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03章

作者:坐望敬亭

  这些出品方、发行方宁愿去拿自己的影片去跟《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对打,也不愿面对《英雄》。

  跟《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好歹胜负还是未知的,说不定还有可能获得一丝活下去的机会,可《英雄》如今的姿态却是结结实实的要让同行都死绝啊!

  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啊!

  《英雄》锐不可当,攻无不克,文华影视和几家合作公司无比幸福,却也让众多同行叫苦连天,哀鸿遍野。

  短短几天之内,电影界的冲天怨气便传到了林为民的耳中。

  面对着这些传言,林为民并未放在心上。

  古人有言: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自己赚了钱,被人骂几句也算不得什么。

  可就在这时,远在上海的《文汇报》突然刊登了一份文章。

  《文汇报》是上海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报纸,同时也是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报纸。

  《大片垄断影院排片对中国电影是巨大的伤害》。

  如此鲜明的标题,不用问也知道这文章所指向的对象是谁。

  内容更加简洁明了,笔者先是阐明了如今电影市场上的“某部大片”垄断了绝大多数影院排片的事实。

  然后又采访了众多电影从业者,发行公司经理、发行员、电影院经理、制片厂领导、电影导演等行业内各个行业的参与者。

  这些人的发言均是或明或暗的对大片垄断排片的现象表现出了不满,发行公司、制片厂对这一类现象不满还算说的过去。

  但电影院经理的这种论调就很诡异了,影院为什么愿意给多某些影片多排片,难道是搞慈善吗?还不是因为这样的电影能够给他们带来更高的收入?

  结果现在吃着饭,还要砸着锅,怎么看都不合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些内容是经过筛选和刻意引导的结果。

  在文章最后又总结了一番大片垄断排片对于电影市场的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最后一位受采者居然是导演谢晋。

  老头儿这回估计也是被《英雄》给逼急了,他为了《鸦片战争》筹备好几年了,耗尽了无数心血和精力,甚至抵押了自家三处房子。

  上映后票房不理想就算了,《英雄》上映两周时间,《鸦片战争》直接从电影院销声匿迹,没这么欺负人的!

  用后世的话来说,文章中刊登的谢晋的采访内容,可以算作是“炮轰”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笔力老道,采访内容乍一看详实、观点公允,一经发出便受到了不少电影界人士的认可,被广泛传播,迅速在国内引起了热议。

  林为民看着手上的报纸,心中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老谢同志被《英雄》给逼急了而使出的手段。

  不过不管这背后到底藏着怎么样的心思,他必须回应。

  这是多好的宣传机会啊!

  林为民当即打电话指示于东:

  给我狠狠的炮轰回去,必须指名道姓。

  这事,务必闹大!

  ……

第857章 吃瓜偷家

  九十年代,是纸媒的黄金时代。老百姓仍旧如同七八十年代那样,对于纸媒保持着虔诚的信任。

  但可惜,这帮媒体的素质和道德底线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呈断崖式下滑。

  这其中当然跟某些带头搅屎棍有关系,一个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汤,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市场调节的作用,博取关注度和销量已经成了如今不少媒体和记者的第一要务。

  林为民是眼看着这些年这些媒体如何堕落的,但这事不是他能管的。

  《文汇报》向《英雄》开炮,不同于评论一般的电影,这部电影上映后的火热程度远超一般电影,不仅引起了电影行业诸多业内人的热烈讨论,也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林为民是绝对不会让这股舆论就这么轻飘飘的过去。

  这倒不是因为他生气,市场竞争嘛,这都是大家各自施展手段,只要不是恶意抹黑和攻击,都不是大问题。

  主要是这股舆论关注难得,现在《文汇报》已经先开了炮,要是就这么白白放过,实在是浪费了这一波舆论热度。

  莫不如双方打打嘴仗,为各自的电影增加增加热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了嘛!

  在舆论引导这方面,没有比经历过后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潮流的林为民更在行的了。

  “好好,我明白了。”

  于东接着电话,如同应声虫。

  等挂断电话后他坐在那里思索了一会儿。

  社长打来电话,指示他要尽快在权威性报纸上对前两天上海《文汇报》的一篇文章作出回击,并且态度一定要强硬,其余并没有解释太多。

  《文汇报》上的那篇文章他也注意到了,《英雄》上映这些天,抢了不少同行的饭碗,挨几句骂于东丝毫不意外。

  他压根没想着要回应,可社长这通电话却让他迷糊了。

  于东认识林为民几年了,自诩对他是了解的,社长绝非小肚鸡肠的人,《英雄》现在在市场上战无不胜,按理说他们应该保持胜利者的姿态,尽量不要去理会这种舆论。

  可社长的操作……

  于东心中疑惑着,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以前在一起吃饭时林为民曾说过的话,那场饭局因为有刘燕明这个做广告的在,大家自然而然聊到了现在日益火热的广告市场和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产品也要配上好的宣传手段,眼球经济嘛!”

  眼球经济!

  这四个字在于东的脑海中炸开,他心中瞬间理解了林为民这通电话背后的含义。

  想通了这背后的含义,于东立刻开始联系媒体。

  两天后,新一期的《北京青年报》上市。

  一篇标题为《〈英雄〉为中国电影开辟出崭新道路》的文章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报纸头版上,这篇文章一经发出便引起了众多电影圈有心人的注意。

  “我们注意到最近有媒体和同行对《英雄》在影院排片上受到的优待有些意见,他们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

  影院的排片资源就那么多,《英雄》的排片多了,某些影片的排片就少了,他们发几句牢骚也是正常的,但我对某些媒体和同行打着所谓‘为行业着想’的幌子谋求私利的行为很不耻。

  《英雄》的排片多了就是对中国电影的伤害,他们的电影排片多了就是对中国电影有好处,合着他们就代表中国电影了?外国大片占着影院排片的时候怎么没见他们跳出来?

  《英雄》的排片不是靠抢来的,是影院主动加的,为什么加?因为观众爱看!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才是好电影。

  我们文华对《英雄》的定位是中国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现在的成绩足以证明我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我想这也是为中国电影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拓宽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路径。

  上周《英雄》刚刚在香江上映,预计八月份我们还会在美国上映,后续也会在更多海外国家上映。

  我们的一些同行和媒体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想想怎样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贡献一份力量——北京文华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东。”

  跟《文汇报》上那篇《大片垄断影院排片对中国电影是巨大的伤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是旗帜鲜明的反对《英雄》,而《北京青年报》上的《〈英雄〉为中国电影开辟出崭新道路》态度立场同样清晰明了,就是要支持《英雄》。

  同时报纸上对于东的采访内容更是不加修饰,打破了常规采访文章的克制,任谁都能看出其中的针对性。

  这篇文章一出中国电影行业的火药味逐渐弥漫开来。

  一个巴掌拍不响,前有《文汇报》,后有《北京青年报》,两篇文章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气氛跃然而出。

  《文汇报》的文章上有谢晋这个知名大导演炮轰,《北京青年报》上也有于东文华影视这个影视行业重量级公司总经理的回击,双方一来一往,舆论瞬间便被带动了起来。

  这两份报纸一南一北,两个发声者同样代表了国内南北两个派别的电影势力,舆论风向一起,不少两地媒体也纷纷下场。

  今天这边的媒体发个评论文章,明天那边的媒体出个采访稿,双方或是明褒明贬、或是明褒暗贬。

  短短几天时间,一场口水仗便骤然兴起,打的不亦乐乎。

  不仅仅是电影行业的圈内人在吃瓜,连原本不关心国产电影的很多普通民众也关注到了这场隔着大江南北和报纸的骂战。

  有了关注,就有了了解的动机。

  《英雄》的热度再次被炒到一个新的台阶,连《鸦片战争》这部已经上映一个多月、热度早已过去的电影也重回了大众视野。

  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英雄》和《鸦片战争》两部电影的排片均有所上升,这段时间上映的其他国产电影几乎被赶尽杀绝。

  《英雄》和《鸦片战争》的口水仗充分诠释了一句话。

  老大、老二打架,死的往往是老三。

  不少身在其中的当事人在排片没了之后才恍然回过神来,欲哭无泪。

  吃着吃着瓜,家都被偷没了。

  他们愤恨的咒骂着,不过这回又多了一个新的对象。

  “只是宣传手段嘛,我跟谢导也是老熟人了,不至于这点深浅都没有。你去院线里瞧瞧《鸦片战争》的排片不是也增加了一些嘛!”

  周五这天下午,韩山平约林为民去滕金贤那里坐坐,第二天到了滕金贤家里,他便询问起了林为民报纸上的事,林为民只好笑着解释了几句。

  《英雄》和《鸦片战争》的嘴仗打的火热,一方的背后是国文社这个庞然大物,一方的背后是谢晋这个地位崇高的大导演。

  真要是闹的太僵了,并不是什么好事。

  滕金贤这次打电话来,也是受人所托。

  《鸦片战争》的制片方之一是峨眉电影制片厂,这是老滕起家的地方。

  “谢导有点牢骚我当然是理解的,你不会以为我连这点肚量都没有吧?

  报纸上骂归骂,但也仅限于此,只是宣传手段。”

  林为民见滕金贤表情犹豫,又说道。

  滕金贤点点头,“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然后他又感慨了起来,“唉!真是没办法想象伱们一部电影竟然能够创造如此高的票房,那些好莱坞大片也没做到啊,不敢想,放在我们那时候根本不敢想。”

  林为民笑道:“也不能这么说。要是按照观影人次来说,《英雄》的观影人次可远远比不上当年的《少林寺》《牧马人》《庐山恋》。”

  滕金贤摇了摇手,说道:“时代不同了。八十年代初那阵儿虽然全国的观影人次已经在下降,但一年可是二百多亿人次,现在全国一年的观影人次还不及那个时候的二十分之一,按照比例来算,你们的《英雄》可不比《少林寺》弱。”

  一旁的韩山平笑言道:“不管什么时候,好电影永远是有市场的。这回的舆论战里有一句话我特别认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才是好电影,《英雄》的成功充分论证了这一点。”

  燕影厂是《英雄》的制片方和发行方之一,光是收取发行挂靠费用,他们这次就能收获上千万人民币,再加上制片方票房分账,燕影厂赚麻了。

  “确实。电影改革到现在也四五年了,大家总抱怨市场大环境不好,抱怨我们不该把好莱坞电影放进来,就是不会反省自身。

  现在《英雄》出现了,事实证明,我们中国电影人是可以拍出能够取得高票房的好电影的。”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万历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