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756章

作者:坐望敬亭

  以林老师的财力,马嘟嘟很有信心将京华博物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博物馆。

  开馆仪式很简单,当红绸从林为民手中落下,仪式就算是结束了,没有鞭炮齐鸣、没有锣鼓喧天,来捧场的那些明星演员更是连上前的机会都没有,老老实实的在院门口站着。

  “行了,仪式结束了,大家该干嘛干嘛。”林为民说了一句。

  马嘟嘟却道:“林老师,好歹拍个合影。”

  林为民想了想,“行,那就大家一起照一张。”

  马嘟嘟连忙招呼道:“来来来,大家聚在一起拍个照。”

  跟着张艺谋来的顾长卫自告奋勇,充当起了摄影师。

  众多演员、导演、作家以林为民为中心,站在京华博物馆门口。

  一声“茄子”,画面定格。

  林为民站在画面的最中央,左手边是石铁生、余华、莫言、佟钟贵等作家,右手边是张艺谋、陈凯歌、冯晓刚等导演,身前身后则是众多的明星演员。

  今天是开馆第一天,京华博物馆对民众免费开放,但限制人流,每一批仅允许100个人进入。

  第一批名额全给了来捧场的嘉宾,大家来都来了,总得让人家进去看看,参观参观。

  门外的老百姓们见看不到明星了,都有些失望,一些人因此离开,还有些人仍坚持站在门口,有的是为了见明星,有的是为了进博物馆,有的人两者兼有。

  林为民跟第一批嘉宾们一样,也都进了博物馆,这里虽然是他的私有物,但这么些年来,他来的次数却并不多,可能还没有那些负责保卫工作的员工对这里了解。

  经过马嘟嘟多年来的搜集,京华博物馆内的藏品数量极其庞大,重点藏品的精美程度更是可以媲美一些传世珍宝,让不少前来捧场的嘉宾们赞叹连连。

  京华博物馆的规模并不算大,除了一些重点展出的文物,还有很多珍稀的文物是没办法一次看全的。

  逛了一个多小时,眼看快到中午了,林为民让马嘟嘟去安排个饭店。

  大家今天都是来捧场的,不能让人家空着肚子走,虽然大家都不差这一顿饭,但礼数不能少。

  等这群人出来了,门口的围观群众们立刻汹涌了起来,呼喊着这群明星的名字。

  好家伙,警察都拦不住。

  “赶紧走,赶紧走,省得再出点事。”

  这么多明星大腕集中到一起来,群众们的热切林为民很理解,但他绝不希望博物馆开业第一天就搞出什么群T事件来。

  在几位警察的保护下,这群演员脱离了群众们的包围,见他们都走了,群众们这才安静了下来,有的人依旧在排着队打算进博物馆看看,剩下的大部分人见明星大腕们都走了,也便跟着走了。

  京华博物馆开馆第一天的热闹,这才算是过去。

  中午的午餐,安排在了附近的酒店,所有人都是奔着林为民来的,林为民也成了大家交流的桥梁和管道。

  刘蓓抓着王朔在聊剧本,让他多给自己写点戏份;冯晓刚正朝张艺谋拍马屁,嗯,是请教导演技巧;海晏给陈凯歌推荐起了旗下的演员们。

  林为民是今天的主角马嘟嘟坐在他的旁边,偶尔跟他交流几句博物馆的事情。

  而林为民的主要目光则是放在了张艺谋和巩俐以及陈凯歌和程红身上。

  历史的强大惯性让张艺谋和巩俐还是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拍摄期间分手了,而陈凯歌也在《风月》结束拍摄之后跟程红走到了一起。

  林为民看着这两对,只感觉心中的八卦之魂在熊熊燃烧。

  但他身份地位在这了,也不好表现的太露骨,还得装模作样的聊天。

  “凯歌《风月》拍完了吧?”

  陈凯歌总算是摆脱了海晏的纠缠,对林为民笑道:“拍完了,折腾了两年,总算是拍完了,准备拿到戛纳去。”

  “定好去戛纳了?说不好又是一个金棕榈啊!”林为民笑呵呵的说道。

  陈凯歌显然对自己的新作品很有信心,面对林为民的话他丝毫没有谦虚,反而笑的极为灿烂。

  一旁的冯晓刚看着陈凯歌的表现,心中不屑。

  傍上林老师的大腿得了个金棕榈,你还真当自己是大导演了?

  他这穷苦孩子出身的,一看到天之骄子的陈凯歌,心中本能的反感。

  与其说是反感,倒不如说是自卑下的应激反应。

  “凯爷,敬您杯酒!”

  心中不忿,冯晓刚脸上却是堆满了笑容,态度卑微的朝陈凯歌敬了杯酒。

  喝过酒后,他又使出自己那套溜须拍马的东西来,将陈凯歌哄的眉开眼笑。

  “你那部《甲方乙方》我也看了,拍的很不错,虽然艺术性差了点,但胜在商业气息浓厚,票房很不错啊!”

  面对陈凯歌高高在上的语气,冯晓刚心中腻歪,仍笑道:“嗐,我那就是瞎拍的。哪能跟您比啊,《霸王别姬》可是票房、口碑双丰收,既有奖项、又有票房,您现在可是世界级的大导演。”

  听到这话,陈凯歌的眼神不自觉的瞥向了一旁正与顾长卫聊天的张艺谋。

  那是他的一生之敌!

  前几年他被张艺谋稳压一头,终于凭借着《霸王别姬》成功扳回一局。

  “呵呵,都是林老师的原著写的好。”陈凯歌难得谦虚了一句。

  冯晓刚心道:总算是知道提了一嘴林老师。

  “那也离不开您的导演才华,这回的《风月》,您两年磨一剑,剑指金棕榈,今年的戛纳电影节,那帮老外导演可要瑟瑟发抖了。”

  林为民耳中听着冯晓刚肉麻的马屁,却从中听出了几分柳震云的风格。

  这孙子在挖坑啊!

  “金棕榈的全世界名导角逐的舞台,谁敢保证一定能得奖?”陈凯歌说了一句,正当林为民以为他是在谦虚的时候,他接着说道:“不过我跟今年评委会的几位评委还算认识,电影节嘛,人情也占一点小小的因素。”

  冯晓刚闻言瞪大了懵懂无知的双眼,脸上带着几分惊叹,“要不说还得是凯爷您呢,这就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这帮朋友在,何愁在戛纳拿不到金棕榈?”

  说完这话,他又找补了一句,“当然,朋友都是举贤不避亲,毕竟您的实力在这儿呢!”

  陈凯歌几句话被冯晓刚哄的找不到北,胸腔、头腔共振,笑的得意非凡,意气风发。

  林为民无奈的摇了摇头,冯晓刚、王朔和柳震云他们这套东西,实在是太坏了!

  人家凯子好不容易来给他捧场,把人家架的那么高,等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结束之后,让凯子怎么下得来台?

  林为民没跟大家说,根据他的《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改编,由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美丽人生》已经确定参加本届戛纳电影节。

  《美丽人生》VS《风月》,凯子拿头赢啊?

  ……

第808章 有功于国家和人民

  林为民开了座博物馆。

  在京华博物馆开馆之后,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中国文化界。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因为写作富起来的作家有不少,尤其是布老虎丛书出现之后,更是有众多作家因为作品入选这套丛书,而收获成百上千万的稿费。

  作家们赚到了钱,有赚了钱买房的,有赚了钱买车的,也有赚了钱享受生活的,但赚了钱开博物馆,这还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认知。

  前些天,毓秀这个小姑娘凭借着一部《花季雨季》赚了近千万人民币的新闻,经过全国多家媒体的传播已经广为人知。

  在1996年,全国的人均工资也不过三四百块钱左右,靠着一部赚了近千万人民币,仿佛天方夜谭。

  这就是无数的文学青年梦想,而且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毓秀的成功案例,也再次让布老虎丛书编辑组最近的来稿量再次迎来了一个高峰。

  写书造富!

  国文社带动了中国文坛的一大奇观。

  但毓秀赚的那些钱,跟林为民这个成名日久、享誉国际的大作家比起来,就又不值一提了。

  国内文学界,乃至众多老百姓,没人不知道林为民有钱。

  十几年前人家的作品就行销海外,改编众多,赚的都是美元,稿费甩国内这些作家十条街。

  但他有钱到能开一家博物馆,还是让很多人感到一种震撼。

  尤其是当很多人实地来到京华博物馆实地参观之后,这种感受更加直观、更加强烈。

  林为民搞收藏是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这么多年下来,收藏的花费占据了他相当大一部分稿费收入。

  这倒不是说林为民的钱都花在了搞收藏上。

  而是相比他庞大的资产,刨除收藏在外,其他的消费和投资着实谈不上多。

  就比如他收房子八十年代北京的四合院便宜的才几千块钱,贵的也不过两三万,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没破百万,他一年使劲花,能花几个钱呢?

  再说了,他现在收房子的速度还比不上手里房子拆迁的速度快。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啊!

  也就是收藏,这个只出不进的爱好,才能让林为民日趋庞大的资产瘦一点身。

  当然了,这种瘦身也只是暂时的。

  他从八十年代开始收藏的那些藏品,到如今价格早已涨了10倍还不止,如果只算纸面财富的话,中国首富来了也只配给林老师提鞋。

  但没关系,这些东西,林老师只要不变现,他就没什么钱。

  嗯,忽略外汇户头上的数字他账上确实没多少钱。

  因为实行的是预约制,而且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都是固定的,所以京华博物馆从开馆就不算忙,井然有序。

  但短短一周时间,博物馆的预约期限已经排到了今年的7月份,而且每天的预约量仍在不断增加。

  当年马嘟嘟开玩笑说要接待暴发户游客,那当然只是想想而已,博物馆又不是会所,怎么可能对于游客的身份进行限制。

  而且京华博物馆的票价也不算高,仅仅与故宫持平。

  要知道故宫可是有国家补贴的,但京华博物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私人博物馆。

  开馆之前,马嘟嘟曾经跟林为民讨论,票价是不是可以定的高一点,这样至少可以保点本。

  林为民只问了他一句话:“我们一天就接待那么几百人,你告诉我,要定多高的票价才能保本?”

  马嘟嘟听到这话陷入了沉默。

  确实,不提买府邸、修缮的费用,不提购置这些藏品的费用,京华博物馆如今光是工作人员就有80人,再加上博物馆的运转费用,文物每年的维持、保养,一年的固定成本至少在300万元以上。

  博物馆每天能放进去参观的人就那么多,票价也是固定的,刨除掉闭馆的日子,一年的门票收入撑死120万元,合算一下,等于林老师每天睁开眼睛就要赔掉5000元。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万历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