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854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可惜这位刘大人五十多岁了,家里纳了几房妻妾还不知足,还是喜欢没事就往青楼里去瞎逛,这就显得不太好了。

也可能是他得罪了什么人他自己不知道,被人家举报了上去,这才被贬谪到了顺化渡来当县令。

刘大人好色归好色,但他也并不蠢,顺化渡这么多商户,该有的油水其实也少不了他的。

唯一让他不爽的,是顺化渡这么大的地方,一共就只有一家青楼,而且这家青楼里还大多是一些胡姬。

胡姬的容颜还是很让人感叹的,而且性情上也十分的开放,不论唱歌还是跳舞,都不逊色于那些江南名楼的歌姬舞姬,而且还更独具西域的特色。

这个刘大人倒也算是个奇人,他还就是喜欢那种拿着捏着矜持得不行的传统女子,反倒对性情开放的胡姬没多少兴趣,还说胡姬身上那个味道,他消受不起。

刘大人当然不喜欢窝在顺化渡这地方,所以他盯上了杨家的商行,幻想着可以通过杨家商行的大掌柜孙掌柜的,能攀上杨怀仁的关系,然后依靠这层关系调回江南去。

孙掌柜的早就明白刘大人跟他这么个小小生意人还客客气气恭敬异常是怎么回事,以前他不爱搭理刘大人,也是因为他们之间不论性情上还是其他方面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谈交情的地方。

但眼下孙掌柜的倒觉得既然刘大人如此热情,倒不如给他个台阶,让他能顺着往上爬,自己也能剩下些力气。

孙掌柜的回身施了一礼,“见过刘大人了。”

这话说得挺外道,刘大人同样在这里等了大半天了,孙掌柜的这才和人家见礼,显然是之前没把他放在眼里。

刘大人倒也不生气,连一点不快都没有表现出来,也客客气气的回礼。

孙掌柜的笑道,“我家主人乃是国公,是皇上的股肱之臣,我们这些卑贱的奴仆,学主人家也为地方的发展做出一点小事情,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刘大人眼睛一亮,本来今天这种场面,孙掌柜的是是绝不会跟他提起自家主人的,眼下孙掌柜的居然跟他提杨怀仁,这就是提醒他了。

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刘大人自然不可能不明白孙掌柜的话里的深意,立即表现的更加殷勤了,“既然大家都是为国为民效力,那不如孙掌柜的也说说眼下你需要什么帮助,让在下也能出上一份力。”

孙掌柜的还真是想到一件事,不然也不会对刘大人这么客气,他指着渐渐走进的大队人马,“我还真是糊涂了,之前准备迎接运送羊毛的商队的时候,光想着要腾地方储存这么多的羊毛,却忘了还要接待运送羊毛的这些牧民了。”

刘大人倒吸一口凉气,他以为是帮点小忙呢,没想到孙掌柜的一开口,就把那些运送羊毛过来的牧民支给他解决了。

要是平时,几十个人的那种商队,解决他们的吃饭住宿什么的,他作为一县之尊,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可这次不一样,光是抬眼一望,视线里商队的人就有几百之多,而且这还不是全部,后边乌泱泱的一大片人,要解决这么多人的住宿,可就是大难题了。

第2052章 顺化渡(下)

孙掌柜的见刘县令为难得一脸便秘的表情,心里觉得挺乐的,既然事情是他主动找的,那么也就不用管他想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了。

他开始安排手下伙计干活,最先做的当然不是让整个商队过河然后进城,而是先准备些吃的喝的,商队那么多人走了一天了,肯定已经很疲惫了。

至于过河进城的事情,孙掌柜的抬眼瞅了瞅天色,大概还有一个时辰太阳就会落山,再看看庞大到让他都难以置信的商队,他都忍不住摇了摇头。

一个时辰时间让商队全部过河进城,那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别说是整个商队,就单说那么多人,要过河的话,一个时辰也不可能。

顺化渡虽然是重要的黄河渡口,可运送能力确实极其有限的,平时还觉不出来,今天这架势,恐怕所有人都能体会到了。

不过很快的,商队走到离渡口差不多二里地的距离,便停了下来,从商队里跑出两辆马车来,车里是那些商行的管事们。

转眼的工夫,马车便驶到孙掌柜的面前,车帘被掀起来,露出了杨忠的脑袋来。

“掌柜的,我们总算是不辱使命,带着羊毛回来了!”

孙掌柜的很器重杨忠,虽然他出身不好,还不是出生在大宋境内的汉人,但在他手底下这些管事里,他却觉得杨忠是最能干,也是最聪明的那一个。

或者可以这么说,如果孙掌柜的将来退休回老家享清福,杨怀仁让他选一个他最信得过,也是最能干的管事来接替他掌柜的位置的人选,他心中的人选只有一个,那就是杨忠。

孙掌柜真诚地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们都辛苦了。”

杨忠竟有些感动,很多时候当别人对你表示感谢的时候,其实大多都是除以一种基本的礼貌,候着就是简单的客套。

今天孙掌柜的也没有说谢谢,而是说辛苦了,那语气里所表达出来的感激之意,让杨忠竟有些想哭的冲动。

这一趟去辽国,还是深入西北的荒漠和草原,他们这些管事确实是辛苦了,也许旁人看出来,但他们自己是知道的。

这么长的一段路,他们分散开只身在外,还有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不光要和牧民们打交道,还要和契丹人打交道,其中滋味,也许只有他们才最能体会到。

杨忠叹了口气,并不是遗憾的叹气,而是一种欣慰的意思,好像他们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今天终于把东家要的羊毛给带回来了,真是有一种幸不辱使命的感觉。

“掌柜的,先别说辛苦的事了,这次的大队人马,有超过一千八百人,羊毛也超过了一百万斤。

就顺化渡这点小城,恐怕一时半会儿根本也装不下这么多人和货物,我想过了,货尽量运进城,一边腾地方存,一边也派人往中原发。

让货流动起来,咱们保管货物的压力也就小了很多。至于人……”

杨忠也在为这事发愁,很多牧民都是第一次来大宋,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没见过城市是什么样的。

尽管顺化渡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土城,但这在很多牧民眼里,有城墙的啊,那就是城里啊,他们已经感觉涨了很大的见识了。

但很多人都想进城去见识见识,这就有点麻烦了,如果那点小城真的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恐怕唯二的两条街道,要全被人给堵死了,再想运货可就麻烦了。

孙掌柜的知道他怎么想的,他给杨忠使了个眼色,瞄了一眼还在发愁的刘县令,“货咱们有人运,不过今天这光景是不行了,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就要黑天。

要想运的话,明天一早才能行,今天就让这些带羊毛来的牧民那一点样品给咱们,咱们先检验过了再说。

人的话,刚才刘县令主动找的我,说他也要帮忙,我就把安排人的事情交给他了。”

孙掌柜的边说边乐,杨忠也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就他和他手底下的那十几只阿猫阿狗的,能解决一千八百多人的吃饭和住宿?呵呵,刘县令……还是挺有魄力啊。

咱们当然也不能全指望他,这些牧民都很淳朴,让他们过河修整,哪怕是住在城外的野地里,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不过这一路走过来,人困马乏的,让人家再继续在外头野营,也显得咱们宋人太不懂的待客之道了。”

孙掌柜的知道杨忠这是为这些牧民鸣不平,他又必须站在孙掌柜的角度去做,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去求孙掌柜,看看能不能想点别的办法,给这些已经身心俱疲的牧民们争取好一点的休息条件。

孙掌柜想了想,杨忠这样想是对的,东家交代他们收购羊毛的时候,就明确说了,收购羊毛是方法,人心才是根本。

所以现在想起东家杨怀仁所表达的意思来,眼下牧民的安排似乎比收购羊毛还要重要了。

城里的房子是有数的,满打满算,也顶多能安排下五六百人的住宿,也不可能让牧民们进城去睡大街,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有三分之二的人必须是住在城外的旷野上的。

不过孙掌柜的也想到另一个办法,他说道,“城里是什么情况,你也清楚,一千八百多人,也不可能全部进城安顿。

不如这样,我派人去和边军的宋将军说一下,看能不能从大营里临时接一些大帐篷过来,在城外扎一个营寨,让这些牧民先住进去。”

杨忠道,“这个办法好,宋将军也多多少少受过咱们东家的恩惠,军营里多余的帐篷有很多,安排一千多人一点问题都都没有。

再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牧民,恐怕宋将军也担心顺化渡会出事,他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帮助咱们安顿下这些牧民的。”

孙掌柜的点点头,“嗯,宋将军早先也跟我打过招呼,看那样子,也绝对不是跟我客套的。

这件事我派人去办,你回去安抚那些牧民,告诉他们今天先在河西临时住一晚,明天一大早就安排他们渡河。”

第2053章 好吃的胡饼

商队终于抵达顺化渡了,那些出来押送羊毛的牧民们自然是又激动又感慨的。

这一路走来,虽然没遇上什么惊险的事情,但这么长的一段距离走过来,还是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

原本他们的生活,可能仅仅是局限在他们部族所在的草场之内,很多人一辈子恐怕都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更不要说他们已经离开家那么远的距离了。

当那些管事们回来通知他们今晚要原地留宿明日才能过河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什么怨言,这一个月来大家都是一样风餐露宿的,早已经习以为常,没人觉得这有什么。

再说人家说的也很清楚,口气也和客气,还充满了歉意,他们就更能理解了,这个渡口的运输能力有限,何况天色确实也不早了,总不能有的人过河进城,有的人继续留在野外,那反而显得不好了。

大家更关心的还是什么时候能卖羊毛,毕竟这才是这趟旅行的重中之重。

在得知明天大队人马过河之后,杨家商行便会设置收购点收购羊毛之后,他们也就放心了。

对孙掌柜的派来的人带来了一些好吃的东西,他们就更是感到人家宋人的生意人和契丹人的生意人不一样。

他们之中也有曾经跟着契丹人的商队出来做买卖的人,从他们那里听说,给契丹人干活很苦,累也就算了,还吃不好睡不好,更让人难过的是契丹人从骨子里瞧不起他们,甚至根本就不把他们当人看待。

可眼下再跟宋朝的商人一对比,那差距就太明显了,人家不光来了那么多人迎接,还特地送来了食物和饮水,甚至还有一些酒。

其实孙掌柜的给他们准备的也不过是一些普通的胡饼啊炊饼之类的,再配上一些腌菜,还有一些很便宜的酒。

即便是这些东西,在这些牧民眼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食物了。

他们高高兴兴地享受着这一切,又开始幻想着明天把羊毛卖出去,拿到钱之后,他们可以进城去买一些他们部族所需要的东西。

齐拉木的心情很特别,感觉上好像有点不真实,愿望黄河东岸那座土城,和他听说的宋朝的城市还是有太大的差别。

他之所以这么想,也许是因为他的思想已经和普通的牧民不一样了。

也或许是杨忠跟他说的那些事,给他打开了一扇门,他走出这扇门去,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

他原来的生活方式,太简单了,以前的所有见识,也都太局限于那片小小的草原了。

他忽然感觉,他的将来也许不一定会有太大的起色了,他能看到,却没有信心能去享受新的生活,因为在草原上,能活到他这个岁数的,就算是不错了。

但他的儿子鲁鲁,还有他的女儿,也许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当然这一切,需要他用自己所有的力气去奋斗,也需要鲁鲁也跟着去奋斗。

齐拉木对鲁鲁很有信心,鲁鲁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比部族里其他同龄的孩子都聪明,更关键的是鲁鲁也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

他的小脑袋瓜里有很多想法,有些想法连齐拉木都觉得不可思议,鲁鲁从小就立志出来闯荡,虽然这种闯荡到什么程度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但那种追求的心态是让人惊奇的。

鲁鲁看着父亲,也跟着望向了那座土城。

他的心态有些跟父亲一样,有些又不太一样。

他也有感慨,也有兴奋,可这些似乎还达不到他心中最早的那份预期。

宋朝人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杨忠就不用说了,那些来迎接他们的宋人,也像杨忠一样,对他们非常热情,也充满了善意。

最关键的是他们在宋人眼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也绝不会轻视了他们。

这让鲁鲁有种被重视的感觉,虽然这种感觉没有那么强烈,可对他来说,这已经是他这辈子感觉最被重视的一次了。

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宋人的食物,胡饼他以前也吃过,不过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才有机会吃上用麦子磨的面粉做出来的食物。

但宋人送来的胡饼味道不一样,咸咸的,还有种他说不上来的香味,不知道是胡饼里加了什么调料,总之很好吃。

他越吃越香,不自觉地对父亲说了一句,“要是能把这些胡饼留起来,带回去给妹妹也常常就好了。”

齐拉木笑了笑,“傻孩子,真要把这些胡饼带回去,要么放馊了,要么放干巴了,你妹妹还小,恐怕也吃不了了。”

他顿了顿,自然知道儿子说的话是因为他疼爱妹妹,于是接着道,“不过咱们可以找杨忠帮咱们问问,这种胡饼是怎么做出来的。

咱们卖了羊毛换了钱,再买一些白面和调料回来,等咱们回去以后,可以做给你母亲和妹妹吃。”

鲁鲁笑了,忙点了点头,“对,咱们卖了羊毛就有钱了,可以买成白面,然后学了胡饼的做法,回去之后我可以亲手做给母亲和妹妹吃的。”

两人正说着,杨忠走了过来,见他们父子二人吃的正开心,鲁鲁嘴巴里填满了胡饼,把腮帮子都撑得鼓鼓的,忍不住笑道,“鲁鲁你倒是慢点吃啊,胡饼有的是,绝对少不了你们吃的。”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一个鼓鼓的羊皮口袋来,塞到了齐拉木手里,“上次酒带的不多,说是请你们喝酒,其实也不过是大家一人一口简单尝了尝而已。

刚才我从掌柜的哪里灌了一些好酒过来,这次请你喝酒,让你喝个痛快。”

他们已经结为安答了,对兄弟之间的这种善意,齐拉木当然不会拒绝,他也不用客气地去说谢谢,直接伸手把那袋子酒接了过来,只是对杨忠笑笑就可以了。

杨忠又给他们透露了一些明日的详细安排,那意思是尽量安排他们先把羊毛卖掉,然后让他们进城去住,顺便也在城里买点东西带回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