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834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糊里糊涂告辞,杨怀仁回到家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

好在杨怀仁的性格里还算洒脱,想不通,那也不必多费脑筋,时间会证明一切。

把好消息告诉家里人,孩子们便乐疯了,他们从小就一起长大,从来就没分开过这么长时间。

现在他们有了机会进宫去伴读,也就意味着他们又能和大壮在一起了。

小鱼儿还是有心思的,他问,“爹爹,我们几个女孩子,也能进宫吗?”

杨怀仁想了想,“能,谁也没说不能啊。”

孩子们不多想,一起快乐的欢呼起来。

杨怀仁心里盘算着,家里的厨子,也给宫里再送几个过去,哪怕是专门给这些伴读的孩子们做饭的呢。

第2006章 伴读(上)

三天后,齐国公府门前。

门房看着自家的三个小主人趴在门口,眼睛巴巴地望着门外的大街,搞不懂她们几个女娃娃在等什么,有点好奇。

从今天开始,大官和大牛便开始进宫伴读了,时间是午后,每次去一个多时辰的样子,晚饭前就能回来。

李清臣虽然对女孩子进宫去旁听也没什么意见,但眼下选出来的十几个伴读的孩子都是男孩子,就连杨怀仁自己也觉得把闺女送去伴读不太合适了。

这十几个孩子也都是和大壮差不多年纪的,在家的时候都有了一定学问的基础,不然直接然这些不到十岁的孩子听大学们上课,就有点太扯了。

几位给小皇帝讲课的大学士也只管小皇帝学习的进度,至于其他的孩子,听多少算多少,能跟上就跟,跟不上他也不管,主次分的明明白白。

当然,也没有真跟不上的,这些孩子也都是几家王公大臣家里出类拔萃的小子们,那是当做未来家主培养的。

要是连这点能耐都没有,恐怕也不会被送进宫去给小皇帝当伴读了,丢不起那人。

于此同时,近四十几个京官家里适龄的女孩子也被选出来送进宫中,由朱天后负责调教。

这四十多个女孩子将来是干吗的,谁也都明白,但凡家里有年纪差不多的姑娘家的,都上赶着往宫里送,未来更多的地方上大员家里适龄的女孩子,也会被送到宫里来。

那些没赶上趟的官员无不捶胸顿足,要么是因为自家的孩子年纪不相符,要么是因为长得实在没法看,弄的不少京官恨不得立即就跟夫人再造一个小人出来,填鸭也要填到七八岁那么大。

这件事杨怀仁没有份,他家倒是有年纪合适的女儿,可那关系上就不得劲儿了,尽管没有血缘关系,可感觉上却总不是那么回事。

杨怀仁是无所谓的,就算没这层关系,杨怀仁也不乐意自家女儿去当什么皇后或者妃嫔的,犯不上让自己宝贝女儿将来和别的女人争老公,他还等着招上门女婿呢。

女孩子们进了宫,先送到朱太后那里学规矩,学礼仪,将来这些孩子里边读书不错的,才有资格去给皇上当伴读,实际上也是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

杨怀仁的女儿算是例外,这一点朱太后和几位相公都没说什么,不过眼下还只能是送他的俩儿子进宫当伴读。

小燕儿等的有点急躁,小眉头一皱,埋怨着,“哥哥怎么还不回来啊?”

说着就要迈步出门去张望,小鱼儿拦住了她,“小妹你忘了规矩了,不让踏出门去,你不怕四娘了?”

小燕儿瘪了瘪嘴,只得把迈出去的一支脚收了回了,她是真怕她娘。

小虾米忽然间抬手指着街上,大叫这,“大姐,小妹,快看,是咱家的车子。”

小鱼儿和小燕儿匆忙抬头去看,果然是自家的马车缓缓驶了回来,门房也赶忙出来迎接。

杨家的马车不算多么华丽,但架子大,看着就结实,总是透着一股子厚重的劲儿,倒是和将门家里的马车风格一致。

马车走到大门前,小燕儿就喊了起来,“哥哥!哥哥!”

车篷的帘子掀开,露出一个小脑袋来,情绪不算很高,却也因为终于到了家而露出一股子兴奋劲儿。

不等马夫放好马凳,大牛便从车上跳了出来,身后跟着大官念叨着,“三弟你小心点,也不怕摔了。”

大牛刚迈进门,三个丫头便为了上去,叽叽喳喳问着,“怎么样?看见二哥哥了没?”

大牛调皮了一下,故意紧闭着嘴巴,就是不说,气得小燕儿攥着小拳头捶他,可大牛一点儿不觉得疼,还做出一副得意的样子来气小妹。

等大官走进来,小燕儿又去围大哥哥,大官先是笑了笑,却懂事地说道,“你们几个别急,咱们去祖母那里,她们也都等急了。”

……

杨母坐在主位上尽量让自己平静,可还是按耐不住紧张的心情,不时地瞅着门外,琢磨着这个点,两个孙子也该回府了。

杨怀仁坐在另一侧,不好揭穿了母亲,只是看着几个老婆一点儿也不掩饰地露出焦急的神情,心里不自觉地也跟着急切起来。

大官领着弟弟妹妹走进来的时候,铁香玉便开口问道,“你二哥在宫里,还好吗?”

说完才意识到有些失礼,忙回去坐好,抬眼瞅了一眼婆婆。

大牛平时有点淘,但在长辈们面前,还是很有礼数的,按照次序给祖母、父亲和几位母亲行了礼,才撇着嘴道,“二哥还算挺好的,就是宫里没什么意思。”

铁香玉听罢恍惚了一下,竟忍不住啜泣了起来。

大牛有点懵,不知道他的回答哪里出了错,竟惹得母亲哭泣,忙跪在母亲面前认错。

铁香玉知道,大牛这个年纪,可能还不懂他的回答里包含了什么样的意义。

他以前对皇宫很是好奇,觉得那里有高大的宫殿,还有那么高的宫墙,下意识地就觉得里边肯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

可今天进去走了一遭才知道,皇宫里闷的紧,高大的宫殿还短暂让他发出了一些感叹,可后来看见太监宫女都佝偻着身子迈着小碎步,那气氛就压抑的他喘不过气来了。

他这才进宫带了一个多时辰就感受到了压抑,那大壮进宫三个月了,他究竟经历了什么,铁香玉这个当娘的一定是感同身受的。

大牛说大壮挺好,铁香玉就更是难过,大壮这种挺好,一定是强颜欢笑了。

韵儿是懂的,忙起身过来把大牛拉起来,摸摸他的脑袋示意不是他的错。

接着把铁香玉揽在自己身边,“大壮今天见了自己的兄弟,心情一定是好了不少的,以后他也能时常见到大官和大牛,还有小鱼儿她们,肯定是一天比一天好的。”

铁香玉这才止住哭泣,杨怀仁也补上一句,“对,韵儿说的不错,说不定将来你们也有机会进宫见到大壮的。”

杨母叹了口气,知道大官的思绪更清晰,道,“大官,还是你来说。”

第2007章 伴读(下)

大官组织了一下,缓缓道,“我们见到大壮的时候,他的确是看上去不错的,很开心,我觉得,大概是因为见了我们俩的缘故吧。”

接着他安慰三娘,“三娘你别伤心,大壮弟弟乍一离开家,换了个新的环境,还是皇宫那种地方,必然会有些不适应的。

宫里确实没有什么小孩子,他感到孤独,是很正常的,不过现在好了,大壮以后还能和我们一起读书,我相信他的心情一定会越来越好。”

铁香玉感动道,“嗯,好孩子。”

何之韵也很欣慰大官长大了,能懂得体谅父母了,赞赏似的摸了摸他的头。

大壮接着讲述,“宫里的气氛嘛,和大牛说的差不多,气氛有点冷,”他顿了顿,“大概……皇宫就是这个样子吧。

今天去了十几个和我们差不多一般大的孩子,他们一开始有点紧张,后来先生讲了一堂课之后,气氛就好了许多。”

杨怀仁道,“宫里的先生都是大学士,讲的东西和你们平时在家里学的东西不太一样,你们也要认真听,结合两种不同风格的学问,最终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学识。”

大官答道,“孩儿知道。宫里先生讲的学问其实也不深,有点我们在家的时候也学过了,只是宫里的先生讲的角度,和我们以前做学问的角度,似乎有些不同。”

杨怀仁笑了笑,这孩子确实聪明,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

他道,“宫里先生讲课的角度,是从皇家和朝廷的角度讲的,当然也是正确的,但它毕竟有他的局限性,你们在家学习知识的角度,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学习的,自然有些不同。

但同样的知识,万变不离本源,朱先生给你们传授知识,不也是鼓励你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道理嘛。”

大官点头,“父亲说的是,我们一定会认真学的。”

大牛在旁边露出了一点不自然的表情,看来这小子还是不太喜欢做学问。

杨怀仁心里其实也不太强求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喜欢读书,所以他也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非要一个样,都喜欢读书。

只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所喜欢的,也适合的发展道路,不论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杨怀仁其实都是支持的。

只是孩子们现在还小,基本的学习还是不能由着他们的喜好来,该学的东西,他们还是应该知道的。

杨怀仁佯嗔道,“大牛,你也要认真学,知道吗?”

大牛认真答道,“谨遵父亲教诲。”

大官接着道,“今天一共上了两堂课,中间休息的时候,大家一起吃点心,我们才和大壮玩了一会儿。

问起他在宫中的生活,他只说有点累,不过现在已经越来越好了,他很开心以后能尝尝见到我们了,还问小鱼儿和两位妹妹啥时候也能进宫伴读。”

三个女儿目光齐齐看向了杨怀仁,杨怀仁道,“你们不用着急,给你们说了啊,过一阵子,自然也能让你们进宫去陪大壮读书的。”

三个小家伙这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其他人差不多也能听出来大壮眼下的状态了,他当了小皇帝,累肯定是一定的,这个谁也改变不了。

但现在他每天能和大官和大牛见面,还有其他小伙伴一起读书,心情会比之前好了很多,起码不会感到那么孤独了。

杨母似是想到什么事情,问道,“那其他孩子们呢?他们表现的怎么样?”

大官想了想,“还好,没什么太特别的,一开始大壮和我们表现的很热络,他们还不敢凑过来讲话,不过后来聊到好吃的好玩的事情,大家也就没什么矜持了。”

大牛补充道,“是咱家厨子进宫做的那几道小点心太好吃了,那些小子们跟没吃过好东西似的,光顾着吃了。

是二哥让宫人多取了一次点心,大家才热络起来。”

杨怀仁点点头,大壮还是不错的,明白其他孩子们也是当今朝堂上的重臣或者皇族的后辈子侄,对他们好,有很大的积聚人心的作用。

他挑了几个厨子送到宫里,也有这部分目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让大壮能吃上自己最喜欢也最习惯的食物,吃的好了,也能极大的缓解他当前的心理负担。

何之韵立即听出来这里边的事儿,也搭腔道,“你们俩,以后也要向其他的孩子们多学习,圣人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嘛。”

大官和大牛忙应承,大官道,“母亲说的是,今天虽然只是第一次进宫伴读,但孩儿也见识了其他伙伴的本事。

像郯国公的孙儿,随随便便就可以引经据典,学问一看就非常渊博;还有蔡大人家里的四公子,写的一手好字。

这说明其他的孩子,能有资格进宫陪大壮读书的,也都是各家出类拔萃的子弟,我们的确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大牛忽然笑嘻嘻地补充道,“还有那个什么将军府的孩子,据说自己会什么拳,吹了半天牛,我们约好了明天散了学比试一番,看看到底谁才是真的牛。”

铁香玉尴尬得咳嗽了一声,心说她这个儿子调皮捣蛋也就算了,现在还学会跟人家比武了,可他学的武艺和别人学的武艺不是一码事。

那什么将军府的孩子学得大概是行军打仗的那种武艺,大牛学得可是江湖上那种武艺,两种武艺是截然不同的。

以大牛现在的水平,打个普通的壮汉都跟玩儿似的,对付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那就太欺负人了。

甚至她都担心大牛这孩子手上没数,万一真把人家打伤了,那可就麻烦了。

不待她开口,大官先说话了,“大牛,我们学武,不是用来显摆或者跟人家比试的,可以预见的是,你是一定会赢的,但万一你打伤了那个孩子,不让你再进宫陪大壮读书了,你可愿意?”

大牛一听便立即想明白了,忙摆摆手,“不比了不比了,比武其实也没多少意思,还是天天能见到二哥更重要。”

第2008章 惊慌的高丽和倭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