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480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何况家里还有四个老婆呢,一个个的娇艳如花,总不能让花儿们独守空房,有个词怎么说来着,叫雨露均沾。

杨怀仁觉得自己身体很棒,雨露很多,不沾沾美丽的花儿们,就太浪费了。

当然还有那些龙精虎猛的兄弟们,大家都是成了家的人,一帮大老爷们整天腻在一起,对性格发展也没什么好处。

黑牛哥哥还是单身,这一点让杨怀仁很是着急,跟他谈过很多次了,早点成家,好早一点让李妈妈抱上孙子。

可惜黑牛哥哥似乎在这方面很是木讷,见了女人总是学哑巴一言不发,真是让人心急的很。

其实凭他现在的地位,早就有很多人带着自家的漂亮小娘子来上门提亲,李妈妈不想委屈了儿子,所以才没给他做主而已。

这一次杨怀仁又给黑牛哥哥说这件事,黑牛哥哥还是一个人憨憨地傻笑,好像自己一点儿也不上心似的。

在一旁听见他们说话的萧老倌儿这时候忽然掺和进来说,他的小女儿倒是云英未嫁。

虽然杨怀仁觉得萧老倌儿如此见缝插针有点不合适,但他有个未出阁的姑娘这一点,倒是能切合杨怀仁谈起来的话题。

只不过听萧老倌儿的口气,好像有那么点不自信,这便让杨怀仁起了疑心了。

第1196章 黑牛哥哥的缘分

杨怀仁道,“萧大人,令千金若真是云英未嫁,倒不是不可以让李将军见一见,说不定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呢?”

萧老倌儿有点难为情,“公爷说的是,小老儿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如果能跟李将军攀上亲家,小老儿求之不得。只不过……”

“怎样?”

“只不过……小老儿怕李将军看不上小老儿的女儿。”

杨怀仁听出蹊跷了,试着问了一下,“萧大人此话怎讲?我黑牛哥哥未娶,萧大人的千金未嫁,两人并未见过面,萧大人如何说的如此笃定,我哥哥就一定会看不上令千金呢?”

萧老倌儿瞅了一眼一旁发呆的李黑牛,喏喏道,“李将军是公爷的义兄,当今又是郡公府的府卫大将军,小老儿官职卑微,怕小老儿的女儿,配不上李将军。”

杨怀仁一听便知萧老倌儿没说实话,如果他心里是这么想的,那为什么刚才杨怀仁和黑牛哥哥聊成家之事的时候,他又忽然插话进来说他家里有个未嫁的女儿呢?

想来应该是他内心里有点矛盾,他女儿可能有什么缺陷,或者不为人道的不太光彩的事情,所以至今未嫁,萧老倌儿心里着急,所以听到杨怀仁的谈话,下意识地便提了出来。

可说完了之后,他便后悔了,如果因为他女儿的缺点,让李黑牛也嫌弃的话,对他来说无异于自取其辱。

所以杨怀仁问起他女儿的情况来,他又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它。

杨怀仁也不想去揭人家的疮疤,见萧老倌儿不想说下去,也就不想提了,可不知为何,本来在旁边有点尴尬的黑牛哥哥忽然开口问道,“萧大人,官职地位的事情,只不过是你的托词吧?”

黑牛哥哥突然对女人来了兴趣,倒是杨怀仁心中欢喜,萧老倌儿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刚才脱口而出说出自家女儿云英未嫁,就是潜意识里幻想他的女儿能找一个像李黑牛这样的男人,一定会幸福的。

后来只是觉得他这样忽然说出来,显得他有点高攀的意味,所以才有了些后悔,可如今李黑牛如此上心,萧老倌儿免不了觉得,这事说不定有门儿。

“不瞒将军,我家女儿虽然云英未嫁,但几年前,也曾经和别人定过亲事。当年那个提亲之人,本是小老儿的一位同窗,官职还在小老儿之下。

小老儿念及同窗之谊,便答应了这门亲事,但后来……唉,后来这位同窗不知如何攀上了高枝,忽然转变了心意,要让他的儿子娶一位高官的女儿。

所以他便又退了这门亲事,害了小老儿的女儿的好名声,后来便再无人上门提亲了。这么一耽搁就是数年,如今小老儿的女儿已经二十又二,正常的人家谁还会娶这么一个被人退了亲又上了年纪的女儿家?唉……”

原来如此。杨怀仁心里有点替萧老倌儿可惜,算算当年他家女儿青春少艾,本应该出嫁为人妇,过上幸福的日子的。

但后来萧老倌儿的那个贪图富贵的同窗竟然悔婚,这便坑了他的宝贝女儿。

这年头,一个女儿家被人退了婚,那名声可就完全坏了,没有人再提亲,也属于正常的事情。

可时光不等人,几年后他女儿年过二十,就更难找到一户好人家了,二十二岁,听起来似乎还很年轻,但在这个时代,过了十八还未成亲的女儿家,那都是老姑娘了,过了二十还没出嫁,那就是大龄剩女了,生活中很遭人白眼的。

所以萧老倌儿心里犯嘀咕,这样的条件,要配李黑牛,还真是有点配不上。

杨怀仁是没有这种破旧的传统观念的,二十二岁,在他心里其实算是小的,而且黑牛哥哥也才二十五六岁而已,论年龄的话,两人倒也算是合适。

当然,事情不能这么算,一切还要看黑牛哥哥的心意,如果他不介意的话,杨怀仁倒是觉得他可以再当一回红娘,给他们促成了这门亲事。

让人没想到的是,黑牛哥哥竟然有点义愤填膺,对萧老倌儿说道,“萧大人言重了,我李黑牛从来不看对方的身份地位,而且论年纪,令千金也并不算很大。”

他这么一说,萧老倌儿心中乐开了花,李将军都不嫌弃,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既然如此,那这事就好办了,不如请公爷做媒,等咱们回了京城,让家媛登门拜访李将军府上,不知公爷和将军意下如何?”

黑牛哥哥刚才还义愤填膺,一听回京就要给他相亲,一下又害羞了起来。

杨怀仁在一旁替他回答,“好说好说,只要他们俩能对相互喜欢,这个大媒我给做了。”

萧老倌儿谢过了杨怀仁,屁颠屁颠地跑去给家里写信报喜去了,留下还有些害羞的黑牛哥哥,让杨怀仁更加好奇,他是如何忽然间改变了心思。

他们俩之间感情很深,平时也无话不谈,只不过这一次,杨怀仁觉得黑牛哥哥好像有什么事藏在心里,从来没说给别人听。

许是一个巧合,让黑牛哥哥打开了心扉,这才把他很多年前的一段经历,说了出来。

原来在黑牛哥哥十几岁的时候,也曾经喜欢过一个小娘子,两人都是贫苦人家,年纪又相仿,倒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

本来两个人情投意合,有很大的机会成为一对的,可惜后来那个女孩的父母为了钱,把女儿说给了另一户有钱的人家。

正因为这样,让黑牛哥哥对男女之事,有了心理阴影。人嘛,不论男女,感情上受过伤害之后,难免在未来再次面对男女感情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

不过自从黑牛哥哥认识了杨怀仁和众多兄弟们之后,眼见着一个个的兄弟成家,有的还有了儿女,他也开始放下了心中的负累,开始试着去面对感情。

刚才萧老倌儿提起他的女儿,黑牛哥哥本来只是害羞尴尬,但听到后来萧老倌儿的女儿和他有了类似的经历之后,便忽然觉得两人都有这样伤心的经历,是一种缘分。

他们还能在茫茫人海之中相遇,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

第1197章 心怀芥蒂(上)

一个月后,已是盛夏。

杨怀仁也已经和龙武卫的大部队汇合,共同回到了京城。

从京城里得到的情报,耶律跋窝台没能追回杨怀仁,心里虽然生气,却也没打算和杨怀仁以及大宋撕破了脸。

计算了利害得失,耶律跋窝台还是以辽国新帝的身份,给赵煦写了信,表明杨怀仁已经是大辽的金刀驸马,而且在缉捕反贼萧撒弼的事情上有功,被破格赐封南方王。

之后便是说了些宋辽友好的囫囵话,特别说明杨怀仁这个宋朝郡公和辽国公主的结合,更证明了宋辽长久以来亲如兄弟的关系。

乍一听这样的信也没什么问题,字里行间也是在提升杨怀仁在宋辽关系中的地位,但是杨怀仁听完,当着鬼姐的面前愤愤地骂道,“耶律跋窝台这老头真他女良的狠。”

鬼姐白了他一眼,却也不否认这一点,他父皇这么做,确实挺狠的。

禁军不能进城,只能让龙武卫和虎贲卫的官兵绕道回到山谷大营,杨怀仁却只能先进城进宫复命,才能回家。

在路口和徒弟羊乐天一家人分手,让他们回随园后的老宅暂住,杨怀仁则只带着几个兄弟和一众随行的官员进宫。

进了宫门,萧老倌儿等官员要去礼部述职,只有杨怀仁一个人被召见去跟赵煦叙话。

一样的城,一样的宫殿,对杨怀仁来说并不陌生,但等他见了赵煦,两个人之间,好像却感觉陌生了。

赵煦的样子没变,心态却起了天大的改变。一个少年皇帝,取得了他的祖辈们从来没有获得过的成就,难免让他有些飘飘然。

赵煦见了杨怀仁还是非常亲昵,没等杨怀仁行完了礼,便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话。

“爱卿,这次你出使辽国,对于宋夏战事的获胜,可谓居功至伟啊,朕真该好好赏赐赏赐你。”

赵煦说漂亮话,杨怀仁却不能接,“微臣只是做了陛下吩咐的事情,全是陛下英明神武,微臣跑跑腿而已,不敢居功。”

“哎,”赵煦笑道,“如何不敢居功呢?迎娶辽国安国公主,助辽国新帝缉拿弑君谋权的真凶,这不就是大功一件吗?

连辽国新帝都赐封了你一个南方王的头衔,朕若不给你一个王爵的封号,恐怕要输给了辽帝呢。”

话有点变味儿了,杨怀仁心知当了皇帝的人心眼小的很,只好解释道,“辽国的事情,微臣作为宋臣本不该管的,只是为了达成此行辽国的目的,只能兵行险招,才不得已走到了这一步。”

赵煦静下来咂摸了一下杨怀仁的话,虽然也觉得有理,可以想象杨怀仁为了达到制止辽国出兵干涉宋夏战争的事情,孤军奋战确实也不容易。

可是在他心里,杨怀仁迎娶辽国公主,何尝不是自抬身价的一个好办法呢?

杨怀仁在这件事情上是真的被逼无奈还是有心促成,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

如今辽国皇帝赐封了他一个南方王的封号,还昭告天下宣扬杨怀仁的功劳,这在赵煦看来,就有点不舒服了,一个宋臣,在辽国得到的封位比宋朝还高,这不明摆着打他这个宋朝皇帝的脸吗?

他没法对耶律跋窝台表达不满,也只能把怨气撒在杨怀仁身上。

但目前杨怀仁是个有功之臣,没有他在辽国的奔波,宋辽战争也许就不会这么顺利,更何况这场战争宋朝能够大胜,不论是杨怀仁的新式练兵法还是他发明的新式军粮,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让赵煦心里为难了。

对杨怀仁,赏是一定要赏的,可赵煦没法像辽国皇帝一样给杨怀仁一个王爵的封号,在大宋,除了开国年间,其他时候大宋皇帝可从来没有给外姓人封王爵的例子,除非是有功之臣去世之后,皇帝为了表彰他生前的功劳,追赠一个王爵的虚号罢了。

而且这次宋夏战争大胜,有功之臣多了去了,如果给杨怀仁的封赏过高,其他有功之人必然心怀芥蒂。

但反过来想,人家辽国皇帝对一个宋人都能破格赐封王爵,宋朝皇帝却不能因为杨怀仁的功劳赐封王爵,不就显得赵煦这个宋朝皇帝太小气了吗?

还有一点,杨怀仁娶了一位辽国公主,而且还带回了大宋,就算赵煦认为这是他为了实现此行目的而做出的被动举措,但朝堂上其他的文武官员会怎么看?

之前可从来没有过宋人当了辽国驸马的事情发生过,将来会不会有人觉得杨怀仁这是通番的行为呢?

所以赵煦也在用这样的阴阳话在试探,看看杨怀仁是个什么态度,如果他有办法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赵煦念在两人的私交之上,倒还真没打算为难杨怀仁。

杨怀仁虽然没有在权力场纵横捭阖的本事,可赵煦话中的意味,他还是听的明白的。

“禀陛下,辽国皇帝给微臣的封号,微臣其实也不想要,只是微臣在那样的特殊时间和特殊的地点,真的没有办法拒绝,只能接受。

虽然辽帝赐封微臣的封号是南方王,但实际上这个名头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权力,说粗俗点,就是屁用没有,只不过是辽帝在辽国众臣和贵族面前做出的姿态而已,以此来拉拢人心,稳固自己的地位。

陛下其实不用为难,微臣头上虚号多了去了,再多一个,微臣脑袋大,也不会觉得沉,陛下随便想一个能压过辽帝的名头送给微臣就可以了。

至于赏赐,那就真不必劳烦陛下了,微臣这趟出使辽国,坑了辽国前皇太孙和北院大王一大笔钱,陛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是给微臣的赏赐了。”

赵煦倒也不糊涂,按照杨怀仁说的去做,自然能解决不少问题,只是若是外边百姓提起来,又会不会觉得他这个皇帝对有功之臣封赏过薄,说他寒了功臣的心呢?

他摆了摆手,“你用你的办法坑的契丹人的钱,有多少那都是你自己凭本事赚来的,算作朕的赏赐不合适,封赏是一定有的,只是你又不缺金银财宝,还真是为难了朕……”

第1198章 心怀芥蒂(下)

赵煦想了想,恍然道,“给爱卿的赐封嘛,即便辽国皇帝给你的封号是虚的,可朕也不能输给了辽帝,嗯……”

赵煦还在考虑,杨怀仁只能低头听着一言不发,只是心里觉得好笑,他从未想过事情会搞成了这样,自己升级当王爷,竟然不是因为他为宋朝立下的功劳,而是赵煦跟耶律跋窝台在暗中较劲。

赵煦考虑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想到了一个满意的办法,“辽国皇帝不是赐封你做南方王嘛,那朕就赐封一个北方王的封号,藩地同样是灜州和莫州两地,爱卿觉得如何?”

杨怀仁心中暗暗吃惊,没想到赵煦竟然想出这么一个和耶律跋窝台针锋相对的封号。

耶律跋窝台赐封他为南方王,从名字的意义上,就有点对大宋不尊重的意味,辽国的契丹人视宋朝为南方,连对宋人的称呼,也是略带鄙夷的叫做“南人”。

而耶律洪基当时答应杨怀仁的条件之时,就想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没有机会实现,让捡了大便宜的耶律跋窝台给实现了。

封杨怀仁为南方王,一定程度上,便是暗指杨怀仁在南方为王,而这个南方,却不是单单指的辽国的南方,而是影射了整个大宋都是辽国的南方。

这样的封号,也隐喻了辽国没有把宋朝皇帝放在眼里了,杨怀仁那时一心想着如何阻止辽国出兵干涉宋夏战争,也没想到那么多。

如今回到大宋,才发觉耶律跋窝台可以宣扬杨怀仁是辽大赐封的南方王的身份,一定是别有用心了。

一方面可以树立威信,一方面可以挑拨杨怀仁和宋朝皇帝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是抬举了杨怀仁,可实际上实在暗中害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