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第366章

作者:望舒慕羲和

长崎,开战之前大顺海商年年都来,去那里可比大顺去土佐、鸟取容易太多。

小仓还要守,若是小仓失守,海峡一样暴露给了大顺,海军通行无阻。

福冈城距离海边不到一里路,也在大顺的炮击范围之内。

这些地方,都可能被登陆。在这里登陆个大几千人,可比跑到小滨容易的多,不可不防。

救火、救火,那得先守住自己家,才能指望被救。本丸都没了,那是救火吗?那是武装游行。

靠海诸藩的本丸里,都塞了不少守兵。能调动的机动部队,本就不多。

稻生正武协调了半天,各藩藩主都不同意出兵渡海,支援长州藩。

岛津氏的藩主因为疝气,从三年前就一直在江户居住,一直没有回来。现在萨摩藩很担心藩主会被幕府当做谈判的筹码扔给大顺,更是要死守鹿儿岛,认为北上愚蠢。

熊本藩、佐贺藩也认为,出兵北上支援长州藩的做法,很不明智。焉知不知大顺的调虎离山之计?

今日在绫罗木集结军舰,就以为要在绫罗木登陆;明日炮击长崎,长州藩是不是也会把兵都调到长崎?

武士靠两条腿,渡数里宽的海峡就得一天时间,来回折腾,可大顺这边乘船,三五日就能从下关跑到长崎、佐贺。

佐贺城前几年刚刚失火,城又距离海岸不过数里,到时候没有援兵,还不是很容易就被攻下?

各藩有各藩的利益,反正九州岛诸藩对下关海峡不甚太在意:虱子多了不痒,就算大顺拿不下下关海峡,仍旧有许多地方可以登陆九州岛。拿下下关海峡,也就多了几处登陆的可能而已。

下关海峡对日本很重要。

对九州岛诸藩,可不算太重要。

故而他们希望在这里调节的大目付稻生正武,是否可以代替幕府做出决定,与其去支援长州藩,不如让长州藩把兵力都集结在九州岛,抱团死守,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稻生正武并不想违背幕府的命令。他又不是大坂城代,就算是大坂城代,也只是名义上有资格调动西国诸藩之兵,可实际上还得向上汇报。

幕府给他的命令,可不是守住下关海峡,而是协调九州岛各藩,守住九州岛。

不调兵,九州岛守不住,那还可以说是力不能及。

可要是调兵过了海峡,大顺这边声东击西,登陆九州岛,那就要负大责任的。

或者让长州藩放弃下关海峡,全都缩到九州岛上,长州藩也绝对不会同意。

锁国之后,幕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稳定上,百余年形成的习惯,使得没人敢“僭越”发令。

本身的体制就是为了对内的镇压和稳定,可不是为了打仗的体制。

这时候长州藩所能感受到的痛苦,也落在了稻生正武身上。

坂时存讲了一大堆唇亡齿寒的道理,九州岛诸藩油盐不进。

稻生正武担了好大的责任,终于同意出兵两千,帮助长州藩防守炮台一线。

之所以是两千,因为海峡里的船,最多一次也就能运送两千部队。

这两千人要能去,也得能回来。

真要是守不住,就缩回九州岛。

毛利宗广知道这两千武士已经算是九州诸藩的极限了,有总比没有强。

他担心一旦开战,这两千人见势不妙,直接开溜,跑回九州岛,所以希望这两千人能够作为野战力量,而让长府藩长州藩的兵来守炮台一线。

然而带兵过来的武将根本不同意,说藩主和大目付给他们的任务,是防守炮台,可不是加入长州藩的兵力野战。

这简直就像是明末的翻版,每个人的选择,于大局去看,都是脑袋有问题;可放在私人身上,却又几乎是每个人的最优解。

毛利宗广无可奈何,只能集结了长府藩的全部武士,加上一部分长州藩的兵力,与九州藩兵力合计五千人,在栉崎城和炮台之间布阵、筑垒。

其余主力隐藏在长府以北,准备以怯战死守的姿态,诱使大顺军进军攻打炮台。

在绫罗木附近的武士不断回报,说是大顺的海军军舰数量,每天都在增加。在岸上登陆的大顺军,正在抓取乡民,修筑一些防御和登陆用的码头,看样子是要搞大规模的登陆。

折腾了七八日,馒头这边终于收到了李欗的命令,大军集结出动的时间已经定下。

计算了一下日期,馒头便放弃了绫罗木的登陆场,南下,炮击了小仓。

大顺不知道长州藩的兵是不是都在下关,但这些日子一直佯装要登陆,就算不在,这时候也该调来下关了。时间上也差不多了。

炮击小仓一日后,继续南下,又炮击了福冈城。

几番动作,彻底让九州岛诸藩绷紧了每一根神经。

大顺在绫罗木村附近的动作,到底是声东击西之计,实际上要登陆九州岛?

还是大顺真的要在绫罗木村登陆,炮击小仓和福冈,才是声东击西?

猜不透、摸不清,水军缩在海峡里,只能看着大顺军炮击完毕后扬长而去。

萨摩藩如临大敌,不断加固鹿儿岛的防御,担心大顺会炮击鹿儿岛。

然而等了许久,并不见大顺军炮击鹿儿岛的事发生,反倒是萩城那边传来了消息,大顺军主力登陆了萩城。

第133章 唯手熟尔

萩城,在冷兵器时代,是座很难攻取的山城。

这里有一条名为阿武川的河流,在距离入海大约七八里的地方,像是尿分叉一样分开了,形成了一片长宽皆在五七里的三角洲。

三角洲突入海里的部分,是一座山,名为月山。

萩城就建在月山上,三面环海,一面与城下町三角洲相连。如果守城一方有强势的水军,或者只是在冷兵器时代,此地真可谓易守难攻。

然而,此时此刻,集结在此的大顺军舰队也没发现几艘能战的水军战船,三面环海意味着三面都能炮击,不免觉得当初修这城的人,脑子有问题。

不是萩城修的不好,而是时代变了。

海军先朝着萩城乱轰了一气,大乱了萩城的平静,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先行登陆的陆战队却没有在城下町登陆,而是在阿武川河的南岸登陆,一个连队的士兵迅速冲上了附近的山丘,继续向东冲击,将东侧的一座山丘也占了。

后续部队还在海上飘着,靠着小艇一次性运送二百余人慢慢登陆。舰队的炮击扰乱之下,先期登陆的部队很顺利地占据了没有防守的阿武川南岸。

阿武川南岸靠海的山丘上,没有防御、堡垒,也没有炮台。

吴芳瑞带着参谋,簇拥着主将李欗,登上山顶,观察了地形之后,将指挥所就建在了山顶上。

为了方便指挥,他将自己脚下的这座山,命名为萩城山甲、东侧的山为萩城山乙,依次排开命名。

他所在的萩城山甲,距离阿武川河只有百步距离。越过阿武川河,通过一段两面临海的、长宽三四百米的空地,就是萩城堡垒,以及后面孤零零入海的月山。

萩城山甲向东,是一片二三百米宽的平原,再往东就是萩城山乙。

萩城山乙,距离阿武川河更近,山下只有一条仅能通行两人的小路,紧靠着河边。

山乙再往东,是一片长宽四五里的平原,可称之为大平原。

按照计划,负责围城的部队,只有两三千人,太多的兵力在这种地方也无法展开。

野战的主力部队,则集结在距离吴芳瑞所在的山丘南面数里的、一座名叫三见的村落。

将当地的百姓全部驱离后,防守各处道路,海军在海上巡航,彻底封锁消息,使得倭人难以知道到底登陆了多少部队。

吴芳瑞所在的萩城山甲,可以纵览全局。

北可以将萩城的动静看的一清二楚、南可以掌控隐藏在三见村的主力。

李欗也把帅帐安在此处,远眺周围的地形,忍不住嘀咕道:“此地甚差。多山而少平原。就算长州藩主力回援,也恐小心翼翼,难以伏击。”

吴芳瑞则指着秋成山乙以东的那片大平原道:“殿下所虑极是。我若为长州藩藩主,必要先派前锋,斥候四出,以免回援途中被伏击。”

“我军所为者,是打援,而不是阻援。若是周边地形皆是如此,半途伏击就大可不必了。战场摆在那片平原就好,那是倭人回援的必经之路。”

“摆开阵势打就是了,枢密院的意思,是叫我们打给九州岛诸藩看,让他们知道我们的野战很强。当秉持且贯彻。”

“而且若在此地打,倭人若败退,则可沿着山谷小路堵截追击。”

李欗想了一下,点头道:“是的。要么,不来回援。但只要回援了,已经近在咫尺,他就只能孤掷一注了。要不然,干脆不回来就是了。吴将军以为,若是不考虑打援之事,多久可以攻破此城?”

吴芳瑞看了一圈,笑着伸出了一根手指,想了想又曲下去半根。

“半天。”

“殿下请看。这萩城缩在突出大海的海岬上。四周测深,并无礁石,三面都能炮轰。这便是我说的,有海军,此死地也。”

“比如威海,形成海湾,军港在内。海湾两侧均有炮台,刘公岛上也有炮台,此才是真正适合做军港、建堡垒的地方。”

“萩城恰好反了,孤零零深入海中,并无犄角掩护。百年前,真雄关也;百年后,真愚笨也。”

顺着吴芳瑞的目光看去,李欗点点头,确实和刘钰选的威海完全相反。

吴芳瑞又道:“其城依山而修,虽有错落,却无防炮坡。海军可以炮击三面,所以无处躲藏。墙壁皆为石垣,若如鹰娑伯修威海炮台,皆为厚土覆盖条石,皆因炮弹碎石伤人。”

他又指着萩城的护城河道:“入萩城的路只有一条,固然方便死守,却也断绝了出击的可能。只需一个连队、两门大炮,就可以堵住萩城外出的通路。所以,我若为防守的倭将,看到我军军舰出现在海上、殿下已经登此山而升帅旗,就应该下令所有武士都撤入城中的。”

“可惜,他们连这点脑子都没有。可能是只打过刀剑矛盾的仗,没打过这么多火炮火枪的仗。”

“但我估计,可能倭人各藩大战的时候,这长州藩的毛利氏,应该有一支水军。”

“他要没有水军,除非脑子坏掉了,才把主城放在这。”

“但若是没有脑子,又怎么可能在乱世中存活至今?所以,按常理来猜,这萩城的毛利氏,当初一定有一支水军,而且水军还很强,所以才选了这里修城。”

毛利氏战国时代的时候,是否有水军,吴芳瑞并不清楚。

可他看这地形,猜测应该会有,要么就是当初选择这里做本城的,脑子有问题。

当年选此做主城的,脑子是否有问题,吴芳瑞不确定。但他可以确定,现在负责守卫这里的,脑子绝对有问题。

现在这局势都这么明显了,居然还有大批的武士在城外列阵。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撤入山城,在后面海岬的山上,分散防炮,又有城墙阻隔,三面是海,也跑不脱。

开战的时候,一波波地顶在山城前线,或许还能坚持一阵。

可现在,倭人的布阵,让吴芳瑞看的有些迷糊,心想这群人是多久没打仗了?

山城的城堡入口桥,距离吴芳瑞所在的山丘,只有六七百米。

吴芳瑞到河边,还有一百三四米,一百米宽的阿武川河,过了阿武川河到山城入口还有三四百米。

这三四百米的空地,极为平坦。东北边是海、正西边也是海、正南边就是吴芳瑞所在的山丘和大顺登陆部队的炮兵阵地。

也不知道倭人哪个人才布的阵,一千多武士在这片能被三面炮击的地方列阵,与阿武川河南岸登陆的大顺军对峙。

萩城再往东的城下町,还有约莫一千五百余人,扎阵在秋成山甲、和秋成山乙那片小平原的对面,隔着一条阿武川河。

看这样子是想趁着大顺在西边攻击的时候,从这里渡河威胁大顺军的侧翼。

上一篇:完美之十凶再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