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144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吴勇听了立即变“无用”,腿都软了,扑通跪倒在地,脑补了一个一群虫子在他肚子里啃食他的肠子的画面,直接就吓毁了,脸色刷一下变成了绿色,又刷一下变成了青色,全身止不住的发抖,眼睛里全是生无可恋的绝望。

杨怀仁看着他一滩烂泥的样子,便知道他编造的这个食尸虫的故事已经突破了这小子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他的精神也完全被摧毁,这时候如果抛出有解药这种东西来引诱他,就算让他吃屎他都会立即拉出来吃给你看。

“不要怕,虫卵孵化成幼虫,不是还需要三天时间嘛。”

杨怀仁越是说得若无其事,吴勇便更是心惊胆寒,一想到三天后他被腹中虫子啃食内脏惨死的样子,恨不得现在就被杨怀仁打死,这样还痛快一点。

杨怀仁接着说道:“只要你帮我办一件事,我便给你一颗杀虫药,你就不会死的那么惨了……”

他话还没说完,吴勇已经跪在他面前死命的磕起头来,磕的青石地板都“邦邦”的响,嘴里凄惨的念叨着“让小底干什么都行,求爷爷给条活路”。

第339章 挖宝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杨怀仁非常满意吴勇现在的状态,第一步,首先就是让他找出大秃子藏匿在小院子中的财宝。

吴勇眼睛里满含乞求之色望着杨怀仁,等他首肯之后,他才仓皇地穿上衣服裤子,然后带着几人来到了后院。

在他的引领下,几人穿过堂屋来到后院,后院的天井并不大,大概两丈见方的样子,用普通的青砖铺就,没有花坛,只有两排插着枯枝的花盆摆在过道两侧。

吴勇低头仔细地察看着地面,回想了一下之后,在一个角落里停了下来。

他面前摆了一个寻常百姓家里常见的盛满了雨水的大缸,这是用于失火后救火急用的存水缸,他搜寻了一下记忆,很确定当初埋下的财宝就在这里。

这水缸本身就有五六十斤重,加上装满了水,足有五六百斤,吴勇对着大缸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天霸弟弟见状撇嘴一笑,跨着大步走上前去,找准了下手的位置,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忽然运气大喝了一声,双手拦腰把水缸像旱地拔葱一样抱起来,步伐稳健地把大缸端到了另一边。

杨怀仁他们几个对天霸弟弟的天生神力已经见多不怪,唯有吴勇一个人大吃一惊,差点又吓得把不住前后门。

小七掏出匕首来撬开了铺地的青石砖,露出下面一层生石灰沙土,柯小川和玄参找来了锄头,刨开了沙土,大概刨到三尺深的时候,锄头敲在了一个硬物上,用手拨开泥土,露出了一个铜皮箱子来。

几个人费了好大力气把想起抬出来,直接拿锄头敲烂了铜锁,打开一看,箱子的确是这些年来大秃子打劫了过往的行商私藏起来的金银财宝。

杨怀仁大致算了一下,整个大箱子里足有五千两银子,五百两金子,还有一些珍珠宝石玉器等各式各样的值钱的宝贝,总价值超过两万贯。

平静下来的莺儿和她的贴身丫鬟看到这些东西,惊讶的长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她们如何也没想到,她们二人在这里住了近一年,院子里埋着这么多宝贝她们竟然不知道。

但是从她们的眼神里,杨怀仁并没有看到那种贪婪,反而因为想到这些财产的来路不知沾染了多少无辜之人的鲜血,露出了些许厌恶之情。

杨怀仁看她二人的样子,不像是作假,也越来越相信他对她们的判断,莺儿小姐虽然出身风尘,长得又十分妖媚,但是她并不是一个贪财之人。

于是杨怀仁心里对这笔钱有了计较。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些钱交给郓城县县衙,让他们张贴告示,寻找被梁山所害之人的家属,能证明是谁的财物,就如数奉还,没法交还的,就用于当地的教育和福利事业。

他相信韩腾和曹飞虎这样身份的人,都特别在意自己的仕途和名声,不会贪图这点蝇头小利,新上任的县令也不敢动这种钱的主意。

可对吴勇的说法,就不同了。杨怀仁交代了让他去联络沧州柴氏安排在郓城县的秘密接头人,这个人吴勇是一定认识的,平常往梁山运送物资和传递消息的,据说就是这些人。

吴勇看守码头,这些人他一定认识几个,只要他能把杨怀仁现编造的韩腾和曹飞虎是如何借着深夜和大风突袭梁山,并放火烧山之事传给那些接头人,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而且杨怀仁假意答应他,只要他能把这个任务完成,这些财宝还有莺儿小姐都还是他的,这之后会放他们远走高飞。

威逼加利诱之下,吴勇想也不想便答应下来,现在他很清楚自己所处的情势,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一个能把强大的梁山一把火烧光的人,有多大的本事连想也不用想,是他这种层次的小人物惹不起的。

内卫的人一直秘密跟在杨怀仁他们身边,小七走出小院门去,拍了拍手,便有几个装扮成脚夫模样的汉子跟着进了小院。

杨怀仁吩咐他们秘密跟着吴勇去办事,只说只要他想逃跑或有什么不轨的企图,立即可以取了他性命。

吴勇心道他哪里敢搞鬼?肚子里的虫卵没有解药三天后就要孵化出来的啊,唯唯诺诺连说了几个不敢,这才跟着几个内卫往外走。

等吴勇扭过头去,杨怀仁坠在后边的一个内卫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很明白的表达了事成之后,宰了这小子的意思。

杨怀仁其实一开始就像明白了,无论吴勇这次去假装给柴致祖在郓城县秘密安插的人报信,能不能让他相信梁山上发生了什么事,吴勇都得死。

这样的人留在世上,就是个祸害,杀了他,也不过是为他曾经犯下的罪行赎罪罢了。

杨怀仁也不指望找到了那些柴家在郓城县的秘密接头人,就能立即找到柴致祖谋反的罪证,但是只要有了这条线,并顺藤摸瓜查探下去,不怕没有新的线索,这些事,他只需要交给内卫们去办就好了。

事情解决了,他们也没有留在郓城县的必要,杨怀仁刚准备走,却被何之韵叫住了,她看了一眼可怜巴巴的莺儿和她的小丫鬟,仿佛在说,咱们走了,这俩人怎么办?

杨怀仁想了一下,莺儿看样子也就二十岁,她那个小丫鬟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她们可能也没多少钱,又没有什么生活技能,难道把她们扔在这个小院里自生自灭?

最坏的就是她们走投无路,又要回到青楼里去讨生活,这是杨怀仁不愿意看到的,可这样两个女人,也不可能带她们在身边,于是他只好另想办法安置她们。

“莺儿小姐,不如这样,我们身上带的现钱不多,给你留下十贯钱,我再写一封信,你租个马车,去齐州历城县杨家村找村长,让他给你安排个住处,另外分给你二十亩良田。

田地你也不会侍弄,就让村长帮你租给附近的佃户们种,靠收租子的钱,足够你二人生活了。

你俩都还年轻,不如忘了过去,等这一阵过去,有机会再分别寻个好人家嫁了吧。”

第340章 聪明的小丫鬟

莺儿和小丫鬟听杨怀仁这么安排,似乎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就在她们眼前。

对于杨怀仁来说,这点事情不过是他举手之劳,给杨家村族长写一封信让他帮忙安置两个人,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可对于莺儿和从小跟随了她的小丫鬟来说,这就是天大的恩惠了,可以说是如同再造。

一个曾经流落风尘的女子,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卑微了,虽然都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妇女思想最自由的时代,但这种自由和开放也是相对的,跟现代的开放思想是没法比的。

程朱理学当时还刚刚兴起,人们的思想也还处在一个转变期,对于莺儿这样的失足妇女,如果有机会从良的话,旁人或许明面上会大加赞赏,说些什么“迷途知返善莫大焉”的灵巧话儿。

但是私底下却还不能做到像看待良家妇女一样的看待她们,甚至躲在角落里议论的时候,是瞧不起这样出身的女子的。

大秃子当初给她赎身的时候,虽然暂时让她离开了风月之地,却没有真正拿良家妇女那样对待她,更没有上心给她改籍,一定程度上来说,她还算不上是良家妇女。

但这对于杨怀仁来说太容易了,这种事等她到了齐州,只要杨家村的人跟官衙的人一提杨怀仁的名字,该户籍的事情很容易解决。

杨怀仁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她从良,换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忘记过去的一切,让她从新开始新的生活,她还很年轻,还有机会找一个好男人,过上像其他女人一样相夫教子的好日子。

莺儿小姐也会个灵巧人儿,自然听得懂这是什么意思,激动的跪下来,连磕了几个头,脸上忍不住流下了开心的泪水。

“多谢这位大官人再造之恩,大官人就是奴家和小妹的再生父母,奴婢二人不要房屋和田产,只愿意能留在大官人身边为奴为婢,终生报答大官人的恩德。”

哎吆我去,这都哪跟哪儿啊?杨怀仁一见这种动不动就下跪的弱势群体就头疼,更何况这是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杨怀仁偷偷瞄了一眼何之韵,她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好像在等他做决定,这让他心里有苦说不出,她们想跟在哥们身边为奴为婢,那哪行啊?

倒不是嫌弃她们出身不好,而是要这时候点头答应了,韵儿该不乐意了。女人啊,是世界上最难懂的生物,表面上笑而不语,好像完全不在意,实际上她们心里对于这种事情,在乎的很。

不过人家一片真心实意,总不能直接就拒绝,为了在不让她们误会的情况下放弃去杨家做奴婢的打算,杨怀仁打算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让她们知难而退。

杨怀仁伸手虚扶了一把,淡淡地说道,“快起来吧,你们不用这样感恩戴德,我做的这点事,恩德实在是谈不上,我就是爱管闲事罢了。

一来我家里服侍的婢子够用了,二来去我家做奴婢的话,实在太委屈二位小娘子了,不如还是按我的安排去做吧。”

莺儿没有站起来,反而把头磕在地上不肯起来,言语也更加坚定。

“若是大官人嫌弃我们,不愿意让我们伺候,让我们去府上做些粗重的活计也无妨,只要能报答大官人的大恩大德,做牛做马我们都绝无怨言。”

杨怀仁早料到了她要这么说,于是背着手打趣道:“要说嫌弃,还真是有点,不过不是嫌弃你们的出身,而是要做我家的丫鬟,那要求可高了,最起码要聪慧机敏,笨的我可不要。”

莺儿一听是这个原因,把头抬了起来,“奴婢二人从小受了些训练,还算是比较机灵的,也是手脚麻利的人,恩人不信可以考较一下。”

哈哈,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杨怀仁心里偷乐,早知道你俩在风尘之地多少会读书识字,也会一些吹拉弹唱的技艺,但是哥们偏偏考较你们算学。

这年代读书人都读死书,四书五经能倒背如流,加减乘除顶多也就小学一年级水平,能会个九九算术表就算不错了。

哥们给你们出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就能把你们给难住,到时候你们算不出来,看你们还有可话说。

“既然如此,那我就考较你们一下,既然我家是做买卖的,不如我来出一道算学题目如何?”

杨怀仁踱着步子在屋里走了起来,回忆起自己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出过的那些既有趣又坑爹的题目,难免感叹小学生也真不好混啊。

天霸弟弟他们几个听到杨怀仁要出算数题,也突然来了兴趣,特别是柯小川同学,似乎十分认真,睁大了眼睛等着杨怀仁出题。

“话说七个小孩玩躲猫猫,找到了三个小孩,请问,还有几个小孩没有找到?”

天霸弟弟听完差点一头栽倒在地,心道我以为仁哥儿这么聪明的人,出的算学题目会有多么难呢,原来只不过是十以内的加减法,于是骄傲地第一个开口回答,“七个小孩,找到三个,那还剩下四个!嘿嘿……”

杨怀仁差点被耿直的天霸弟弟的天真无邪给萌翻过去,“你嘿嘿啥呢,还等着我表扬你啊?十以内的加减法你都能算错,唉……”

天霸弟弟虎着个脸,“啊?我怎么可能算错?七减去三,不就是四吗?”

杨怀仁环视了一圈,发现柯小川、玄参和小七这四个家伙都一样的疑惑不解,不禁叹了口气,这下算明白原来在宋代,体育老师就有了代课教数学的传统了。

莺儿身边的小丫鬟“噗嗤”一笑,笑盈盈地答道,“还有三个小孩没有找到。”

杨怀仁点点头,又鄙视地看了那四个家伙一眼,“看看人家,一个小闺女家,都比你们四个大老爷们聪明。”

柯小川红着脸争辩道:“七个小孩躲猫猫,找到三个,不应该剩下四个没找到吗?”

小丫鬟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柯小川,面带笑意给他解释说:“七个小孩玩躲猫猫,一个孩子找,六个孩子藏,找到了三个,不就是剩下三个没找到吗?”

第341章 脑筋急转弯

柯小川和天霸弟弟听了这个答案,羞愧的就差跳到刚挖的大坑里了。

小丫鬟笑嘻嘻地冲杨怀仁笑道:“恩人,怎么样?奴婢和姐姐现在让你满意了吗?”

杨怀仁心道,没想到当年哥七岁的时候都曾经算错的题目,你个小丫头竟然没有算错,真是枉费了哥们煞费苦心挖的这么个大坑。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题目还是太简单了,只要设身处地的一想,便能明白题目中的巧妙,天霸弟弟和柯小川他们没想到这一层,只是按照数学的角度去计算,很容易被这种题目的表面所迷惑。

关键问题在于,这俩货小时候估计就没玩过躲猫猫,像小七和玄参这样的,估计就更没玩过了,所以他们算错,只能怪社会,不是他们笨。

杨怀仁当然也不可能就这么容易随了她们二人的愿,不就是出题嘛,这种挖坑的题目哥们多得是,脑筋急转弯这种事,不是每次都能让你想明白的。

“这才第一题,如果你能连续答对我三题,不用你们去我家做奴婢,我当妹子养着你们也没问题。”

莺儿的眼神里更加激动,小丫鬟倒是来了兴趣,睁大了水汪汪的大眼睛等待着他继续出题,仿佛一个好学的孩子,渴望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

“话说我要做炊饼,假如蒸两笼屉炊饼需要一炷香的时间,那么蒸五笼屉炊饼,需要几炷香的时间呢?”

柯小川和天霸弟弟上一题答错丢了脸,这一次谨慎了许多,没有立即作答,而是用狐疑的眼神看了一眼四人中年纪最大的玄参。

玄参看几个弟弟都指望他作答挽回颜面,压力忽然就大了。上一题考的是加减法,这一题考的是乘法,二乘以五等于十,好像也很简单。

但是他看着杨怀仁脸上的坏笑,就觉得没他想的那么容易,刚要把双手伸出十个指头作答,伸出去一半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只好又收了回去。

杨怀仁故意逗他,伸出两个手指扮作剪刀的样子在他眼前晃了晃,“干啥?玩剪子包袱锤吗?你出包袱我就出剪子喽。”

玄参一脸黑线,小丫鬟这时又笑着作答了,“恩人,你这题目真是太有意思了,不仔细去想还真容易中了题目里的圈套……”

玄参听到圈套二字,就庆幸自己没盲目的说出自己的答案,可自己的答案不对的话,那么答案又是什么呢?

话说好奇心害死猫,玄参三十来岁的人了,情急之下还是没把持住,一句丢面子丢大了话脱口而出,“那么这位小妹你说答案是需要几炷香?”

小丫鬟掩嘴而笑,“恩人已经告诉你们答案了啊……”

四人看着杨怀仁伸出的两根手指,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了。蒸一笼屉炊饼需要两炷香,蒸十笼屉炊饼也是需要两炷香,只需要把笼屉叠在一起放到锅上同时蒸就行了。

四人汗颜,题目绝对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是他们第一反应就总是往算学题目上想,什么加减乘除那么一算,但是答案却一定是错的。

后世的很多父母在辅导上小学的孩子的时候,就很容易被这种题目弄得焦头烂额,在孩子面前颜面尽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