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654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不过他想了想,又跪在地上重重地给杨怀仁磕了三个头,“杨将军,我代表所有的力奴感谢您的仁慈。

只是我们希望,由您来做我们新的主人,我们不要自由,只要将军能帮助我们解救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做牛做马,来报答将军的恩德。”

哈默德忽然说这种话,杨怀仁都迷糊了,他心说对于奴隶来讲,难道自由不是他们的终极梦想吗?

不过转念一想,忽然也有点明白了他的意思,现在给他们自由,他们就是海上的浮萍,根本没有地方可去。

而最要紧的,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拯救他们的家人和孩子,能随着船队出海的水手们,大都是青壮年男子,而他们的家人孩子却留在大食。

他们之中很多人从出生就是奴隶,根本没想过自由是什么感觉,虽然心中也渴望得到自由,但相比家人的生命来,他们宁愿放弃得到自由的机会。

杨怀仁能理解他们担忧家人的想法,可要他去大食解救他们的家人,这太难了。

从大宋到大食,一来一回最少要大半年时间,加上还要从凶残的塞尔柱人手里救出很多人,这都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事情。

就算武德军的实力很强大,杨怀仁不担心他们打不过塞尔柱人,但无论时间还是效益上来讲,他实在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他虽然心中可怜这些奴隶,但大家毕竟萍水相逢,能解救他们,给他们自由,已经是杨怀仁能做的极限了,派兵去大食这么风险巨大的事情,他真的没有理由让自己的将士们冒险。

但一些话他又没法直接说,所以杨怀仁很为难。

看着哈默德乞求的目光,杨怀仁只能无奈道,“哈默德,真的很抱歉,大食太远了,我也不是圣人。”

哈默德也知道自己的要求真的太难做到了,杨怀仁能拯救他们,还准备把船留给他们,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他实在也不能再过分的乞求什么。

只是他心中抱着一丝希望,也不想这么轻易的放弃,所以一直跪在地上不断的磕头。

而跟他过来的几个黑人,还有其他船上的黑人奴隶似乎知道哈默德是在做什么,忽然间也跟着他一起朝着杨怀仁的方向跪了下去磕起头来。

杨怀仁听着甲板被他们磕得“咚咚”响,便更加为难了,这可是一千多人同时哀求啊,他就算是铁石心肠,也很难继续拒绝下去。

第1601章 明日再议

这件事太复杂了,杨怀仁不想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草率的下决定,不能因为一时的同情心爆发就做出不负责任的判断。

他对哈默德说道,“哈默德,我的朋友,我既然说过会给你们自由,就绝不会让你们继续做奴隶。

但是解救你们远在大食的家人的事情,我现在还没法做出决定,不如等我回去之后,和手下将领商讨之后,再把结果告诉你不迟。

现在你先跟我走,我不会让你们无处可去的。”

哈默德心里是理解杨怀仁的难处的,没有再继续为难杨怀仁,点点头答应了他跟他回去。

十几艘船跟着横山号回到了格金河口的武德军大营,这么一直船队到来差点让大营中的水军将士做好战斗戒备,要不是先看见了带头的横山号,还真容易误会了。

这时候交趾已经平静了下来,杨怀仁都没想到交趾人很快接受了现在的局面,对于交趾重新回归大宋版图一事,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满。

特别是广大百姓,其实不是太在意他们是交趾人还是宋人,甚至成为宋人,他们还非常高兴。

原因很简单,杨怀仁给出的许诺太吸引广大交趾农户了,交趾成为大宋的一部分之后,就要按照大宋的法律和规矩来,最吸引他们的便是大宋的农业税赋了。

大宋的农业税赋很低,而且相对灵活,根据不同的地域,农田的产出情况,税率从二十税一到十税一不等。

比起中国其他封建王朝来,宋朝可以说是最不依赖农业税的朝代,所以百姓的生活负担相对较少,也显得相对富足一些。

而交趾确实极度依赖农业税收的,几乎占百分之九十九还多,这就是文明发展在不同程度所造成的了。

将来交趾成为交州,商业的开发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飞跃式的发展,那么农业税收占本地官府财政收入的比例必然会降低。

减少农业税,也可以从侧面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解放更多的生产力,充分消化把二十几万林莽部族改变成农耕生活后的人口压力。

杨怀仁初步的计划,是回到交趾还在唐朝版图时候的税率,改为五税一,以后再根据发展情况的不同,让交州的税率逐渐达到大宋江南十税一的水平上。

农业税降低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也会加大,粮食产量必然会大幅提高,以前懒散的生活习惯也会逐渐改变。

陈翔带领的交州临时府衙,也运转得非常顺畅,陈翔果然是个有本事的人,即便达不到大宋朝堂上那些大佬们的能力,但作为一州之尊,还是游刃有余的。

交趾的情况非常好,杨怀仁也不必担心太多,升龙城只留下三千将士留守,其余将士们都回到了格金河口的大营里。

杨怀仁回营之后,也立即召集了众将领商议派人去大食解救那些黑人奴隶的家人的事情。

诸将的意见也差不多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那些黑人奴隶的事情,不是大帅和武德军的职责,加上出兵大食不能确定对大帅和武德军有什么实际的好处,所以不同意出兵。

而另一派认为,武德军现在很强大,别说去大食救人,就是征伐大食,原本也不在话下,听说大食人挺富有的,既然现在打劫完了交趾了,去打劫一下大食也不是不可以。

两派分析的事情很多,也给出了各自的理由,不过这件事似乎并不是事情的关键似的,两派也并没有争执起来,就当分析一件普通的事情一样,倒也算是平和。

杨怀仁其实心如明镜,没有利益的事情,别说手下的将领了,就算是他自己,内心里都在纠结。

让他做好事不是不可以,得不到相应的利益也没问题,但要看付出什么样的成本。

去招惹远在天边的塞尔柱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目的地实在太远了,让手下将士们远征,要付出的成本也太多,但得到的东西还不好说,这很难说服将士们去做这件事。

杨怀仁不想强迫手下将士,也不想强迫自己,只是每每想起哈默德和他的黑人同胞那充满哀求的眼神,又没办法轻易的把这件事就这么放手不管。

大家商讨了大半天,也是在没商议出一个结果来,杨怀仁倒也不着急立即就下决定,便让大家各自散去,明日再议。

他走出大帐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他决定去看望一下哈默德很他的同胞们,先安排好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先住下来再说。

跟随横山号回来的大食商船还剩下十六艘,有三艘船因为被横山号撞击需要维修之外,剩下的十三艘船都还不错。

大食人虽然造不出武德军里的大号战舰,但维护商船还是做的不错的,这些船现在可以说是没有主人的。

黑人奴隶不敢妄想,在他们心里,这些船现在是属于杨怀仁的,加上思想意识上的认知太过守旧,他们甚至觉得他们自己都是杨怀仁的财产。

因为古代世界的发展上,大宋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最领先的文明了,世界其他地方,很多还在半奴隶半封建社会中。

在大食和周边的国家,几乎所有贵族都蓄养奴隶,当发生战争,一个贵族吞并了另一个贵族,那奴隶的所有权也必将发生变更。

难怪这些黑人会觉得杨怀仁现在就是他们的主人了。

当他们跟着杨怀仁回到大营的时候,远远的望见武德军六千料的巨型战船,当时就吓傻了,他们不敢相信东方的天朝大宋会造出这么巨大的战舰,会有如此庞大的舰队。

入港之后,他们又看到了武德军的飒爽英姿,更是惊叹的说不出话来,更是毫无理由的把杨怀仁当做了他们至高无上的主人,绝口不提自由之事。

他们下了船,竟习惯似的自觉站成了队列,等待主人的吩咐。

负责安排他们的军中将士们见了这么多黑皮肤的人也很是好奇,给他们准备了食物和住处,但他们去不敢接受,拿出他们自己的又黑又硬的面包啃了起来。

第1602章 奴隶的黑面包

黑人奴隶的黑面包,杨怀仁如此见多识广的人都没见过,他拿过一块来仔细看了看,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种黑面包,与其说是面包,不如说是黑面疙瘩,当干粮的话,确实能节省空间。

但黑面包的主料并不是面粉,而是麦麸和麸皮的混合物,放的时间长了,甚至发了霉、混了土,才呈现出一种黢黑的颜色。

大食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小麦在制作成面粉的过程中,最好的面瓤也就是面粉了,而小麦颗粒的外皮也就是麦麸,是制作面粉的副产物,而麸皮也就是包裹小麦颗粒的外壳了。

通俗的说,制作黑面包的面,应该是一种和中国贫苦百姓食用的杂合面类似的东西。

后世的杂合面,是一种粗粮制作的营养食品,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但解放前以及古代的时候,杂合面可不是用上好的粮食特制而成的。

而是因为老百姓吃不起上好的大米和白面,用其他粗粮,甚至包含一些小麦麸皮和稻谷壳研磨混合起来的粗制粉。

早时候的杂合面口感干涩,味道也很难吃,只有穷人为了充饥才会食用。

眼下黑人奴隶们食用的这些杂合面黑面包,质地应该更差,杨怀仁掰了一下,竟然没被掰开,差不多和石头一样坚硬。

杨怀仁用匕首把黑面包凿开,竟然能看清楚黑面包中的大颗粒,除了研磨不精致之外残留的麸皮大颗粒之外,还能看到一些砂砾。

这些黑人水手的饮食真的太差了,在船上当水手,干最重的活,却只能用这种黑面包充饥,想想就让人觉得心疼。

杨怀仁再仔细看,这才发现这些黑人都很瘦,健壮的并不多,大多数都能清楚的看到肋骨,杨怀仁不自觉地感到眼睛里有些湿润,赶忙扭过脸去抹了抹。

再回过头来,就有些生气了,粗暴地把面前几个黑人手里的黑面包抢夺过来狠狠摔到地上,大喝一声,“刚才本帅安排的谁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

一个满头大汗的队正慌慌张张跑过来,单膝跪地道,“禀报大帅,是属下。”

杨怀仁二话不说抬起一脚把这名队正踹翻在地,大骂道,“你把本帅的军令当耳旁风吗?

本帅之前说的好好安排他们,你就这么安排的?来人啊,带他去军法处,先领二十棍杀威棒再说!”

杨怀仁一向治军严格,队正心中委屈,却不敢违抗,只得跪地领罚,几个小兵冲上来,拉着队正便要去军法处。

黑人们吓了一跳,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宋人的大帅为何忽然就发了这么大的火气,还以为是他们哪里做的不对,一个个吓得战战兢兢,不敢言语。

那个带头的黑人翻译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忙冲出来拉住了押送对正的士兵,嘴里叫着,“不怪他,不怪他……”

可士兵们领了杨怀仁的军令,哪里敢停步,还是压着队正继续往前走,把哈默德拉住他们的手臂甩到一边。

哈默德急得快哭出来了,赶忙回过头来扑通一声跪在杨怀仁面前,求告道,“大帅,这件事真的不怪这位将军,都怪我们,都怪我们!”

杨怀仁赶忙伸手去扶他,缓和了口气道,“哈默德,你站起来说话。”

哈默德却死死跪着不肯起来,继续帮忙求饶,“尊敬的大帅,您听我说,这件事真的不能怪那位接待我们的将军!

我们下了船,他就给我们准备了好多白面的馒头,还熬了粥,还有一些我们没见过的菜。

我们心里感激,知道这是大帅对我们好,把我们当正常人一样看待,但我们真的不习惯吃这么好的食物。

何况我们随身携带的干粮还有不少,要是不吃掉就浪费了,所以我们才没有吃将军安排的食物,是打算先把我们随身带着的黑面包吃完再说。

这都是我们的错,那位将军也苦苦劝过我们,是我们不识好歹,才没有接受,那位将军也没有办法,真的是我们的错,和他没有关系啊?

大帅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我们永世记在心中不敢忘怀,只是因为我们的错误,大帅处罚了那位将军,我们会非常愧疚的!

求求你了大帅,放过那位将军吧,不要惩罚他了!”

杨怀仁一想也是,他下的命令,在武德军中还真没人敢违抗,应该像哈默德说的一样,是他们还不适应这么好的食物,性格上又一向节俭,这才拿了自己的黑面包出来吃。

不过杨怀仁觉得,军令就是军令,没有朝令夕改的道理,何况那个队正确实没按照他的意思完成交给他的任务。

黑人不吃那些好食物,他就应该逼着他们去吃,还继续放任他们吃那些石头一样硬的黑面包,就是没有依照命令行事了,确实该罚。

杨怀仁道,“哈默德,你先起来,你说的事情,我了解了。不过治军之事,我有我的一套,你不用管。”

不过说罢还是唤了一名亲兵过来,在他耳边耳语几句,大致是说让他赶紧去军法处,让执刑的将士稍微轻一些,不要把队正打伤。

哈默德似乎也明白了杨怀仁的意思,知道他不应该干涉杨怀仁治军,在弄懂了杨怀仁已经从轻处置了那位队正之后,这才站起身来。

杨怀仁的做法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在他心里,那位队正确实没做好交给他的任务,也确实该罚。

但二十杀威棒,就有点重了,要是军法处的执刑将士知道这条命令是杨怀仁亲自下的,恐怕那位队正不被打残也得打的皮开肉绽,少说要十天半月下不了床。

所以杨怀仁还是派人去提醒了一下军法处的人,让他们轻点打,意思到了就好了,没必要把人打伤。

杨怀仁冲剩下的负责安排这些黑人的宋军将士们摆摆手,将士们便赶紧领着他们去吃饭。

黑人们经历了刚才的一幕,心中对杨怀仁自然感激,再看看那些苦着脸的宋军将士,害怕再害的他们受罚,这才不舍的把手里的黑面包扔到了地上。

第1603章 不吃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