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55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高太后听了杨怀仁的话,收起来严肃的表情,瞬间又成了个慈祥的老妇人,慈爱的说道:“你确实很聪明,没有让本宫失望。”

第122章 内卫

那么狗腿的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连杨怀仁自己也觉得恶心。

他自己的生命可以不在乎,但是他的母亲,妹妹,何之韵,还有如今杨府和杨家庄子里那么多无辜的人,他必须在乎,所以他不得不恶心自己。

如今来看,他和高太后之间,不仅仅是权力上的差距巨大,单单是野心也谋略上,杨怀仁都差太远了,甚至可以用到光年这种距离单位。

但是这也再一次提醒了杨怀仁,安心做个小厨子小富翁的愿望,也许是单纯美好的,但是现实往往不会让这么纯粹的梦想轻轻松松变为现实。

这个时代,没有权力,他就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一头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也意识到,是时候从新规划他的梦想和人生了。

“今天传你入宫,两件事要你替本宫去办。”

终于谈到正题了,杨怀仁心道,能被太皇太后利用,说明他还有利用的价值,同时也表示起码现在,他没有了丢掉小命的担忧。

“太皇太后请吩咐,只要草民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草民一定尽力去办。”

话是这么说,可杨怀仁看来,他就是个厨子,如果是时常送些美食给太皇太后老太婆解馋,那便是能力范围之内,如果是别的无关厨艺的事情,自然就是他能力范围之外了,办不到也不能怪他。

“你倒先给自己留了后路了,难道让你办事还要看你的心情?”

又被老太婆拆穿了,杨怀仁忍不住叹了口气,这老太婆难不成是狐狸精变的?

“草民不敢,草民的意思是,只要是太皇太后殿下吩咐下里的事情,即使有困难,草民也会尽力办到最好,没有困难,草民制造困难也要做到最好。”

“行了,就你最能啰嗦,本宫交代给你的事情,都是你能办到的。

第一件,八月十八官家约了倭国的一位大厨和大宋的厨师比试厨艺。

虽然是比试厨艺,但是比试的胜负是关系到国体的大事,你就代表大宋去出席吧,记住,这次厨艺比试,只能赢不能输。”

这件事杨怀仁进宫之前就想到了,和一个倭国厨子比厨艺而已,这个简单,倭国那种蛮夷之地,只要是有关文明的东西,都是从我们这里学的。

文字如此,宗教如此,茶艺如此,医术如此,厨艺更是如此。这么论起来,杨怀仁在厨艺上算是他们的祖师爷,难道还会怕一个不肖徒孙?

“草民一定不辱使命。”

高太后点点头,接着说道:“这件事交给你,本宫也放心。

另一件事,今后你要帮本宫留意官家的举动和言行,定时回报给本宫。”

杨怀仁下意识的捂住了宝贝,心道不会是让哥进宫做官家的贴身内侍吧?这他女良的怎么行,要老子做太监,还不如直接杀了老子算了。

“这个……草民笼共就见过官家两次,面目都没敢看清楚,再说官家在宫里,草民在宫外,这件事草民办不到啊……”

高太后看到他动作,轻笑了一声,“没有人要你进宫伺候官家,只是从昨天晚上到今天,官家不知道提了多少次你的名字,看来对你十分感兴趣。

最近官家总是偷跑出宫去玩乐,除了他皇叔那里,本宫约摸着他还会去你的随园,到时候你只管记住官家说过什么话便是了。”

杨怀仁这下可为难了,将来如果小皇帝知道了杨怀仁曾经受了太皇太后老太婆的指令去监视他,等老太婆挂了之后赵煦还不得跟他秋后算账?

“呃……”

他不想去做这么龌龊的事情,又不敢违拗老太婆的意思,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她好。

高太后见他没有痛快地应下来,淡淡的说道:“怎么?很为难?你怕官家,就不怕本宫?

不要以为太祖不杀读书人的遗命能保得住你的小命,你真以为本宫没有理由杀你吗?

听说你买了南阳郡王的庄子,亲口答应庄户们不用交租,连朝廷的税赋你都替他们交了,本宫可没有说错,你好大方啊杨怀仁!”

杨怀仁现在更相信眼前这个老太婆是个妖精了,转眼工夫换一副皮囊,一会儿天使一会又魔鬼,川剧变脸的功夫修炼的十分到家。

细一想,这是老太婆手底下有个什么特务组织早就监视他了。他只知道明朝有特务机关,比如锦衣卫啊东厂西厂啊什么的,但是从来没听说过北宋就有这样的秘密组织了。

既然有这么个牛叉的特务组织了,还需要我去监视个屁啊?

难道,老太婆是要让我加入这个组织?

可是这跟哥给农民免租又半毛钱关系啊?老子做好事也不行了是吧?

杨怀仁肚子里叽里咕噜埋怨了半天,再抬头偷偷去看老太婆那冰冷的眼神的时候,似乎感到了丝丝凌厉的杀气,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草民谨遵太皇太后吩咐,绝无违拗之意。”

高太后又变了一次脸,“记住本宫今天说的话,本宫眼里没有聪明人和笨人之分,只有听话的人和不听话的人之分,懂了?”

杨怀仁赶紧点点头。

高太后不知从哪里取出一个玉牌扔到杨怀仁面前,“以后自然会有人去联络你,到时候拿出这个玉牌自然就知道你的身份了。

八月十八是你大婚的日子,如果因为和倭国厨子比试的事情耽误了,本宫也心中不安,这次也算委屈你了,不如你回去从新换个好日子娶亲吧。

这件事之后本宫自然不会亏待你,赏赐是少不了的。本宫累了,你退下吧。”

说罢高太后轻咳一声,从照壁后边走出两个小宫女来扶着她步入了内殿。

杨怀仁歪着头看着高太后的身影不见了,才站起身来,边揉着自己的跪得早已酸麻的双腿边小声骂道:“凑,打一棒子再给个枣,你当老子是三岁小孩呢?

话都让你说了,到时候赏赐少了,就算老子不跟你拼命,我家韵儿也得跟你算账!

臭老太婆,别看你今天闹得欢,老子将来找你拉清单,哼!”

杨怀仁边往门外走,边翻看那块精美的玉牌。

玉牌不算大,大概只有勺子头般大小,却有半寸厚,而且摸上去润泽光滑,质地坚硬,倒是块上好的翠玉。

玉牌的正面浮雕了一朵绽放的菊花样式,配合着玉石原有的纹理显得更加栩栩如生,似是那朵菊花是真的正在开放一般。

而背面只雕刻了两个篆体的大字——“内卫”。

第123章 杀身之祸

赵頵在寿安宫的侧殿里心情焦灼地等待了许久,搞不明白他母后到底在跟杨怀仁说什么话,做什么事。

他是了解杨怀仁的,平时挺机灵,越是关键时候,越是容易犯浑,万一在太皇太后面前说了什么不着边际的浑话,失了礼仪,那可如何是好?

也不知是不是吃了辣椒的缘故,随着赵頵越来越焦躁不安的心情,一杯又一杯的茶水下了肚,不知不觉之间,伺候他的小内侍已经给他换了三壶茶水。

终于憋不住了,赵頵才捂着肚子跑去了茅房,舒畅的开闸放水之后,心里记挂着他的好兄弟好哥们,腰带还没扎好就往回跑,正巧看见杨怀仁从寿安殿里走了出来,于是他赶忙迎了上去。

“不知母后都跟你说了些什么话啊?那个……没为难你吧?”

杨怀仁摊摊手,“没什么,只不过唠了些家常,最后命我跟那个什么太蠢太浪的号称倭国第一名厨后天在宫里比一场厨艺,其他就没什么了。”

赵頵虽然地位显著的王爷,年龄上也长了他近二十岁,但是在杨怀仁心里,他还是单纯的,他的内心里从来没沾染过那些肮脏的纷争,还是处女一般的清洁的纯真。

第一件比试厨艺的事情,原本就是他跟他大侄子赵煦惹出来的,估计知道他被太皇太后召唤进宫里那一刻,他就猜到了,所以告诉他这一件事也没什么。

但是第二件事,就绝对不能说了。

一是因为这件事关系到何之韵身份的秘密,即便赵頵是何之韵的堂兄,也没有必要让他知道;

二是因为高太后是赵頵的生母,这么多年来,他见到的都是他母亲慈爱的一面,杨怀仁实在不想让他知道他母亲残忍毒辣的另一面;

而第三嘛,关于内卫的存在,还有自己被迫成了内卫的事情,还是不让他知道的好,知道了对他来说,也许只会令他内心痛苦。

赵頵提着裤子一脸兴奋,“你答应了?”

“我去,你不废话嘛,天底下让你害怕的人只有一个,难道我就不害怕了?”

杨怀仁其实心里想踹他,这件事还没跟你算账呢,没想到你听了我答应下来之后竟然这么高兴,看来之前那些抱歉都是装出来的。

赵頵看到杨怀仁憋着嘴不高兴的样子,才意识到自己漏了陷,不过那份尴尬只停留了一秒钟,眼珠子提溜一转,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杨怀仁也无奈地跟着他笑了起来,想起刚才高太后的一段话,疑惑的向赵頵问道:“不过有一件事我没弄明白,我刚买了个庄子的事,你也是知道,随园春的蒸馏作坊就安排在那庄子的大宅里。

当初我第一次去的时候,看到庄子里的农户们生活过的很困苦,我就想,他们都是天底下最朴实最勤劳的一群人,付出了一年的辛勤劳动,却只换回勉强温饱的粮食。

出于同情心,我当时就夸下海口,说免了他们的地租,还要替他们缴纳朝廷的税赋。

对我来说,一年几千贯的税赋不过是毛毛雨而已,但是对他们就不同了,没有这些负担,也许他们就能生活的更富足一些,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让你说,兄弟我是不是一个大大的好人?

可是怎么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话里话外的好像拿这件事来要挟我似的呢?”

杨怀仁觉得自己这么做,在别人眼里肯定是个大善人,所以说话的时候仿佛自己脑门子上写了个大大的“善”字一样,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却不料赵頵听着听着眼睛越瞪越大,好像看见了鬼一样的面目恐怖。

赵頵赶紧右手捂着杨怀仁的嘴,左手使劲把他连拖带拽的到了院子里的一个角落,神色紧张地环顾了下四周,生怕有外人把这话听了去。

杨怀仁用尽了所有力气才挣脱了那只捂着他嘴巴的手,又使劲用袖子来回的擦拭嘴巴,吐了好几口吐沫才气恼的骂道:“靠,干毛呢,你上完茅房洗手了没?”

赵頵使劲在杨怀仁脑门上拍了几巴掌才紧张兮兮地说道:“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是不是疯了?是不是活够了?

你难道不知道‘匹夫犒天子民,乱民也;匹夫犒天子军,谋反也。’的道理?

也就是你年轻,又是个不思入仕只想着赚钱的生意人,换做朝堂上任何一个官员或者将军,你已经人头落地了,你想让本王的义妹做望门寡不成?”

杨怀仁吓得三魂没了七魄,他真是好心办了傻事,幸亏是有内卫监视了他,早告知了高太后,才让高太后拿这件事要挟他乖乖听话给她办事。

若是换了另一个别有心机的人把这事给捅出来,那可不是现在被强迫加入内卫那么简单了,家破人亡都是分分钟的事。

杨怀仁现在才明白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现代人,也许你的知识是比古人多,但是不代表你就比古人精明,封建社会那些奇怪的规矩多了去了,而且动不动就容易招来杀身之祸,以后还是要更谨慎一些,万万不能再按着自己的随意性子来了。

杨怀仁感觉自己这一身冷汗出的,整个后脊梁全都湿透了。看来自己还不是做好人的料,当好人差点把自己撂进去,好人难做这句话,真的不虚。

打着摆子跟丢了魂一样随着赵頵原路回到御厨房,被渐凉的秋风一吹,才慢慢缓过神来。

赵頵见他样子,只好吩咐马车先把他送回家休息。

临别的时候问了句:“那十八那天你要进宫跟倭人厨子比试,迎亲的事?”

“不改期,就那天娶,我杨怀仁答应了韵儿的事,绝不拖延,既然上午迎不了亲,那就下午迎亲,反正我是绝对不会拖的。

不过这就要麻烦赵兄从新安排一下了。”

赵頵点点头,表示让他放心,对他下午迎亲这种壮举,报以佩服万分的坚毅眼神,这才施礼告别。

杨怀仁一路上想明白一件事,生命是宝贵的,何况自己这已经是第二次生命,就更应该珍惜。

所以,成亲这种事,就绝不能拖延,享受生命,就在于抓住眼前的每一刻时光,用这转瞬的时光去陪伴每一个值得你去爱的人,和这个值得你付出爱的人共同去把握每一个创造新生命的机会,这最后一个理由,大家都懂的。

第124章 吃鮓要投标

回到自己家,杨怀仁才长舒一口气。

这一上午叫太皇太后老太婆一道懿旨给折腾的,那叫一个腰酸头疼腿抽筋。

屁股刚一沾椅子,母亲就欢天喜地地从后堂跑出来问三问四,皇宫里啥样啊,宫女们俊不啊,太皇太后召你进宫又有啥事情啊,乱七八糟问了许多让杨怀仁哭笑不得的奇葩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