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543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这还不算啥,那个号称是杨怀仁的大舅哥的,虽然官不高,但礼却不能短了,至于那位还是校尉的吕济远,就更不能慢待了,答应了双份,必然有一份是孝敬他老爹的。

赵献球点着灯熬着油拨弄着算盘子算了一笔账,最后那个数字着实吓了他一大跳。

虽然十几万两银子对眼下的他来说还到不了伤筋动骨的地步,但就这么一下子送出去,他的感觉就好像钝刀子在心上慢慢剌似的,疼得他心头直滴血。

其实赵献球也可以选择不给,但城外可是驻扎着近两万禁军,这帮人要是给他找麻烦,恐怕要够他喝一壶的。

于是他又开始骂娘,操着他那娘里娘气的声音骂得嗓子都哑了,这才一个劲的喘粗气。

一个贴身的小公公赶紧上来送茶水,还一边去抚弄着赵献球的后背,生怕他顺不过气来。

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经不起这么折腾。

赵献球缓了缓,扶住了小公公的胳膊,这会儿也冷静了下来,“小生子,这是他们在割爷爷心头的肉啊,可是咱们能怎么办呢?

不给?这帮禁军里的军汉,可不是漕军里那帮废物,他们在京城里可都是有背景的,最不济的,也是哪个没落勋戚的子弟,咱们如今在宫里没了靠山,不敢不认啊……”

名叫小生子的小公公也就十五六岁,应该是从小就卖进了宫里的,前年在宫里不小心打破了以为娘娘的妆盒,被打了一顿板子把腿打得不利索了,才被发配到江南来。

其实小生子人很机灵的,那次事情还真是倒了霉了,娘娘把盒子交给他手里让他拿着的时候,盒子就已经破了,偏偏被娘娘说是他故意打破了的,所以才有了后边的劫难。

小生子心里清楚,盒子可能是宫里哪位有权有势的娘娘赠的,自家娘娘不小心打破了不好圆过去,才找了他当了替罪羊。

宫里的事情,那都是那些主子们的游戏,他这种当仆子的,能留下命来就算不错了。

挨板子的时候那位娘娘是可以嘱咐嘱咐行刑的公公打重一点直接把他灭了口的,念在他年纪还小,这才动了恻隐之心,只是打跛了他一条腿,留了他一条贱命。

之后小生子还得给娘娘叩头叩得脑袋瓜子鲜血直流表达对娘娘的感恩,这都是命,他也不过是瘸了而已,宫里娘娘将来的下场,不见得就比他好到哪儿去。

把他送到江南来,其实娘娘的目的也是让他闭嘴了,这点道理他还是懂得。

来了漕运衙门,便是在赵献球身边做些杂活,赵献球觉得他很机灵,才把他留在了身边,同样也认了干亲。

不过他还到不了干儿子这一辈上,只能给赵献球当干孙子。

小生子心里早就有了想法,只是他还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从他嘴里说,于是劝慰着,“爷爷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咱们不值当的。

爷爷您得这么想,禁军下江南,这是多少年来头一次,咱们就当破财免灾了,这帮瘟神在城外这么驻着,不知道还要给咱们惹了什么祸端。

如今给他们些钱财打发了,说不定过几日他们就开拔继续南下了,送走了这帮瘟神,咱们的日子还长呢,那十几万两银子,咱们不出两年就捞回来了。”

这话听到赵献球耳朵里,倒是很受用,“小生子,还是你机灵啊,爷爷这些干儿孙里,也就你能说得出这么贴心的话了。

那帮粗汉,有点银子就知道逛窑子,哪里真心替爷爷操心劳神过?

罢了罢了,破财免灾,这破财爷爷认了,只希望真的免得了灾才好,爷爷六十多了,还能熬个几年?

只希望老了老了,能留下副全乎的尸骨,本来身上就少了些东西了,要是尸首再不全乎了,下去了也不好向爹娘交代。”

两人相互劝慰着,最后赵献球深吸一口气,“给那帮杀千刀的准备礼物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康掌柜的那边,你拿着爷爷的玉牌去,把账本交给他,让他照着本子上的数额准备就行。

等分好了礼物,你再去跑一趟城外的大营,记得勿要送错了礼品就好,那帮杀千刀的看了礼物,多少的他们心里都有数的。

至于他们要的猪肉鸡蛋,把这事交给黄掌柜和白掌柜去办就好,你支应他们一声,他们自然懂得如何去做。”

小生子不断点着头应和着,等赵献球说完了,他才问道,“黄掌柜和白掌柜那边,几年刚交了这两年的例钱,再让他们办这件事,怕他们心中会不悦,毕竟两万人的吃喝,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赵献球叹了一口气,“爷爷怎么就不知道了?可爷爷亲自去收猪收鸡蛋给禁军送去,怕有心之人又要编排爷爷了,那可是禁军,官家的看家护院,咱们做事还是小心点好。

这账从衙门里走是肯定不行的,数目太大,户部那边不会瞧不出来,让爷爷花自己的钱,那禁军吃的哪里是猪肉,是爷爷的心头肉啊!

黄掌柜的和白掌柜的那边,你也说几句好话,毕竟咱们发财还指着人家,呃……就说这钱算是他们预支了后年的例钱了,爷爷心里有数,也记得他们的好了。”

又想了想,赵献球才摆摆手,“好了,去办吧,务必在三日之内把事情办好了就成,爷爷累了,唉,心累啊……”

小生子这才换了门外的两个仆子进来扶着赵献球回府休息……

屋顶之上,一个玲珑的身影缓缓去了手边的瓦片来把屋顶上那个缺口盖上,左右瞅了瞅,等那个年轻跛脚的小公公走了出来,才悄悄跟了上去……

第1353章 小生子(中)

小七跟着那个叫小生子的小公公出了漕运衙门,便唤了另一个手下人继续跟着,他立即回了烟雨楼把情况告知杨怀仁。

“小生子?”

杨怀仁念叨着,努力从回忆里寻找关于这位小生子的线索。但他想了好久,也不记得宫中有这么一位小公公了。

这也难怪,宫里想这样十五六岁的小公公多了去了,特别是后宫里的这些公公,杨怀仁也不是经常往皇宫里跑,自然没有什么印象。

至于小生子的身世,杨怀仁倒是觉得他有点可怜,后宫里除了那些主子们,当太监宫女的,还真都是贱命的。

后宫里那些娘娘们整天弄出来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有几个像小生子一样倒霉的小太监那也太正常了。

他转向了管秋漓,“你刚从宫里出来不久,对这位小生子公公可有什么印象?”

管秋漓摇摇头,“后宫里的下人们,有几个有名字的?要是见了面,说不定还能眼熟,但光听名字,我是想不起来的。”

小七大致给他描述了一番小生子的模样,最后刻意说了句,“对了,他是个跛脚,右腿有点不利索,走起路来瘸得很明显。”

管秋漓还是摇头,“见年死在宫里的太监宫女都数不过来,一个瘸子小公公,根本不会惹人注意的。

不过一个瘸子公公……”管秋漓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残腿,“要不是主子照拂着,是很难继续留在宫里的,派他们到地方上伺候那些管事的公公,倒是很常见的。”

杨怀仁道,“那这位小生子就是因为瘸腿才被打发到了漕运衙门里来伺候赵献球的了。”

接着他转向小七,“要是像小七哥哥说的那样,这个小生子很受赵献球器重和信任,那么他一定知道很多咱们想要的东西。”

小七晃着脑袋,“赵献球倒是提到过一本账本,刚才还吩咐小生子公公出去办事,说是按照账本上的安排来。

听着意思,这本账本不出意外,应该是赵献球的秘密账本了,要么是他收钱的账本,要么是他送钱的账本。

不管是哪一样,如果咱们能拿到了这本账本,相信能从中挖出很多人和事来,给咱们对付赵献球又增加了不少的证据。”

“说的不错,”杨怀仁道,“有账本自然好,不过光一本账本,还是不够的,赵献球藏钱的地方,打探的怎么样了?”

小七道,“已经派了所有风神卫出去查探了,只要是好赵献球有关系的人和地方,都有人盯着,不管哪里有什么异样,咱们立即就能知道消息。”

杨怀仁点点头表示认可,“鱼饵咱们已经下了,鱼儿咬不咬钩,也许就在这两天之内就会见分晓。

这个小生子公公,尤其要盯紧了,从赵献球话里的意思看,他要用钱应付咱们兄弟们,必然要从他的秘密小金库里取钱。

他不会自己亲自去做这件事,一定是安排了他信任的其他人去办,如果这个人是小生子公公,我觉得咱们可能会有很大的突破。

至于这位小生子公公嘛,看看能不能争取他做污点证人,许他一些好处也不难。”

小七道,“我会吩咐人跟紧他的。”

……

第二天,风神卫回报,小生子昨夜直接回了住处,并没有接触其他人,至于账本在不在他身上,判断上是应该在的,但因为没亲眼看见,谁也不敢确定。

而赵献球这边,犹在为了那些钱而心疼,今早去衙门还去晚了,听说今日没有禁军将来再来拜访,这才轻松了一些。

小七决定亲自去跟踪这位小生子,因为即便是白天,他的样貌也有很大的隐蔽性,扮作一个小乞丐或者小孩子,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

凤祥茶楼。

小生子公公今天没有去当差,而是换了一身常服,一大早就来茶楼喝茶。

凤祥茶楼有两层,一层接待的都是散客,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三教九流的,大都是吃一碗粗茶都忙着生计的汉子们。

二楼则清雅幽静了许多,早上客人也不多,有几个闲人老汉围着一张张桌子下棋,悠闲的时光里边喝茶边下棋,倒是很会享受老年生活。

当然,能上凤祥茶楼饮茶的客人都是熟客,也都是有点家产的富贵人。

小生子是被小二哥请上楼的,看样子他应该是这里的熟客,一上楼他便直接走到了沿街靠窗的一张桌子处,坐下来要了一壶雨前茶,然后慢慢的喝着,神情悠然。

小七和风神卫的人就在凤祥茶楼斜对过的一家牙行的二楼上通过窗缝瞧了过来。

小七有点弄不懂了,赵献球安排小生子三天内把送礼的事情办好,他不去忙碌,反而一大早来凤祥茶楼喝茶是什么意思?

不过值得可疑的是,这条街就在东关大街隔壁,离的当初黄百万和白银海摆银斗富的地方不远。

小七觉得这个特殊的地点,还是值得怀疑的,唯独小生子上了楼之后,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喝茶,时不时的瞧瞧楼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并没有其他的动作。

难道他在等人?小七琢磨着,很可能是这样的,即便小生子作为赵献球身边的人,可能也不知道赵献球金库的所在。

赵献球那么谨慎,从收银子,到传递信息,到存放银子的金库,一环一环的紧密相连,却又各自独立,并没有人知道他一整条的利益链条是如何运作的。

小生子只是其中的一环,而且他应该是那个负责跑腿传信的人,他来凤祥茶楼,应该是和赵献球昨日提到的那位康掌柜联络了。

康掌柜是谁,连扬州的风神卫也没有印象,城里有头有脸的买卖人里,并没有姓康的,或许康掌柜的名号,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并不代表他就是个买卖人。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茶博士已经给小生子的茶壶里添了三次热水,可那位康掌柜还是没有出现。

小七抬头看看日头,已经临近中午,小生子就这么在凤祥茶楼干坐了一上午,他究竟是在干吗?

第1354章 小生子(下)

就在小七对小生子公公的怪异行为感到迷惑的时候,小生子忽然站起身来,把茶钱留在了桌上,然后径直下楼,走了。

小七有点懵,立即吩咐人暗中跟了上去,他自己却在望着对面茶楼上小生子做的那张桌子发愣。

这个小生子公公在搞什么?赵献球不是让他抓紧准备给禁军将领们的礼物嘛,怎么他还有闲工夫跑来凤祥茶楼喝茶,而且是一个人枯坐了一个上午?

茶博士见靠窗桌上的客人走了,便过来收了茶具和茶钱,从新擦干净了桌子,并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小七似乎觉得哪里不太对,仍旧留在原地思考着小生子这么做的原因,不时的抬头望了一眼小生子做过的桌子,但怎么都想不通他来凤翔茶馆坐了这一上午到底是什么目的。

没过多久,凤祥茶楼里渐渐忙碌了起来,不少买卖人来到这里,或一个人的,或二三人结伴的,走上茶楼的二楼,各自叫了些自己喜欢的茶水和点心,边喝茶边聊着闲话。

凤祥茶楼附近算是扬州城内的商业中心地段,包括东关大街在内,相邻的或相交叉的几条街道,大多是一些买卖人家的店铺。

但这里没有人家和住户,几乎都是商铺,所以一些来不及中午赶回家吃午饭的掌柜的或者老板们,便在附近的小酒馆吃顿便饭,或者来茶楼了吃些点心当做简易的午餐。

小生子坐过的靠窗的座位,也坐了两个人,看他们穿的都不错,一看就是本地商户的样子,小七对本地人也不熟,便喊过一个本地的风神未来帮忙辨认。

风神卫确认之后,说二人都是东关大街上做买卖的商铺掌柜的,一位姓唐的是经营布行的,还一位姓周的是做典当买卖的。

两人的铺子离的不远,从他们交谈甚欢上来看,二人应该是早就认识的,午间遇上了,便相约来凤祥茶楼饮茶吃些点心,如果只是如此,也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小七望了对面好一会儿,才吩咐继续留下人来跟着唐掌柜和周掌柜的,他去小生子那边刺探情况。

小生子接下来回漕运衙门吃了午饭,然后便陪着了赵献球身边忙前忙后,知道傍晚回了家,期间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发生。

赵献球的表现还是老样子,今天没再应酬禁军将领他放松了不少,也看不出什么怪异之处。

晚上小七回到烟雨楼,把今日之事和杨怀仁一说,杨怀仁也没觉得事情有什么奇怪的。

但这时黑牛哥哥派来的一个亲卫来报,今天下午开始,那些按照杨怀仁吩咐去漕运衙门赵献球那里钓鱼的将军们,陆续开始收到了赵献球的礼物了。

杨怀仁和小七大吃一惊,心说小生子是怎么把消息和账本传递出去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