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199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有些人心怀鬼胎,觉得杨怀仁的气数完了,惹了不该惹的人,闯了不该闯的祸,他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开始琢磨着杨家这么赚钱的几样产业,是不是该换换主了?

晚些时候,这些人便迫不及待的敲响了杨府的大门。杨府里,能说了算的杨母病倒在床上,其他女眷又不便见外客,只有让王明远这个临时的管家出来见客。

来访的客人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客人的身份,一开口便反客为主,说愿意出多少多少银子,买下随园和聚园的产业。

也有人要买牛肉面和其他一些随园特色美食的方子,还有人要买杨家庄子里整酒作坊和豆腐作坊的人马,也有人要买下新式蔬菜的种子等等,却都被王明远拒绝了。

第485章 杨府危机(中)

想趁着杨府为难时刻来赚些便宜的,也不会是些泛泛之辈。

想要随园牛肉面方子的,其实就是同样在东京城干酒店买卖的同行,当初杨怀仁用牛肉面等菜式的配方换来了一个餐饮业的连锁联盟,包括嘉王爷的产业归雁楼在内,一共有十三家酒楼。

由于连锁的协议是具有保护性质的,所以那些没有加入进来的大酒楼掌柜的和他们身后的东主们,便动了买下随园的主意。

要放在以前,杨怀仁是肯定不会把这么大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卖掉的,可今时不同往日,杨怀仁都命悬一线了,说不定会卖了这只金鸡,以换取一线生机。

这其中一个叫赵奎的人,似乎有点志在必得。王明远打发走了其他人,却赶不走这个赵奎。

在王明远眼里,小眼睛赵奎一看就是个精明的商人,那一堆眼珠子一转悠,就给人一种非常机灵的感觉。

可现在杨府有了危机,赵奎自鸣得意的样子就看起来有点欠扁了。

王明远当然也不过是心里发恨,暗地里想想罢了,这个赵奎既然摆出一副吃定了你的样子,那他的后台,肯定不简单。

起码,赵頵这位嘉王爷的名头,在赵奎眼里,似乎并不是那么害怕,这就让王明远非常吃惊了,大宋唯一的亲王,官家的亲叔叔,高太后的亲儿子,这个赵奎谈论起来竟然不以为意,还很是吓坏了王明远。

最让王明远难以置信的是,赵奎说,他有办法救杨怀仁。

王明远心里暗骂,你他女马是何方神圣?嘉王爷如今都不敢说这种大话,你一个生意人怎么敢说得这么轻巧?

难道你姓赵,官家和太皇太后就高看你一眼,还听你的吩咐?

既然赵奎说得他背后的主子那么吊,不如就让他继续说下去,因为王明远为了自家姑爷,也是在没有别的招了,如今出现一个大话连篇的赵奎,哪怕他信口雌黄,也要听一下他的办法,只当死马当活马医就是了。

赵奎说道,“我也不跟王掌柜的打哑谜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家主人,便是嗣濮王赵宗晖。”

“赵……嗣濮王?”

王明远大吃一惊。这个赵宗晖在东京城里可算是个名人,尽管他如今不怎么在世面上露面,但他的名头,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赵宗晖乃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恭靖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也就是说,他是当今太皇太后的小叔子,是嘉王赵頵的亲五叔,是官家赵煦的五爷爷。

如果单单是他嗣濮王的爵位,以及镇南节度使和检校司徒的职位,还不足以影响到高太后和赵煦的决定,但他另外一个身份,就足以彰显他的地位了。

赵宗晖是如今宗正寺的宗正寺卿,换句话说,他就是赵氏皇族的名誉族长。

这职位听起来好似虚无缥缈,在朝廷之中也没有什么实质的权力,但是涉及到赵氏宗族的事宜,他的话就十分有分量了。

姓赵的皇亲国戚那可多了,在册的就有近千人,这些人都有相应的爵位,为了自己的子嗣能够顺利的继承自己的爵位,这些贵族可都是唯赵宗晖马首是瞻。

说直白点,赵宗晖就是当今的皇亲国戚里边的老大,别看从爵位高低上赵頵这位亲王更高,但在赵氏宗族中,他的话的分量,跟赵宗晖是无法同日而语的。

传言里赵宗晖为人公正,做事也比较低调,尽管地位超然又名声在外,可他一不参与朝政,二不贪恋权柄,三不好色,四不敛财,在宗族之中算是威望甚佳。

高太后能有如今的权力,和赵宗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赵煦如果想在自己成人之时收回自己应有的皇权,也需要赵宗晖带领宗族中人的支持。

所以说,有些事,朝堂上的官员说不动高太后和官家的,赵宗晖或许一句话,那两位大佬就不能不考虑。

想通了这一点,王明远就有点犹豫了,为了救杨怀仁,如果要付出一个随园,加上那些诸如牛肉面等食物的秘方这样的代价,他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的。

可是他作为一个随园掌柜,一个临时的杨府官家,他说了还不算,他必须把这件事请示了杨母和何之韵之后,让她们来做决定。

王明远留下傲慢的赵奎在客堂里吃茶,自己则赶忙来到后宅,向杨母道明一切。

杨母在何之韵和莲儿的照顾之下刚刚转醒,听了这个消息便激动起来,二话不说,便要让儿媳妇出面,答应下赵奎的要求,把他索要的随园等一切事物全都应允下来。

作为一个母亲,这时候但凡是有一点拯救儿子的机会,她都不会错过,虽然要舍弃了许多的家财,可她一点儿也不在乎,钱是死的,没了可以再赚,可人要是没了,就无论如何也没有机会挽回了。

王夏莲已经急的没了主见,只得等着何之韵点了头,便要跟着父亲一起出去,答应赵奎提出来的要求。

比起杨母和王夏莲这样小户人家出身的妇人来,何之韵出身高贵,加上几年江湖上尔虞我诈的历练,她听了王明远的话,似乎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可她心里也急切地想救官人,如今赵宗晖的名头摆出来,她似乎也看到了一丝的希望。

只不过以她平日里听说的她这位亲五叔的名望和人品来,又觉得赵宗晖不像是一个唯利是图之人,为何今日忽然对杨府的钱财有了兴趣,让她有了一些疑惑。

何之韵一时还想不清楚这个赵奎为何有这样的把握能保证杨怀仁安然无恙,但是她还是决定要见一见,于是安抚了下婆婆和莲儿,说明了要先让这个赵奎说出他的主子赵宗晖有什么样办法保住官人,然后再做计较。

杨母稍稍平复了下心情,觉得儿媳妇说的有理。杨府现在是危机之时,不少人都在打杨府的主意,不能因为一时情急,便中了江湖骗子的伎俩。

于是她强撑起来身子,双手握紧了何之韵的手说道,“家嫂,仁儿不在,这个家你说了算,我们都听你的。”

第486章 杨府危机(下)

何之韵收拾了下自己的心情,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才随着王明远来到前堂。

赵奎正在前堂里喝茶,神态本是淡定悠闲,他手端着茶盏,手用杯盖拂了拂飘起来的几片茶梗,轻吹了吹茶水,十分享受地把嘴唇凑上去抿了小口。

见王掌柜的请来了杨府目前能主事的人,他这才不急不慢的放下手里茶盏,缓缓站起身来假模假样的施礼。

可等他看清了来人的面孔,他竟是吓了跳!

这是杨侯爷的正室杨何氏?长得真是太惊艳了,最让他吃惊的是,这女人竟然和他家主子长得有三分相似,特别是眉宇间流露出来的气度,更是神似了七分。

何之韵微微颔首示意见过了礼,然后坐在了正堂的主位上,她不卑不亢,举止落落大方。

赵奎倒是听说过杨侯爷这位正室夫人,听说当初还是从嘉王府出的阁,名义上是嘉王赵頵的义妹。

以前或许他还以为这不过是个攀附权贵的民女罢了,如今见到了真容,才知这个女人,绝对不是出身平凡之辈。

正在他琢磨何之韵的身世之时,何之韵先开口了。

“这位赵奎赵掌柜的,可是濮王府上的管事?”

话虽然是简单的话,可从何之韵嘴里说出来,却不知怎么就有种迫人的气势,赵奎别她这么提到身份,才意识到杨家怎么也是个侯府,就算破败了还是有嘉王这个靠山,凭他的身份还不敢太过造次,忙收起了刚才的傲慢。

“回夫人话,小底正是濮王府上的管事,负责些王府外边的生意。”

“哦?赵掌柜请坐,不必拘谨。不知赵掌柜的驾临寒舍,是为何事?”

何之韵认真的时候,还真是淋漓尽致了展现了他的高贵血统,无形就形成了非常强烈的气场。

赵奎回道,“听闻杨侯爷在西边惹上了麻烦事,深陷危机之,我家王爷仰慕杨侯爷厨艺已久,故派小底来府上拜谒,来表示慰问,二来愿意行雪送炭之举。”

何之韵说,“濮王爷高义,果然名不虚传。不知濮王爷要如何雪送炭呢?”

赵奎小眼睛滴溜转,这才想起如今不是自己有求于人,而是杨府上下有求于他家濮王,于是放松了姿态,笑着答道,“夫人可知今日朝堂之上,武百官争论不休是何故?”

他故作神秘地顿了顿,却不等旁人接话,自己继续说道,“从西边来的边报,虽然说得同件事,可说法又有所不同。

永兴军路的边报说的是杨侯爷闯下了大祸,反倒是秦凤路的边报说杨侯爷是被人利用的。

侯爷身在的环州通远军的军报,同样也为侯爷开脱,说的是西夏人进犯咱们大宋,是早有预谋的,而侯爷的事情,也是被人栽赃嫁祸而已。

朝堂上那些当官的老爷们,看到三份不同的边报,难道就不怀疑这里边的问题吗?”

何之韵虽然从赵頵哪里了解到了这些信息,可起先也没有细想,现在听赵奎这么意味深长的说出来,似乎被点醒了。

西夏人这两年直就觊觎大宋的西北之地,场战争是在所难免的,只不过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而杨怀仁所谓毒杀西夏权相梁乙逋之子梁乙檀的事情,也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确切的说,杨怀仁确实是被人利用了充作了替罪羊。

这点朝堂上那些大佬们不傻,自然看得出来,只不过那些主和的派,想通过牺牲杨怀仁来息事宁人,然后再许以西夏些经济上的利益,从而避免如今和平的假想被打破了罢了。

而主战的派,只不过是愿意面对现实,他们之大多数人虽然知道杨怀仁无辜,可对于杨怀仁的生死,其实也不怎么关心。

政治或许就是如此,各方有各方的利益需要维护,杨怀仁被夹在间,其实也不过是枚棋子。

赵奎的话很明白,以赵宗晖今时今日的地位,不敢说保杨怀仁安然无恙,但是想保下杨怀仁的命,还是不难的。

即便是真要缉拿他,也不会直接交给西夏人,等他被押进东京城来,朝堂上还会继续争吵下去,官家也不会立即给他定罪。

吵的时候长了,宋夏朝廷之间再商量个两方都可以接受的条件,杨怀仁的事情或许就会过去。

只不过,宋夏之间的战争,是难于避免的,今年或者明年发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

何之韵想明白了,自然也知道赵宗晖不会白白帮杨府这个忙,人家是有条件的,所以说赵奎出现在了杨府。

“既然濮王爷要施以援手,那就多谢了。为了表示感谢,我们杨府自然会给濮王爷份薄礼聊表谢意,只是不知濮王爷喜欢些什么。”

话说到这份上,赵奎也不用装高傲了,他笑眯眯地说道,“我家王爷喜欢些什么,方才小弟跟贵府的王掌柜的都已经说过了,呵呵。”

王明远面露难色,小声把刚才赵奎说的那些条件说了出来。

何之韵想到了濮王肯主动上门帮助杨府脱困的要求肯定不低,可没想到除了随园和聚园这两份产业之外,他还想要全部的菜式配方,以及蒸酒的配方,最后还有新式蔬菜的种子等等。

基本上除了杨家庄子的土地和现在所住的这个宅子,迄今为止杨怀仁赚钱的门路基本被人家讨要了个干净。

何之韵心里愤恨不已,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夺走了杨府的生路,更重要的是,如果答应了他,杨怀仁辛苦建立起来的餐饮连锁的联盟也毁了,他的名誉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何之韵虽然知道赵宗晖的确有本事保下杨怀仁的命来,可她时之间还是做不了决定,旦把官人全部的生财之路交给人家,将来她又要如何面对杨怀仁?

她沉思了下,决定还是要跟杨母商量了之后才能做出决断,于是以事情太大,她还做不了主为由,让赵奎回去禀告濮王爷,请给杨府天的时间商量。

第487章 忍辱负重

送走了赵奎,何之韵忽然呕吐起来,呕得她一脸通红,看样子憋了好久。

这一刻,不知道她是因为怀了孩子的妊娠反应太强烈,还是被赵宗晖的假仁假义感到恶心而作呕。

王明远赶忙唤来丫鬟扶着何之韵回后宅。何之韵接过丫鬟递过来的手巾擦了擦嘴,深吸一口气,默默地摸着自己的肚子,低头说道,“儿啊,为娘不会让你爹出事的,可也不会让咱们杨府任人摆布……”

何之韵把赵奎说的话跟杨母一说,杨母一时也做不了决断。

接受赵宗晖的要求,即便能把杨怀仁的命保住,可杨怀仁这一辈子也毁了,很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只能默默地做个窝囊侯爷。

可如果不接受,若是主和一派占了上风,必然会极力主张把杨怀仁交给西夏人,真到那时,一点挽回的余地可都没有了。

杨母算计了很久,最后还是觉得保住杨怀仁的命要紧,老话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家业和财富都是身外之物,儿子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何之韵和王夏莲这两位当媳妇的,似乎比杨母更了解杨怀仁的性格,因为对他来说,为了活着而接受这种屈辱的条件,这不是忍辱负重,而是奇耻大辱。

可杨府三个女人在京城,连远在环州的杨怀仁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只要有一点点的希望能让他活下去,她们也只能做出这种决定。

既然要转让随园等产业,何之韵叫来了家里的几位管事和羊乐天,把事情大致向他们做了下交代。

店里的伙计和家里的仆子丫鬟们,也都知道杨府这次出现了很大的变故,把侯爷辛苦积攒下来的产业拱手让人,并不是他的本意。

老夫人和夫人之所以下了这样的决定,也只是为了保住侯爷。

要遣散的伙计和仆子也不少,何之韵说了,愿意留下来的,有她一口饭吃,就不能让你们饿着,愿意走的,杨府给一份盘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