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870章

作者:大明总督

“是钱中书的亲笔信。”

女皇看了个开头,神色一松,随即浮现出浓浓的期待之色。

兰陵等群臣也纷纷舒了口气,只要不是幽州大乱就好……对了,既是钱中书的亲笔信,那是不是说明平安市一事已经谈妥?

众臣也期待起来。

有的嘴角还挂上了笑容。

可是,短短数息之后,他们嘴角的笑容便缓缓僵硬,直至凝固。

为啥?

因为女皇的面色变得难看起来,秀眉紧锁,甚至比方才的面色还要难看!

莫非,幽州平安市的谈判出了意外?

众臣心中猜测。

若果真出现意外,那“刚刚到手”的五百万两可就没了!

少时,女皇终于看完。

她怔了一会儿,随即面色骤变,将那份急报揉着一团,直接扔在地上,气喘吁吁长身而起,怒道:

“钱中书无能,误我大梁,朕真恨不得立刻拉他出去砍头!”

“陛下息怒!”

兰陵等大臣吓了个够呛,看这样子,应该是猜测成真了。

他们弯腰捡起地上皱成一团的急报,围在一起看了起来。

等看完后,他们的面色也变得无比难看——

平安市的谈判,倒不是说彻底失败了,而是因为钱中书无能,导致大梁处于弱势的地位。

在谈判中,纳兰节提出了一套新的交易规则,若按此规则,大梁每年从平安市获取的税赋,将直接由五百万两骤减至三百万两!

足足减少了两百万两!

梳理河道、加固河堤的那两百万两,没了!

世上最难受的事莫过于此。

那两百万两他们已做好安排,正好拿去疏浚河道、加固河堤,银子虽然还没赚到,但料想已经十拿九稳,他们也为此也充满了期待。

可是,最后又给他们说那两百万两没了?

煮熟的鸭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飞走,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他们身上剜肉,剧痛无比,不能承受。

此外,这只是辽国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辽国还索要曲辕犁的图纸。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若大梁不能满足,辽国就不再与大梁互市,到时就连那三百万两也捞不到。

“召集群臣,万象神宫议事!”女皇沉声吩咐道。

“遵旨!”

“……”

一段时间过后,万象神宫。

文武百官齐聚。

本次朝议是大朝会的规模。

女皇高坐龙椅,当庭公布了辽国的两项要求,以及黄河在今年七八月份可能的泛滥。

众臣听罢,大殿中宛若炸开了锅般,热议纷纷:

“辽人,禽兽也,竟敢如此胁迫我大梁,要知道我大梁可是天朝上国,这份气本官着实难以下咽!”

“我们应该召回使臣,赶出辽国太子,不开边市就不开,谁怕谁啊?”

“可是,若不开通边市,仅剩的三百万两白银也没了。”

“是啊,我们当以治理黄河为重,若果真泛滥,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

“但我大梁乃天朝上国,中原正统,岂可向辽人低头,若传扬出去,我大梁国体何在,陛下的脸面往哪儿搁?!”

“……”

群臣吵闹个不停,有妥协的,也有强硬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对于辽国索要曲辕犁图纸一事,众臣也是众说纷纭,许久商量不出一个结果。

“够了!”

女皇头痛欲裂,揉着眉心喝道:“朕找你们来,不是听你们吵架的,朕需要的是解决的办法。”

群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顿时萎了下来,纷纷低着头,再也不发一言。

女皇见状,一颗心迅速沉入谷底。

“陛下,如此难题,臣等皆力有不逮,加之曲辕犁乃太尉所创,我们何不请来太尉呢,太尉有办法也说不定。”有人喊道。

“苏爱卿!”

女皇眼睛一亮,宛若抓住了救命稻草,扭着头在人群中快速搜索:“苏爱卿何在?”

第876章 加封“河北道黜置使”,加封“河北道行军大总管”

皇城最南端的正门,叫做“端门”。

端门,临“洛水”而建。

洛水,是神都最重要的一条河,山之南、水之北为阳,神都城所在的洛阳,便位于洛水以北。

皇朝几经变迁,远古时期的洛阳城早已不复存在,但名字却得以保留。

现在的神都城,南北横跨洛水,穿城而过的洛水,将整个神都城划分为南北两城。

皇城,就位于北城。

走出端门,有一座“天津桥”架设在洛水之上,连接洛水南岸,过了天津桥,便来到南城的“天街”。

天街以左,洛水以南,有一个坊叫做“积善坊”。

这里便是范阳侯府的所在地。

也是苏贤在神都城的家。

侯府与皇城之间,只隔着一座天津桥,相当于与皇城隔水相望,距离非常近……

是故,女皇派往侯府的人,很快就来到侯府门前。

那是几个太监与十余金吾卫。

因见侯府的朱漆铜钉大门紧闭,他们便上前敲门。

咚!

咚!

咚!

“什么人在敲门?”

府门内传出连串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稍等一下。”

吱呀一声响,厚重而硕大的府门打开一条缝。

一个门房装扮的人探出头来,乍见门外的太监与金吾卫,忙赔上一个笑脸,作揖道:“原来是刘公公与孙校尉,两位请进。”

门房口中的刘公公、孙校尉,正是奉旨而来的太监与金吾卫,因常来侯府传递旨意,早已与侯府的门房混熟。

“不了。”

刘公公摆手,甩了甩手中抱着的拂尘,道:“太尉可在府中?陛下紧急召见,请太尉即刻入宫呢。”

“公公来得不巧!太尉携两位夫人一大早出城游玩去了。”门房回道。

“出城了?”刘公公与孙校尉面色一变,孙校尉忙问:“太尉去了哪里?”

门房答道:

“神都城东南方向,数十里开外,嵩山,太尉与两位夫人脚程慢,孙校尉现在去追应该还赶得上。”

“多谢!”

孙校尉交代了刘公公一句,约定好会面的地点,翻身上马,带着手下十余金吾卫狂奔而去。

……

神都城外。

通往嵩山的官道上。

一条长长的车队正缓慢的行驶着。

这便是苏贤一行。

车队中间,一辆宽阔的马车之中,苏贤、唐淑婉、柳蕙香三人在坐。

两位夫人都是柔弱女子,经不得颠簸,因而整个车队的行进速度极慢。

不过这样也好,方便他们欣赏沿途的田园风光,这种风景,对久居侯府的两女来说也不多见。

苏贤陪伴着两位夫人,或陪她们看风景,或讲笑话逗得她们哈哈大笑,一路嘻嘻哈哈,快乐而又充实。

“夫君整日陪伴着我们,甚至出城踏青游玩,妾身等自是欢喜无限。”

马车中,两女似是累了,都安静下来,乖巧坐在苏贤左右两侧。

唐淑婉身为正妻,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随口劝道:

“但,夫君身居朝廷要职,肩负着江山社稷与天下黎民百姓的福祉,妾身怕,夫君为了我们耽误朝廷的大事!”

苏贤闻言,轻轻抓着唐淑婉小手,一脸轻松笑道:

“夫人你就放心吧,朝廷能有什么大事?你们这样想,朝廷上至女皇陛下,下到宰相、文武百官,以及地方官吏等等。”

“这么多人,还不足以处理朝廷的琐事吗?为夫乃太尉,非要事不便插手,不然那些宰相、百官等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