将此事上报给了巡抚杨镐。
杨镐考虑到朝廷虽然已决定灭倭但具体战略是先消灭其顽固贵族,以夺其市场为主,在通过移民与教化来慢慢吞并,也就以巡抚有便宜行事之权为由,暂时接纳了毛利辉元的请求,还要求毛利辉元不得禁止自己辖区民众与大明通商。
毛利辉元自然予以答应。
只是,长州藩毛利氏下面的大名和武士倒不是都像毛利辉元这么明时势能忍,不少也还是因为明军东征,而主动向明军发起了进攻。
有直接率兵袭击明军的,也有行刺的,还有故意搞破坏的。
明军对此采取的措施则是见一个杀一个见一队杀一队,无论哪一国哪一町发生动乱,都会石过刀,草过火。
之前说过,大明是不缺人的,甚至人多到还影响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的地步。
所以,大明的对外扩张模式也就和西夷不一样。
既然不缺人,倭人对大明而言也就没什么价值,尤其是不事生产的贵族,就更没什么价值。
所以,对于不愿意臣服大明的倭人贵族,明军也就很干脆的直接杀掉,也不劝降。
主打的就是一个自觉。
如果服从王化,就可以暂时不杀,允其继续在当地以贵族的身份存在,如果不服从王化,那就只能当做倭寇除掉。
对于大明而言,甚至巴不得倭地人人皆倭寇,这样的话,便能除掉更多倭人,也就能移更多民。
一时间,许多不肯接受大明帝国统治的大名与武士都遭到了血洗。
明军也不只是自己来血洗,还让毛利氏等臣服大明的大名来参与,更会招募一些浪人,即破产的武士以维持治安的名义参与进来。
毛利氏和浪人们很积极地为明军做着这些事。
因为毛利辉元这些大名本质上也是地主,他们也希望自己所在的地方能够安宁下来,对于自己的主子是幕府还是大明帝国都不重要。
浪人也一样,作为破产武士,现在能为大明干活,拥有一份稳定职业,对他们而言,简直是让他们再次获得了安稳的生活。
“老爷!前面就是严岛町!”
上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
下一篇:从1981年卫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