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天下 第585章

作者:邪影

  自己只是稍微提了下,长孙无忌就能想得那么深远,也不枉自己一直那么重视。

  不过,如今大半农田,掌握在世家佛门和宗门帮派手中,他们又没那么多农夫开垦种植,很多武者更不会自折身份当农夫,总不能放着荒废,让无田者饿死吧?

  收回土地是必然之事,怎么做,才能皆大欢喜……

  那就是文臣之事了,否则要他们干吗?

  乱世以武将为主,盛世就要以文臣为主了,这也是必然趋势,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类似。

  武信很理所当然地想着……

  继续撂摊子,当甩手掌柜……

  ……

  次日。

  经过一天一夜的缓冲,特别是离王放粥发粮善举,还有并未公开的暗中向各个商铺提供商品,包括酒肉武器等,使之恢复营业。

  原本死气沉沉,颇显荒凉的东都洛阳,已经恢复了不少生机、活气,各条主要商道,喧闹起来。

  这也是千古古都的底蕴之一,常住之人久经战乱,已经学会了适应,不少商铺、势力等,暗中藏匿了无数商品物资,并不只是离军暗中支持而已。

  这要是放在江都,估计至少得十天半月才缓得过气来!

  同时,朝廷放榜:

  “奉天承运,离王诏曰:

  原东都城主李渊,心系黎民,机敏有智,免除东都战乱,特封镇德文侯,入策天府;李渊夫人窦氏,赐为浩命夫人……

  李孝恭,才思敏捷,治军有方,辅国有功,特封镇远军侯……”

第0788章 乱世余波

  “奉天承运,离王诏曰:

  原东都城主李渊,心系黎民,机敏有智,免除东都战乱,特封镇德文侯,入策天府;李渊夫人窦氏,赐为三品浩命夫人……

  李孝恭,才思敏捷,治军有方,辅国有功,特封镇远军侯……

  刘文静,高远有识,德行于世,辅国有功,特封纳仁文侯,入策天府,兼任东都副城主……

  裴寂,才思敏捷,机敏远识,辅国有功,特封玄真文侯,入策天府……

  段志玄,刚正不阿,知兵善行,辅国有功,特封定洛将军……

  ……”

  榜单一出,东都哗然,很快就传遍天下,让人津津乐道。

  以东都洛阳的重要性,唐王李渊投降,离王武信却只给四侯,确实是抠门,还不如燕王罗艺和魏王李密呢,离王的不满之意,极为明显。

  不过,颇显意外,却又是意料之中。

  因为唐王李渊的宁死不降,让离军错失困死隋军的大好时机,又多了无数伤亡,最后更演变出“兵分二十几路,出动数百军团,调遣三千大军,围困东都”的惊世盛举。

  这个责任谁负?

  自然是唐王李渊!

  有传言,如果不是李渊之女李秀宁,函谷大功,又身为德妃,李渊连个侯爵都捞不到,说不定会被街头问斩!

  如果……

  世间没有如果,反正事已至此,李唐众人再不满也没用,天下人再议论也没用。

  既然唐王李渊坚持,就要为自己的坚持负责。

  让李渊和李唐众人庆幸的一点,离王武信,没把东都战局的责任,全发泄在他们身上,至少他们还有出头之机,起点也比普通势力高多了!

  随后数日……

  声势浩大的浩瀚离军,开始大批大批撤离东都。

  洛阳八关,除最南部的广成关之外,其余七关,依旧是分由离军七大镇军镇守,以保证东都完全。

  只要东都牢牢掌握在离国手中,大隋帝国就像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

  离军七镇中军力最强的南阳军,依旧负责镇守最重要的函谷关。

  镇淮公杜伏威,率领镇淮军及部分旧魏、旧唐、旧燕等军队,跨河继续北伐,征伐北部诸郡。

  燕国公罗艺,以旧燕大军为主,负责征伐西北,征服沿路诸郡,最终目标是祁连山周围的西凉反王……大凉王李处则,也就是魔门四宗之鬼王宗支持的反王,算是如今乱世中除大隋帝国外,唯一规模最大、声势最盛的“叛军”了!

  魏国公李密,以旧魏大军围住,负责征伐西南,主要是巴蜀诸郡。

  新封镇远军侯李孝恭,率旧唐大军,出函谷关,负责征伐大隋。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离国也不想如今和大隋帝国全面开战。但是,与其等着被打,还不如率先出击,不求势如破竹,只求不让大隋安稳。

  总的来说,离王武信以新降唐、魏、燕三国旧军为主,战火不熄,力求合围大隋帝国,等待最后决战。

  所求无他,让大隋帝国自顾不暇,好让离国争取时间,消化和稳定暴增的疆域、子民。

  别说离王武信冷血无情,亏待降军,征伐基本以降军为主。

  其实,离王如此安排,燕国公、魏国公、李孝恭等,也是求之不得,他们新降,更需军功。

  此外,新得疆域、城池、人口等,自然还是用离国本军镇压和掌控,比较放心,免得降军被蛊惑,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

  最后的一点龌龊,有战争就有伤亡,让降军出征……

  一是练军,优胜劣汰;二是减缓离国的军事压力,离国不能再疯狂征兵了,该缓缓了;三是,消耗隋军,不给喘息之机,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四是给新降之臣机会,让他们赚点军功,以期追上离国老臣,他们也很乐意,并无抗拒之意……用意众多。

  唐王李渊及其李唐族人,还有裴寂、段志玄、柴氏等原本旧唐重臣,除了刘文静会留在东都,协助明心公帝明蝶治理东都外,大半会随着离王武信,返回江都。

  从离王武信,把东都半赐给帝明蝶,就说明没迁都的意思,自然还是以江都为主。

  把李渊、裴寂、段志玄等人,留在东都也作用不大,可能会让一些对旧唐贼心不死之人兴风作浪,还是带到江都,晾一晾,冷静冷静吧!

  谁让李渊等人不识相呢?要是早点投降,说不定能如旧燕、旧魏般,征伐天下,积攒功勋。

  当然,武信这么做,也有给大隋帝国看的意思,早投降,待遇好,福利高,拖得越久,后果自负!

  虽然如今天下,基本看好离国,觉得大隋帝国只是在死撑。但是,却也不能小觑。

  论底蕴,大隋第一,又有诸王和关中豪强支持,兵多将广,生活富裕,可不像离国,看似席卷天下,势如中天,其实千疮百孔!

  别的不说,光是西都中的无数世家,蕴含的底蕴,估计不比整个离国的财富资源少了。

  ……

  离国,离都,离宫。

  在离王武信亲率禁卫军,率着诸多离军,围困东都时。离都的局势,不比征伐在外的离军好。

  三公镇国,王后(长孙无垢)监国,也是忙得焦头烂额,晕头转向。

  母亲河之畔的利津崩坝,洪水泛滥,殃及万亩良田,百万子民,需要离国朝廷拨粮赈灾;

  河间郡乐寿县,霜雪严重,粮食紧缺,饿死子民无数,需要离国朝廷拨款拨粮赈灾。

  春天未过,在金湖大战中伤亡惨重,灰溜溜逃回大草原的北狄骑兵,叩关五原郡,需要离军前往抵御,更需安置无数边疆流民、难民。

  涿郡东北方的渔阳郡、柳城郡、燕郡等边疆,有悉国、契丹、高丽等异族,滋扰不乱,纵兵劫掠,生灵涂炭,需要抵御、谈判等。

  西南方,葬神山脉之畔,面积辽阔的交趾郡,兽潮肆虐,隐有乱世降临,大兽潮爆发之势,必须尽快遏止;

  沿海区域,有海外异族踪影现身,必须重视,未雨绸缪;

  山东诸地,严重缺粮,匪寇滋生,要么平叛,要么拨粮……

  各种各样的情况,就像是约好了,此起彼伏,蜂拥而至,就算离国三公已是仙境,也是应接不暇。

  如今的离国,以武立国,以战离国,以血离国,财富倒是不缺。但是,缺粮、缺人,有钱也买不到物资和军卒,光是两点,就很致命了!

  最重要的一点,每逢乱世降临,那些低调隐忍的异族,就是开始活跃蹦跶之时,这可是足可灭族乱国的大事,必须重视。

  此外,西方葬神山脉异动,影响丝毫不下于各方异族,也需重视,如果来个大兽潮,离国不灭也残啊!

第0789章 长孙监国

  离国,离都,离宫。

  唐国投降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天下,震动天下。

  谁都清楚,唐国投降所代表的重大意义。

  离都是离国首府,自然第一时间得知,不由得全城同庆,无数津津乐道,高谈阔论。

  王后长孙无垢和离国三公九卿等部分重臣,却没那么乐观,反而更为忧心。

  随着唐国投降,离国是获得了大批子民、财富和各种物资,却也多了无数张口吃饭,光是离王下令在东都放粥发粮,短短三天就耗费了无数粮食。

  根据大概统计,若无意外出现,供给围困东都的千万离军数月之用的粮食,全用来维持东都温饱,只能维持不到一月,形势之危急,可想而知。

  在唐国投降的消息,传到离都时,同时带来了离王要求离都调集粮食,支援东都的敕令。

  离都哪里还有粮食?!

  在离军北伐的这数月时间,留守的长孙无垢和三公九卿,已经想尽办法,几乎征尽南方粮食了,依旧力不从心。

  只能说,北伐离军的征伐速度,实在太快了,快得离国后勤跟不上了!

  所料不差,不只是唐国是迫于粮食问题投降,估计魏国和北燕,如此爽快投降,除了强大离军的军事压力外,民生问题也是个重要因素。投降后,两国的民生问题,就要离国解决了!

  这一日。

  离王后长孙无垢,召集留守的三公九卿,地点却是长孙无垢所居住的乾贤殿,而非勤政殿。

  三公九卿刚到,却是一愣。

  此时的长孙无垢,明显成熟了许多,端庄华贵,静坐主位。

  紧随长孙无垢者,是王贵妃韦珪,其余王妃等倒是在场。

  武神龟、两广神僧和萧映蝶等四大法王,两两分坐次席。

  帷幔轻摇,温暖清新的殿中,太尉韦孝宽和另一位青年,正低头跪倒,明显的请罪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