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392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鬼姐也不知哪里来了一股子邪劲,究根结底似的继续质疑道,“照你这么说,汉人里也有败类,穷人里也肯定有懒汉,那么是不是就不用理他们了?

或者更极端一些,要把这样的人彻底的从这个世界上消灭掉?那人性何在?

如果是这样,你和那些极端的契丹人又有什么区别?

在他们眼里,土地是有限的,粮食是有限的,牛羊也是有限的,如果像他们一样,认定了一群人是卑贱和低劣的民族,就要把这些无辜的人从这个世界上消灭干净?”

杨怀仁一时有点懵,本来跟她讲的是管理艺术,怎么就被她牵着鼻子扯到人性的问题上去了?

他心说这个鬼姐,脑子其实不难用,就是有时候不灵光,总是会平行转移了理论的基础,把人绕晕。

“打住,打住。我说的,和你后来理解的,不是一码事,我说的是马,你非牵出一头驴来,这不最后就成了驴唇不对马嘴了吗?”

鬼姐忽然又发出了她标志性的哈哈大笑,“我逗你呢,你当我傻呢?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就是故意想惹你生一次气,不行吗?嘿嘿……”

看着人家掩嘴偷笑,杨怀仁心里暗骂,深井冰!绝对的十级深井冰!这天没法聊了啊,再聊下去,非的被她传染上深井冰不可。

鬼姐见他越是生气,心里越是痛快,捂着肚子解释道,“你气我一次,我气你一次,咱俩现在算是扯平了。

不过你帮我的事情,我还欠你一个人情,将来如果你有什么愿望,或是有了什么困难,尽管开口跟我说,我呼伦尔雅-鬼节,一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怀仁心说你拉倒吧,我可不敢求你办事,还是保持单纯合作的关系,大家比较好相处一点,我更不用你赴汤蹈火,本来就有块吓人的烫伤疤痕了,弄的全身都是的话,恐怕你真的变成鬼姐姐了。

不过愿望倒是有一个,您老人家能离我多远给我呆多远,被你这么个深井冰折腾一回,以后不经意想起来,不知要因为惊吓少吃了多少好东西。

忽然想起鬼姐刚才说了个名字,杨怀仁好奇地问道,“呼伦尔雅……鬼节?是你的名字?”

鬼姐点点头,“嗯。”

杨怀仁想了想,“那你有没有汉人的名字?”

鬼姐又点了点头,“有,不过……总之你将来会知道的。”

天霸弟弟在门外听了一会儿,见不远处来了几个契丹侍者走向了帐篷,才探进头来说,“契丹什么大王好像给你熬好了粥了,派人来请你回到宴席呢。”

杨怀仁一愣,心说名字还保密,以为我追你啊?真是自作多情,他抱了抱拳道,“那我要回去了,你自己小心。”

说完他就要往圆帐外走,鬼姐侧了侧身,让出了道路,却没有回头,等杨怀仁从身边走过,才幽幽道,“你也是。对了,菜里没毒,你可以放心吃的,不过嘛……合不合你的口味,我就不清楚了。”

第978章 野餐(上)

耶律跋窝台的宴会,气氛很融洽,杨怀仁觉得南院大王家的厨子应该是汉人,一碗薏仁小米粥熬得很精细,味道也不错。

杨怀仁自然清楚这种契丹人和汉人和谐共处的画面,只是耶律跋窝台故意做出来的假象,他不会不知道这是人家故意做给他看的。

宴会结束临别之时,耶律跋窝台还亲自将杨怀仁等人送出南院门外,说过几日宋使北上中京,他也恰好要进京述职,便约了杨怀仁要一起结伴同行。

杨怀仁当时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直到后来……

三月初的析津府变换了风向,寒冷而干燥的西北风歇了,温暖而湿润的东南风开始给整座城市穿上一层绿色的细纱罗裙,天色大好的时候,那绿意朦朦胧胧的,总惹人幻想。

使团出析津府北门继续向中京大定府出发,南院大王的出行队伍已经早在北门外等候。

不管杨怀仁乐不乐意,和耶律跋窝台结伴同行已是躲不过了,其实两支北行的队伍都十分庞大,路上的时候,大家各坐各的车驾,杨怀仁也不会跟耶律跋窝台有什么接触。

只是午间和夜间休息的时候,耶律跋窝台总是会很客气的邀请杨怀仁过去一起用膳,杨怀仁自然是不好拒绝人家的好意,觉得除了总听着耶律跋窝台蹩脚的汉话有点辣耳朵之外,其他倒也没啥。

既然这样,杨怀仁也不好就这么老去蹭饭,空着手去是不可能的,旅途上也不好做菜,他便带了些早预备好的蛋糕和点心,以及一些美酒过去,总不能短了自己的面子。

别看耶律跋窝台年过大衍之年,胃口却是好得很,十余斤的一支烤羊腿,他一顿饭能造一大半,另外还有上斤的美酒。

杨怀仁送来的蛋糕和点心,他也是十分喜欢,正好做了他的饭后甜点,很快就又造了一整篮子,即便如此,吃完之后的耶律跋窝台还笑称自己老了,吃的不如以前多了。

杨怀仁听了只能在一边笑,一笑是客套地回应了耶律跋窝台,二笑是因为觉得这老家伙这么能吃,而且吃的这么不健康,迟早要爆血管。

后来回去的时候随行的天霸弟弟都唏嘘不已,瘪着嘴叹道,“这契丹什么狗屁大王还真他女良的能吃,他要是年轻三十来岁,和小弟还真有一拼。”

第二天天色晴好,午时未到,两支队伍已行至七渡河的四河口,东北方向便是后来的牛栏山了。

七渡河这时候正开始解冻,潺潺河水清澈得有点不像话,河底的各色鹅卵石反射着绚丽多彩的炫光,配上远处牛栏山上莹莹绿意,还真是让人心情大好。

杨怀仁猜测大概是耶律跋窝台吃了蛋糕觉得非常喜欢,特意命人又来请杨怀仁去河边野餐,而且还吩咐来传话的人大赞特赞了一番杨怀仁昨日带去的蛋糕。

杨怀仁笑了笑,让传话的人回去告诉耶律跋窝台,他一定会准时到,而且会带上南院大王最喜欢的蛋糕去。

传话的人快乐地谢过了杨怀仁,这才高兴地跑了回去,只剩下杨怀仁看着他内八字的双腿跟夹着个球似的,用一种比蛤蟆还丑的姿势跑远。

耶律跋窝台不论是样貌还是穿着其实看上去都挺粗鲁的,只是杨怀仁没想到他还是个挺有小资情调的人。

杨怀仁到的时候,已是正午时分,耶律跋窝台已经命人选好了一片干燥的河边铺了一大面菱形花纹的软毯,软毯上摆放着一圈马鞍形的蒲团,中间被围绕的,则是用银盘装着的各色烤肉,以及两壶用长脚壶装着的茶水和几样常见的果干。

阳光这时正晒得地上正暖,耶律跋窝台携妻女早已到了,看来契丹人和汉人的风俗还小有不同,这年代的汉人是不会带自己的妻女和旁的男人在外边野餐的,而契丹人就没有这么讲究。

耶律跋窝台正盘坐在软毯上欣赏着青山秀水,见杨怀仁远远的走过来,便冲他招手示意。

杨怀仁也远远地便礼貌的抱了抱拳,等走近了看清楚软毯上坐着的三人之后,杨怀仁心中惊骇的差点一骨碌跌到七渡河里去。

耶律跋窝台右手边坐着他的妻子,一身契丹女子的富贵打扮,看样子也还不到三十岁,应该只是他的某个随身侍候的宠妾,而在他的左手边,坐着的那个同样一身华贵装扮的女孩子,竟然是呼伦尔雅-鬼节。

杨怀仁的心不由自主地剧烈跳动起来,无论如何他都不敢相信,鬼姐竟然是耶律跋窝台名义上的女儿,那么她的身世故事中那个强娶了她母亲的契丹恶人,不就是耶律跋窝台了?

那她,名义上是辽国南院大王的女儿,那她不就是一位辽国的郡主么?

哎呀我去,杨怀仁心道,这也太刺激了,鬼姐的仇人不就是她的养父了嘛,对了,既然她母亲当年是先有了她,才被强行嫁给了耶律跋窝台的,那……耶律跋窝台光头上这顶绿帽子,还真是有够大的啊,哈哈!

杨怀仁极力掩饰住自己惊讶又激动的心情,走近软毯的时候装作欣赏美丽的初春山水景色,感叹道,“这山这水,配合上和煦的阳光,景色真美啊!”

他边说边偷瞄了鬼姐一眼,发现她装作了天真的契丹小妹似的,脸上带着微笑看了过来,但眼神里却像从来都没有见过杨怀仁一般好奇。

杨怀仁走上软毯,耶律跋窝台示意他不要客气,坐下说话。

杨怀仁微微颔首施礼,也找了个耶律跋窝台正对面的蒲团盘腿坐了下来,“本使谢过南院大王阁下的盛情了,不知这两位是?”

耶律跋窝台介绍道,“这位是本王的爱妃萧氏,这边这一位是本王的小女耶律尺薅斤。”

萧氏和鬼姐便同时微微躬身道,“见过宋使,妾身有礼了。”

杨怀仁见她们都是行的汉人女子的福礼,赶忙还礼,“见过王妃,见过郡主。”

眼下坐的这么近,杨怀仁倒不敢再去偷瞄鬼姐了,只是心中觉得好笑,鬼姐的契丹名字,拗口就算了,也太难听了吧?

耶律尺薅斤?薅谁呢?莫不是耶律跋窝台的光头,是你给薅的吧?哈哈……

第979章 野餐(下)

耶律跋窝台道,“杨郡公有所不知,小女今年年满十八,圣皇帝陛下见本族之中就这么一个女孩子,便破格要赐封小女耶律尺薅斤为公主。”

杨怀仁笑着说,“恭喜王爷,贺喜公主。”

他心里却在暗骂,这个鬼姐,上次还吹牛比说比我年纪还大,说她就是面相生得小罢了,说的跟真事儿似的,还诳我喊她姐姐,我还就真信了,你姥姥的,现在露馅了吧?

可他抬眼去看鬼姐,却发现她装作没事人一样微笑向他表示感谢,可杨怀仁总觉得她心里其实是在偷笑。

耶律跋窝台好似非常开心,他这次去中京可能就是为了鬼姐被耶律洪基破格赐封公主的事情,即便是一顿简单的野餐,他也不断的跟杨怀仁邀杯,竟一刻也没有停。

随园春可是五十多度的中高度酒,大中午的就这么个喝法,杨怀仁可撑不住,即便事先塞进肚子里几块鸡蛋糕,也没怎么顶事儿。

很快两个人就喝的有点高了,耶律跋窝台也不知耍的哪门子酒疯,拉着杨怀仁,指着风景吹嘘着,这就是他们大辽国的美丽河山。

杨怀仁听了可就不高兴了,心说这哪里是你们辽国的河山?这明明是我们大宋的河山,因为历史问题临时被你们契丹人占据了九十多年而已,将来,那可是要讨回来的。

但杨怀仁也不是傻子,如今只带了天霸弟弟一人进了狼窝,可不能白白当了喂狼的骨头,所以只好隐忍着藏好了不悦的心情,任由他发酒疯。

本来大好的风景,在河边吃顿野餐应该是轻松写意的事情,可叫耶律跋窝台这个酒鬼这么一闹腾,杨怀仁啥心情也没有了。

耶律跋窝台的爱妾萧氏倒是显得恭敛大方,不时地给二人添酒推菜,只不过大概因为不怎么说汉话,所以一直都话不多。

鬼姐这边呢,则好似换了个小丫头性子,只顾着自己吃喝,养父和杨怀仁这边喝成了什么样,又吹了什么牛逼,她一概不顾。

杨怀仁一有机会就偷瞄她,琢磨着这姑娘也太淡定了,前几天见面时还跟我说要我杀了耶律跋窝台呢,今天跟他们坐在一起野餐,跟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看来她的内心还是很强大的。

如果杨怀仁没有猜错,鬼姐能这么恨契丹人,除了她祖辈父辈都跟契丹人之间有说不清的仇恨之外,她从小就在一个契丹人的王府里长大,应该也是见识了契丹人是如何欺侮其他各族百姓的。

表面上看耶律跋窝台对她很是宠爱,根本就不知道她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对于她能被契丹人口中的“圣皇帝陛下”破格赐封为公主,还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杨怀仁忍不住去想,也许在鬼姐的内心里,也是非常复杂的吧?

耶律跋窝台并不是一个好人,而且像他这种越是喜欢表面装好人装仁慈,背地里不知干了多少坏事的契丹人,在鬼姐眼里更是觉得令人讨厌。

但耶律跋窝台作为一个父亲,他又是非常合格的,甚至可以猜测,他对鬼姐是有些溺爱的。

那天南院夜宴,鬼姐随意扮作了契丹丫鬟去上菜,不管耶律跋窝台有没有发现了她,单是她能在南院如此自由自在的活动,府里下人们没有人敢违她的意,就说明了这一点。

萧氏作为耶律跋窝台的爱妾,席间她跟鬼姐两个女人之间还是有几句对话,杨怀仁虽然听不懂她们说了什么,但从萧氏的表情里,也能看出来她对鬼姐还是十分尊重的。

按说她们两个人是继母和继女的关系,萧氏明明不用这么去讨好鬼姐,可既然她有这样的表现,也证明了杨怀仁的猜测。

综合起来,就说明了鬼姐在耶律跋窝台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了。

想到这里,杨怀仁忽然发觉,如果将来有一天耶律跋窝台发现了鬼姐并不是他的亲身女儿,他半生都在顶着一顶这么大的绿帽子生活,他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复杂,太复杂了。杨怀仁心里直叹气,不过反过来想的话,也许正是因为鬼姐有这样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的身世,才吸引了蓝衫军的注意,把她发展成了一名蓝衫军中的重要一员。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杨怀仁又懊恼起来,他后悔南院夜宴那一晚,他怎么糊涂到忘记问清楚鬼姐他的亲生父亲是谁了。

再转念一想,鬼姐当时没有告诉杨怀仁她的汉人名字,也许就是为了隐藏她的亲生父亲是谁这个秘密,即便他开口问,恐怕也没法从鬼姐口中问出实情来。

难道……是她口中所说的那个她母亲安排给她的师父?

这一点还真不好判断,鬼姐的师父是男是女都还没搞清呢,就这么简单的认为她的师父就是她的亲生父亲,有点太武断了。

杨怀仁没想清楚,大概是因为中午就喝了不少酒,脑子有点迟钝了。

萧氏见耶律跋窝台喝得有点过头,嘴巴都不灵光了,叽里咕噜说着些谁都听不明白的契丹语,这才向杨怀仁表达了歉意,吩咐了几个亲兵一起扶着耶律跋窝台回去休息。

杨怀仁施礼相送,趁着他们转身的那一刻这才小声对也正要起身离去的鬼姐说道,“你这是怎么回事?咋没早告诉我你现在的身份就是耶律跋窝台的掌上明珠?”

鬼姐斜了他一眼,也微微动着嘴唇小声道,“这在别人眼里好似很风光,可在我眼里,这并不是多么光彩的事,你应该清楚,我心里是多么不喜欢契丹人的,再说了,你也没问我啊?”

“你……”

见杨怀仁不乐意了,她才又说道,“这里说话不方面,今晚三更,我去你营帐你找你,到时候再说。”

“啥?半夜三更还要来找我?你要闹哪样啊?有啥话不能到了中京再说啊?”

鬼姐忽然板起脸来,“你闭嘴,这么大声也不怕被人发现了咱们之间的关系。我既然说找你,就是有重要的事情要立即找你商量,你等着便是了。”

第980章 鬼姐再夜访

关系?我跟你啥关系?!

杨怀仁越想越气,开始后悔那天夜里调侃了鬼姐了,如今她好像很喜欢用这个词,那感觉,好像已经被她“关”起来用绳子“系”住了一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