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第457章

作者:望舒慕羲和

在朝廷禁教的大背景下,他们不可能和天主教徒有什么瓜葛,朝廷也不会允许巴达维亚的“归义军”里出现一大堆的基督徒。

很快,六十多名当初从闽粤招募的军官生,进入澳门。

隔海相望的南洋海军基地,也抽调了一部分实学毕业的低阶军官,以便在爪哇地区拥有足够的基干力量,便于统治和完成改革、在一年之内组建起来一支可以抵御荷兰人围剿的部队。

现在还不是去爪哇的时候,荷兰人现在盘查的很紧,一方面要统计人头税、一方面也担心华人和起义者勾连,陆路通道和海上通道都很难走。

只有等到刘钰宣慰南洋、调动荷兰人把精力放在他身上的时候,才有机会。

现在这些人在这里,主要就是熟悉一下澳门的情况,到时候编造一个从澳门招募的“好汉”的名义。

……

巴达维亚。

总督瓦尔克尼尔看着大顺朝廷刚派人送来的文书,喜忧参半。

文书上明确了,八月份之前,朝廷会派钦差大臣宣慰南洋华人。

到时候,会审核人头数数目、问询荷兰是否对华人有确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转交人头税款、和安置监督人员。

文书上也明确写明了行程,不只是要来巴达维亚,还要前往安汶、泗水、三宝垄等华人的聚集地。

喜的是,这一次来的钦差大臣,不是别人,正是瓦尔克尼尔一直担忧的、认为对荷兰存有敌意、可能是秘密天主教徒、对荷兰在东南亚的统治极有威胁的刘钰。

不只是要来南洋,而是被朝廷派到西洋“考察”,在巴达维亚这边的事处理完毕后,将会在季风季节前往欧洲。

要与欧洲各国签订一系列的合约,确保贸易正常。

这几乎印证了当初那个跟随去往京城的公司办事人员的判断,刘钰失宠了,离开了顺帝国的权力中枢,是明升暗降。

这意味着大顺帝国的皇帝和他在政策上出现了分歧,所以才要调离中枢。

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和朝廷内部有时候差不多。如果这是外派做总督,可以理解为重用;但却是扔到了欧洲,而欧洲对于大顺而言,可能重要性还不如一个日本。

在瓦尔克尼尔看来,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明升暗降了。

此时见此,焉能不喜?

想着幸好当初没有屠杀华人,或许当初在天津殴打荷兰水手,真的就是这位前“海军大臣”存了“养寇自重”的想法,想要激怒荷兰,从而开战,稳固其地位。

但显然,顺帝国的皇帝对此并不感冒,而是一脚将他踢出了中枢。

可喜之后,忧也更深。

此人是带着标签般的反对荷兰,而且是扩张派。

此人此番前来,还要带着舰队护送到马六甲,沿途巡查宣慰,大顺的舰队也会跟随。

瓦尔克尼尔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征服者威廉”的故事,以及多年前荷兰人印象深刻的郑成功。

就怕刘钰因为被皇帝踢出了中枢,根本不想失去权力,从而带领舰队登陆巴达维亚,占据巴达维亚自己称王。

谁都知道,大顺的海军是他一手建起来的,如今即便大顺更换了海军统帅、分权了海军大臣,恐怕这些军官也会对他信服。

这种事,不是没有可能。

尤其是对于一个掌握过权力,却在一夜之间被踢出中枢的人而言,这是极有可能的。

瓦尔克尼尔心知此人是优秀的统帅,不只是主持创建了海军,更是在北方和俄国人、蒙古人打过仗。

瓦尔克尼尔知道自己的水平,论陆战,肯定是不如此人的。

而巴达维亚又有大量的华人,此人如果真的想要学征服者威廉自立为王,或者学郑成功“抢走台湾”,完全有这个基础。

那些海军都是他的下属,巴达维亚不缺华人,只是缺一些能把这些华人组织起来的强者。

这件事虽然只是有可能,却不可不防。

虽然对大顺的海军质量不是太在意,认为大顺才建了十几年海军,即便吨位足够威胁到巴达维亚,但没有实战经验,和荷兰差的太远。

但是,上次皇帝特使带来的陆军部队,让瓦尔克尼尔印象深刻。

身材高大、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虽然可以知道那是一支精选出的仪仗部队,但大顺陆战的实战也并不差。

而且听闻此人极为擅长攻城和使用炮兵,巴达维亚的城防应付那些华人起义者绰绰有余,但如果应对一名指挥过数万人会战的统帅,恐怕远远不如。

更为要命的,是现在爪哇的野战力量严重不足。

就在前一阵,聚集在火山地区的华人起义者袭击了井里汶。

虽然没有攻破,但是却让瓦尔克尼尔不得不改变了策略,在大顺即将前来视察和宣慰的大背景下,他只能命令各个地区的荷兰军队严守城市。

因为这些华人起义者很擅长使用伏击、诱敌深入的策略,之前吃了两次亏,瓦尔克尼尔心有余悸,严禁出城。

出的少了,怕再度被伏击。

出了多了,怕那些可能参与反叛的华人底层发动起义,占据城市。

只有等到那些可能反叛的华人底层都运到锡兰之后,才能集结部队进行围剿。

所以现在爪哇的驻军分散在各处据点、城市,巴达维亚并没有一支强大的野战力量。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刘钰觉得失去了权力,生出别样心思?

万一刘钰要学郑成功、或者征服者威廉自立为王怎么办?

甚至,万一要主动开战养寇自重,拉着大顺加入对荷战争,又该怎么办?

而且,就算他们的海军不能打,只是样子货,可那些臣服荷兰的小国会怎么看?会不会觉得,在东南亚,是否只要一个荷兰可以臣服?是否,可以做回朝贡国,拥有附庸的权益,却无需附庸的义务,总比在荷兰人手下要强。

荷兰对待那些小国,与这些效果做朝贡国时候,到底哪个更合那些小国的意?

这一点,瓦尔克尼尔心里还是有数的。

中国有句古话。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可是,就算这句话批判的,那也是“以力假仁”,最起码还有个“假仁”。

荷兰在东南亚的统治,可真的是连“假仁”都懒得假。

霸道,是以力假仁。关键不是力,而是假仁。

假仁,意味着认可“仁”作为是非标准,所以霸道还是诸夏的一部分,只是属于“犯了路线上的错误的”的“自己人”。

纯以力取,那不是霸道,那是蛮夷。

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这就是诸如马打蓝等国此时的真实写照。

瓦尔克尼尔甚至确定,如果那些起义者势力强大,如今臣服的马打蓝等国也一定会跳反与他们结盟,何况这个带着舰队、看起来强大的天朝?

第251章 一战前夜、命运的交汇(一)

这种担忧很有道理,也有足够的“史”可以引以为鉴。

除了征服者威廉和郑成功,以及远走中亚在欧洲留下契丹和桃花石之名的耶律大石这些类似的、远方立国的经验外,荷兰人还有一个自己的特殊经验。

就像是故事里最擅长断人粮道的曹操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粮道一样,荷兰人经常刺刀见红、奇袭军港的海战经验,也让瓦尔克尼尔不得不考虑刘钰带着舰队直接突袭巴达维亚港口战舰的可能。

东南亚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命根子,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公司肯定会抽调舰队前来。

但是,一来一回要两年时间,两年时间,如果刘钰真的有野心,足够把整个爪哇占据,并且拉出一支数万人的、足以和俄国精锐对抗的部队,这一点已被几年前的历史所证明。

在其看来,刘钰也完全有能力统合那些华人起义者。

为此,瓦尔克尼尔不得不慎重地要求公司在东南亚的战舰,尽快集结起来。

一旦刘钰的舰队抵达,舰队不能偷懒躲在港口里休息,必须要飘在海上,随时应付战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瓦尔克尼尔准备此事的时候,港口那边也传来了一个让瓦尔克尼尔感到惊奇的消息。

一队中国的探险船,刚刚从遥远的南半球回来,抵达了巴达维亚,要求泊靠。

舰队的副官还给出了一个叫巴达维亚的当地海军没法拒绝的泊靠理由。

是一封盖有大顺官方印章的文书,很正式。

上面用拉丁文、法语、俄语、弗拉芒文、英语写着这么一段话。

“为了探索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未知,鉴于几十年后的金星凌日是测量日地距离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就要再等一百余年。”

“故而,中华帝国天子命令舰队出航,在南半球寻找合适的观测地点。”

“沿途泊靠予以方便,若船只缺乏金银,则可盖章前往威海支取补给费用,利息以两年期补偿。”

“攻击此船者,视为与大顺开战。”

“如有海盗,可凭此信物领取赎金,放行此舰队。”

拿着这封文书,瓦尔克尼尔有些怀疑这是不是刘钰的诡计,会不会那些船就是来突袭巴达维亚的?

然而,港口那边来送信的人却表示可信。

“总督先生,实际上,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我们认得。他不是华人,当年也曾在阿姆斯特丹的海军学院上过学,是阿姆斯特丹海军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我的校友和学长。”

“我想,他的名字您应该也听说过。丹麦人,白令。当年被彼得大帝直接从阿姆斯特丹招募走的,是当年阿姆斯特丹海军学校最优秀的几名毕业生之一,也参加过俄国和瑞典的战争。”

“我和他交流了一下,确实是从南半球回来的。实际上,他是从威海出发的,现实勘察了北方航路,寻找亚洲和美洲是否相连。然后顺着洋流贴着美洲的西海岸进入了南半球。”

“中国人,尤其是他们的皇帝,对天文学格外的关心,似乎这牵扯到他们的君权的合法性。当年那些天主教传教士,也正是依靠这个,获取了皇帝的信任,还阻碍了我们和中国的直接贸易。”

瓦尔克尼尔听到这,不由苦笑道:“就是那个在顺俄战争中被俘的‘战利品’?”

“是的。”

“所以,中国的海军,是依靠一个阿姆斯特丹海军学院的毕业生,帮着搭建起来的?而现在,这支海军已经有能力威胁到荷兰的利益?”

报告的官员无奈地点点头,说道:“是的。追述起来,中国的海军,是依托1702年的我们的阿姆斯特丹海军学院毕业生建起来的。”

这个说法也不能说不对,海军是技术兵种,一旦形成体系可以形成惯性。

但从无到有的建立,就比较麻烦了。

而白令,恰好是完美符合这种要求的人。

二十年时间,俄国的舰队从舢板到三桅战舰,白令是参与了俄国海军从无到有的全程,也出任过俄国海军的第一批舰长。

正是靠着这种从无到有的经验,才使得威海那边搭建起了海军的骨架,之后才能与法国人结盟,接收法国的技术人员。

上一篇:完美之十凶再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