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28章

作者:坐望敬亭

  柳荫的脸上带着几分神秘的笑容,“为了看你的小说手稿!”

  林为民的表情有些意外,“看我手稿?那部《大明王朝1566》啊?”

  “嗯。”柳荫点点头。

  林为民失笑道:“不至于的,不是已经发了吗?”

  “可没发全啊!听说他早上就来了,特意跟王蒙申请就待在编辑部看你的小说。没想到啊,你这小说魅力可真够大的!”柳荫赞叹道。

  柳荫说完了这个八卦便离开了林为民的办公室,不用问,回编辑部之后也少不了传播这件事。

  忙碌了一天,到了下班时间,林为民正准备取车离开,就听见前楼门口有人在喊他。

  “林老师!”

  他扭头一看,是祝伟,身后还跟着李陀。

  李陀见到林为民激动到五官都有些扭曲,抢到祝伟的前面,握住了林为民的手。

  “林老师,林老师,写了部好作品啊!好作品啊!”

  李陀摇着林为民的手,热情的过分,眼中闪烁着崇敬的目光。

  林为民笑呵呵跟他寒暄了两句,两人前不久还在《芙蓉镇》的座谈会上见过面,只是当时没怎么说过话。

  “林老师有时间吗?一起吃点饭吧!”李陀主动发出了邀请。

  林为民犹豫了一下,说道:“好。”

  李陀顿时欢喜的不得了,喊上了祝伟,出了国文社大院直接找了家饭店进去。

  等菜的功夫闲聊,李陀三句话不离《大明王朝1566》。

  他今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小说的另一半看完,心里憋着一肚子的想法,恰好出来时碰到了正下班的林为民这个小说作者,心中的激动自不必提。

  他滔滔不绝的阐述着自己看完小说后的感受和意见,连桌上的酒菜也没有办法引发他的兴趣。

  祝伟见状打断了李陀,说道:“你先吃点东西再说行不行?”

  李陀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满脸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林老师,有点激动。”

  林为民笑着说道:“李兄这说的是哪里话。小说能够得到如此喜爱,应该是我高兴才对。”

  祝伟也笑着附和道:“林老师的这部《大明王朝1566》可不光是李陀喜欢。当时我们编辑部的所有同事看完,都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

  李陀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没错!祝伟说的太对了,就是这个感觉,惊为天人!”

  李陀的盛赞让林为民有些不太好意思,“李兄,过誉了,过誉了!”

  李陀满脸严肃,语气郑重,“绝对没有过誉!”

  “林老师,你写了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啊!当浮一大白!”

  李陀说着仿佛不尽兴,将桌上的酒杯举起来,一饮而尽。

  “了不起!太了不起了!当作家的,一辈子能写出这么一部作品来,死了也知足了!”

  李陀借着酒意,放浪形骸。

  祝伟哭笑不得看着好友,对林为民解释道:“林老师,他不是那个意思。”

  林为民哈哈笑道:“我当然知道!”

  作品能得到同行如此高度的认可,林为民也很开心,举杯痛饮。

  李陀又道:“我必须要给你这部小说写篇评论,好好的赞美赞美它!”

第356章 改编不了的小说

  李陀没有食言,头一天晚上喝的酩酊大醉,第二天一早他又出现在了《人民文学》编辑部。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写《大明王朝1566》的评论文章。

  蹲在《人民文学》编辑部三天时间,手稿来来回回翻了好几遍,李陀终于写下了洋洋洒洒近两万字的长评。

  《裂变下的大明——读<大明王朝1566>有感》。

  李陀写完这篇评论后,把文章投给了《文艺报》。

  又隔了三天时间,这篇评论文章发表在了《文艺报》的头版。

  这样的效率对于《文艺报》来说,实属罕见。

  除了有《大明王朝1566》这部小说本身的过分优秀之外,林为民如今和文协的亲密关系也是原因之一。

  李陀对于《大明王朝1566》这部小说的喜爱是渗入骨子里的,但他并非是一味的非理性的吹捧这部小说。

  相反,在这篇评论文章当中,李陀以严谨的态度将《大明王朝1566》这部小说从里到外剖析了个彻底。

  从创作风格、手法、结构到人物塑造、情节铺排、矛盾冲突,讲述的面面俱到,并且句句在理,字字珠玑。

  “这部小说,奇就奇在它以正史的风格描述了一段演义内容,却丝毫不给人以违和感,并且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政治的波云诡谲。

  与其说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倒不如说是作者林为民写给我们的一部政治寓言……”

  燕师大的一处教室里,张建军面带激动的朗诵着《文艺报》上的评论文章,读到最后,他忍不住鼓起掌来。

  “好!写的太好了!真就把林老师这部小说的精髓给写出来了!”

  他身边的几个同学听完,表情也带着几分亢奋,说道:“真想早点看到小说的下半部。”

  “可不是嘛,为什么不能一期都发完呢?非要分成两期,实在是吊人胃口。”

  大家的抱怨张建军听在耳中,说道:“大家也得理解。林老师这次憋了一年时间,憋了个大部头,这一期要是都发《大明王朝1566》,就不用发别的作品了。”

  “理解肯定理解,就是看的不过瘾啊!”

  “你都不知道,我看的里面的好多段落,鸡皮疙瘩都竖起来了。以前我只觉得人心复杂,但没想到会复杂到这个地步,那帮搞政治的更可怕,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你没发现吗?这小说里有些对话和描写,你得多看两遍。真的,你多看两遍才会悟出书中人物的深意。我真想不通,林老师到底是怎么写出这样的东西来的。写这样的小说,太需要智商了!”

  “林老师能写出这部小说来,一点也不意外。毕竟,不是谁都能写出《追凶》来的。”

  最后这句话说到了众人的心里。

  确实,从《追凶》到《大明王朝1566》,大家在看小说的时候经常会有智商被林老师反复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

  正在大家讨论最激烈的时候,教室的门被人推开,进来一位男生,带着厚如瓶底的眼镜。

  “穆森,你来的正好!”

  张建军招呼着男生,然后挥舞着一本《人民文学》,“林老师的新小说看了吗?”

  穆森道:“看了!”

  “觉得怎么样?”

  “好啊!”穆森看上去是个寡言少语的人,说起话来也言简意赅。

  张建军说道:“我们拿这部小说排一部话剧怎么样?”

  穆森的脸色惊讶起来,“拿这部小说排戏?”

  张建军他们这一拨人,不光是文学爱好者,同样是戏剧爱好者。

  大部分人在学校内除了是文学社的成员,同时也是戏剧社的成员。

  他们会一起去月坛二七剧场看《红鼻子》,去东四对外演出公司排演场看《高加索灰阑记》,去首都剧场看《触不可及》、《霸王别姬》、《推销员之死》、《骆驼祥子》、《茶馆》,也会去东棉花胡同的中央戏剧学院看学生们排的话剧。

  穆森跟张建军同是81级的学生,是个戏剧狂热爱好者,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各种戏剧著作、杂志和演出。

  前年戏剧学院的学生们自导自演了一出林老师的《霸王别姬》,还在北京各大高校搞起了巡回演出,让戏剧社这帮人眼热不已。

  于是他们也开始尝试着自己排练一出话剧。

  跟东棉花胡同里那帮专门念戏剧的学生们比起来,穆森他们的水平很稚嫩,但热爱可以克服一切。

  他们自己找场地,做道具,当演员,遇到任何困难都是自己解决。

  正是因为这股热爱,让他们在去年正式将德国作家埃尔文·魏克德创作的《课堂作文》搬上了学校的大礼堂,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穆森摇头道:“难度太大了!”

  穆森在戏剧社是导演,话剧的排演大家都是听他的,一听他说难度大,大家都有些泄气。

  张建军道:“难度大怎么了?难度大就不能排了?”

  穆森耐心解释道:“不是不能排,而是我们排不了,没那个实力。”

  张建军的性格鲁莽,越听他这么说越不耐烦,“《课堂作文》我们不也排了吗?怎么这部小说就不行?难道还非得人艺才能排这部小说?”

  穆森摇摇头,“人艺也不见得能拿得下来!”

  张建军闻言嗤之以鼻,“你可真能吹!”

  “确实拿不下来!”

  人艺的排练场内,欧阳山尊和林兆华坐在导演席聊天,他满脸遗憾的说道。

  “我跟老蓝拿着小说研究了好几天,发现怎么缩也很难把这部小说缩到能搬到舞台上来的程度。”

  林兆华听完欧阳山尊的话,脸色也有些郁闷,“那您觉得如果要是按照我们话剧的创作习惯的话,最短能压缩到多少时长?”

  欧阳山尊犹豫片刻,说道:“如果小说的下半部分还是这个节奏的话,十个小时起步。”

  十个小时?

  林兆华沉默了。

  别说是十个小时,就是再缩减一半,只有五个小时,对于话剧来说也已经很长了,而且欧阳山尊说的还是十个小时起步。

  “这么好的小说,可惜啦!”林兆华感叹着说道。

  他去年刚被提拔为人艺的副院长,一门心思的想做出些成绩。

  林为民一直是院里的产剧大户,这回他的小说一发表,林兆华立刻就盯上了。

  可看完之后他心里就开始犯嘀咕,这部小说要改编成话剧,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于是他特意跑来找跟林为民合作了好几次的欧阳山尊,想听听看他的想法。

  可现在看来,欧阳山尊的看法跟他一样。

  这部小说想要搬上话剧舞台,难度太大了!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万历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