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505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杨怀仁说没有压力,那都是假的,毕竟杨孝祖的真实身份是赵煦的儿子,杨怀仁每次看着孩子傻乎乎的吃了睡,睡醒了又吃的时候,就感到身上压力山大。

于是杨怀仁就盼着铁香玉早点生,只要她生了,杨怀仁就可以公开把杨孝祖当做了他的儿子,总是这么藏在后宅里,总是让他觉的会发生点什么似的。

实际上庄子里很平静,庄户们该上工的上工,没有人察觉到杨怀仁这个庄主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也许真的是杨怀仁的意念力发挥了作用,离中秋还有几天呢,铁香玉就感觉到腹部阵痛了。

杨府上下有了前边两位夫人生孩子的经验,倒也不再惊慌,郎中稳婆很快就被喊了来,为了保险起见,这次进产房帮忙的庄户女人们,也都是杨母最信任的几个。

只是这次铁香玉生孩子,真的有点麻烦,屋子里折腾了很久,还是没有个动静,杨怀仁在门外焦急地走来走去,越走越是担心。

何之韵拉着他坐下,悄悄地在他耳朵边安慰他,“官人不必如此担忧,香玉姐姐身子骨硬朗着呢,没事的。”

杨怀仁砸吧着嘴,还是不能平静下来,“大牛的事情,你可都安排好了?”

大牛是杨母给杨孝祖起的小名,寓意他将来长大了像大牛一样强壮,铁香玉肚子里的杨孝德也有一个类似的乳名,叫做大壮。

何之韵点点头,“这事你放心,咱娘比咱们都上心,娘是绝对不允许官人的孩子没有个像样的名分的,所以屋里的稳婆和妈子们,都嘱咐了很多遍了。

咱娘的手段你也知道,先扮白脸吓唬吓唬她们,再唱红脸给她们点好处,保准她们的嘴巴严严实实的。

那天我也在场,那几个稳婆和妈子们信誓旦旦,一个劲的发誓说谁要是漏了王爷在外边有了别的女人还生了私生子的事情,谁过不了明天就叫牛头马面给带走。”

何之韵的话很有用,杨怀仁都被逗乐了,心中的紧张也缓和了不少,这才握着何之韵的手,不用一个谢字,有默契的两口子都明白各自的心意。

鬼姐在门外听见屋里边铁香玉的叫声,心里揪的就很紧,她很想进去,但按老人们的规矩,她一个没生过孩子的女人是不能进产房的,所以只得在外边着急。

杨怀仁看着鬼姐比他还紧张,有时候就会想,鬼姐要是被女人生孩子的场面吓到了,不知道会不会改变她以前急着生孩子的想法。

也许时间也没过多久,但在等待的人心里,一定是觉得非常难熬的。

何之韵最终没有熬得过自己这一关,让莲儿在外头陪着杨怀仁,她先进了产房看看情况。

产房里杨母躲在一张帷幕后边静坐,脸色同样的紧张,但她必须忍着,等待着铁香玉的孩子降生。

她的身后,春儿抱着睡得很香的大牛,神色同样的紧张。也许她们和杨怀仁担忧的事情不同,但脸上的神色和心中的情绪,却是不谋而合。

杨怀仁又要当爹了,这一次和他第一次当爹的时候那种感觉相比,又相同的喜悦,又有不同的感触。

回想起去年冬天,他和铁香玉被困地下密道里的事情,脑海里的一幕幕仿佛又展现在眼前。

尽管他们发生的时候,他是没有意识的,但不知为什么,有一段记忆却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火山,大海,暴雨,乌云,既模糊,又清晰。

也是因为那一次,铁香玉这位龙门镖局的总镖头就有了他的孩子了,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又一位妻子。

这么想来,柴致祖竟然成了他们两人之前牵线搭桥的月老儿,有点好笑,不过也许这就是缘分,也许这就是命运。

再回想他这一路走来,忽然感觉他在大宋的生活真的很充实,臭蛋和毛球和它们的老虎伙伴们一起生活在秦岭的大山里,不知道日子过的怎么样,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缺少食物。

就算是缺也没有关系,杨怀仁相信臭蛋和毛球一定会凭着自己的本事,捕猎到更多的食物,把虎群重新壮大起来。

成都府云锦楼里的陈大厨和他的徒弟们,相信在品尝过了杨怀仁的水煮白菜以后,一定对他们最熟悉的川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

陈大厨既然答应了杨怀仁水煮白菜绝不外传,他就一定会做到,尽管杨怀仁倒希望他能把这道川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菜式传承下去。

但除了传承之外,杨怀仁也相信,不论是罗掌柜的还是付大厨,从杨怀仁的水煮白菜里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制作一道菜的精湛厨艺,他们也会学着创新,创造出更多的脍炙人口的川菜美味,这才是意义更加重大的事情。

拉鲁克兹莫的领地里一定种了不少杨怀仁的新式蔬菜,到现在这个季节,不论番茄还是土豆,应该都已经熟了好几茬了。

川贵地区的老百姓也能吃上新式蔬菜,杨怀仁不但心里高兴,他和拉鲁克兹莫也都赚了钱。

当兹莫的赚了钱,按照当初他和杨怀仁的约定,他的子民们也一定有了丰厚的收入,并用这些收入改善了生活,相信他们一定不会再为了粮食而发愁。

还有阿木和乌洛,如今肯定已经有情人终成眷属,说不定,他们也已经有了爱情的结晶,数着日子,期盼着小生命来到人间……

杨怀仁想着这一切,其实还是因为这一路走来,他身边有个铁香玉保护和陪伴,当日他跟铁香玉约定了比试,铁香玉因为不敢念出绣球上写的字而输掉了走马观花的轻功比试,想起来就好笑。

更让人开怀的,是如今铁香玉就是产房里,正在做着她当初连说都不敢说出口的话,她在给杨怀仁生孩子!

杨怀仁欣慰地笑了出来,就在这时,产房里的何之韵对着门外大叫一声,“玉儿生了,玉儿生了,是一对双胞胎小少爷,恭喜官人再次喜得贵子!”

杨怀仁猛地站起身来,这一刻身上的重担忽然间烟消云散,他不由自主地放声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

第1261章 黄米红糖粥

杨怀仁抱着两个儿子,心情非常高兴,也许所有的烦心事,都会像现在一样,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

何之韵生孩子的时候,杨怀仁说的是“辛苦了”,这次铁香玉生孩子,杨怀仁说的是“受累了!”

个中意味,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厨房里熬了米粥,让累了整整一天的铁香玉补充补充体力,可粥喂到嘴边,铁香玉脸色似乎有点不那么好看。

杨怀仁是个体贴的男人,伏下身去小声问道,“怎么了玉儿,可是米粥的味道太淡了?你现在想吃点什么,官人亲自去给你做。”

铁香玉一脸幸福,可粥是婆婆吩咐人熬的,她总有些担心她若是这么嫌弃,怕婆婆心里不高兴。

杨母哈赤一笑,“你这个孩子,你想吃什么就告诉娘,娘去亲手给你做都成,你可是杨家的功臣,怎么会因为一碗米粥就怪罪你呢?”

铁香玉这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对杨怀仁道,“不知道怎么了,我想吃家乡的黄米粥了。”

杨母一听就乐了,“咳,娘当是什么呢,不就一碗糜子糊糊粥嘛,娘这就去给你熬去。”

杨母这么实在,倒让铁香玉过意不去了,赶紧给杨怀仁使了个眼色。

杨怀仁本来也没打算让娘去熬粥,赶紧拉住了娘,“娘,这种事我擅长,您就在这里看孙子吧。”

说完帮铁香玉躺好,掖好了被子,温暖地笑了一下,这才转身走了房门。

铁香玉虽然是江湖中人,曾经也是和男人一样的性格,但那都是她为了撑起整个龙门镖局,为难自己强撑出来的一个女强人的样子。

实际上,每个女人的内心,都是柔软的。她远嫁到京城,想家,想念家乡最淳朴的食物,那是性情使然。

黄米,也就是糜子,五谷中的黍,是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为热量和味道不比米和麦,才渐渐退出了中国人主食的舞台。

不过因为糜子好种,不怎么需要打理,在北方的农村还是很常见的,到了后世,反倒因为人们吃腻了米和面,成了一种被人们追捧的粗粮。

同样是糜子,不同的地方种出来的,口味上也有所不同,既然铁香玉想念家乡,她想吃的,应该是她老家汉中的糜子了。

这倒也不难,如今来往于汉中和杨家庄子之间的人很多,杨怀仁早就命人捎了些汉中的糜子过来,就是预备着铁香玉那一天想家了,给她做些家乡的食物解馋。

又因为铁香玉刚刚生完了孩子,需要补充营养,杨怀仁觉得也不能单纯熬一锅糜子粥,而是又准备了其他几样适于女人补血养气的食材。

于是他想到了黄米红糖粥。

做法很简单,一锅清水烧开,下淘洗好的黄米,再次大火烧开后,改中火慢熬,加入花生米,红豆,枸杞和大枣,熬制到黄米变得软糯了,粥开始渐渐浓稠,再用小米面和淀粉勾兑成的芡汁,给黄米粥勾芡。

给粥勾芡的做法,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奇怪,其实这事很常见的熬粥的技巧,这样做不但可以让粥变得更浓稠粘口之外,还能增加一些其他粮食的清香味。

最奇特的,是因为勾了芡的粥,有一种闪亮的光泽,而且粥放凉了后会起冻,便从粥变成了粥冻,也非常好吃。

制作黄米红糖粥的最后一步才是加入红糖,糖受热化的很快,这时候要不停的搅动,防止红糖受热不均匀而产生一种糊味。

同时最后的搅动,也让粥的粘稠度进一步上升,起锅立即便把粥盛到碗里,配上杨母早就吩咐厨子预备好的老母鸡汤,这一顿对刚生了孩子的铁香玉来说,非常的进补。

黄米红糖粥熬了一大锅,家里的女人们自然人人有份,铁香玉自然最是喜欢,杨怀仁亲自坐在床边喂她吃粥,一勺下去,粘稠的黄米粥便黏在了勺子上。

铁香玉看着熟悉的黄米,闻着那股熟悉的气味,又是心爱的男人服侍她喝粥,那种幸福感就不用提了。

粥吃进嘴里,口感也不是普通的米粥那样,杨怀仁特别熬制的这碗黄米红糖粥,色泽鲜亮,本身就引人食欲,吹凉了之后,粥就开始起冻了,吃起来不像是粥,更有种黏黏的黄米饭的口味。

甜到心里去的红糖味和大红枣的清甜融合在一起,是另一种甜蜜,顺滑而又不热烈,红豆和花生都已经软糯,配合着味道独特的黄米,让真个嘴巴里都是粮食的浓香。

更重要的是,美味之外,黄米红糖粥还非常养人,特别是对女人来说,有着补血益气的功效,能让铁香玉既补充了体力,又让身体得到最淳朴的营养补给。

铁香玉吃了个八成饱,便不再要了,这时候她感觉胃里暖暖的,身体也重新有了些力气,整个人都感觉舒服轻松和许多。

杨怀仁放下粥碗和勺子,小心地扶着铁香玉躺了会去,又拉过薄被来给她盖上。

这样的天气,铁香玉自然觉得会很热,但杨怀仁还是哄着她,说女人生完了孩子绝对不能受凉,不然一辈子都会留下不好的病根。

杨怀仁也是理解铁香玉的感受的,身子不能受凉,但脑袋还是会很热,额头和脑后依然频频地出汗。

杨怀仁又起身去用清水摆了一条布巾回来,这成了方块,轻轻地给铁香玉擦额头和脖子上的汗水。

铁香玉很感动,也庆幸找了这么好的官人,她含情脉脉,道了一句,“多谢官人。”

杨怀仁淡淡一笑,“一家人,用不着说谢。就算要谢,也是我应该对你说谢谢,将来抚养大壮长大,就已经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了,现在还要多加上一个大牛,你会很累的。”

铁香玉年龄本来就比杨怀仁大了一些,自然更懂得人情世故,她明白杨怀仁话中深意,便答道,“抚养你的孩子长大,不论是不是妾身亲生的,都是妾身分内之事。

而且请官人放心,不管大牛还是大壮,还有大官和小鱼儿,妾身对他们都会像官人一样,一样的对待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咱们杨家的孩子。”

第1262章 姜醋

杨怀仁又添了新丁,而且是一对双棒儿,兄弟们和庄子里的庄户们纷纷来道贺。

杨母则按照习俗,早就让家里的妈子和丫鬟们熬制姜醋,不论是谁来,都要端一大碗的姜醋猪蹄子回去啃。

说来也奇怪,这种食物,男人们和孩子们其实不是很喜欢,但是很受女人们欢迎。

姜醋,从字面意思上就能了解这是一种什么东西,把普通的米醋加入姜熬制一下,熬成了有了浓重姜味的浓醋,就是姜醋。

只有用姜醋制作的食物什么时候成了中国人家里女人生了孩子之后必备的食物,就有点无从考证了。

不过这个传统,不论中国的东西南北,可是流行了数千年。

其实最早的姜醋,是当做一种药物来使用的,也许从醋诞生后的不久,就被人们创造出来了。

中医讲究养,把姜和醋这两种养人的调味料混合起来,就成了一种天然的健康食物。

最初的姜醋,是用来给孩子打虫子的,儿童的肚子里容易滋生一些诸如蛔虫之类的寄生虫,古时候人们没有特效的药物来给儿童打虫,便用给儿童吃姜醋这种食疗的方式,来祛除各种寄生虫。

这样的方式和其他的食疗一样,起效也许不像西药那么快,但效果绝对比西药好,也许这就是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不同之处,也是治标治本的原因所在。

同时,中医上讲,醋开胃,姜驱寒。两种食材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开胃驱胃寒的作用。

刚生完了孩子的女人,大都会胃口不佳,吃不下东西去,特别是面对蛋白质类和肉类,闻闻就会觉得油腻,更是没法产生好胃口。

但她们生孩子耗费了大量的体力,身体却是需要及时进补的,而且为了下奶,必须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类的食物。

所以姜醋这时候就成了给刚生完孩子的女人开胃的一剂酸口的良药。

当然,姜醋也不好直接喝,聪明的中国人就开始用姜醋来制作各种食物,最常见的,就是姜醋猪蹄,姜醋鸡蛋和姜醋排骨了。

把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和蛋类用姜醋慢慢炖煮出来,让刚生完了孩子的女人吃下去,既能开胃,同时醋又让肉类蛋白质变得更容易吸收,能让女人更容易补充身体所需的大量蛋白质,可谓一举两得。

与此同时,姜醋也是有一种莫名的养颜美容效果的,多吃姜会让皮肤更加水润嫩滑,而醋能消腻去脂肪,能让女人们的身材变得更加苗条。

所以中国人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谁家生了孩子,家里老人们就回准备好多好多的用姜醋制作的食物,自家吃不完,就送给邻里街坊们享用,和亲戚邻里友人分享自己家里添丁的喜悦。

日子久了,谁家生了孩子便送姜醋的习惯,就渐渐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风俗。

到了千年后的现代,这样的习俗仍然流传着,特别是在南方的沿海地区,人们已经赋予了姜醋一种喜庆的内在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