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52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小犬纯太郎大笑道:“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好看有什么用?你穿的衣服好看,能吃吗?你的鞋子也好看,能吃吗?”

“你你你……”

薛大厨被他一番诘问堵得双眼瞪得老大,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崇政殿大学士程颐见大宋的御厨被倭国厨子说的语塞,忙站出来说道:“好看是不能当饭吃,只不过食物的外形好看,是可以增进人的食欲的。

两位大厨比试的是厨艺,是食物的优劣,阁下若拿衣服鞋子来做比喻,是偷换了概念,脱离了原本比较的食物。

何况薛御厨说的也有理,我们大宋的美食传统,的确是讲究色香味俱全的。”

小群纯太郎抢过老大人的话辩驳道:“这位大人说在下偷换了概念,难道阁下不是偷换了规则?

方才说的是比试一道蛋炒饭,虽然是在大宋的宫廷里比试,却不曾约定要按照大宋的规矩来,再说评判们都是各国的来使,如果按照大宋的规矩,是不是有失公允?”

程颐想了想刚才官家说比试蛋炒饭的时候,确实不曾提过要按哪国的规矩来,他作为宋人,想当然的就认为既然比试的地点是在大宋,就是默认了按照大宋的规矩。

可小犬纯太郎拿出各国使节来说事,那么如果再非抓着按大宋的规矩来比较的话,那么无疑于以主欺客,反而失了大宋一直以来宽容大量的体面。

第115章 不如算平手

程颐想了想,他既然只说味道,那么单论两份蛋炒饭的味道上来讲,虽然两人风格不同,但是两种不同的味道都算的上美味,并不能凭此分出个高低。

“既然倭国大厨只说味道,那么就味道上来说,我大宋的薛大厨的这一份金玉满堂,同样是美味,并不能分出高低。”

尝过了两份蛋炒饭的众人觉得程大人说的也有理,纷纷点头表示附和。

小犬纯太郎摇了摇头,不理大宋的几位重臣,而是对各国来使说道:“诸位使臣,你们也许觉得两份蛋炒饭味道不同,但是都可以算得上美味,诸位也不好分辨到底哪一方胜出。

但是如果听过了在下下边说的话,也许就更容易能分的出两份蛋炒饭孰优孰劣了。

第一点,在下也必须承认,薛大厨的金玉满堂确实用料讲究,制作精致,但是他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蛋炒饭是要趁热吃的。

薛大厨的金玉满堂刚出锅时,确实看上去外观精美,香气诱人,只不过放置了许久,等到诸位吃进了嘴里,是不是已经不够热了?是不是影响了口感?

如果趁热食用,这道金玉满堂会更加美味,而没有油腻之感,正是因为放的时候过长,所以大家吃到嘴里会微微觉得油腻。

作为一个大厨,自己做出来的食物,不单单要掌握火候和技巧,吃到食客嘴里的感受,那才是关键的,这一点薛大厨都想不到吗?

第二点,也是今天在下跟薛大厨比试这道蛋炒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比试的是蛋炒饭!

请问诸位,刚才在薛大厨的金玉满堂里,诸位有谁吃到饭香吗?

在下认为,薛大厨这道菜名字不错,金玉满堂,各种名贵食材种类繁多,各种味道层次分明,却唯独把这道蛋炒饭最主要的材料饭给忽略了。

没有米饭味道的蛋炒饭,还能称得上是蛋炒饭吗?

如此说来,是不是薛大厨用尽了天下所有鲜味制作一道菜,随便点几粒米饭,也说这是蛋炒饭拿出来比试呢?这是不是明显偏离的今日比试的主题?”

薛大厨听了他的道理,禁不住出了一身虚汗。心中感慨道,倭国这小子太阴险,一开始制作的时候,他就等着我先做完,他却在一旁看着。

等我的金玉满堂除了锅,他才慢慢悠悠却做他的蛋炒饭,等他做完了,他心里清楚我们官家会处于礼节先趁热吃他做的那一份,那我这一份就放凉了。

原来这小子早就算计好了这一点,知道这次临时约定的厨艺比试没有规定时限,故意拖慢了过程,让我的金玉满堂放凉了影响了口感,这是早挖好了坑在这里等着我呢。

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说这次比试的是蛋炒饭,难道我做的就不是蛋炒饭了?只是这帮番邦使节平时没怎么吃过蛋炒饭,根本就不懂,他这么一说,自然便会觉得这个小犬说的有道理了。

薛大厨虽然明白了小犬纯太郎的阴谋算计,可是他嘴笨,想去反驳,想尽了脑子里所有的词汇,也没想出能把他的论点驳倒的语言。

年过花甲的礼部尚书范纯仁本不愿意参与到跟倭国使节的辩论中来,他是当朝的大儒,又是礼部尚书,朝堂之上跟一个番邦厨子辩论,他觉得有失体面。

只不过这次厨艺比试涉及到两国邦交的一个原则问题,眼看各国使节就要倾向于小犬纯太郎的蛊惑之论,他不得不出来发话了。

“小犬君说得这两点,老夫觉得说得不妥。

第一点,方才的比试过程在座的诸位都看到了,是倭国大厨故意拖延了时间,才导致了我大宋的薛御厨拿到金玉满堂错过了最佳的食用时机。

如今倭国大厨却用这一点来攻讦薛大厨的金玉满堂,是不是不公平啊?

第二点,就像倭国使节所说,这次比试举办的仓促,事前并未约定按照哪国的规矩来,所以他说的第二条理由便不成立了。

不论哪个国家,都有食物的名字和原料毫无关系的。我们大宋的江南名菜赛螃蟹,原料里边并没有螃蟹,你们倭国有种叫黄肉煲的菜,不是也没有肉?

所以这第二点也就不成立了,何况我大宋的薛御厨的主料依旧是米饭,只是多种食材复合的味道掩盖了米饭的味道而已,金玉满堂仍旧是一道蛋炒饭。”

大殿上宋人对范尚书的机智暗暗喝彩,各国的使节想想本国的菜式,确实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也逐渐认可了范纯仁的说法。

小犬纯太郎意识到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使节,他们来大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这次厨艺比试的利益相关方只有大宋和倭国,跟他们没有多少关系,所以他们更像是一群事不关己的看热闹的人,评判当得是一点也不合格。

他心里也知道范纯仁为了不让他们倭国的要求得到满足,开始是跟他强词夺理了。

要这么辩论下去,还是不能分出胜负,而且毕竟是在大宋的宫殿之上,人家人多,真辩论起来他也不是对手。

小犬纯太郎心中虽然气愤,却也一时无计可施了。

“那么按照这位大人的意思,这次比试蛋炒饭,是没法分出胜负了?”

范纯仁心里暗笑,要的就是分不出胜负,脸上却一副懵懂为难的样子向高太后和皇帝的方向拜了拜说道:“这个老夫说了不算,还看陛下和太皇太后殿下定夺。”

赵煦琢磨着刚才的辩论,其实内心里他觉得倭国这个厨子虽然心眼有点坏,但是从厨艺上来说,确实好比薛大厨高明那么一点,但是他作为大宋皇帝,又不愿意承认大宋的御厨输了比试,只好装作冥想的样子一言不发。

高太后见事情的发展又回到了她的掌控之下,便一脸和气的笑着说道:“倭国大厨技艺精湛,我大宋的御厨同样表现精彩,虽然同样的蛋炒饭味道不同,但是同样是难得的美味。

既然如此,不如就不分胜负,算作大家平手,也免得伤了两国的和气。”

第116章 赵煦约战

打和?那不白折腾了一晚上了?小犬纯太郎自然不会这么轻易放弃。

“既然尊贵的太皇太后殿下说打和,那么就算在下和薛御厨打和了。

不过今日不分胜负,之前约定的以厨艺比试决定大宋与我国自由通商之事,便没有结果,今晚时辰已晚,不如三日后再来一场厨艺比试,一定要决出个高低。”

几位大臣心道不妙,本以为今日打和就可以把宋倭通商的事情拖延过去,倭使又不是天天有机会见到官家和太后,以后他们去礼部,大可以敷衍了事。

可是这个小犬大厨死死咬住官家最初说过的话不松口,就……太符合他的名字了吧?

这场比试说是握手言和,其实谁胜谁负大家心里都有数,薛大厨太想在太皇太后和官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技艺,导致做出的蛋炒饭华而不实。

若是再来一场,就着厨艺的道行上看,薛大厨十有八九不是这个倭国厨子的对手。

薛御厨心里就更明白了,只用了一个鸡蛋,一份米饭也一段香葱,能做出这样美味的蛋炒饭,他也自愧不如。

方才想显摆的想法和那些不切实际的升官发财的大梦像是镜中水月,瞬间就碎了一地,薛大厨现在害怕三日后还要跟这个倭国厨子比试,他又要拿出什么菜式来应对?

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就更烦躁了,大家不分上下握手言和难道不好吗?一点儿也不懂我们大宋的中庸之道,非要比出个胜负,一点面子也没给本宫。

大家心里对这个咄咄逼人的倭国厨子都不怎么喜欢,只有小皇帝觉得这人有意思,不甘心平局,有志气。

没有人说话,大殿上顿时静悄悄的有些诡异,赵煦这时忽然有了一国之君的担当,指着小犬纯太郎说道:“比就比,三天之后对吧?”

赵煦掰着指头想了想,“今天八月十五,三天后就是八月十八,到那天中午,还在这里,教你知道我大宋是如何人才济济,教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厨艺!”

赵頵本来不愿意掺和这事了,原本厨艺比试是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这倭国厨子非要掺上些什么通商不通商的无聊事情,好不扫兴。

不过既然他皇帝大侄子来了兴致,作为叔叔,自然要给大侄子摇旗助威。

“对,就这么说好了,八月十八,咱们还比,一定比出个高低来!”

赵頵见识过了小泉纯太郎的厨艺,也感叹小犬是他一生中见过少有的在厨艺上天赋极高之人,不过跟今天白天在归雁楼杨怀仁的精彩表现比起来,那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鲁班门前玩斧凿了。

赵煦和赵頵两叔侄也不愧是一家人,赵煦也觉得老大不小的薛总管厨艺水平太次,还不如白天见过的那位青春年少的杨大厨厨艺高深。

王叔也这么说了,估计杨怀仁肯定能战胜这个狂妄的倭国厨子。

吕大防、程颐、范纯仁等几位大臣只有无奈的叹气,心中埋怨着,事情坏就坏在这位小孩儿脾性的官家和他那位唯恐天下不乱的王叔身上了。

赵頵高兴了一会儿,忽然觉得哪里不对。摸着下巴想了一想,忽然想起八月十八是个啥日子了。

这才大腿脑门挨着拍了一遍,心道这下杨怀仁肯定要恨死我了,人家八月十八要成亲呢,叫你和你大侄子这么一折腾,耽误了人家娶老婆,还不得跟你玩命?

……

八月十五这一天,中国人喜欢和家人一起赏月,共同享受忙碌之中这片刻的心灵上的宁静。

只不过今天的月亮虽然圆,可惜时常有些淡淡的流云挡住了月光,仿佛轻纱一般,不让人们把美丽的月亮姑娘的真容看个真切。

杨府里过中秋节和别人家不同,不管是主人客人,还是仆子丫鬟,都一齐过节,随园里的徒弟们也都喊了来,大堂里装不下这么多人,便摆了几张桌子在大院子里,大家一起喝团圆酒,一起赏月。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初一雪打灯。

杨怀仁觉得今年冬天的雪一定不会少,把这话跟家人一说,大家便都笑了。

母亲说雪多是好事,可以冻死躲在土地里虫子,又为土壤补充了水分,来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虫子冻不冻的死杨怀仁不知道,但是关于大家对来年是个丰收年的美好愿望,他也同样期盼。

庄子里又好久没去了,不知道蔬菜大棚盖的怎么样,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这些稀罕蔬菜可不能冻死了,以后的日子,指望这些稀罕蔬菜发财还是小事,如果让杨怀仁一辈子吃不到土豆番茄,那可就太难为他了。

厨艺比试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再过三天,他就可以迎娶未婚妻何之韵过门,到时候,他就可以去庄子里逍遥快活了,比起游走于风口浪尖的日子,他内心里更向往舒适恬静的田园生活。

至于青莲帮和黑虎帮之间的争斗,他管不了也不想管,只要兰若心到时候不欠他钱,管他们这些混帮派的人死活呢?

今天的中秋宴席,杨怀仁觉得少了点东西,一开始是觉得他忙着准备厨艺比试的事情,忘记了准备月饼。

历史上文献中第一次记载月饼,实在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中,实际上在宋代,已经有了类似月饼的点心存在,只不过是用来供奉先人的,名字也不叫月饼。

再一想,杨怀仁觉的这是他第一次没有跟老爹一起过的中秋节。看看自己身边还有许多家人一起过节,他不知道另一个时空的老爹,是不是也一样有人陪伴。

一阵风吹过,杨怀仁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揉了下鼻子,接着又是一个大大的喷嚏。

何之韵忙掏出手绢帮他擦拭鼻涕,温柔的问道:“是不是受了凉了?”

杨母也赶紧吩咐了丫鬟去房里去取件外衣,丫鬟刚起身,莲儿就奔了出去,杨母和王明远悄悄对视一眼,两人都会心的莞尔一笑。

杨怀仁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摆摆手说道:“我没事,只不过打了个喷嚏。”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暗骂:“这他姥姥的又是哪个王八蛋在背后编排哥呢?”

第117章 太皇太后的懿旨

八月十六,一大早杨怀仁第一件事是先把何之韵送到嘉王府上。

按这年头的传统,成亲前的一个月新郎是不能见新娘的,不过传统归传统,除了个别的酸儒们对这件事十分讲究外,普通百姓把这个时间缩减到了三天。

杨怀仁觉得他肯定比那些酸儒们有文化,又比普通百姓有钱,所以才提前两天把未婚妻送到王府这个“娘家”。

王府的门房见了一身白衣,英姿飒爽的杨怀仁,表现的那叫一个亲,跟见了财神爷似的,点头哈腰的感谢昨个让他赢了一百贯钱。

杨怀仁打开他拽着自己的袖子的手,严肃的回答道:“不要感谢哥,哥就是个传说。”

装完了吊炸天的酷毙帅呆,随手扔给这小子一块鹌鹑蛋大小的银子,示意这小子不要挡着他,后边还有不少王府的侍从和丫鬟们没看到这种来自现代的酷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