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862章

作者:大明总督

“大阁领负责陛下安全,万万不可分心,而且大阁领掌管着内卫,身份过于敏感,师父有什么事还是由我来转达吧。”

大阁领侧眸看来,暗暗皱眉。

她虽不知苏贤又在搞什么名堂,但她知道苏贤极受女皇恩宠,甚至就连她也不敢对苏贤怎样。

自然,她只能站在苏贤这边。

是故,她先故意冷冷瞥了眼李青牛,然后侧过身去,冷冰冰的,一幅“别来惹我”的样子。

李青牛见状,也只得放弃,背着手快步离开此处,回到他居住的院子不提。

苏贤松了口气。

看来今后若再用“九枝甘露”忽悠李青牛,必须先与大阁领打个招呼,不然就会面临刚才那种情况。

女皇在旁冷眼旁观,将方才的一切都看在眼中。

她表情莫测,忽抬步走向院门,并对苏贤招了招手,示意跟随。

苏贤没想太多,跟着女皇走出院子,正好来到方才与兰陵公主见面的那片柳树下面,女皇停下脚步。

“苏爱卿,你寻个相对隐秘的所在,朕有句话要问你。”女皇淡然开口。

“遵旨。”

苏贤心中猜测着女皇要问他何事,一路领着女皇去到隔壁院子,推开方才与兰陵待过的房间。

待房门一关,女皇直接问道:

“方才,苏爱卿为何阻拦李大夫与杜鹃交谈?”

“呃……”苏贤略一思忖,准备实话实说,令众女疯狂的女子养颜方,是他用“九枝甘露”交换而得。

“苏爱卿还有九枝甘露?”

女皇惊讶,上次苏贤之所以能请动李青牛诊治她的旧疾,就是苏贤以一坛九枝甘露交换的结果。

而且她也知道,苏贤始终瞒着李青牛呢,假托九枝甘露是大阁领的收藏……

没想到这次,苏贤又故技重施了一次。

女皇眉梢微微一挑,笑问:“苏爱卿手上还有多少坛九枝甘露?”

苏贤缓缓竖起三根手指。

“三坛?”女皇猜测。

“不是三坛,而是三……十坛!”苏贤没敢明说,万一女皇找他索要,手中的底牌可就没了。

“三十坛!”

但即便如此,女皇也十分震惊,笑容绽放,宛若牡丹盛开:“朕乃大梁女皇,九五之尊,似乎还不曾品尝过这绝迹数百年的名酒呢!”

苏贤眼皮跳了跳,忙作揖道:“回头臣就将剩下的三十坛美酒送入宫,但凭陛下处置。”

女皇闻言大喜,看着苏贤满意点了点头,笑道:

“苏爱卿能有此心,朕十分欣慰,不过三十坛就免了吧,今晚苏爱卿送一坛入宫,我们继续赏月赏花!”

“遵旨!”

苏贤心下一松,送三十坛美酒入宫,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忽然,女皇皱了皱琼鼻,凑近苏贤细细一嗅,秀眉一扬,双目灼灼的盯着苏贤:“苏爱卿身上……怎会有女人的脂粉香味儿?”

“女人的脂粉香味儿?没有吧!”苏贤心下一跳,不久前才与兰陵亲密过一番,莫非是在那时沾染上的?

万一被女皇察觉……可就糟了!

苏贤心下凛然,遍体发寒,头皮发麻。

“嗯,似乎还是……幼娘身上的香味儿!”女皇继续嗅着,眉头渐渐紧皱,面色也越来越凝重。

要遭……苏贤差点急出一身冷汗,心念电转,必须想个办法制止女皇的嗅探!

“咦,不对,不对。”

女皇面色又变了,眉头舒展了一些,恍然道:“是你那两位夫人身上的香味儿吧,混在一起难怪那么复杂。”

苏贤心头重重一松,但表面上却笑着赞道:“陛下的鼻子真……灵!”

这个地方不能继续待了,苏贤忙又道:“陛下,午时快到了,我们熬了一整个上午的药就快出炉了,我们还是赶紧过去看看吧。”

“是了,养颜方要紧,我们赶紧过去。”女皇点头。

两人出得房间,回到熬药的院子,果见府中小厮在众女的指挥之下,准备开炉取药,这是最后一步!

接下来没有任何意外,养颜方熬练成功。

众女大喜不已,迫不及待当场就吞服起来……

因午时饭点已到,苏贤命人准备了丰盛的午膳,邀女皇与兰陵共同赴宴,她们满心欢喜,一口答应下来。

午宴结束后,残羹冷炙撤下,丫鬟们送来茶水,众人围聚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畅谈,倒也十分快活。

两杯茶水下肚后,苏贤忽转头看着女皇,劝谏道:

“陛下出宫已有大半日,也该回去了,若因臣的缘故耽误了军政大事,这罪责臣可负担不起。”

“坏了!”

女皇与兰陵一听这话,猛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腾身而起,面色变得难看起来。

今日一大早,大臣们就聚集在万象神宫,等着商量春耕的问题呢。

结果女皇却跑到了苏贤这里,耗费了大半日的功夫,万象神宫里的大臣一旦得知此事,心里会怎么想呢?

熬练“女子养颜方”可以解决春耕的难题吗?

第871章 诱导女皇的“祸国奸臣”

宫城。

大内。

万象神宫。

众臣齐聚大殿,久等女皇不至,虽不知什么缘故,但他们也没闲着,自发商议并推举出了三位使臣。

准确来说,是出使南陈与蜀国的使臣。

其目的么,自然是交涉购买耕牛之事。

大梁耕牛不足,严重影响春耕,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从南陈与蜀国购买,为此不惜代价,能买多少是多少。

使臣之首,乃中书高官官——钱中书。

此次出使南陈与蜀国,必定千难万阻,人家的耕牛不是那么好买的,许多大臣都不愿担此重任。

唯有急于摆脱困境、为太子争取功劳的钱中书,不惧任何困难,就算豁出这条老命不要,他也要去南陈与蜀国走一遭。

此外,使臣团还有两位副使,分别来自门下省与尚书省,也都是宰相。

“三位,尤其是钱中书,此次出使南陈与蜀国必定万分困难,你们着实辛苦了!”

众臣私下虽争斗不断,但在这种场合却能浑然一体,至少表面上非常和谐:

“我大梁今年的春耕,还有天下百姓的口粮,就都看你们三位了,若此行成功,你们必定名垂青史!”

“是啊,我大梁江山社稷的重担,全都交到了你们,尤其是钱中书的肩上……钱中书能挺身而出,下官等十分佩服!”

“我们都在神都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

钱中书被众臣团团围住,说的话都很好听,十分悦耳,他不禁飘飘然起来,这种被人恭维的感觉对他来说可不多见。

“诸位。”

他一脸严肃,对众臣团团拱手,一幅随时为了大梁的江山社稷都可以牺牲的模样,朗声道:

“为了陛下,为了大梁的江山社稷,更为了天下百姓,本官此次出使南陈与蜀国,就算豁出这条老命不要,也一定要购回充足的耕牛,以解春耕之困!”

众臣虽立场不同,派系不同,但此时都作揖一礼,齐声道:

“钱中书高风亮节,下官等万分敬佩!”

“……”

这时,一位老太监进入大殿,手里抱着一柄拂尘。

众臣登时鸦雀无声,齐刷刷扭头盯着这老太监,目光灼灼。

刘侍中快步迎了上去,问道:

“敢问这位公公,陛下究竟身在何处?我等尊奉皇命,天没亮就入宫,结果一直等到日头高升,马上就是午时了,陛下竟还未出现!”

有大臣嚷嚷道:

“是啊,陛下究竟怎么了?可是身子不适?我等在此干等一个上午倒也无妨,只希望陛下无恙。”

面对乱哄哄的群臣,老太监一甩手中拂尘,大声喊道:“诸位,陛下早上已经摆驾出宫,未派人通知诸位大臣,还请诸位见谅。”

群臣道:

“臣等不敢有丝毫怨言,更不敢提见谅二字,我们只是好奇,陛下为何出宫?出宫后又去了何处?”

太监回道:“陛下出宫后,径直去了范阳侯府。”

“范阳侯府?”大臣们齐齐一愣。

“那不是太尉府上么?”

“一大清早的,陛下丢下我等,反而出宫去了太尉府上,究竟是何缘故?”

钱中书站了出来,皱眉问道:

“陛下命我等入宫,本是为了商讨春耕之困,可陛下却出宫去了太尉府上,莫非……太尉之事竟比春耕之困都还重要?”

尚书省的宰相猜测道:

“或许,陛下突然出宫,是因为太尉有了解决春耕之困的法子,陛下激动之下,就忘了我等。”

“不对!”中书省的宰相反驳道:

“陛下乃九五之尊,即便太尉果真有解决春耕之困的办法,也应该是太尉入宫来见陛下,而不是陛下屈尊降贵去寻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