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170章

作者:枫渡清江

  戚继光说了一句,接着就道:“调头,去山东会馆。”

  “老爷这是要过家门而不入吗?”

  “还是又有了外室?”

  这时,王氏的声音在外面传了来。

  戚继光身子不由得一颤。

  “见过夫人!”

  外面的家丁们已经先跪了下来。

  而过了好一会儿,戚继光才掀开轿帘,谄笑道:“夫人说笑了,我怎敢再养外室,如今儿子都有五个了。”

  “不还没有满意的么?”

  “你自己说的,还差能真正为国立功的。”

  王氏冷笑着回了一句。

  一旁的戚继光众子一时皆不由得垂首。

  “没那造化!幸赖天恩,且看得得了天家之脉后的孙辈们吧。”

  戚继光说了一句。

  戚继光众子再次垂首。

  王氏:“……”

  接着,王氏就又道:“你放心,也因为得了这天恩,我不会跟你吵,也不会再去娘家,毕竟不是普通将门了,会让做出国戚的表率来,宫里娘娘已经传了话,我自然明白的。只是,你也不能再没事真把自己的世故圆滑当什么本事,觉着他们就该跟你一样,会在那些公卿面前摇尾巴!”

  “我就说你这人说话难听,什么叫摇尾巴,这做官不就是要这样吗?做事要杀伐果断,但做官要这样,想杀伐果断的机会都没有!”

  戚继光反驳起来。

  王氏突然何时不知手上多了一把刀,且抵在他面前:“我说话难听?”

  戚继光见自己家丁腰间只剩下刀鞘,不由得骂了一句:“连自己的刀都看不住,活该现在还只能在我身边当家丁!”

  该家丁不由得失落地低下了头。

  戚继光这里则对王氏笑了起来:“夫人的武艺还是那么好!只是夫人不是说,要与为夫以后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做表率吗?”

  “一不小心忘了。”

  王氏回了一句,就放下了刀,然后道:“老爷且回府吧。”

  戚继光捻了捻额头的汗,接下来就问起自己的戚家子弟来:“且都进来吧,向我说说你们在京里都做了些什么。”

  ……

  次日,正巧是视朝之日。

  春雨如针,宫墙尽湿。

  戚继光早早的起了床,披着御赐大氅与蟒袍,朝宣治门走了来,然后第一个站在待漏之处,两眼眺望着外面,等人来。

  因他是武班,也就在这后没多久,就见英国公张元功与定国公徐文璧朝他走了来。

  张元功见是戚继光,就主动过来打招呼:“戚帅一向很少视朝,如今回京视朝倒也早的很。”

  戚继光笑着回道:“国公爷也很早。”

  自从朱翊钧即位之初,严办了视朝不来或故意迟到的大臣后,文臣武将皆不得不认真视朝。

  所以,这些勋贵也都来得早。

  “戚帅这次着实宣了我皇明国威呀。”

  这时,英国公则继续说了起来。

  戚继光则道:“比不上国公爷祖上奉天靖难之功。”

  “哪里哪里,戚帅祖上可是开国功臣之后,如今本人还是中兴功臣,不是鄙人这等只靠祖上余荫而忝居高位者能比的。”

  英国公听后又笑着回了一句。

  定国公知道英国公明夸戚继光是中兴功臣,暗奉万历是中兴英主,也就在一旁附和:“这话没错,不是我们能比的。”

  与此同时,定国公见戚继光多披了一身大氅,也就问道:“这天不甚太凉,戚帅何故披大氅?”

  “御赐的,不敢不披。”

  戚继光笑着回道。

  定国公一怔,讪讪一笑。

  这时,英国公也跟着不由得细看起来,且道:“这四金爪难怪看起来活灵活现的,原来是织造局的工艺!咦,戚帅还被御赐了蟒袍啊?”

  “惭愧!皇恩盛赐,故不敢却。”

  戚继光笑着回道。

  英国公这下也沉默了。

第238章 朕承天命,当惩天下无德者!

  至于接下来的视朝,因为不过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以也没议什么事。

  只议了一件。

  所议的是,枢密使方逢时、礼部尚书潘晟奏请确定献俘礼举办的时间,而请天子准予。

  朱翊钧最终采纳了礼部的题请,定下了日子,然后就宣布了退朝。

  而退朝后,戚继光就与英国公和定国公等一起出了宣治门。

  定国公先主动邀约英国公和戚继光道:“两位可有空,一起到我那里打马吊?”

  大明的勋贵们一般比较闲,所以经常会很有空,做这些娱乐活动。

  “可以,戚帅如今不再带兵,想必也闲下来了吧?”

  英国公先答应了下来,且问起了戚继光。

  戚继光往后瞅了一眼,然后拱手带着歉意笑道:“实在抱歉,还请两位国公爷海涵,陛下已有旨意,让鄙人今日视朝后去乾清宫政事堂,参与议政。”

  “这样啊。”

  英国公有些失望地回了一句,然后道:“无妨无妨,改日也行的。”

  “那就改日!今日实在不是时候。”

  戚继光回后就拱手离开了这里,跟着一走过来接他的内宦离开了这里。

  然后,英国公和定国公等一众武勋,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这边朝班里的戚继光和张居正、方逢时这些人有说有笑的进了内廷。

  “哼,神气什么?!”

  定国公这时不由得哼了一声,拉下脸来,然后道:“也就因为我们这些老勋贵没有再上战场报国的机会,不然不会比他一四品功臣之后差。”

  戚继光祖上因为开国之功,被朱元璋授予四品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世袭之官。

  故定国公才称戚继光为四品功臣之后。

  英国公这时只不禁问道:“你说内廷是什么样子,和前朝比有什么不同?”

  定国公道:“谁知道呢,除非也有议政的机会,能进去看看。”

  “不愁将来没有,戚元敬今天故意来这么早,明显就是在暗示我们老勋贵要跟他这个新勋贵站在一起,支持文武并立。”

  英国公笑了笑言道。

  定国公听后点首:“你没说错,所以我才主动邀约他,只是心里不服气,我都不知道政事堂里是什么样子!”

  “该严格要求一下我们的子弟了,或许将来真能有报国的机会。”

  英国公这时说道。

  ……

  政事堂。

  朱翊钧坐在案后,看着鱼贯而入的张居正、方逢时、戚继光等人,就道:“再搬张椅子来,并在朕对面,给戚卿坐。”

  张宏拱手称是。

  而接着,朱翊钧就道:“今日要说的是,平户、长崎税率的问题。”

  随即,朱翊钧就让戚继光先说一下平户和长崎地区的贸易情况。

  戚继光便认真回答了起来,连棉纱、糖、铅粉等具体货物的利率都说了出来。

  “关内的棉纱七两银子一石,在平户和长崎能卖到十六两到十八两一石。”

  “关内的糖一两一石,在平户和长崎能卖到三两五钱到五两二钱一石。”

  “关内的白铅粉二两七钱一石,在平户和长崎能卖到六两五钱一石到七两一石。”

  而戚继光在禀报的时候,方逢时、王国光、张学颜等一些执政公卿皆露出了骇然之色。

  他们知道海利丰厚,但也没想到已经丰厚到如此地步,再一想到戚继光等征倭只带近三万兵马过去,就带回来三百五十万两的事。

  一下子,海洋凶险的固有印象,在他们内心里更加淡化了不少,油然而生的则是倭国为何这么富,到底还有多少财富?

  这时,张学颜先奏道:“陛下,臣认为平户与长崎原有的土酋,所征之税太重,明显是只知取利不知养税于民,故是应当降一降的;”

  “但降也不能一味都降,有些反而还要增加!如卖到他倭国的粮食,避免本国粮食被大量运出去,同时对于进货物到我大明,如进金铜矿到我大明,则不但要降乃至可以降的几乎免税,国朝不缺冶炼之技,但只缺金铜等原矿。”

  朱翊钧点首:“传旨让国税司根据本朝之利弊,与经略东瀛大臣,议定好相应货物之税率。”

  “遵旨!”

  戚继光心里一喜,且与诸公卿回应了一声。

  “陛下,臣认为本朝之火器、火药对倭也不是不可以开禁,但不能由私人出售,而应由专门的官营出售,倒也不完全是为盈利,而是助倭国一些愿崇我中华皇风仁道的土酋尽快恢复和平,而避免被一些野心勃勃的强番吞并;”

  “以臣之见,倭国最好是保持现状,不宜有征伐之事,若无戎事,则人人可生产,而能增加贸易之利。”

  “另外,当在东瀛推行本朝之钱通货,只是直接运银元过去,运耗太大,不如以一定数额的银元为堆垛本钱,在东瀛发行只在东瀛推行的代银元之纸钞,以利倾销本朝商货,而又可换更多矿石等货回来。”

  王国光接着则突然起身建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