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坐望敬亭
地皮拿下来了,国文社也不差钱,过了年就能开工,搞不好年末大家就能搬进新房子。
一想到这里,国文社的职工们就没有不激动的,这真是建社四十年未有之盛世啊!
第703章 藏锋
进入了腊月,北京的气温在达到整个冬天的最低点。此时在美国征战颁奖季已经一个月的《霸王别姬》剧组传来了好消息,在刚刚结束的第51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上,国产电影《霸王别姬》勇夺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项。
消息传回国内,电影界一片沸腾,民众欢欣鼓舞。
这些年国内的资讯传播已经不像八十年代初期那么闭塞,尤其是在很多媒体的刻意宣传之下,很多老百姓对于外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事情都有所了解。
相比欧洲三大电影节,金球奖在国内的名声不算太大,但大家知道一点,那就是这个奖项在美国是跟奥斯卡金像奖齐名的奖项。
九十年代,苏联解体,美国就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奥斯卡金像奖是比欧洲三大电影节更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
整个一月的下旬,国内的媒体报道几乎被《霸王别姬》获得金球奖的消息刷屏了。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媒体和老百姓讨论起了《霸王别姬》是否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件事,让《霸王别姬》的热度居高不下。
距离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单公布还有半个月,距离颁奖典礼则还有接近两个月,漫天的赞美和议论包围着《霸王别姬》以及和这部电影相关的所有人事物。
连带着《霸王别姬》的也再一次掀起了销售热潮,库存几乎是以每天两三万册的销量在减少。
这种情况不仅是在国内,在国外很多国家也一样。
在文化影响力这方面,美国确实是独霸全球的存在,尤其是在九十年代这个时间点。
小年前,林为民终于完成了《南海十三郎》的创作。
这部自八月动念,九月动笔,直到现在才完成。
基本以电影故事为蓝本,但时代背景的元素更加突出,细节处理也极为生动,这与林为民前期详实的资料搜集脱不开关系。
完稿后,林为民便交给了《当代》编辑部。
自从93年上半年发完了京扶的《八里情仇》之后,《当代》这半年有些沉寂,一直没有刊发什么叫得响的、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导致销量有些萎靡。
林为民的新作品完稿,交给了他们,这立时让气氛有些低落的编辑部振奋了起来,争相传阅。
看完稿子,所有人的第一感觉是,似曾相识。
不用沟通,大家也极为默契的想到了林为民的代表作之《霸王别姬》。
这两部在题材和剧情走向,包括人物塑造上,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以梨园人物为主角,主角都有些痴,时代背景都是在中国积贫交弱、饱受战乱的年代,以个人的不幸遭遇烘托出时代的悲剧。
但仔细回想起来,两部作品又没有丝毫相同之处。
《霸王别姬》的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一辈子为戏痴,为情痴,《南海十三郎》中的江誉镠同样为戏痴,但身上却有浓重的家国情怀。
为民越来越老道了,你看这一句:偷我左脚鞋的是英国人,偷我右脚鞋的是日本人,中国人的鞋都叫他们偷光了。无路可走哪也去不了,走投无路行不得也!只一句话,江誉镠这个人物就立住了。”
章仲锷带着几分叹服跟佟钟贵讨论道。
“寥寥数笔写活的人物可何止这一个,您看唐涤生这段。
我要证明文章有价!再过三五十年没人会记得那些股票。黄金股票、世界大事都是过眼烟云。可是一个好的剧本,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赏,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戏,没有人会忘记,这就叫作文章有价!”
佟钟贵念着中的句子,情绪却忍不住激动了起来只有搞创作的人才真正懂得这番话中所蕴含的意气和可贵。
他正说的激动,却被柳荫打断了,“我说你们俩差不多就得了,稿子就一份,你们看完了别人还得看呢!你们俩可倒好,看着看着还讨论上了,要不要再给你们俩倒杯茶,加点点心?”
柳荫毫不客气的挖苦着两人,佟钟贵不敢再攥着稿子,交给了柳荫,她喜滋滋的翻了起来。
章仲锷继续和佟钟贵讨论,“小佟,你说这部作品跟《霸王别姬》相比,孰强孰弱?孰高孰低?
佟钟贵笑道:“章老师,您这是给我挖坑呢!”
“怎么能算是挖坑呢这也是互相讨论嘛!”
这时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听到这个话题也很有兴趣,起哄道:“小佟,你先说说你的感觉,再让老章说。”
章仲锷指着姚淑芝说道:“数你最坏!”
他又道:“算了,还是我先说吧。”
然后他沉吟了片刻,说道:“如果单纯从成文质量和故事的完整性上来说,我认为两者不分伯仲。《霸王别姬》的优点在意气二字,为民写这部的时候不过二十出头。年轻人,天资纵横,肆意挥洒,程蝶衣这个角色充分展现了这种天分,可谓妙到毫巅。”
他的点评极为精准,几位同事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至于《南海十三郎》..”
章仲锷推了推眼镜,继续道:“都说十二年是一轮,也是一纪,为民的成长也是肉眼可见的,天分依旧耀眼,但让人更难忘的是他下笔的老辣和力道,相同的题材、相同的人物属性,但江誉鏐这个人物却写出了与程蝶衣完全不同的味道。”
“程蝶衣的痴,有些一味集中于个体的命运,但江誉鏐的痴却完美的将个人的命运与家国荣辱融合到了一起,可歌可泣,荡气回肠!”
文学评论不在长篇大论,而在于精准,章仲锷的评价便是如此,听完了他对《南海十三郎》的评价,办公室里两个小编辑忍不住鼓起了掌。
姚淑芝却说道:“你们可别被这个老狐狸给忽悠了,他说了半天,也没说谁好谁赖啊?”
众人这才恍然,好像还真是这样。
章仲锷摇了摇头,苦笑道:“你啊,记性还真是好。”
“好吧,我觉得《南海十三郎》略胜一筹,为民毕竟是成长了。”
他说完之后,佟钟贵也附和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看《南海十三郎》有些跳脱了编辑的视角,而是站在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我觉得林老师在这部中所展现的创作技法和思维大巧不工,完全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
“呦呦呦!真不愧是你师父的好徒弟,这马屁拍的,可惜啊,人不在!”姚淑芝调侃道。
佟钟贵脸上露出几分羞赧,“我这都是实话。”
“别听她瞎说,小佟你讲的很好,为民在这次的创作中有一种删繁就简、洗尽铅华之感。”
贺启智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办公室门口,对佟钟贵发出了声援。
他说着话,走进了办公室,笑道:“一进来就听你们在讨论为民这部,怎么样?除了小佟这个看法,大家的感受都可以说来听听,讨论嘛,互证有无。”
邹昌义说道:“其实我更喜欢《霸王别姬》,《南海十三郎》不是不好,但我觉得为民可能是成熟了,在创作上少了以前那股无法无天的劲儿,不够过瘾!”
“说到底还是少年意气老章说的对,为民写《霸王别姬》的时候多年轻啊,才刚满二十。那个
时候,才气毕露,挡都挡不住。
现在不同了,懂得藏拙了。
不过《南海十三郎》看似圆融和平和了,内里却依旧藏着锋芒,得扒开了看才行。”
祝昌盛手捧着茶杯,不疾不徐的说道。
大家说完,贺启智脸上的笑容更盛,“看来大家对《南海十三郎》这部的评价都非常高啊!
众人默认的点了点头。
贺启智又道:“既然这样,这部就发了,待遇跟以前一样,头条、大字号、一期发完,大家看可行吗?”
林为民当主编时,大部分时间也跟贺启智一样,都很尊重同事们的意见,但遇到了意见不同的时候,他还是会以自己的想法为准,有时甚至是不顾反对,独断专行。
就比如发《平凡的世界》时,大部分同事都不赞同给予这部高待遇,有人甚至不同意发表这部,但林为民还是拍板发表了。
贺启智比起林为民更加的平和,这种平和可以看做是民主,也可以看做是对编辑部的掌控力度不够。
“我没意见。”
“没意见。”
“我同意!”
大家纷纷表了态,只有正在认真看着的柳荫没有发言,她烦闷的对贺启智道:“你就不能等我看完再征求意见!”
贺启智笑呵呵道:“是我失误,你注意到你还没审完稿子,那你先看。”
面对这种场面,大家丝毫不以为意,早已经习惯了。
在《当代》,向来没什么上下级观念,要说这种风气的兴起,还要从林为民这个总编辑说起。
当年他还是个小责编的时候,就跟蒙伟宰、覃朝阳没大没小,等他当了主编,同样也没有主编的官架子,编辑部的风气便这样一点一点的养成。
贺启智走后,马上也快下班了,大家不再讨论的事,转而讨论起了JZ建房的事。
国文社的住房向来紧张,这些年来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也很有限。
这次社里拿了一块七千多平的地皮,据说要盖五六栋七层楼的家属楼,能盖两万多平,不仅能够轻轻松松解决以前的难题,更给以后进社的新人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
“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啊!”祝昌盛感叹了一声。
第704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不知不觉又一年。
大年三十晚上,林为民站在窗口看向远处天空中的烟花,发出了感叹。
“又一个顶风作案的!”
陶慧敏抱着小豆包,也看着远处的天空,“豆包,快看,快看,那是烟花。”
小豆包把脸挤在玻璃上,脸上的肉团的挤扁了,伸出了舌头,流着哈喇子。
“这烟花好看也不至于淌哈喇子啊!”
林为民边调侃,边给女儿擦嘴。
没一会儿的功夫,烟花放完了,天空沉寂了下来,小豆包着急,但她的词汇量太少,只会瞎喊。
“啊啊啊,花花…………”
“别喊了放烟花的叔叔们被警察抓跑了。”
陶慧敏拍了他一下,“都多大的人了,能不能有点正形?”
小豆包因为烟花没了哭的很伤心,去年这时候她还不懂看烟花呢,林为民安慰道:“没事,大闺女不哭,明天爸爸给带三环外面放烟花。”
北京的禁放令是去年颁布的,范围基本将城区三环内都涵盖到了,但三环外随便放。
实际上,在八十年代北京就一直有关于禁放烟花的讨论,而且也有禁放区域。
年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古已有之,改革开放之后,世道太平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那几年过年的烟花爆竹是越放越火爆,北京城本来就人多楼密,为了听过年的这声“响”,事故发生率直线上升。
光是1986年春节,北京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就烧伤、崩伤446人,其中还有两人被摘除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