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547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而小生子也明白,从选择了走上这条路开始,他能选择的余地就不多,杨怀仁这么说了,他只能听从。

当然,小生子也知道,事情总是两面的,加入风神卫,意味着他以后要听杨怀仁吩咐,但对他来说也不过是换了个主子而已。

他这种人,虽然比常人聪明一些,但没有靠山,他照样没有多少前程可说,而有了杨怀仁做他的靠山,即便受控制一些,也总比将来没有着落的好。

小生子毫不迟疑叩谢道,“多谢王爷栽培。”

杨怀仁点点头,“你过来,我有几句话跟你交代一下。”

管秋漓虽然没搞懂杨怀仁为何这么做,但他也有自知之明,当打手或者看家护院他在行,跟聪明人一起玩计谋他就外行了,见杨怀仁有话单独和小生子说,很有眼力价儿的退出了房间,侍立在门外。

杨怀仁唤过小生子来,在他耳边悄悄说了一番话,小生子不断的点头,时而露出惊讶,时而露出佩服的表情。

等说完了这些,杨怀仁又道,“将来你成了风神卫,本王绝不会亏待你的,等赵献球倒了之后,漕运衙门里是绝对不能乱的。

这一摊子事还是你比较熟,到时候还要你操持着,保持衙门和大运河的正常运转。”

杨怀仁觉得,漕运衙门虽然重要,规模也大,而且日常事务繁多,但赵献球都能让漕运衙门运转流畅,比他还聪明的小生意没理由没有这个本事。

其实衙门里各个环节都是有专门的专业人才和官吏来管理的,赵献球也不过是懂得用人,懂得在专业领域放权罢了。

小生子虽说来漕运衙门还不到两年,但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在赵献球身边带了这么时间,应该对赵献球是怎么运作漕运衙门正常运转的非常了解,耳濡目染之下,暂时保持衙门稳定是绝无问题的。

小生子知道这是杨怀仁准备在时候重用他了,就算凭他的资历年纪可能不会是漕运衙门的一把手,但他作为风神卫安插在漕运衙门里的重要人物,相信将来前程一定一片大好。

小生子又一次跪地拜谢,杨怀仁也没空听他说些感激或者拍马屁的废话,便让他先回去,嘱咐他按照计划行事。

第1362章 忽悠赵献球(上)

小生子走后,管秋漓才进来,他自然不会去打听杨怀仁的计策。

不过杨怀仁也没打算瞒着他,而是把自己的计划,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慢慢告诉了他,至于他想不想的明白,杨怀仁也没有强求。

管秋漓听完,只有自叹弗如的份儿了,心说聪明人就是会算计,做事也做的有点绝,尽管他对赵献球没什么好印象,但想到他的下场,管秋漓还是有点黯然神伤。

毕竟他们都是当公公的,就好像是一种同类之间的同情心一样,他们做公公的本来就很可怜了,要再不得好死,那真是太悲惨了。

对杨怀仁来说,对百姓的怜悯没有错,但对恶人的怜悯是没有用的,甚至会因为对恶人的怜悯伤害到自己在乎的事和人。

所以对坏人,就要一棍子打死,打不死被他所害,那就愚蠢了。

另一方面,他刻意让小生子加入风神卫,也是有他的目的的,大运河对于大宋的来说简直太重要了,说是大宋生命的大动脉也一点不为过。

杨怀仁以前疏忽了很多事,只想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去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就好了,别人的事情,能不掺和就不掺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事情让他渐渐改变了看法,有些事,你必须去管,说是为了百姓的福祉也好,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也好,大运河,他必须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有了对大运河的控制,才能更方便的实现他的理想和计划,而这一点,他要通过暗地里控制漕运衙门来实现。

他目前的身份不方便涉足河运事宜,也不好牵扯进漕运衙门里去,但他可以通过风神卫中的代理人来控制,而这个代理人,他觉得小生子公公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小生子的确很聪明,但越是聪敏的人越是不好控制,跟这种人不能靠感情来维系,他信不过任何人。

从他在宫中被冤枉然后被打瘸了一条腿开始,他就不会信任任何人了,即便是暂时听从某人的吩咐,也是为了自己着想而已。

他在漕运衙门把赵献球服侍的舒舒服服,就是这种想法的体现,后来发现有人对赵献球不利,他立即就背叛了赵献球转投了杨怀仁,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所以说要收纳小生子这个聪明人为自己所有,杨怀仁的办法就很简单了,也不用打感情牌,直接给他摆利害,用风神卫这道枷锁控制他就好了。

小生子也不会不懂得杨怀仁的做法是什么目的,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倚靠杨怀仁这棵大树乘凉,而他得到的东西,也是他以前不敢想象的。

杨怀仁起身走到床边,也开始欣赏扬州的旖旎夜景,带着些秋凉清风拂面吹来,让他清醒了不少。

忽然间杨怀仁觉得自己下江南的做法,一开始想简单了,现在看来,他这次下江南得到的东西,远远比他单纯为了躲避朝堂上的纷争要多得多。

而且他得到的东西,也必然会成为他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

两天后,赵献球收到一封信,是鸿运布庄的唐掌柜的暗中派人送来的。

赵献球本以为是唐掌柜的向他汇报这几天打点那些禁军将军的账目情况,却不料信中说的却是另一件事。

赵献球屏退了众人,只留下他最信任的小生子公公,把看完的密信递给了他看。

小生子弓着身子不敢接,赵献球道,“小生子,你是咱家身边最贴心的人来,这封信你看看无妨,记得看完了给爷爷想想,是谁这么胆大包天,敢盯上我赵献球了?”

小生子这才伸手把信接了过来,一看上边没有字,竟是一副简单的图画,但他跟着赵献球久了,倒是能大致看懂画上所表达的意思。

信上画了一家布庄,既然信是鸿运布庄的唐掌柜的秘密派人送来的,那么画上的布庄一定就是指的鸿运布庄了。

而在鸿运布庄对过和后门外的巷子里,分别画了两个蒙面的黑衣贼人样子的人,看那意思应该不是说有贼偷惦记上了鸿运布庄,而是有神秘人盯上了鸿运布庄了。

小生子心说按照王爷告知他的计划,这就算是开始行事了。

凭着风神卫的刺探能力,如果真是加强了对鸿运布庄的盯梢,像唐掌柜这样的普通人自然不会发觉到什么的。

既然能让唐掌柜的发觉,你这么做就是故意的了。

小生子装出一副讶异的样子,“爷爷,这是咱们被某些有心人盯上了?难道他们能知道鸿运布庄的秘密?”

赵献球也很怀疑,鸿运布庄作为他的秘密金库,向来行事低调,赵献球也从来不公开和唐掌柜的联系。

而知道鸿运布庄秘密的人,除了他和帮着他传信的小生子之外,就只剩下那些给他送钱的金主了。

那些金主都是些商人,自然不敢给他暴露了这个秘密,而且像黄百万和白银海这样的人,也只会觉得赵献球让他们送钱去鸿运布庄而已,并不一定知道鸿运布庄就是个金库。

当初他想到这个大隐隐于市的主意,就是觉得他的金库怎么藏,都会被有心人发现的,越是藏到城外什么秘密所在,其实越是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而把金库藏在扬州城内最繁华的东关大街的一家商铺这么显眼的地方,反而不容易让人起疑。

但现在还是被某些人发现了,赵献球不得不把这件事联系到最近那些禁军将领来他这里索要好处的事情。

心说如果是简单的江湖贼偷,他倒不怎么担心,反而有可能是这帮禁军将军们用这种方法,让他把自己的秘密金库的所在暴露出来,然后再派人盯上,对他的威胁有点大。

赵献球猜着说道,“小生子,你说是不是这帮杀千刀的禁军吃了爷爷的好处还觉得不够,又惦记上爷爷的老本了?”

小生子也装出一副皱着眉头思考的样子,“爷爷,我觉得有可能啊,这帮人平时在京城的时候,自然是不敢惹那些东京城里有背景靠山的有钱人的。

所以乍一到了江南,见咱们扬州这么富庶,自然想着要大捞特捞一笔,前些日子来没脸没皮的跟爷爷要好处,那也许只是试探。

他们见爷爷很爽快的答应了他们,还立即给他们送去了银子,自然觉得爷爷好欺负了,忽然会觉得千儿八百两的银子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自然会想着谋得更多的好处。”

赵献球大惊,“你是说,他们这次连做样子的力气也省了,直接打算明抢了?”

第1363章 忽悠赵献球(中)

小生子装作帮助赵献球分析道,“爷爷,小生子觉得明抢他们还是不敢的,他们可是禁军,照规矩,没有皇命,他们是不能进城的。

但是他们派了人进城来,又发现了鸿运布庄的所在,这里边事情就复杂了。”

“你的意思?”赵献球紧张起来。

小生子小声道,“爷爷的金库被人盯上了,他们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贪呗。他们知道爷爷的这些财产见不得光,所以才敢这样明目张胆的去盯着。

那意思,就是给爷爷一个下马威了,逼着爷爷继续给他们更大的一份好处。

若是爷爷不继续这么做,恐怕他们会用各种办法来恶心爷爷,比如,把这件事告诉王爷?”

赵献球身子一颤,脸色发白,眼珠子里快要瞪出血来。

“强盗,强盗啊……”

赵献球琢磨着,如果真像小生子分析的一样,那他就麻烦了,自己这些年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财富,不可能白白送给了这帮杀千刀的禁军。

但要是不给,他们真把这件事捅到杨怀仁那里去,他又该怎么办?

因为在他心里觉得杨怀仁也不是什么清廉的人,杨怀仁要是知道了他有这么多的身家,恐怕比这帮禁军将领贪的更狠,到时候把他搜刮的渣都不剩也不是不可能的。

赵献球心中原本那个不太愿意相信的念头忽然又浮现了出来,他疑惑道,“小生子,你说这件事,从一开始禁军那帮杀千刀的来咱这里要钱开始,是不是就是杨怀仁那小子的主意?

他装清高不当面跟爷爷要钱,却等到自己离开了扬州之后,故意把禁军安排在扬州城外,目的就是看上了爷爷的家产?”

他想了想,忽然骂道,“岑孝年这个王八蛋,一定是他告诉姓杨的老子有个金库的!

本来姓杨的只在扬州待了一天,也收了爷爷的不少礼物了,咱家也记得当时他急着要带安国公主的去瞧病,所以第二天就走了。

但他到了江阴,面见了岑孝年之后,后边的各种事情就来了,也就是说,是岑孝年这个王八羔子撺掇着姓杨的来爷爷身上割肉啊。”

小生子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长大了嘴巴,“对啊,爷爷不说,小生子还都忘了这茬儿了。

王爷来的时候急匆匆的,收了东西也是急匆匆地便走了,可他的大船到了江阴,却停了三四天,之后才又去了苏州。

这几天里,岑孝年这王八羔子有什么诋毁爷爷的话,怎么说都够了,所以王爷之后便惦记着爷爷的财产了。

这帮京城里来的钦差大人,名义说是来江南巡视,替天巡狩整饬吏治什么的,实际上他们来江南这种富庶地方,还不是为了搜刮财富?

姓杨的在京城的时候就出了名的贪财好色,他要是从岑孝年那里知道了爷爷财产丰厚,怎么可能不动心呢?

所以很有可能是岑孝年给他出的主意,让他利用禁军的将领们来从爷爷这里分财产。

先让那帮粗鲁人们上门直接讨一份好处,实际上是早安排好了人盯着咱们爷俩呢,咱们为了拿钱,必须要去唐掌柜那里支取,这便让他们知道了爷爷的金库所在。

几个月前扬州城内黄白两家斗富的事情如今传的人尽皆知,姓杨的听了之后,能不觉得爷爷这里肥的流有吗?

他要是不听了岑孝年的奸计来算计爷爷,说出来小生子都不敢相信!”

赵献球拳头里快攥出水来了,咬着牙骂道,“果然是岑孝年,这王八羔子一直就跟咱家不对付,可没想到他竟然这么阴险,利用姓杨的来算计咱家。”

小生子问道,“爷爷先别生气,事情既然已经如此了,咱们该怎么办?”

赵献球这才稍稍冷静下来,去想应对之策。

可好主意哪是那么容易想出来的?杨怀仁首先他就惹不起,那些禁军将领他也不敢得罪,可要任人宰割,把他多年来辛苦积攒的财富拿出来孝敬他们,赵献球是绝对不肯的。

可想来想去,却又想不到什么好主意,赵献球又望向了小生子,“小生子,爷爷知道你机灵,不如你给爷爷出个主意啊。”

小生子装作为难,这是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赵献球心中烦闷,不耐烦地喝道,“谁啊?”

门外一个小吏道,“公公,有封信,是童贯童公公差人送来的。”

赵献球楞了一下,心说童贯这时候派人来给他送信,是什么意思?

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先看了再说,赵献球命人进来,把信收下,又打发那送信的小吏出去。

打开信一看,也是一幅画,画里说的是杨怀仁的官船在苏州停靠已经数日,一位郎中模样的人走上船去,可另一位尊贵的人却带人下船了。

赵献球看完心中大惊,把信拿给小生子看,自己喃喃道,“童贯这封信的意思……难道是说杨怀仁的船之所以在苏州停靠不走了,是因为姓杨的已经从杭州请来了那位什么神医给公主瞧病。

而姓杨的本人,早已经带人秘密下船,不知道去了哪儿了?所以他才拿着患病的借口不下船去接见苏州本地的官员。

那么……姓杨的下了船,会去了哪儿呢?”

小生子从旁边惊讶道,“爷爷,坏了,姓杨的要是没有病,他装病就是为了偷偷离开官船的话,那么大概应该是又回来扬州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