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64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想揉揉吧,当着那么老多人面前,也不体面,恰好林冲他们几个走了过来,夹着杨怀仁就去喊门。

王府门外早聚集了大群的围观群众,听说嘉王义妹出阁,这种热闹绝对不肯错过,嘴里啃着各色瓜果,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若是个寻常百姓家,迎亲喊门这种事,一两个大汉完全可以硬撞门进去,事后再给岳丈家里换个新门就是了,这种事,不但不会被说失礼,反而会被称赞。

可是嘉王府的门就没那么脆弱了,半尺厚的大木门,表面还铆了铜皮,门里边大门栓一插,没有攻城车单单凭人力,是完全没有可能撞开的。

杨怀仁走到门前,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小生杨怀仁,今日上门求娶贵府贤媛,望大舅哥打开大门。”

真正的岳父早不知道在岭南哪片深山老林里吸瘴气呢,杨怀仁只好喊大舅哥给他开门。

赵頵在门里被杨怀仁一声大舅哥喊的心里非常舒坦,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门外小子听着,大舅哥有话要问,小子何德何能,能娶我家贤媛过门?”

杨怀仁听了忍不住心里嘀咕,我啥本事你还不知道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论文的胸无二三两墨水,论武的手无缚鸡之力,除了做饭,似乎没啥可以说的了。

宗泽在杨怀仁身后见他踌躇不知该说什么好,偷偷在他耳边说道:“大舅哥并非要你说出你有什么才能,就是要钱才肯开门罢了。”

杨怀仁拍了一下额头,原来如此,看来古今的迎亲规矩没多大变化,不就是要红包嘛,要别的哥还真没有,哥就是钱多。

只要是钱能结局的事情,在哥眼里那都不是事儿。偏偏赵頵这家伙非得把要钱的事情说的文绉绉的,装什么大文豪呢。

杨怀仁挥挥手,杨寿和杨喜两个人从车上抬过一个木箱来。

杨怀仁看看四周围观的人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往他这边瞅,心道他又可以臭显摆一把了。

箱子打开,满满一箱子的银豆子在晌午强烈的光线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人群里瞬间爆发出一阵惊呼之声。

不就一箱银豆子嘛,大惊小怪,杨怀仁心里早想好了,今天给赵頵撒一箱银豆子,顶了天才两三千贯钱的成本,你不是出了嫁妆嘛,你一个当王爷的,再抠门这嫁妆也得上万两银子吧?

“吱嘎”一声,王府大门微微开了一条二指宽的门缝,李黑牛和林冲搬起木箱子直接往门缝里倒。

围观的人群惊呼了起来,门里边哗啦哗啦的像流水一样落银豆子,赵頵忙呼唤着内饰们拿了簸箕去收。

又等了一小会儿,王府的大门才缓缓打开,杨怀仁刚要迈步往里走,又被李黑牛拦住了,接着宗泽,卢进义和林冲几个把他围在中间,才慢慢的走进了大门。

一只脚刚迈进王府,一群穿着花花绿绿的王府丫鬟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嗔叫着冲过来,二话不说,雨点一样的棍子冲着他们几个劈头盖脸的敲打下来。

四位武举人把杨怀仁护在中间,像是行军护送主帅一般,一点一点的往前行进。

杨怀仁感动的不行,心道这几个兄弟真他女良的够意思。

这个习俗后世已经不那么仿古了,就算保留了这个环节,也是拿红纸卷成的纸卷象征性的打一下完事,拿扫帚把子的,已经算是很讲究的了。

可是这个时代,好像娘家人越是对来迎亲的人打的厉害,越是显示他们家新娘子在他们心目中的宝贝程度,所以,越是舍不得她出嫁,越是要把新郎官往死里打。

好不容易进了中院,脸上带着笑脸却追打了一路的王府丫鬟们才累得停了下来,杨怀仁不好意思的对李黑牛他们几个表达了歉意和感激之情。

没想到李黑牛憨憨的笑着说道:“无妨,洒家还纳闷呢,看着她们下手都挺狠,实际打在身上一点都不疼。”

起先杨怀仁还认为这是李黑牛皮糙肉厚,换了是他,估计这亲早迎不成了,没想到卢进义和林冲也说没感到多么疼,杨怀仁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赵頵上午的时候说的那么凶狠,原来只不过是给他个下马威罢了,况且前天他来王府的时候早送了这些丫鬟们不少银豆子,也不是白送的。

杨怀仁回头给她们输了个大拇指,口中赞道:“这一波表演,我给你们满分。”

第144章 迎亲(三)

王府中院的一间厢房临时改成了何之韵的闺房,杨怀仁走到门前,心里疑惑一路上并没有见王府披红挂彩,连新娘的闺房连一条红绸子也没有挂,难道赵頵觉得何之韵是义妹,就凡事从简,没有真心重视?

杨怀仁是个直肠子性子,心里想了什么,憋不住埋怨了出来。

“嘉王太抠门了,欺负我家韵儿是他义妹,若是他亲闺女,恐怕全王府都得刷成了红色。”

赵霏儿本在闺房里等着要红包,听了门外杨怀仁数落他爹爹,恼怒的哗啦一下打开房门,跳出来指着杨怀仁的鼻子娇气的骂道:“好你个杨怀仁,还是个大秀才呢,原来你啥都不懂!

嫁女不披红是女家的规矩,如果如你所说,才是失了我们王府的礼数,叫外人说我们恨不得嫁娘子你才满意吗?

听说官家哥哥今天刚赐了你个赐同进士出身的功名,白瞎在你身上啦,明日本郡主便进宫去向官家哥哥告状,看不收回你的功名!”

杨怀仁听她说得头头是道,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代就这规矩,是自己错怪了赵頵。

再抬头发现林冲一双眼睛眨巴个不停,然后看看屋里给他打眼色,示意这次没有把门的人了,可以趁机溜进去。

杨怀仁会意,瞅准了机会,闷头往门前冲。

赵霏儿这会儿反应过来,这是要逃红包呢,这可不行。她迅速后退,打开双臂,两只小手死死扣住了门框,撅起小嘴昂首挺胸挡在门前。

“喂喂喂,你这样就不好了啊,”杨怀仁叉腰说道,“你说我娶个媳妇容易吗?

早上被你祖母唤到宫里使唤了一上午,下午在你家里又撒了一大箱子银豆子,你还挡着不让进,就太不讲道理了啊!”

赵霏儿哪管他撒了多少银豆子呢,据理力争道:“耽误你迎亲的又不是我,你有本事去找我祖母发唠叨去。

你说你撒了一大箱子银豆子,我怎么没见呢?反正我是一个都没捞着,今天不让本郡主收钱收爽了,你就甭想见新娘子了!”

靠,改明抢了是不?杨怀仁心道,你不去当土匪真可惜了你这块上好的材料。

可是看看身边的几位壮汉,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去动堂堂的清河郡主,五个大男人,就被这么一个小丫头给挡在了门外。

杨怀仁那股子倔脾气这会儿也上来了,心道你真当小爷是泥巴做的,能让你个小丫头片子随便捏把呢?

哥看在这是在你家的份上才没跟你懂真格的,哥要动手,啊不对,哥动动眼睛就能让你乖乖的闪出道来!

杨怀仁退后一步,脸上“嘿嘿嘿嘿”奸笑出来,眼珠子上下游动,整个一个奸诈恶人的模样。

他笑着上下耸动着双肩,视线忽然盯住了赵霏儿的鞋子,然后飞着眉毛给赵霏儿使眼色,好像在说:“你若不闪开,小心哥哥又要打脚底板了哦。”

赵霏儿没想到他还有这么个杀手锏,想起当日之事,那种酥麻的感觉似乎又从脚底板传来,惊吓的退进了门去。

五个大老爷们这时绝对不会错过机会,簇拥着杨怀仁冲进了门去。

按迎亲程序,这时应该是新娘子的父母给新娘行“醮女”之礼,可如今何之韵的亲生父亲早去了邕州受苦,而母亲更是不知道云游到哪里去了,只好有王妃代替。

实际上杨怀仁这位新郎官出门之前,也应该有祭祖和醮子之礼的,只是因为急着出门迎亲,杨母早早祭拜过了祖先,算是行过了祭祖之礼。

而杨父已故,这个醮子之礼算是草草略过了。

嘉王正妃和侧妃是两姐妹,赵霏儿正是侧妃林氏所生,她正在母亲怀里撒娇,不知告了什么壮,从表情上看,好似受了多么大委屈一般。

王妃慈爱的佯嗔道:“不得无礼,时辰已经不早了,不要再耽误了。”

说罢走到坐在绣床上披着红盖头的何之韵面前,朗声说道:“敬之戒之,夙夜无违舅姑之命。”

何之韵伏身一拜,小声答了句“喏。”

王妃点点头,再次说道:“勉之敬之,夙夜无违闺门之礼。”

何之韵同样答了声“喏”,这才缓缓起身,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年妇女走到床边,背起了何之韵。

嘉王侧妃林氏去了一段大红的绸缎,一端交给何之韵,另一端交给站在门口乐傻了的杨怀仁手里,正色说道:“新娘领出门,汝当好生相待,不得辜负。”

杨怀仁恭恭敬敬的躬下腰去结果了红绸,回了一句“好的好的。”

赵霏儿在一旁忍不住斥道:“真是笨,唱个喏都不会吗?”

杨怀仁笑嘻嘻的重新又唱了个“喏”,才被两位王妃赶着出门。

赵霏儿似乎不舍得何之韵出门似的,刚才被杨怀仁欺负的事情也抛在了脑后,蹦蹦跳跳了跟了上来。

只是王妃觉得她失了新娘家的礼仪,唤她回来,赵霏儿不服气的跟王妃求告道:“母妃,杨怀仁家的婚宴肯定好多好多的好吃的,他拿了王府那么多东西,这次还不去他家吃回来?”

两位王妃都笑了,这个宝贝女儿太顽皮,不过想一想她说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她若是一个女儿家就这么跟着迎亲队伍出去,也太不像话了。

王妃拉住了赵霏儿,在她耳边低语几句,赵霏儿笑眯眯的点点头,跑回了自己的房里,不知干什么去了。

杨怀仁前边拉着红绸边走边纳闷,他不得不承认他对宋代这时候的结婚礼仪所知甚少,起码跟他所知道的出入太多。

难道自己的媳妇,不是自己背着走出门去吗?怎么是一个老婆婆呢,就不怕她那么大年纪伤了腰?

看看左右无人,杨怀仁偷偷小声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背着何之韵的那位老妇人。

老妇笑眯眯的答道:“新郎官真会打趣,这道礼节虽然不在周礼之上,但是民间早已经盛行多年。

新娘子出娘家们,要‘好命婆’背出门去,寓意把‘好命婆’的好命传给新娘子。

老妇是开封府出了名的‘好命婆’,连生了八个儿子呢!”

杨怀仁讶异的长大了嘴巴,随即哈哈大笑出来,“这个礼节我喜欢,今天您老人家算是出了大力了,一会到了杨府记得去柜上领赏,这个红包绝对不能省!哈哈……”

第145章 拜堂

杨怀仁牵着红绸走到王府正门,这时循礼新娘子的娘家人要在门内作最后的告别,这个差事眼下只有嘉王爷赵頵一个人来完成。

当然,新娘子出门也是要讨个出门的彩头的。不过出门钱和喊门给红包是不同的,杨寿早准备好了一个用铜钱和红线编织成的一个大铜饼,寓意新娘出门不但意味着迎亲圆满结束,同时祝福一对新人从此生活的和谐美满。

赵頵接过铜饼,脸上表情似有不悦。杨怀仁对此十分好奇,虽然说赵頵现在代表的是新娘子的娘家人,家中小娘子出门,娘家人伤心也在所难免,但是赵頵的表情,好像也太夸张了点。

杨怀仁凑他耳边小声问道:“我说大舅哥,你这戏也太真了吧,你就真那么舍不得啊?”

赵頵苦笑道:“韵儿早晚都是你杨家的新妇,我这义兄难过有什么用?我难过的是上午看到那条大鲔鱼送你府上去了,按规矩你家喜宴,我作为娘家人是不能参加的。

可是等到三朝回门,我琢磨着那条大鲔鱼早吃的骨头的不剩了,我能不伤心吗?”

“哈哈”,杨怀仁开怀笑道:“你是不是傻啊,礼节上是这么说的,但是你既是新娘义兄,又是我杨怀仁的兄长,以婆家人的身份参加喜宴,你爱吃多少吃多少,小弟还能拦你不成?

再说了,你回头看看花丛后边,你宝贝闺女早换了一身男装,准备去我家蹭吃蹭喝呢,她都能去,你为何就不能?”

赵頵听完面露喜色,拍了拍杨怀仁的肩膀说道:“也是啊,我咋没想到呢,哈哈,你前脚走着,我去换身衣服后脚便到,哈哈……”

新娘子背出门,上了花轿,王府派出的送亲队伍也满载着各色嫁妆跟在了队伍后边,迎亲队伍又调转方向,向杨府进发。

新媳妇坐进了大花轿里,队伍就不用着急往家赶了,一路上锣鼓队伍吹吹打打也格外卖力,路过的街道全都热闹了起来。

不少随园的老主顾和认识杨怀仁的百姓,纷纷对着迎亲队伍合手祝贺,杨怀仁也乐得一一还礼表示感谢。

这年代已经有撒喜糖的习俗,只不过这年头的喜糖制作有些粗糙,而且大多用风干的干果代替,比如桔子饼子。

不过杨怀仁结婚所撒的喜糖,是他教给徒弟们特制的,微火熬过的糖浆,注入新鲜果汁,然后攒成小球,最后在外边包裹上干果丝,用红纸一包,甜味有了层次,又干净卫生。

一路走一路撒,几十斤喜糖撒到家门口,刚好用的差不多。

杨府上下见到新郎官迎亲归来,也忙活起来,大红绸从花轿一直铺到杨府正堂。

杨怀仁看了看其他所有事情准备的都算满意,唯独没有鞭炮声响起。问过了站在门口迎接的王明远,他才知道,这时候结婚习俗里还没有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只有过年,某些祭祀场合才染坊鞭炮。

虽然感觉少了点什么,但是既然现在就这么个规矩,那就按规矩办好了。

一对新人步入典礼正堂,杨母笑得一脸褶子安坐在正堂中间一张太师椅上,堂里坐着的其他人倒是让杨怀仁吓了一跳。

那位官拜秦凤路行军大总管的游师雄游老将军自然在座,还有几位他上午在大庆殿里见过,却大都叫不出名头的当朝大臣们也在列。

另外,苏轼苏大学士的几位学生也都来了,站在这些老大臣们身后,见杨怀仁进来,纷纷抱拳表示祝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