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85章

作者:重庆老Q

“不知道?你特么的不会爬到瞭望台去看一看!”张甲文气得一脚踹了过去。

那个炮手迅速跑了出去,登上附近的瞭望塔。

“集合!全体集合!”张甲文不管那个查看情况的炮手,大声地嘶吼道:“戒备!……火炮准备!”

整个1号炮台的四十多名炮手立刻奔向各自的炮位,装弹手吃力得从弹药库搬运火药和各种炮弹。

“队长,一艘西洋大船正在海湾里追逐我们一艘渔船。”道瞭望塔观察情况的炮手跑了回来。

“只有一艘西洋大船?”

“只有一艘!”

“难道是葡萄牙人来了?”张甲文自言自语道:“一艘船就敢来,太瞧不起人了!……那老子非把你留下来不可!”

安东尼·戈德斯坦船长看着那艘渔船飞快地朝着一个呷口逃去,命令水手继续跟进。

何清看着后面的西洋大船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立时明白过来,对方是想通过己方的渔船,发现建业城的港口。

他嘴里动了动,还是忍住了没说。一艘西洋大船,想必建业城应该可以应对的了。

“注意,敌人可能会有炮台!”安东尼·戈德斯坦船长大声地说道:“领航员,随时注意观测水深变化!”

那艘渔船已经驶向了海湾深处,在这里,海湾开始变得狭窄,两侧有高大的山岭,如果设置炮台的话,会让贸然驶进来的船只遭受巨大的损失。

又往前行驶了一段,望远镜里出现了一段木质栈桥,对方的港口到了!

“不要急,放近了再打!”张甲文拖着一只残脚,在几个炮位后面走动着,并大声地说道:“所有人听我命令!……一会咱们给它来个惊喜!”

距离码头只有七百米了,“圣劳伦斯号”没有遭到任何攻击。

“难道对方没有炮台?”安东尼·戈德斯坦船长有些疑惑,命令水手再往前行驶一段。

六百米了,还是没有动静。敌人甚至连一门4磅的火炮都没有吗?

“再往前!”安东尼·戈德斯坦命令道。如果敌人真的没有炮台,那不妨冲到码头前,对敌人进行一次炮击,让他们领略一下西班牙海军的威势。

1号炮台里,几个信号手全都扭头看着他们的海防队长,等待着他的命令。

五百米了,“圣劳伦斯号”似乎犹豫了一阵,然后又小心地往前行驶。

四百五十米!

“开炮!”张甲文大声地命令道。随后几个信号手转身,大声地喊道:“开炮!”

“轰!轰!轰!……”十几门不同规制的火炮几乎同时响起,码头1号炮台上方升腾起一股股浓烟,整个地面也剧烈地震动起来。

在“圣劳伦斯号”所有水手惊恐的目光注视下,至少三发炮弹狠狠地击中了船身。船舷下方,瞬间被破开三个大洞。令人庆幸的是,全部在水线之上。

“敌人炮台!码头正前方!”瞭望手大声地喊道:“至少有十二门火炮!……有18磅重炮!”

“转向!退出去!”安东尼·戈德斯坦船长大声地命令道。狡猾的海盗,居然欺骗我们驶到这么近的距离才开炮!

“圣劳伦斯号”众多水手,训练有素地开始调整风帆,在狭窄的海湾里,努力地调转方向。

“轰!轰!轰!……”码头炮台又齐射了一轮。这次,有两发炮弹击中了“圣劳伦斯号”的船梶,飞溅的碎木,将四个水手放倒在甲板上。

“该死!这群海盗肯定是提前标定了射界。……火炮打得如此之准!”安东尼·戈德斯坦船长低低地咒骂着。

“圣劳伦斯号”在海湾划了一道弯弯的弧线,在靠近海岸边,堪堪调转了方向,朝外海驶去。同时,它也不忘朝码头进行了一次猛烈地还击。

此时,码头1号炮台又进行了一次齐射,有四发炮弹击中了“圣劳伦斯号”的船舯部,打得操作台碎木飞溅,其中一发炮弹射中了风帆,将帆布破开一个大洞。

“换链弹!”张甲文举着单筒望远镜,观察着射击效果。此时,他突然醒悟过来,如果将敌船桅杆或者风帆打落,或许,可以俘获这艘西洋大船。

“圣劳伦斯号”开始加速逃离,虽然船上有三十多门火炮,可是要跟岸防炮台对轰,那就是太傻了。

“轰!轰!轰!……”敌船用船梶的火炮又进行了一次齐射,打得码头碎石飞裂。好在所有炮位都处于半掩式防护之下,除了一个倒霉蛋被碎石打中肩膀,并无人员损失。

众炮手看见敌船狼狈逃窜,信心大增,开始按照平时的训练,有条不紊地装药,装弹,射击,清理炮膛。

随着“圣劳伦斯号”逐渐驶离海湾,码头炮台的射击效果也是越来越差,最后,仅剩12磅炮和18磅炮进行射击。直到船只脱离射程,码头炮台才停止了射击。

“什么情况?”听到码头炮台的轰鸣声,俞福坤立即带了一队陆战队士兵赶了过来。

“有一艘西洋大船闯了进来,它还在海湾炮击了咱们的渔船。”张甲文说道。

“可以确定是哪家的船?荷兰人的?还是葡萄牙人的?”俞福坤问道。

“不能确定。对方没有悬挂标识。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荷兰人的船。”

“葡萄牙人找上门了?”俞福坤不由生起一丝担忧,“那新乡堡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所有人都认为闯入的敌船是葡萄牙人的,他们可能是发现了新乡堡,而恼怒汉洲肆意侵占他们的帝汶岛,所以派船过来宣威报复汉洲本土。

“派飞鱼1号过去看看,顺便送些军械过去。”齐天是在码头炮击的当天下午,才获知此事,并立刻和俞福坤商议,紧急支援新乡堡。

三天后,“飞鱼1号”携带着部分火药和建筑材料,小心翼翼地来到了新乡堡。

新乡堡的城墙已经建好,七八门火炮也架在了城头。河湾处建了一座高高的瞭望塔,在上面堪堪可以看到密林外面的海岸,可以为新乡堡做第一时间预警。

“俺们新乡堡没见到任何葡萄牙船只呀!”陈大郎听了汉洲过来的人,提及是否有葡萄牙人发现并攻击过新乡堡,不由大为惊讶。

“那也说不准是葡萄牙误打误撞,闯到咱们建业城去了。”陈大郎丝毫不担心葡萄牙发现新乡堡。即使发现了,你不在城下丢下数千人,休想摸的着新乡堡城头。

第一零四章 “出口创汇”产品

董凤山所属的“飞鱼2号”是在十一月二十日跨过一个巨大的海湾(卡奔塔利亚湾),到达后世澳洲的巴马加小镇附近,登陆上岸补充了些淡水,稍事休整。次日继续北上,经过一串破碎的小岛,午后,来到大陆的最北端(约克角),然后顺着海岸线一路南下。

在十一月二十八日,到达了一处曲折的河湾,位于后世澳洲的凯恩斯市。至此,为期十五天的探索行动结束。期间,董凤山与黄铭方、张琪生共同探明了汉洲北部及东北角海岸线的地形地貌,并绘制了详细的海图,同时也标注了几处适合建立补给点的位置,为汉洲下一步控制并移民东海岸奠定了基础。

当“飞鱼2号”在十二月十二日,返回建业城码头时,发现码头两侧的山岭正在施工建造2号炮台和三号炮台。本来这两座炮台计划在八月底完工,但大量的移民房屋建设以及黑山城通往新淮安道路的水泥硬化,都极大的影响到这两座炮台的施工。

然而在十一月中旬,意外闯入的不明势力船只,让建业城感到了一丝危险气息。于是,齐天抽调了大量的建筑工人,在码头两侧的山岭开始建造和完善2号和3号炮台。鉴于这次敌船轰击炮台,有大量碎石飞溅,而且还有一个炮位上方的水泥挡板开裂。让齐天感受到,原来17世纪的舰炮威力也是如此之大。

如果敌船更多一些,舰炮再多轰击一阵,估计炮台的护墙根本无法遮挡,必然会被炮弹砸断头顶的水泥条石。既然如此,那我们继续加厚炮台掩体,三十多厘米水泥护墙不管用,那就加厚到一米。同时炮台掩体内部增设更多的硬木挡板,避免炮击后飞溅的碎石击伤炮手。

“大总管在建业城吗?”黄铭方与张琪生来到建业城民政府大楼,找到在此实习的同伴。

“还真巧,大总管在建业城!”纪玉林笑着说道:“他在制糖场。……怎么样,出去快一个月,想必收获不少。”

纪玉林是曹雄去年第一次到大明,带回的七十多个孩子的一员,今年才十六岁。上午课堂学习完毕后,下午就在民政府农事处实习。汉洲除了那些不满十五岁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上午学习,下午到汉洲各个部门、工坊、农田,学堂,甚至乡兵队,进行半日实习。

目前汉洲的人口规模已达到了七千多,但大部分民众基本还在实行一种军屯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移民到来的前几年实行,自然会节省大量的管理人员,还可以培养移民的组织纪律性。

但,随着移民逐渐生活稳定,必然会向往正常的社会组织模式。由此,就需要汉洲提前培养大量的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为建立一种与大明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齐天此时正在制糖场,看着工匠正在运用泥土的吸附性使糖浆脱色。

工匠们将熬好的黄黑色的糖浆倒入一种漏斗状的瓦溜之中,瓦溜下有一口大缸。工匠们用黄泥水淋下,使得原本糖浆中黑色的渣宰掉入缸内,而瓦溜中便剩下了白色的糖霜。凝结干了,便成了白色的砂糖。

齐天一直以为,白糖是在近代以后才有的,而在近代以前都是那种黄色或者黄黑色的糖浆模样。原来,在这个时期,咱们伟大的老祖宗,就已经可以制造白糖了。

其实,工匠运用泥土使糖浆脱色,在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里就有详细描述。元明时期,还有一种白砂糖脱色处理方法,就是利用鸭蛋清的凝聚澄清法。

这种方法是把少许搅打后的鸭蛋清加到甘蔗原汁中,然后加热,这时其中的着色物质及渣滓便与蛋清凝聚在一起,漂浮到液面上来。然后撇去,而使蔗汁变得澄清,黄褐色褪去。但用这种方法脱色究竟不彻底,而且不经济。后来大概只在制冰糖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在中国,最早记载甘蔗种植及压榨制糖的是东周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已有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说明战国时代,楚国已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孙亮传》中,有亮使黄门以银椀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的记述。甘蔗饧是一种液体糖,呈粘稠状,是将甘蔗汁浓缩加工至较高浓度(粘稠),便于储存食用。

唐宋时期,制糖技术逐步得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论著作。

8世纪中叶,中国制糖技术传到日本。13世纪左右,传入爪哇,成为该岛糖业的起源。15~16世纪,中国的侨民也在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传播制糖法。

北宋王灼于1130年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全书共分7篇,内容丰富,分别记述了中国制糖发展的历史、甘蔗的种植方法、制糖的设备(包括压榨及煮炼设备)、工艺过程、糖霜性味、用途、糖业经济等。

1637年初刊的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卷六(《甘嗜》)中,记述了种蔗、制糖的各种方法,比《糖霜谱》一书更系统、更详尽。这些方法,在中国民间一直沿用到20世纪。书中记述的采用牛拉石辘(或木辘)多次压榨取汁的方法(压榨法),与现代的甘蔗多重压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书中首次总结了石灰法澄清工艺,其原理在现代的制糖业中仍有沿用。

“大总管可要尝一尝?”卜春成用木勺挖取了一点白糖,捧到齐天面前。

卜春成是今年八月,第四批从广州招揽并转运至汉洲的工匠。以前,他就是广州制糖工坊的一名工匠,但小儿的一场大病,使得家里累欠了数十两银子。听闻城外码头有招揽工匠前往南洋,便寻了去。

听闻是工匠,罗汝成二话不说,直接给了三十两银子,帮他还了债,然后将其全家五口人都装上了船。

以为卖了自己和全家的卜春成,心怀忐忑地来到了汉洲。隔离期结束后,一家五口分了一套房子,妻子进了食堂,老大跟自己进了制糖工坊。小儿跟小女,则被建业城新建的启蒙学堂招了去当学生。

卜春成来到汉洲两个月了,一直感觉自己是在做梦。有屋住,有衣穿,有食吃,孩子竟然还可以进学。工坊里没有凶狠压榨的黑心场主,街上及居所附近也没有勒索敲诈的地痞流氓。任何事务,仿佛都是井井有条的。

就连街上走路,都有穿灰色“皂衣”的衙役吆喝着不要走路中间,给来往车辆让出位置,全部走右边。

卜春成是个感恩的人,汉洲老爷把咱们当做一个人,那咱必须要有回报呀!

瞧着以前那些工匠,把甘蔗反复碾压后,制出一桶桶褐色的糖浆,然后装运上车,送到黑山城和新淮安,作为一种改善饮食水平的福利,分发给官员、陆战队士兵、以及工匠艺人。

卜春成大着胆子,向工坊负责人提出,他可以将这些品相不好的糖浆,制作成白糖。

工坊负责人立马给了他几个工匠,与他一起试制白糖。

仅二十分钟不到,卜春成就用黄泥水分离了糖浆中黑色的渣子,制作出了半桶白糖。

“原料充足的话,一天可以做出多少白糖?”齐天伸出手指,抠了一点白糖放进嘴里,嗯,似乎比后世的糖度要低一些。但这不重要,这种品相的白糖,想必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吧。

“按现在的条件制作的话,一天约莫可以生产……一百桶吧!”卜春成估算了一下,给出了数字。

一百桶,每桶二十公斤,那就是一天可以生产两吨。

“嗯,去做吧。如果你觉得工坊里的设备和工具需要增加和改进,可以虽然向老孙汇报。”齐天指了指身边的工坊负责人,说道。

转身出了制糖场,齐天决定去找潘其风,跟他商量一下,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目前种植的一千多亩甘蔗,明显不够用。

汉洲既然可以生产出如此品相的白糖,完全可以当做一项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为此,就必须要提供更多的原料。

第一零五章 误读

“有一艘西班牙战舰经过了巴达维亚?”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范·戴曼听到舰队司令阿扬·范迪克上校的汇报,眉毛一挑,“确认了吗?”

“是的,总督阁下。”阿扬·范迪克上校正色回答道:“公司旗下至少有两艘商船在爪哇岛附近见到过那艘西班牙战舰。虽然对方没有打出显示身份的旗帜,但我们的水手,还是可以一眼认出,那艘战舰就是西班牙人的!”

“他们过来的目的是什么?你们海军有结论吗?”安东尼·范·戴曼总督的表情不由凝重起来。

“我们推测,西班牙一定从某个渠道得到消息,知道我们曾准备针对菲律宾展开一次军事部署。所以,马尼拉派出了一艘战舰,试图来一次武装侦查。”阿扬·范迪克上校说道。

“西班牙人会不会来进攻我们某个殖民点?”

“我想,会有这种可能。毕竟,西班牙人已经经营菲律宾六十多年了,他们有大量被驯服的土人可供驱使。”

安东尼·范·戴曼总督沉思了一会,心中在评估与西班牙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与后果。

“那么,西班牙人要想进攻我们,婆罗洲几个殖民点是最有可能受到他们攻击的。对吗?”

“是的,总督阁下。您的判断很正确,婆罗洲那几个殖民点是最近几年才取得的。不论是人员物资,还是城堡建设,都很欠缺,防守非常薄弱。”阿扬·范迪克上校说道。

“那我们现在就要着手去做以下几个工作。”安东尼·范·戴曼总督决然得说道:“首先,立即抽调船只,补充婆罗洲几个殖民点的人员和物资。其次,安排我们的战舰巡航婆罗洲周边海域,必要的话,可以触探西班牙人的岛屿。最后,安排商务人员进入马尼拉,收集西班牙人所有相关信息。尤其是,对外军事部署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