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434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杨怀仁自然明白耶律延禧玩的什么把戏,他也察觉到了另一边萧撒弼心情的不断变化,便又笑道,“皇太孙殿下不必谦虚了,相信在场的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好奇,这个机关盒,究竟要如何巧妙的打开而不破坏它呢?”

耶律延禧早就期盼这一刻了,有退让了一下,最后才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站了出来,从侍女手上接过一个机关盒来,示意给众人道,“诸位请仔细看好,在下献丑了。”

说罢便开始解机关盒,一步一步的,把设计精巧的机关盒上的所有机关全部拆解,最后机关盒整个都变了个样子,才把盒子打开,露出了盒子中间一个小空间来。

不可否认,耶律延禧的表演很精彩,只是他演技太差,很多动作做得太连贯了,手上动作比目光的转移还快,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他是事先知道机关盒的解开步骤的。

很多人立即抬眼偷偷瞅了一眼耶律洪基,也想明白为什么他把开机关盒作为比武招亲的最后一场比试了,只是这种事,大家心里明白就好,却不能说到台面上来驳了皇帝的面子。

等耶律延禧开完,几个会做人的官员立即一脸的兴奋和激动,大声叫起好来,夸赞皇太孙殿下天资聪慧,不亏是契丹皇族的正统血脉的传承。

萧撒弼这边心中有些不屑,不过此时他心里想的是另一件事,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了,所以倒也没有太介意,也跟着象征性的拍了拍巴掌。

只有乌拉力嘎惊奇道,“没想到皇太孙殿下如此聪明,那盒子我看了好久都没看出有什么机关来,厉害,厉害!”

耶律洪基也知道他孙子开盒子开的太心急,也太快了,但凡不是乌拉力嘎那样的傻子,都能看出来怎么回事。

另一方面,杨怀仁肯定是事先就看懂了这一点,尽管他已经胜出,但也不忘给耶律洪基这个面子,让耶律延禧把这场戏演完收官,倒是让耶律洪基觉得他眼光不错,没有选错了人。

耶律延禧本来对杨怀仁的印象,也没有多少好感,只是因为前日观摩了他的擂台比试厨艺,觉得此人厨艺精湛而已。

今天杨怀仁给了他机会展示他的“智慧”,倒是让他对杨怀仁非常满意,也开始渐渐对他另眼相看。

耶律延禧高高兴兴的宣布了杨怀仁是这场比武招亲的胜出者,接着耶律洪基下旨,把安国公主赐婚给宋朝使节杨怀仁,婚期定在十日后的捺钵节上。

这意思,就是耶律洪基要给杨怀仁和鬼姐办一场草原传统的婚礼了。

当然,耶律洪基也许单纯为了趁着节日气氛,多增加一些喜庆而已,只是杨怀仁不太懂他们契丹人的利益,特别是这次他娶的还是一位公主。

说娶公主,严格的来讲是不准确的,实际上不论哪朝哪代,中原汉人还是草原胡人,名义上的嫁公主招驸马,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让公主出嫁。

而驸马,事实上其实就是上门女婿。古时候上门女婿地位是非常低的,连男人的妾室都不如,驸马也不过是入赘到皇家的上门女婿罢了。

所以驸马的身份有点特殊,和公主成婚后,在家里的时候,地位是低于公主的,而出门在外,又因为和皇家攀了亲,地位又显得非常特殊。

当然杨怀仁这个契丹皇族的金刀驸马,倒不用真的去做上门女婿,而鬼姐这个安国公主嫁给他,也只能是做妾的。

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的妻妾制度,也是仿照宋朝来制定的,虽然妻和妾之间有明显的地位差距,但这种差距,在汉人眼里是极其严格的,但在他们眼中,却要开明了许多。

所以公主嫁给别人做妾,并不是丢皇家脸的事情,更何况耶律洪基也是为了拉拢国内外各路实力,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公主都是破格提拔的一些郡主县主之类的女子,也就更不会介意了。

耶律洪基很开心的把那把金质的小刀亲手赐给了杨怀仁,杨怀仁接刀回身高高举起手来展示给众人,又是一阵欢呼。

杨怀仁脸上自然是带着笑的,只不过他高兴的不是他当了金刀驸马,而是觉得终于从耶律洪基这个抠门的老家伙手里接到回头礼了,真是不容易。

按照契丹人的规矩,公主出嫁之前的这十日,是不能和未来驸马爷见面的,不过耶律跋窝台心想杨怀仁和安国公主之前也没见过几次,更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若是就这么让他们成婚,似乎成婚之日两个人才见面,他们都会非常尴尬,于是他请示了耶律洪基,想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先让他们见上一面。

耶律洪基并不迂腐,自然明白耶律跋窝台的心思,便应允了他的请求。

耶律洪基起驾回宫,众官员叩首相送,又送走了一种官员和各国使节,耶律跋窝台才留下来杨怀仁,给他一个机会在他们成婚之前,先和安国公主单独说一说话。

第1087章 风雨欲来(上)

营帐里,盛装打扮的鬼姐早已等候多时,杨怀仁走进来,开口笑道,“鬼姐你正经打扮打扮,还挺好看的。”

杨怀仁这话还真不是客套,鬼姐往常和他见面,要么是一身蓝衣的刺客打扮,要么是一身普通民女的服饰,还真没让杨怀仁觉得很特别。

但今天见到鬼姐精心装扮后的样子,杨怀仁心里真的冒出来两个字,惊艳。

鬼姐既有黄种人那种小巧玲珑,有隐隐有一些白种人的碧眼高鼻,皮肤更是红润的有点不像话,换了任何一个男人,见了如此貌美如花的女人,还真的都无法自持。

鬼姐却斜了他一眼,没好气的答道,“你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不打扮就不好看了呗?”

杨怀仁平时也就算了,和她抬杠也很有乐趣,可今天不知为何,竟没有那样的心思,只是微笑道,“别误会,我说的是实话,不过是个不全面的实话。

我的意思是,你打扮打扮挺好看,不打扮……也挺好看。你天生丽质,我这么说,总该满意了吧?”

鬼姐似乎也察觉到了杨怀仁今天的不同,心里不知为何一阵暖意,掩嘴一笑道,“满意,满意,姐就喜欢你爱说实话的样子。”

“呵呵”,杨怀仁不置可否,接着道,“我答应你的事情,已经做到了。”

“哦?”鬼姐明知故疑。

“别装了,我答应的第一件事,是解救呼伦尔雅的那三百名百姓,延寿丹卖给了萧撒弼,那老小子也已经在准备许给我的那些牛羊,我也派人去城外你说的地点接应了呼伦尔雅人。

只要牛羊群一到位,就让他们装作了普通的契丹牧人,帮我把牛羊赶回到大宋去,他们自然就得到了自由。”

鬼姐欣慰的点点头。

杨怀仁又道,“另一件事,答应假意娶你,今天这不也做到了?十日后是契丹人的捺钵节,耶律洪基已经答应为我们举办一场草原风俗的婚礼,你应该也满意吧?”

鬼姐本来因为杨怀仁在比武招亲的比试中胜出非常开心的,可听到他嘴里说到“假意”二字的时候,又有些不开心了。

一瞬间里她脸上的笑容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还有一丝忧伤,也许是怕杨怀仁看到,她故意扭过脸去,淡淡了回了一句,“哦,谢谢你。”

杨怀仁也觉得鬼姐的心情变化有些快,可他也并没有多想,只觉得她向来就是这么喜怒无常,性情怪异,才转移了话题道,“方才你有没有发觉萧撒弼的表情变化,是不是有点奇怪?”

鬼姐回过神来,问道,“萧撒弼?奇怪?我……没怎么注意他。可能……和其他几个人一样,是因为输了比武招亲而生气吧?”

杨怀仁瘪了瘪嘴,心说你当然不注意他,不过她说的这个理由,虽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但好像又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不太像,像完颜阿骨打那种,是真的很失望,而高丽使节王字之这样的,看着面无表情,应该是一种无奈,因为他事先就知道他不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而灭里吉部来的乌拉力嘎,整个就一傻子,用没心没肺来形容他好像比较恰当。

但萧撒弼不同,你可能没发现,他在地三场比试的时候,一开始是废了很多口水来跟我争辩的,看来还是想赢下一场比试的。

可到了后来,我胡诌了一套我应该获胜的理由之后,这老小子的表情变化就很奇怪了,一会儿笑一会儿愁的,我都猜不透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最后,他竟然是第一个站出来承认我取得了第三场智力比试的胜利并开口恭喜的,你就不觉得他这些举动,有些前后矛盾吗?”

鬼姐听完杨怀仁的话,也开始觉得奇怪,“按说萧撒弼应该会极力阻止你获胜才对,就算用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也应该不承认你胜出才对。”

“是这么回事啊,除非……”

杨怀仁脑子快速的转动了不知多少圈,忽然想到一点,疑惑地说道,“除非他疯了。”

鬼姐本聚精会神的等着听杨怀仁又分析出什么出人意料的结果呢,却只得到了萧撒弼是个疯子的结论,没好气的嗔道,“我以为你想明白了呢,原来就这么个破结论,说了跟没说,又有什么区别?”

杨怀仁不以为然,眼睛聚了聚光,自信道,“说了没说,自然有区别,是你听了和没听,有什么区别?

你仔细想想我的话,我说的是,除非萧撒弼疯了。”

鬼姐怔住,这才用心的去揣摩杨怀仁话中的意味,回想起杨怀仁刚才伶牙俐齿的一番说辞,让萧撒弼的心态有了变化,竟自言自语道,“萧撒弼是在你说了什么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行事才是最聪明的话之后,才变得很奇怪的,难道……”

“他要造反?!”

杨怀仁和鬼姐异口同声说出了这四个字。说罢鬼姐吸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不会吧?萧撒弼何人虽然很狂妄,但还不至于在契丹老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就敢起兵造反吧?

就算要造反,也要等到契丹老皇帝死了以后,或者等他老的走不动道的时候,才会有这么激烈的做法。”

杨怀仁辩道,“这可不一定。表面上看,萧撒弼这些年都是在增强自己的实力,明显是在等着耶律洪基过世之后,和耶律延禧争夺契丹皇位。

但我说了那一番话之后,他忽然就对比武招亲变得漠不关心了,你说,是什么原因他才能有了这样的心理变化?”

“这……”鬼姐也想不到其他的理由。

杨怀仁接着道,“既然他早有野心,又做了那么多年的准备,想来就算临时起意要起兵造反,好像也并不会显得很匆忙。”

鬼姐细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我还是觉得而他不会这么做,毕竟如今他手上可以调动的兵力,和耶律洪基手上的兵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杨怀仁仰头望着头顶,叹了一口气,“造反这种事,不一定要把全部纸面上的实力摆出来比较,萧撒弼听了我一番大道理之后,似乎明白了一件事,用最精锐的力量把对手最关键的人物解决掉,他就能够成大事了。”

第1088章 风雨欲来(下)

鬼姐这次反应快,立即问道,“你的意思是……萧撒弼想到一个可以让他更快得到权力的办法?”

“嗯,”杨怀仁嘴角微微上扬,“虽然我也只是猜测,但从萧撒弼的表现来看,他能恭喜我,便是向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屈服了,你觉得他是一个这么容易肯认输的人吗?

这完全不是他的性格,对不对?所以除非他有了更好的计划,否则不会输了还这么淡定。”

鬼姐自言自语道,“找你这么说,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暴动夺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实力的差距也许真的没那么重要,最关键的,反而是一个最恰当不过的时机了。”

“这个时机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杨怀仁淡淡道。

“你是说,比如咱俩的婚礼?”

看着鬼姐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杨怀仁笑道,“不错,正是这天,对萧撒弼来说就是个很好的时机。

平时耶律洪基在宫中,宿卫军守备森严,想要刺杀耶律洪基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十日之后的捺钵节,耶律洪基会出宫前往西郊草原上庆祝这个契丹人的传统节日,随身守卫的宿卫军数量有限,这就给了暗杀这种方式一个绝佳的机会。

而且萧撒弼就算要杀了契丹皇帝,在城外草原上方法也很多,不一定非得刀兵相见。如果他足够聪明的话,完全可以设计一场意外,让耶律洪基死亡。

然后借此机会把耶律延禧干掉,这样耶律洪基一脉便没有了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了。

这种情况之下,契丹人绝对不会像我们汉人一样从皇族之中另选贤能继承皇位,而是按照契丹人的传统,谁更强大,谁便可以正正当当的坐上皇位。

这时候萧撒弼只要控制了陪同契丹老皇帝出城过节的朝堂重要官员和贵族,他便在这样的竞争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到时候只要他迅速控制局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自立为帝也就顺其自然了。等其他觊觎皇位的势力想发力的时候,却早已大势已去了。”

鬼姐听着听着,反而从起先的惊讶变的一点儿也不慌张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哦?”

杨怀仁笑道,“你真的能明白?”

鬼姐非常笃定的点了点头,“若是放在以前,我会觉得不论耶律洪基还是其他什么契丹人在位,对我们穷苦的汉人都没有什么区别。

该受欺负的还是要受欺负,该受压迫的还是要受压迫,只要是契丹人统治着,大致的情况并不会有根本上的区别。

但我想起你以前跟我说过的话,我便想明白你的想法了。耶律洪基和萧撒弼两个人,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这话倒不是说他们俩的个人能力,或者说他们谁是一个更好的皇帝,而是说,如果耶律洪基在位,对契丹人来说,国家和社会,总还是稳定的。

而若是换了萧撒弼,或者是个其他的什么人,这种稳定,就被打破了,不用说那些其他的部族会各有各的打算,就连契丹人内部,也会貌合神离。

因为新的继任者,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耶律延禧这个唯一的正统皇族的血脉,也就是说,他们的皇位,总归不是合法继承的。

人的私心,也就会在这种时候更加膨胀,所以萧撒弼的统治绝不会顺利,会有内外部不同的人会站出来反对他。

这样一来,辽国必然会大乱,而辽国大乱,就给了大宋机会,我们汉人也可以借此机会出兵收复燕云之地。”

杨怀仁道,“说的不错,你比以前聪明了,因为你越来越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鬼姐冷眼道,“还用你说?本来我就很聪明,你没发现而已。”

“咳咳,”杨怀仁作势咳嗽了几声,才不屑道,“说你说的不错,但并没说你说的就全对。因为这一切,还都停留在咱们的猜测阶段。

千万别小瞧了萧撒弼,也不能忽略了其他人。萧撒弼如果按照咱们猜想的篡位夺权,他一定会用更高压的统治,来捍卫他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