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171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最后才是胸肉和四肢上的腱子肉,这些部位的牛肉比较紧凑,肉纹粗实,韧性也较大,普通的炒或者煎的方法制作出来会让人感觉肉质太老,所以做好的做法就是小火煮熟煮烂之后,做成酱牛肉,用于牛肉面中。

牦牛作为一种高原动物,生活的气候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在高海拔高寒的环境中生存,让牦牛肉有了一种跟草原和平原地区的牛所产的牛肉不同的肉质特点。

因为血红细胞更强的运送氧气的能力,让牦牛肉从外观上来说,比普通的牛肉颜色更加深红,肉质看上去也更加紧致。

不过第一和第二档次的里脊肉,实际上比草原牛肉更加鲜嫩,这也许跟牦牛生活的环境同样纯净无污染有莫大的关系。

另外重要的一点,牦牛一生都是散养的,没有劳役的,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生长,让牦牛的肉质更有了一种原始野生的鲜美。

青藏高原上青草植被虽然不如北方草原那么茂密繁盛,但是高原草场上有大量的野生的珍贵中草药,如冬虫夏草、胡黄连、甘松、川贝母等,这些都成了牦牛的食物。

可以想象,这样的牦牛出产的牛肉,其营养价值有多么高了,所以即便到了后世,牦牛肉的价格也比普通牛肉高出不少。

对于不同部位牛肉的使用,杨怀仁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尽量做到肉尽其用,当里脊、外脊、腩肉和腱子肉都考虑好了怎么使用之后,最后肉质最粗糙的牛后颈肉,杨怀仁决定做成麻辣牛肉条。

第一步的做法跟牛胸肉和牛腱子肉一样,都是小伙慢煮,煮熟之后的牛后颈肉很清楚的能看清肉质的纹理粗大,而且肉纹比较乱。

把煮好的肉块切成直径约三分之一寸到半寸的肉条,然后直接用牛油进行慢火炸制,七八成热的油炸方法,可以让牛肉条中的水分慢慢分离出来,而肉条内部粗大的肌肉纹理在脱水之后,也被炸制酥软。

接下来把炸干的牛肉干捞出来沥油,锅中倒出牛油,重新加入辣椒油大火烧熟,然后加入辣椒面、花椒、八角等调味爆香,然后加入牛肉条、芝麻和糖霜翻炒。由于牛颈肉块在熬煮的过程中已经有了盐味,所以炒制的时候就不用在额外加盐巴了。

翻炒至搭配的香料焦黄,就可以出锅了,由于油水比较多,尽量不要立即食用,而是先行沥油,再稍作风干之后食用最佳。

慢火炸制后的牛肉条这时很容易就把爆香的油中的各种调味料的香味吸收进去,原本口感粗糙的牛颈肉用这种方法制作之后,不但原来又老又韧的特性不见了,慢火油炸又大火爆炒,让牛肉干重新吸收了辣油和糖份,变得酥脆爽口的同时,又麻辣甜香可口,变成了不可多得的一样美味。

第413章 新蔬菜上市(上)

眼看着马上就要进入三月了,蔡水河畔迎风婀娜起舞的柳条儿也早已换上了嫩绿的纱裙,中原大地万物复苏,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花草的芬芳。

杨怀仁穿越的时候阴差阳错带到大宋的十几种蔬菜如今都培育的很好,因为蔬菜大棚面积还是比较有限,所以第一年,他重点栽培育种的,也不过是辣椒,西红柿,土豆和地瓜这些比较容易栽培的几种。

原先和嘉王赵頵以及端王赵佶约好的事情,这两位王爷都十分积极,杨怀仁也乐意见到他们这种积极的态度,安排了好多种植过了这些蔬菜的庄户去他们各自的皇庄上进行指导。

两个皇庄里近两万亩的土地开春都种上了这些蔬菜,三四个月后就能见到收成,这也正是杨怀仁很久以来所期盼的。

大棚蔬菜长势良好,除了留出育种的一批之外,还有不少的剩余,这一些,杨怀仁打算现在马上就上市销售,先赚他一笔再说。

辣椒他没打算直接出售,而是晾干或烘干成干辣椒之后先做成了辣椒面,或者加工成了辣椒酱,用于随园、聚园和那十三家连锁加盟酒楼的使用。

土豆和地瓜种植面积虽然不如辣椒和西红柿大,但是这两种薯类作物产量巨大,加上大棚里精耕细作,都是亩产六七千市斤的,换算成宋斤,也都超过了亩产五千斤。

所以杨怀仁打算主力销售的,便是西红柿,土豆和地瓜这几样。

说道卖菜,自然要到菜市。东京城里最大的蔬菜买卖的集散地就在西市上,其他的小型菜市也不少,菜贩子们都是搭个棚子,支起个架子就在路边卖。

当然卖菜的也不都是固定摊位的菜贩子,有些周边的种菜的庄户们,也会挑着担子或者推着小车进城,沿街叫卖着自己家种的各色蔬菜。

不过杨怀仁可没打算把自己的新式蔬菜放到菜市上去摆摊贩卖,这样显示不出他的这几种蔬菜的新颖和高价值来。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打个比方,一件衣服,你在夜市上摆个地摊扯着嗓子叫卖,即便这件衣服是真品的名牌,你也卖不上价钱。

再换一件衣服,并不是件名牌,价值也很普通,你放到大商场或者高档的专卖店里挂起来,那价值就不一般了。

所以说影响一件商品的价值的因素,除了这件商品自身的品质之外,最大的因素你向潜在的顾客推广它的时候,它是在一个什么样层次的平台上。

杨怀仁的西红柿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放到大菜市里铺张破麻布摆地上叫卖,任凭西红柿多么新奇,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也是个普通的蔬菜罢了,想卖个高价,想赚到钱,那是难上加难的,任你喊破了喉咙又如何?

倒不是因为杨怀仁是奸商,因为这跟他最初的计划是不符的。这些新奇的蔬菜,早晚都会成为大宋百姓餐桌上普通的食物,但是最初的一两年内,因为产量有限,先把它包装成一种高大上的珍惜食物,从那些富人手里先赚上一大笔钱,也无可厚非。

利用现有的资源,杨怀仁想到了一种在当时非常新鲜又绝对效果爆炸的销售方式。

当随园的顾客们习惯性的一大早就在门前排队的时候,惊奇的发现随园门口又张贴了新的告示,一下子食客们的兴趣又高涨起来了。

照随园往日张贴告示的习惯,大都是即日要提供什么新的美味了,所以每当随园张贴了新告示,都会成为京城众吃货们相互之间谈论的热门话题。

只不过,今天在随园门口,以及其他十三家随园的加盟酒楼门前张贴的告示,与往日有些不同。

随园这次并不是又要提供什么新式的美食,而是说一种新奇的蔬菜即将上市销售了。

单单是如此,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眼球的地方,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随园即将上市的这几样新奇的蔬菜,任谁都没见过,也没谁听说过。

从这几样蔬菜的名字上讲,也是怪异的不行,大家忍不住好奇,西红柿是什么柿子?土豆又是什么豆子?地瓜又是什么瓜呢?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还不能想象出这些东西到底有怎么样的价值,但是越往后看,便没有一个人觉得这些新鲜的食物是寻常的东西了。

告示上说这几种新鲜的食物都是随园的东主杨怀仁从他神仙师父哪里得来的种子,然后栽培出来的,现在刚刚成熟,所以将在三月初一上市销售,欢迎广大食客们品鉴。

众人对这三种新奇食物,第一个直观印象大致有这么几种:

首先便是随园出品的东西,一定是好吃的,这个规律从随园开业至今,已经由好多种食

物印证过了。

其次是人家说这几种新奇食物是杨怀仁杨侯爷从他神仙师父那里得来的种子然后种出来的,并不是人间应该有的食物,这么一想,这几种食物就立即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谁都听说过神仙的故事,但谁也没见过真的神仙,但是神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定是非常高大而神秘的。

就这样有的人开始猜测这些东西是神秘的西天极乐世界才有的,也有说是南海观音菩萨的仙岛上弄来的,也有说是从东海仙山上生长的。

一时众说纷纭,也没有个定论,不过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幻想胡乱猜测,也没有人会在意这些新奇的食物到底是哪里来的,只要是神仙吃的,那就肯定是好东西。

最后让人们惊讶的,便是这几种东西是在冬天栽培的。眼下虽然已经开春,但是世面卖的那几种蔬菜,无非是些白菜萝卜,这也都是些产量大又容易在冬季保鲜的便宜蔬菜,真正新鲜刚结果采摘的蔬菜瓜果,在这时候是没有的。

想到这一点,大家就不再怀疑随园贴出来的告示上,说这些新奇的蔬菜种子是神仙送给杨怀仁的说法,是吹牛说大话了,你想啊,寒冷的冬天还能生长结果的蔬菜,不是神仙住的地方才有的,哪里还能有?

第414章 新蔬菜上市(中)

新蔬菜要上市了,可随园既然是要卖菜,却在没有告示里标明任何价格,这就让大家很纳闷了,于是开始向随园里的人打听这几样蔬菜上市之后是怎么个卖法。

随园的伙计们事先都经过了杨怀仁的培训,只要有客人问起来,他们便面带微笑仔细跟每一位顾客详细解释这些蔬菜三月初一上市后的销售方式。

这次采用的,是限量供应加暗拍,加预购,加捆绑销售的组合销售方法。

对于随园的常客来说,限量供应和暗拍大家都有所了解的,牛肉面最初上市的时候,就是采用了限量供应的方式,而红油鮓呢,则是采用的暗拍竞价的销售方法。

当初对这两种食物量身定做的这两种不同的销售方式,杨怀仁的想法也很简单,除了获得最佳的销售加值利润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最开始的时候,这两种食物随园能供应的量确实是有限的。

后来牛肉面已经连锁经营了,虽然随园仍然在限量供应,但营销意义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大。

而红油鮓能通过暗拍竞价获得逆天的利润率,也是因为辣椒油的数量实在有限,眼下辣椒酱开始大量供应之后,红油鮓的这种高额利润空间就会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过随园在这道菜上已经赚够了足够的利润,加上这道名菜的热度已经下降了不少,让它的价格趋于正常化,也是情理之中。

除了这两种销售方式之外,预购加捆绑销售,就让大家有点不懂了。

随园的解释是,这些新奇的蔬菜因为是第一季栽培的成果,数量实在有限,肯定是无法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的,所以在限量的同时,只能通过预购,暗拍竞价的方式供应。

而捆绑销售,也很简单,就是大约一斤西红柿,一斤土豆和一斤地瓜捆绑在一起销售,不单卖。

对于随园这种特殊的销售方式,大多数顾客还是比较理解的,这世界上本来就是物以稀为贵,人家搞出这么多名堂来,无非也是实在货物有限而已。

复杂的销售模式,加上所谓神仙留下种子的传说,对于新奇蔬菜的知名度影响,已经足够大了,大到让但凡是有点资本的食客,都不想错过当第一批吃到这些蔬菜的人。

细心的顾客发现随园的菜单有了新的变化,在餐牌的末尾,新加入了三道新的菜式,分别是西红柿炖牛腩,土豆烧牛肉和烤地瓜。

可是当顾客们踊跃的点名要吃这三道新菜式的时候,掌柜的给出的说法是,这三样菜式,现在还不能供应,供应的时间,是在新式蔬菜上市一个月之后,也就是说,新式蔬菜三月初一上市,最早到四月初一,才能点着三道菜。

杨怀仁最初这么做的时候,王明远作为掌柜的,其实表现出了一些不理解。既然自家的新式蔬菜都上市了,自家的酒楼里用新式蔬菜制作的菜肴同时上市,不是正好吗?

杨怀仁给他的解释,是先试探市场反应,然后再决定价格。这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利润最大化的理论。

一种新的产品上市,制定它的销售价格,不能单单从成本考虑,而是要先做营销,先造势,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炒作,然后再有计划的把这样产品投放市场。

就拿西红柿来说,在杨怀仁眼里,它就是又普通又常见的一种东西,但是在一个原本没有西红柿的世界里,它在人们眼里的价值,就不能用他原有的眼光来看待了。

西红柿在眼下肯定是绝无仅有的,上市前的炒作,就是把它自身的稀有的特点无限的夸大,夸大到严重超过了西红柿自身价值的地步。

当他上市的时候,杨怀仁不用给西红柿定价,市场上的第一批消费者,也就是那些有钱人们,自然会主动预估它的价值,然后开出价格,而这个价格,就是市场决定的价格。

今年这第一批上市的新式蔬菜,按照杨怀仁的预计,会赚到很大一笔财富,当然,能舍得花大钱买几个西红柿和土豆的人,肯定都是肥的流油的富人。

从富人哪里赚钱,不论多么离谱杨怀仁都是没有心理压力的,别看他现在家财万贯,但是他还是需要大量的财富来实现他的梦想。

将来这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他都要在全大宋推广,能够补充大量维生素的新式蔬菜,能够让百姓体质变的强壮的牛肉,都是他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推广的成本,不是他现在的家产能够支撑的,也只有他自己来买单,所以从富人哪里赚钱来提高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他不但没有被骂做奸商的负担,反而有了一种劫富济贫的崇高感觉。

杨怀仁对他自己的能力很清楚,他原本就是个厨子,并不是个政治家,也不是个能领兵打仗的军事领袖,他能做的,就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从饮食的角度入手,让整个国家和民族逐步强盛起来。

这不是他一个小人物的责任,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这样的思想觉悟,还是很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不一定当了宰执天下的宰相或者上阵杀敌的将军才是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改善民生,让普罗大众吃上更好的食物,同样是个高尚的理想。

王明远虽然不太明白杨怀仁的理论,但是他非常信任杨怀仁的智慧,让新式蔬菜先上市,让市场自动给这些新奇的食物来制定价格,然后一个月后再根据这个价格给那三样新菜式定价,也就有了当前的一幕了。

新菜式上了餐牌却只能在一个多月之后提供,让顾客们都觉得心里不太舒服,这种不舒服体现出来的,就是大家普遍对这三样新菜式更加渴望了,甚至看到餐牌上那三样新菜式的名字,就能默默地流了满嘴的口水。

而这种渴望,又转化到对三月初一新蔬菜上市上来,每个人都在盘算着如何预购了,也在自己的心目中,给这些捆绑在一起的三样蔬菜报出了自己的价位。

第415章 新蔬菜上市(下)

六百年后欧洲的航海家们从物产丰饶的美洲大陆带回来的许多的蔬菜和作物,大都还当做观赏植物欣赏的时候,杨怀仁这位穿越者现在就已经用这些新式蔬菜赚大钱了,杨怀仁忍不住心中偷乐,他比哥伦布们可有商业头脑。

三月初一,本是个很平常的日子,可这一天的东京城内,却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喜悦的的气氛。

随园作为唯一的新式蔬菜销售点,从昨天半夜开始,门前就挤满了人。也得亏北宋早就取消了宵禁,不然这么多人半夜里堵塞了路面露宿街头,还真是容易惊吓到官府。

说随园是销售点,有点不太准确,其实几天前,从随园张贴了供应新式蔬菜的告示开始,这些新式蔬菜就已经卖出去了,钱也已经收到,三月初一,只不过是一个提货的日子罢了。

对于西红柿、土豆和地瓜每样一斤捆绑销售的价格,杨怀仁是十分满意的。他第一批总共准备了一万份,分五天,每天两千份分期供货,所以在接受的暗拍出价之中,只需要挑选出价最高的前一万个报价就可以了。

一万个中标的名额,其实落在了不到一千人手里,很多大户和富贵之家,都是一次买了很多份,从随园取了提货的凭证,可以在三月初一到初五这五天里来随园提货。

可谁都想最先尝到这种传闻中神仙才能吃到的食物的滋味,所以早早的便派了家丁提前一天去随园门外排队等候,于是出现了前边提到的那一幕。

杨怀仁想到了新式蔬菜上市这一天随园门前会人满为患,可没想到局面会这么火爆,以前排队拿签字吃牛肉面,最多也不过千八百的食客而已,可今天,这个数字起码翻了五六倍,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人从不同的方向向随园赶来。

富贵的人们中了标,虽然不用自己亲自去排队提货,可怕这东西太宝贝,半路上遇到个什么劫匪之类的,所以明明只需要一个人的事情,却不约而同的安排了七八个护院的大汉随行。

加上原本要吃面的人,这么一算这人数就更多了,如若不是连子庚领着许多内卫们打扮成随园伙计模样的人维持秩序,恐怕随园的房子都有被推倒的可能。

随园的大门还没打开,门外等着提货的人早已急切难耐,慢慢地便开始鼓噪起来。

“随园怎么还不开门啊?我们预定的神仙果、神仙豆和神仙瓜什么时候能取啊?”

站在二楼观望的杨怀仁越听越乐,这三样东西,原本是没有名字的,他也不过是按照后世的叫法临时起了名字宣传,可到了他们那里,不知道怎么就又改了名字了。

西红柿被叫成了神仙果,土豆和地瓜也被冠上了神仙的前缀,听起来确实有点好笑,不过杨怀仁觉得还满顺嘴的,起码这三样东西的逼格提高了起码十八个档次。

想来自己废了半天想出来的营销手段,还不如忽悠了那几句管用,这年头,无论什么东西能跟神仙扯到一起,那身价可不只是倍增。

看看随园的伙计们准备的也差不多了,杨怀仁给楼下打了个手势,随园正式开门供货。

随园的大门缓缓打开,鼓噪的人群也兴奋了起来,霎时间出现了一阵拥挤,好在事先安排了维持秩序的内卫,到没有出现失控的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