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坐望敬亭
当时文坛新作品青黄不接,难以支撑国人的文学阅读要求,很多出版社、编辑部就只能从一些业余作者的来稿中发现有希望的苗子。
可这些好苗子一点写作经验都没有,或者说很少,有人便想出了“借调写作”的主意。
把这些有潜力的苗子借调到出版社、编辑部写作、改稿,吃住都在这里,在编辑的帮助下修改作品,直到能达到发表或者出版要求与质量为止。
国民文学出版社现在也在做这样的事,而且借调的人颇多。院里的两栋楼里住着不少借调来的人才,一住就是几个月、一年。
有一些实在是改不明白稿子的作者,作品最终被毙掉,只能喝顿大酒借酒浇愁,最后卷起铺盖滚蛋。
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确实结结实实的为文坛培养了一批人才。
比如马骥才,写了一本《义和拳》被国民文学出版社看中,然后借调到社里,在这里一住就是两年,不仅把《义和拳》的稿子改出来,期间又写了姐妹篇《神灯》。
回去的路上,林为民拉着唐玉秋去国营饭店吃了顿饭。
人家为了他的稿子跑前跑后,连饭都没吃,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
吃饭的时候,唐玉秋还在跟他聊着在国民文学出版社的见闻,林为民听完心中颇有些感慨。
对于文学来说,这真是个最好的年代。再往前五百年,或者再往后五百年,恐怕都不会有这样好的时候了。
很多经历过这样时代的人在若干年后,总会时不时的发出叹息或者愤怒,这才多少年啊,文学怎么会变成人嫌狗厌的东西呢?
林为民身处这个时代,才算看明白,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
那些被记录在时代碑刻上的名字和作品,当然有其自身才气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这个时代给了他们发光发热的机会。
第25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尤拉之死》获得了《当代》编辑荣世辉和主编覃朝阳的褒奖,发表已经不成问题,但具体情况还要看排版,确定最终的发表时间。
另一方面,林为民之前寄给《钟山》杂志那篇谍战小说也有了回复。
信是编辑余兆淮写的,他也是当初从众多来稿中一眼挑中林为民的人,之后他便成了林为民的责编。
信的内容很简单,经过一番审稿,编辑部一致决定刊发林为民的这篇中篇小说。
读到信的最后林为民脸上不禁绽放出笑容,因为余兆淮在信中提到了稿酬。
林为民这次的稿酬标准是千字8元,他的这篇中篇全文8万2千3百余字,换算下来足有664元。
如今这年代一个普通工人,工资能达到40元以上就算是中高收入了,664元顶得上一个普工一年多的工资,称得上是一笔巨款。
林为民对余兆淮信中提到的“稿费单不日也将抵达”充满了期待。
还是当作家有前途啊!
尝到了甜头,林为民的心态再次摇摆起来。
余兆淮说的很准,收到信的第二天,林为民就收到了稿费单。
那会儿正好是中午吃完饭,林为民到党校门口收了邮件,回来的时候大家伙就看到他手上的邮件。
都是干这行的,不少人一眼就看见信封上的“钟山”字样。
一问林为民,果然是稿子被采用,稿费单都寄来了。
有人一嚷嚷,周围几个男生宿舍的同学全都好奇的凑了过来,满是期待的让林为民打开邮件。
说起大家为什么这么激动,还得从咱们国家的稿费制度说起来。
建国之初,经济贫弱,社会物价动荡不定。当时流行的一种稿费支付方法是以折实单位计算稿酬。
一篇文章发表,假如其稿酬是每千字6元,出版单位就用米、煤、布等实物折合成你应得的稿酬,发给你实物,不给你现金。
到了1953年,政务院参照苏联“印数定额制”的稿酬政策,制订出了国内稿酬的发放标准。即:著作稿每千字6至18万元(旧币),翻译稿每千字4至13万元(旧币)。
至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废除旧币,发行新币(旧币一万元换算成新币一元)。稿酬制度随即也就变为:著作稿每千字6至18元,翻译稿每千字4至13元。
按当时的物价水平,一般普通职工的月工资仅只二三十元,大米,猪肉的价格,每斤都按几毛几毛钱的价格在销售,作家著作稿的稿酬,每千字却能收入6至18元,稿费还是比较高的。
然后又到了1958年7月,文化部颁发了第一部统一的稿酬规定。这部规定的名称叫《关于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规定了著作稿每千字4至15元,翻译稿每千字3至10元。
之后的稿酬标准一降再降,直到嗡嗡嗡时期,全国大部分出版机构陷入了瘫痪状态之中,勉强支撑着运作的单位,也都自动取消了稿酬。至此,我国进入了一段长达十年的零稿酬时期。
嗡嗡嗡结束以后,1977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恢复了稿酬制度,规定著作稿每千字为2至7元,翻译稿每千字为1至5元。1980年,国家出版局又稍稍提高了基本稿酬,变成著作稿每千字3至10元,翻译稿每千字2至7元。
近两年因为政策恢复,稿酬标准变化非常大。今年的稿酬变化,班里不少人还没尝过鲜呢,所以对于林为民稿酬自然非常好奇。
林为民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拆开了邮件,薄薄的稿费单捏在手上,还没等看清楚上面的字迹,就被程时旭抢了过去。
“嚯~六百多!”程时旭大喊了一声。
众人一颗拥着上前围观。
“不错不错,千字八块呢。”
“子隆,这标准跟你发在《人民文学》上的那篇一样啊!”
一个多月前,姜子隆的新作《乔厂长后传》在《人民文学》第2期上刊登,稿费标准也是8元钱。
曲小伟这时嚷嚷道:“同志们,安静一下,安静一下!”
他挥舞着双手,将众人的声音压了下去,然后说道:“我觉得,为民这小说能发表,离不开大家对他的帮助和支持,现在稿费到手了,咱们是不是得让这小子表示表示?”
班里几个年轻人立马附和道:“必须的,得表示。”
林为民翻脸呵斥曲小伟,“我打死你个鳖孙儿,你帮助我啥了?”
曲小伟非常光棍的说道:“是,我是没帮助你啥。可你不能抹灭大家的贡献啊,你忘了?是谁点灯熬油的替你校对书稿?又是谁给你提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是大家啊!”
“没错!”其他人开始起哄架秧子。
林为民郁闷的想吐血,狗日的,老子借给你们书稿看,还成了帮我的忙了?
厚颜无耻!厚颜无耻啊!
生气归生气,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在民意汹汹之下,林为民还是妥协了。
他心想反正都要出血,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行,周末晚上,请大家去便宜坊吃烤鸭!”
众人山呼。
就在大家高兴宰了林为民一顿的时候,林为民的眼睛盯住了曲小伟。
这孙贼,本来都已经打算放过你了,可你上赶着送死,就不能怪我了。
“诶诶诶,我说大家,都安静一下,安静一下,听我说两句。”
众人压下了激动的欢呼,都看向了林为民。
“我觉得吧,光吃一顿便宜坊还是不太尽兴。我记得上次咱们罚曲小伟这小子一顿东来顺,可还一直没落实呢,趁着这个机会,咱们一次吃尽兴怎么样?”
众人经他这一提醒,差点忘了这件事,顿时开怀,“对对对,东来顺,差点忘了。”
“还是为民记性好,没毛病,一顿便宜坊,一顿东来顺,敞开了肚皮吃。”
曲小伟恶狠狠的看着林为民,林为民将曲小伟拉过来,交头接耳,“你小子以为你能跑得了?”
曲小伟愤怒又无奈,有点悔恨自己刚才的多嘴多舌。
林为民看着他的表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可谁也不知道。
他的心,在滴血。
来啊,互相伤害啊!
第26章 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这周末,文研所给同学们安排的活动是参加人大会堂的儿童文学发奖大会,大家都是去捧场的,见见世面。
听说下周安排的活动是大家与外国留学生交流,有不少人都很期待,他们还没见过活的外国人呢。
国人看外国人的传统可太悠久了,作者具体没有考察过,但想来跟看耍猴是有些渊源的。
次日是周末,林为民大早上就薅住了曲小伟,这小子起早穿上衣服就要跑,幸亏被他给逮住了。
“干什么?干什么?”曲小伟喊道。
林为民拽着他的衣领,一脚踹开宿舍门,“同志们,这老小子要跑!”
众人顿时惊醒,一见是林为民薅着曲小伟的脖领子,心里放下了。
于是乎,周末的大早上,街上的人们看到这样一幕。
国字脸的男青年一脸悲壮的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身后浩浩荡荡跟了三十多号人,个个饥肠辘辘,眼冒绿光。
为了这顿涮羊肉,大伙儿连早饭都没吃。
进了东来顺,服务员都被干懵了。
这啥情况?
来砸店的?
好在大家都是文明人,除了在一大早把东来顺的一楼大堂占的满满当当之外,并没有过分的举动。
三十多号人第一轮就来了六十盘涮羊肉,属曲小伟吃的最猛,鼓着腮帮子的同时还满脸悲愤,大概是想靠自己那张肚皮吃回本吧。
他的眼神还不时的望向悠哉悠哉吃糖蒜的林为民。
来吃涮羊肉,不就为了这一口糖蒜吗?
林为民暗叹,这个梗,没人懂啊!
他看到了曲小伟的眼神,心里有点怕怕的,这小子不会半夜把我给刀了吧?
吃完了饭,文研所一众学员们齐齐挺着肚皮从东来顺出来,有几个人嘴里还叼着牙签,一脸的满足。
曲小伟欲哭无泪的排在最后面,几乎是佝偻着腰从店里出来的,肾都要被掏空了。
林为民揽住曲小伟的肩膀,“嘿嘿!”
一声饱含了猥琐、得意的笑声让曲小伟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正想跟林为民正面掰头一下,却被眼前的票子晃花了眼。
“这是……”
林为民晃着票子,“叫声林爷!”
曲小伟想给林为民来一句:你让老子叫就叫,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