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632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我答应过给你不少好处,现在给你两个选择,门口的珍珠,你可以带走一箱,或者外边的金子,只要你拿得动,你可以尽量多的拿走。”

阮氏本就很精明,自然知道杨怀仁这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金银随便拿,但密室里的珍宝却不能带走。

她重新看了看那件她最喜欢的象牙雕刻,有些留恋的摩挲着它,但最终还是缓缓把它放了回去。

扭头看看门口的珍珠堆和门外的金银,她很快做出了选择,“我要珍珠。”

这个账其实不难算,以阮氏的身材和力气,她要是拿黄金估计也就拿个五六百两,而拿一箱子珍珠,她可以带走的财富绝对可以超过两千两黄金。

杨怀仁点点头表示认可,也便不再管她了,而亲兵们现在很谨慎,也很小气,在他们心里,这里的财富是属于他们的大帅杨怀仁的,谁都不能轻易带走。

特别是管秋漓,他现在认为他就是杨怀仁的家将,自然要为了自己的主家着想。

虽然他自己也明白,这种时候不能破坏了杨怀仁的信用,但至于将来阮氏走出皇宫之后的事情,恐怕就没人能管得了了。

管秋漓紧紧盯着阮氏选珍珠,眼神里就有了一些杀意,他心里或许还有另外的念想,这些财富将来或许可以用到杨孝祖身上。

即便当初为了那个孩子可以安全的在世上活下去,不得已之下,他在孟皇后的授意下把孩子交给了杨怀仁抚养,并让他变成了杨怀仁的儿子杨孝祖。

但管秋漓也有另一种幻想,说不定将来这孩子的身份可以恢复呢?

到时候他可以从杨孝德重新变成赵煦唯一的儿子,然后顺理成章的继承大宋的皇位,孟皇后也可以为自己正名,她不是另一个生了狸猫祸患宫闱的妖女。

而真到了那种时候,或许光凭杨怀仁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让杨孝祖顺利恢复他原本的真实身份的,但有钱,用之不尽的钱,那情况却又不同了。

杨怀仁从管秋漓看阮氏的眼神里看到了杀意,但他却没有开口阻止他的意思,有些事或许从一开始寻找宝藏的时候就注定了。

他要守信,出自于对自我原则的维护,而管秋漓要杀人,也是为了杨怀仁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阮氏这种女人,谁知道她现在心里想了什么?假装知足带走一箱珍珠,但万一她出去还有其他的打算呢?

如果她能想到把今天寻找宝藏的事情透露给大宋的皇帝和朝廷就能钳制杨怀仁,而且她会得到应有的好处,不用想都知道,她会毫不犹豫地那么去做。

双方的约定是建立在某种基础上的,现在这种基础存在,那么约定就存在,将来基础不存在了,约定也就不存在了。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这种约定很多,不管当初双方订立约定的时候是多么信誓旦旦或者忠诚守信,到了和自己的利益不再符合的时候,打破约定的事情也成了自然而然。

约定有用的话,也就没有历史上那么多的战争了。

杨怀仁也明白这一点,只是这一刻,他不想那么做,或许这种事留给管秋漓,也是命中注定的……

第1552章 运出宝藏

做人很难。

在古代,条条框框的束缚之下,做人就显得更难。

而在古代做一个成功的身处高位的人,要考虑的事情便更多,所以做人便是难上加难。

杀人其实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或许第一次会有很多顾虑,但杀的人多了,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特别是在杨怀仁这样的位置上,杀人就变得更加简单,很多时候他只是表达了某种目的和念想,便有人帮他杀人。

来交趾不足一月,已经死了数万人,尽管这些人并不一定是杨怀仁亲手所杀,但他们却都是因为杨怀仁当初所做的决策而死。

杀人的时候没有顾虑,可不代表杀了人之后就能心安理得,将来说不定哪一天午夜梦回,也会惊出一身凉汗。

杨怀仁觉得他还是有人性的,所以对于某些事,他即便看透了,也不能说破,然后尽量让自己不去想,不去分辨。

也许是当了爹,有了孩子的缘故,最冷峻的铁石心肠也会变得柔软,想的事情也简单,哪怕不为了自己,也要为自己的孩子们积德。

看着管秋漓看向阮氏眼神中的杀意,杨怀仁很想开口说句话的,比如“算了吧”,可到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内心里是挣扎的,但理性告诉他管秋漓才是对的,某些情况下一时的心软,很可能会酿成追悔莫及的大错。

管秋漓也瞥见了杨怀仁的眼色,作为一个曾经的杀手,他明白杨怀仁的心境,所以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管秋漓是个很简单的人,活了大半辈子,武功足够高,心思足够密,可从来都是为了别人而活。

几十年前或许是个行走江湖,劫富济贫的大盗,为了那些穷苦的百姓而活。

后来误入歧途成了内卫的杀手,为了他的师兄,还有他师兄在意的女人而活。

大半辈子就这么荒废了,还留下了不少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到最后遇见了这世上第一个在意他的人,然后又决定为了那个女人而活。

杨怀仁依然记得管秋漓为了孟皇后的一句话而选择自杀的事情,他这么做在别人眼里很傻,但在他的世界里,这就叫做忠诚。

杨怀仁和胖和尚救了他之后,他为了活下去,又找了一个别的目标,开始为了那个孩子而活。

所以他虽然听杨怀仁的,也处处为了杨怀仁着想,但实际上还是为了他内心里的那种执着和忠诚。

想明白这一切,杨怀仁便知道阮氏是不可能活过明天了,这让他觉得很可笑,精明的女人没想明白一件事,与虎谋皮的人,向来都是做了老虎的晚餐。

杨怀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想着接下来该如何安排这么多的宝贝。

密室中的珍宝,必须拿出三分之一来交给皇帝。

杨怀仁率军灭了交趾,宰了李乾德,要是什么东西都不给皇帝带点回去,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件事,就是用这些宝贝来讨好皇帝,同时也封住了那些朝堂大佬们的口。

另外三分之一,也就是那些人类文明的瑰宝,杨怀仁决定占为己有。

不是他贪,也不是他真的要占为己有那么简单,而是他觉得这些东西应该带回大宋,然后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好好封存起来。

这些瑰宝之中有一部分原本就是中原文明的宝贝,不知什么时候和什么原因,才来到了交趾,现在杨怀仁把它们带回去,属于物归原主。

至于将来怎么安排,杨怀仁的打算是在中原找个秘密的地方,也建造这么一座地宫,把那些宝贝藏起来,然后让它们等待千年后的后代们慢慢发掘。

原本他也想过把这些宝贝送到宫里保存的,但后来想想,宫里看上去很安全,实则不然。

尽管现在历史的发展看起来,靖康之难似乎不会遵循原先的历史轨迹发生了,但历史还是哪个统治者的交替,总是伴随着战争和混乱,谁敢说把宝贝放到皇宫里就安全了?

中国历史上被付之一炬的皇宫还少吗?就更不用说后来外国侵略者做的那些事情了。

所以东西放在皇宫里是不安全的,杨怀仁考虑再三,还是觉得由他来藏匿这些宝贝更加保险。

最后的三分之一,留作将来发展大宋军事的财富基础来使用。

外头七间石室里的金银,早就有了归属,一半留给武德军作为军资,另一半按照当初战争投资的比例,当做红利分别交给风神卫假扮的投资者以及黄百万和白银海这些商人们。

要运走这些宝贝,似乎一天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的,而且要掩人耳目,就更加困难。

不管运走这些宝贝被吴监军他们看到还是被交趾百姓看到,那就不好处理了,现在的好局面可能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于是杨怀仁想了一个主意。

未来的三天,由管秋漓率领一千精锐将士负责秘密运送这些宝贝出城,然后运送到战舰上去。

吴监军和黄公公那边,只要把交给皇帝的那三分之一的宝贝让他们看到就好了,相信他们见了那些宝贝,足够让他们兴奋得顾不上别的事情了。

而升龙城中的百姓,杨怀仁的办法是未来三天开战一场大规模的防疫大行动。

一边张贴告示,一边让圆法大师和城中的僧人帮忙,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宣传疫病的根源还并没有清楚干净。

为了城中百姓的安危着想,三天内由圆法大师带头,宋军作为辅助,在全城范围内进行大防疫。

原来的交趾禁军给他们制定一块地方,其他城中百姓则留在家中不得外出,在家中清扫卫生,同时等待医官上门检测是否感染疫病。

而宋军则在城内的街道上进行大扫除,并喷洒药物和生石灰,以及其他防疫措施,以达到彻底消除疫病再次传播的情况发生。

而管秋漓则趁着这三天的时间,带人把东西运出皇宫和升龙城去。

安排好一切,杨怀仁看着这座隐秘的地宫,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交代了下管秋漓,在把所有东西运走之后,这座地宫的入口要填埋并破坏掉。

外头的宫院则彻底改造成一个真正的宫中花园。

第1553章 战争就是打劫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吴监军和黄公公见了成箱的宝石和珍珠翡翠之后,并没有比将士们第一次见到这些财宝的时候好多少。

吴监军算是个清官,但不管他多么矜持,在巨大的财富面前,还是惊诧得语塞了。

而黄公公本来应该算是见过大世面的,在大宋皇宫里呆的久了,见得宝贝也应该不少,可东西摆在他面前,差点又让他吓尿了。

当然,这也不怪他,当了太监的男人没有了那话儿,平时走路都会时不时漏出几滴来。

吴监军还有些担心,把交趾皇宫中的财富带回大宋去,会不会不太好?

黄公公可不管这些道德上的问题,在他心里,这些都应该是大宋皇帝陛下的。

杨怀仁给了一个理由,让吴监军和黄公公能把东西带走的心安理得。

他说道,“如今交趾都是大宋的,交趾人也会慢慢变成大宋的子民,那么交趾皇宫里的东西,自然也是大宋的皇帝的!”

吴监军还在犹豫的时候,黄公公给杨怀仁点了一百个赞,虽然听起来霸道了点,但他听得很舒服,忍不住又漏了几滴尿出来。

反倒因为吴监军的犹豫不决让他十分不爽,“咱家觉得大帅说的有道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交趾本就应该是属于大宋的,交趾的人和东西,自然也是属于大宋的!”

其实不管吴监军怎么想,黄公公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些宝贝的,他已经派人把东西往战舰上押运了,而且郑重其事,也搞得神神秘秘。

杨怀仁看得想笑,要是被他们知道更多的宝贝和金银早就被他偷偷运走了,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圆法大师虽然有些迂腐,但智力上其实一点儿也不亏,杨怀仁忽然搞防疫,听起来是为了保险起见,也是为了升龙城内的百姓好。

但他心里清楚的很,杨怀仁在偷偷做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后来老和尚也想到了什么,找到杨怀仁,说既然交趾以后会是大宋的国土,那交趾的财富,就应该留在交趾。

交趾以后向大宋皇帝缴纳税赋,那是应该的,但如果杨怀仁把交趾的财富统统带走的话,那就是抢劫了。

杨怀仁觉得老和尚的理论更好笑了,他本来就是来抢劫的,只是没想到财物抢劫完了,也把土地和民心顺手牵羊抢到了而已。

不过这话不能跟老和尚说,万一老和尚发飙,他还是很危险的,老和尚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做出点什么更激烈的事情来,也会给自己冠上舍生取义的名头。

杨怀仁摆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来,“大师你太小看我了?我是那样的人吗?我来交趾,是真的有道伐无道,是为了交趾万民的福祉而来的。

虽然也因此死了不少人,但这都是不得不牺牲的代价,大师回忆一下,如果李乾德主动出城投降,还会有这么多事,还会死这么多人吗?

还有,交趾朝廷原来的府库里,本帅可是一文钱都没动过,不信你去府库的官员那里问问,我派人去动过一文钱吗?”

圆法大师还真信了,因为事实是杨怀仁表面上真的没从交趾的国库里拿走一文钱。

至于洗劫了皇宫,就更不存在了,从宫里放出来的宫女太监的,没有一个人说杨怀仁纵兵劫掠的。

老和尚以为自己想错了,冤枉了杨怀仁,竟还客气的认了错,然后尽力去帮杨怀仁办事去了。

对于骗了老和尚这点事,杨怀仁虽然觉得非常不要脸,但也不会往心里去,当初是老和尚先算计了他,他又不计前嫌救了老和尚的命。

而现在对他说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个……就算他们之间扯平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