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212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他情绪越是激动,杨怀仁越是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反而让大家觉得赵宗晖有点疯狂了。

赵煦心中是站在杨怀仁这一边的。说杨怀仁造反,他肯定不信。杨怀仁在他心里一无背景二无多么大的实权,就凭着二百人造反的说话,道理上就站不住脚。

加上赵煦个人对杨怀仁的看法,很自然的就认为只不过是杨怀仁因为一时冲动才做出了有违常理的冲动之举。

即便死了几个五城兵马司的兵士,那也不过是两边对峙之时,在混乱之中两方兵士们相互打伤了对方罢了。

论起来赵宗晖毕竟是赵煦的长辈,要是不惩戒一下杨怀仁,似乎也说不过去,可怎么惩戒能让赵宗晖能满意,又不伤害杨怀仁,就成了一道难题。

赵煦琢磨不出个办法来,就把问题又抛给了几位宰相和大学士。

几位老头算是听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可他们面对这样的问题,也吃不准该如何是好。

赵宗晖是个什么性格,他们几位老家伙自然清楚不过,赵宗晖装低调装好人,是做给无知的百姓们看的,实际上他是个什么人,做过什么事情,是瞒不过这几位大佬的。

赵宗晖扯了半天,说的他口干舌燥,胸闷头晕。稍微冷静了一下,他观察了朝堂上众人的表现,才发现事情不好。

赵煦这个侄孙看样子是不肯为他做主了,可几位宰相和大学士,似乎也吃不准该怎么决断,他再看看杨怀仁,似乎一副凌然正气的样子,他更是怒不可遏。

赵宗晖跳出了吼叫道,“这天下还有王法吗?这天下还是姓赵的天下吗?”

第517章 先令其狂

话欲令其亡先令其狂。赵宗晖这一嗓子嚎出来,在大殿之上就有点张狂了。

按道理他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了,无论是阅历还是城府,都不应该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在几位高官们眼里,杨怀仁带兵冲突濮王府的行为,确实不应该,但是这里边有杨怀仁年轻气盛不计后果的因素,他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人,做些离经叛道放荡不羁的事情,他们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赵宗晖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不但有失斯文,而且当着众官员面上在朝堂之上咆哮,反而跟一直一言不发的杨怀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给人的印象就不好了。

杨怀仁见赵宗晖这种样子,心里暗喜,看来今天在他家门口闹的确实足够凶了,把这老子逼得够呛。

再看看朝堂上众官员对赵宗晖那种轻蔑的眼神,杨怀仁就更乐了,哥们自带新手光环,似乎还真是占了不的便宜。

赵宗晖似乎也觉察到了他在大殿之上这样的有失一位王爷的仪态,引来了众多官员的不屑,并没有达到他骗取同情的目的。

更严重的是,他这两句话,当着官家赵煦面前出来,似乎就太不给赵煦面子了。

赵煦脸色却是很难看,忍不住要站起来反问他这位堂叔爷,什么叫没有王法?什么叫这天下还姓不姓赵?

天下姓赵不姓赵不是你一个本来就姓赵的人该问的,而且姓赵也是我赵煦的赵,不是你赵宗晖的赵!

既然先前赵煦觉得他已经过要几位宰相和大学士一起斟酌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他就没有把心里的气爆发出来,而是等着那老几位想出个办法来。

大殿上一阵冰冷的寂静之后,众官员又重新议论起来。可就在赵宗晖以为他咆哮大殿的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杨怀仁却站了出来。

原来杨怀仁就决定了如果赵宗晖你给我扣一顶大帽子,我就给你扣两顶绿帽子的,不过扣绿帽子眼下的场合似乎不太合适,于是他决定踩上两脚。

“濮王爷,你这话我听着耳熟啊,方才在你家门口你就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什么‘天下是你姓赵的的天下’,别怪我不识数,实在没给你查清楚你到底了多少遍,但是没有一百遍也有九十七八遍了吧?

好吧,我当你吓唬我三岁孩不懂事,可没想到你到了朝堂之上,对着文武百官,对着我如此敬仰的陛下还敢如此口出狂言,看来这是你的心里话啊。

这天下是姓赵的天下,可那也是咱们陛下才能这么,因为陛下可以代表千千万万的大宋子民,陛下的天下,就是全大宋百姓的天下。

可你这么逮着这句话个没完没了,听得我耳朵都生了茧子了,起先我还没明白,现在我懂了,你是当大宋是你濮王府的天下了啊。

好你个赵宗晖,怪不得我去你家讨个法,你口口声声我造反呢,原来的我是造你的反啊……”

赵宗晖见杨怀仁越越离谱,仿佛触碰到了他内心最不愿意被触碰的到地方,心头一紧吧,突然发了狂,冲过来就想扇杨怀仁。

杨怀仁反应快,却也不去躲闪,反而顺势抓到赵宗晖打过来的右手捂在自己嘴巴上,嘴巴却装作吱吱呜呜断断续续的叫道,“别捂我嘴,呜呜……让我……把话完……你还……陛下年幼……”

赵宗晖本来没想捂他的嘴,可见杨怀仁竟然不知从哪里编排出了他的某些心底的话来,也顺势尽力的去捂他的嘴巴,生怕他越越离谱。

杨怀仁污他的目的却是达到了。

换成一个旁的什么人,出这种污蔑赵宗晖的话来,是绝对不会让人相信的,可偏偏眼下杨怀仁就是他的大仇家,他口口声声要官家为他做主杀了杨怀仁,现在又极力的去捂杨怀仁的嘴巴不让他下去,反倒帮杨怀仁把他的话坐了实。

从赵宗晖疯狂似的表现来看,赵煦似乎有点觉得杨怀仁出来东西,是符合赵宗晖这种身份的人会私底下考虑的事情。

赵煦从他即位的那天算起,他这位濮王堂爷爷似乎就不想看到他成为皇帝。正是一众文官和赵宗晖的怂恿之下,他皇祖母上殿听政,才逐渐掌握了朝堂上的大权。

赵煦忍不住怀疑,难道赵宗晖和他皇祖母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他的皇位已经被逐渐架空了,今年他年满十六,却没从他皇祖母那里听到过要按当初的约定还政于他的意思。

这么一想,赵煦心态有点炸了。他不顾一位皇帝的沉稳,忽然跳起来瞪着眼睛指着赵宗晖大骂道,“好你个赵宗晖,你是想湔肠伐胃,除旧布新了?!”

这话从赵煦的嘴里出来,把朝堂上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不少本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官员惶恐之下,下意识的扑伏在了地上。

赵宗晖听了更像是十八般兵器在他心里挨个交锋了一遍一般,赶忙松开杨怀仁,五体投地似得伏跪在地上,嘴里颤抖着叫道,“圣上明鉴,微臣万万没有此心啊!”

着他瞪着一双憋红了的眼睛,又指着杨怀仁争辩道,“都是他,都是这个姓杨的子,他编排的微臣,微臣是从未过,也从未想过这样的事情啊……”

两位宰相也意识到这么一来事情可就严重了,赵宗晖在他们眼里虽然人品也不怎么样,可是要是因为发狂之下出来的话被人家抓了把柄让赵煦误会了,会连累许多濮王府无辜的家人,于是赶忙站出来帮他话。

“圣上息怒,老臣看来,濮王爷大殿之上言语不当,确实有错,可二人争吵之下出来的话,圣上万万不可当真啊。”

几位学士和尚书也赶忙出来齐声喝道,“臣等附议。”

赵煦喘着粗气,再一想几位重臣的也在理,刚才的确是赵宗晖发了狂,了疯话才被杨怀仁抓了他的话柄。

按照赵宗晖的身份,他一无政治资本,二无军事资本,他平日里装好人,暗地里敛些钱财这种做法,也不像是真要谋反。

可就在这时,杨怀仁突然站出来朗声道,“赵宗晖意欲谋反,证据确凿!”

第518章 微仲圆场

就在大殿上的众人觉得濮王赵宗晖只不过是言语失仪才触怒了赵煦,纷纷帮他解释求情的时候,杨怀仁这么一句愣头愣脑的话,引得朝堂上又炸了锅。

赵宗晖横眉怒对,怒道,“杨怀仁,没想到你这么阴险啊,今天带兵围堵了我濮王府,让我丢尽了脸面,大殿之上本王说你要造反确实是一时的气话,可你又反过来污我谋反,你好算计啊!”

大殿上议论的声音很大,百官似乎也都觉得杨怀仁这么做有点过分了,无论是官员之间政见不和也好,勋贵之间有矛盾也好,大不了找理由或者抓对方的把柄踩上一脚,可没有把对方逼上绝路的必要。

杨怀仁这么言之凿凿的污蔑一位嗣濮王意图谋反,道理上和逻辑上基本上很难站得住脚的,所以对于杨怀仁这种另类,众人指责之声一时间不绝于耳。

杨怀仁知道他们吵吵嚷嚷之下,现在说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于是悠闲地站在原地,笑而不语。

吕大防出来替赵宗晖说话了,“杨知义,老夫知道你跟濮王之间有嫌隙,而且直言不讳的说,确实是他有错在先。”

听到一位宰相站出来发言,百官这才慢慢收声,竖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吕大防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今日你带兵冲突了濮王府,给了濮王难堪,你的面子也算是找回来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老夫本来想劝两位各自都退一步,此事你二人既然都有错,不如官家做主,对你二人各施惩戒,望你们今后谨言慎行也就算了。

但你二人各不相让,还在朝堂之上言语相向,甚至差一点大打出手,你二人恃宠而骄,成何体统?!”

吕大防一席话说的铿锵有力,加上他三朝元老两朝重臣的身份,一番话让大殿上的众官员都觉得非常值得认可。

杨怀仁瘪了瘪嘴,似乎不太认可。赵宗晖喘着粗气,一只手按着剧烈起伏的前胸,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另一位宰相范纯仁站出来打圆场道,“启奏圣上,老臣非常赞同。濮王和通远郡公各有过错,盛怒之下言语冲动,圣上不必当真。

通远郡公杨知义环州大胜夏军有功,濮王爷匡正皇族辅佐陛下勤勤恳恳,不如就对他二人各自施以处罚,以示惩戒,此事就算过去了罢。”

赵宗晖想想自己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要是就这么算了,他心中肯定是不甘心的,可这样的局面下,他也意识到杨怀仁在环州刚刚为大宋立下的大功就是他的一道护身符,在这时候不论他怎么闹,官家和高太后都不会动他的。

与其就这么斗的两败俱伤,而且他捞不到任何好处,好搞臭了自己的名声,实在是得不偿失的无谓之举。

不如就听了两位宰相的建议,此事就算别过,等以后他在寻找别的机会报复杨怀仁。

于是赵宗晖装出一副明明受了委屈却要顾全大局的嘴脸来,缓缓说道,“微臣知错,微臣认罚。”

赵煦深吸了一口气,想想他刚才也是有点头脑发热了,赵宗晖的地位摆在那里,和他闹的太顶了,对自己将来收回权力并没有好处,所以轻轻点了点表示接受赵宗晖的认错态度。

众人又看向了杨怀仁。

杨怀仁拧着眉头环视了一圈,清了清喉咙,大声又说了一次,“赵宗晖勾结契丹,意欲谋反,证据确凿!”

大殿上“哗”地一下又炸了,不论是赵煦还是赵宗楚,两位宰相还是诸位大学士以及文武百官,脸上形态各异,搞不清楚杨怀仁是疯了还是傻了。

两位宰相出来打圆场,实际上是暗中帮你杨怀仁的,赵宗晖是暗地里使坏想谋夺你家家产,可这种事说道台面上,也只不过是他的道德问题,论起罪名来,并不能把赵宗晖这位濮王怎么样。

可你杨怀仁的罪名就逃不脱了,带兵在东京城里横行,还冲突了濮王府,杀死了无偿兵马司的兵士,哪一条哪一项要深究起来都是大罪名。

那么多人虽然是给你二人说和,实际上暗中还是帮你抿去了罪名的,你不但不知道见好就收,顺着梯子往下爬,还要这么执着的去污濮王一个无论怎么听都不合理的罪名,这又是何苦呢?

但是从他们对杨怀仁的了解来看,他虽然总惹事,可并不是个无理取闹之人,在大殿之上,官家和文武百官面前如此的言行,实在让众人想不通。

说濮王谋反,是谁都没法相信的,还说他勾结契丹,就更谈不上了,除非,这里边有不可告人的内情。

又是吕大防站出来让众人安静下来,他走到杨怀仁面前,疑惑地问道,“杨知义,你可知道你这么说,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濮王真的勾结了契丹,污蔑一位嗣濮王的罪名,可不是你能承受的起的。”

吕大防轻声劝到,“你若是现在说你发了失心疯,胡言乱语了一通,或许官家和百官还念在你年少又为大宋立了大功的份上,还不会跟你计较。”

杨怀仁笑道,“学生多谢吕相公的教导。可是学生说的话,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杨怀仁这句话说出来,众人脸上的表情突然就变成了惊恐,心里想的是,难道杨怀仁说的是真的?

特别是一些曾经在边地任职过的武将开始猜测,说不定杨怀仁在环州之时,得到了什么惊人的消息也说不定,看来这环州一战,大有故事啊。

吕大防盯着杨怀仁的眼睛看了看,仿佛觉得看到了一片幽静的海面,波光粼粼,又深邃厚重,他似乎也开始相信杨怀仁不是信口胡说了。

赵宗晖抬头看了看赵煦,正脸色非常的难看地朝他望了过来,他紧张地不敢跟赵煦对视,转而怒向杨怀仁喝道,“你你你,你血口喷人!”

杨怀仁灿然一笑,“我喷没喷人,待会你听完了我的故事,就会明白了……”

第519章 一场豪赌的受害者

“我喷没喷人,待会你听完了我的故事,就会明白了。”

赵宗晖再想开口骂人,张开嘴却失了声,只发出一声“你”便喉咙嘶哑了,众人本来是对杨怀仁如此笃定的赵宗晖勾结契丹意欲谋反是半信半疑的,此时赵宗晖突然紧张地失了语,便又多信了杨怀仁二三分。

赵煦急切地,“通远郡公知道了些什么,快快道来。”

“微臣遵旨。事情还要从半年多以前起……”

杨怀仁对赵煦叉手躬身施了一礼,整理了下心情,慢慢了起来。

“想必在场的诸位同僚之中,很多人都知道,去年秋上,原魏家正店的魏财魏掌柜的因为和在下有些不睦,相约在归雁楼比试厨艺。”

听到这里,殿上许多人都是现场观看过那场比试的,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想起面前的杨怀仁当时的精彩表现,那道红油鮓和米饭的完美结合,还忍不住口舌生涎。

而当初的一位厨子如今已经成了大宋的大功之臣,还被赐封通远郡公,永兴军路节度使,在想起自己多少年来想在官途上再进一步是如何难于登天,又开始唏嘘感叹。

可到了最后,他们又不禁疑惑,这跟杨怀仁的濮王赵宗楚勾结契丹听起来好像也没有半点联系,所以也不知道杨怀仁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那场厨艺比试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殿上当时在场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濮王赵宗晖。”

赵宗晖见几个当时见过他去归雁楼的官员狐疑的向他看了过来,做出了一副无辜的表情,他忍着喉咙的撕痛问道,“杨怀仁,本王去归雁楼看一场厨艺比试,有什么好奇怪的?

当时在场的还有二百多人呢,你怎么不这些人?这又跟你冤枉本王私通契丹有什么关系,你最好清楚一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