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96章

作者:星辰玖

这家伙来了也好,正好当面解决南直隶这十万屯卫精锐的问题。

如果把圣旨直接传到内阁,让他暗地里去请示魏忠贤,中间估计又要出幺蛾子。

泰昌看了看手中的圣旨,这才淡淡的道:“宣。”

不一会儿,顾秉谦便屁颠屁颠的走了进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竟然满面春风道:“皇上,一万辆车,微臣都给征集完了,相信很快就能全部送到长营校场了。”

就这点小事你好意思来表功?

泰昌拿起桌上的圣旨,微微点头道:“嗯,不错,这事办得利索。这个也一起办了吧,回去签押之后,立马八百里加急发往金陵。”

呃,什么东西?

顾秉谦恭敬的接过圣旨看了看,竟然站那里不动弹。

你他吗的,还真想跟朕玩幺蛾子?

你是不是还要去请示一下魏忠贤啊!

泰昌不由盯着他冷冷的道:“怎么,你觉着不合适?”

顾秉谦的确是想去请示魏忠贤,因为这么大的事他根本不敢做主啊!

问题,皇上这么逼问,他怎么回呢?

他想了想,还是小心的拖延道:“皇上,微臣不是觉得不合适啊,主要十万大军不是说召集就能召集的啊,没有足够的钱粮武器辎重什么的,召集起来也没用啊,微臣是觉得应该先解决钱粮武器辎重的问题。”

你他吗还会想这些?

你要真这么厉害,就不会被人骂庸尘无耻了!

泰昌当然知道这家伙是想拖延时间去请示魏忠贤。

你他吗的,跟朕玩这套!

泰昌不由恼怒道:“你知道西南有多少叛军吗?二十多万叛军啊,怎么收拾?你们不出谋划策也就罢了,还在这给朕拖延时间。告诉你,这次不管因为谁拖延而造成西南大乱,朕就诛谁九族!”

啊?

诛九族!

算了,这次就不请示魏公公了,要是魏公公不点头,到时候西南真乱得不可收拾,皇上肯定是诛他的九族,而不是诛魏公公的九族。

顾秉谦吓得哆嗦道:“皇上,这个微臣回去就办,立马就办。”

这话都说完了,他竟然还站那里不走!

泰昌见状,不由冷冷的道:“还不赶紧去办,站这里干嘛?”

顾秉谦连忙小心的道:“皇上,微臣还有点事先跟您说。”

你还有事跟朕说?

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泰昌不由好奇道:“有什么事你就说,吞吞吐吐干什么?”

顾秉谦闻言,连忙解释道:“皇上,是这样的,这会试没几个月就要开了,考题什么的,是该考虑了,考场什么的,也要开始准备了。”

这话什么意思?

你还想当主考官!

泰昌终于明白了,这家伙是来讨主考官这差事的,因为一般主考官不是内阁首辅就是礼部尚书。

这会儿他正授意阉党收拾东林呢,礼部尚书孙慎行肯定是别想当主考官了。

这家伙估计以为这主考官当定了,所以趁着做了些许小事,来讨这主考官的差事来了。

哼,朕能让你这个废物当主考官?

要知道,会试的主考官那名义上就是这届所有进士的恩师,凡是没有正儿八经拜过师的进士,默认就是其门生了。

这个规矩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自然是好事,毕竟主考官不是内阁首辅就是礼部尚书,位高权重,对于他们的仕途帮助很大。

有时候,只要能舔着脸去拜会人家,以门生之礼相求,获得升迁那是很简单的事情。

不过,对于有些考生来说,不但不是好事,还是件倒霉事。

因为一旦主考官出事,他们大多要跟着受点牵连,就算不受牵连,那也会因为失去靠山而很难获得提拔,仕途基本上是完了。

这顾秉谦注定是个要被革职查办的背锅侠,他能让其把这届考生给毁了吗?

当然不能!

他还要好好培养这届考生来取代阉党和东林呢。

泰昌想了想,随即装作饶有兴致道:“会试吗?朕还没当过主考官呢!这样吧,你去把考场准备一下,考题,朕来出。”

啊!

顾秉谦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皇上竟然要当会试的主考官!

您是殿试的主考官好不好,为什么还要跟我来抢这会试的主考官?

这下可如何是好啊!

顾秉谦的确是想收一堆的门生,这样他在阉党中间就有话语权了,不像现在,崔呈秀、吴淳夫、徐大化等在魏公公面前那叫一个得宠啊,说什么魏公公都听,他根本就没插嘴的份。

没办法,人家是魏公公的干儿子,他不是啊,他小儿子才是魏公公的干孙子,这关系可差得远了。

他要再不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内阁首辅之位迟早被那些龟儿子抢了去。

问题,这会儿皇上要跟他争这个主考官啊!

怎么办呢?

他愣了好一会,这才弱弱的道:“皇上,按例您是殿试的主考官,这会试的话,一般都是由朝臣来主持的。”

哼,你们这些文臣,开口按例,闭口按例,按什么例,按你们的规矩吗?

泰昌把脸一板,冷冷的道:“按什么例?按《大明律》,按《大明会典》,还是按《大明条法事类纂》?”

顾秉谦闻言,傻眼了,正规律法里面哪会有这些东西啊!

关于他的传闻,那是一点都不假,他就是个庸尘无耻之人,要论溜须拍马,那他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是,要论争夺什么东西,他真不行。

这也是他高居内阁首辅却庸碌无为的根本原因。

阉党不说坏事做绝,做起坏事来那都是把好手,很多阉党中人那都是因此而名垂青史的,唯独他这个内阁首辅,那真是庸碌无为,坏事没见他干,好事也没见他干。

说白了,他就是没卵用,除了溜须拍马往上爬,其他基本什么都不会。

或许,这也是魏忠贤让顾秉谦当内阁首辅的原因。

因为这家伙当了内阁首辅也没卵用,用着放心。

如果让崔呈秀、徐大化这些人当了内阁首辅,说不定会把他这个当爹的都踩在脚下!

顾秉谦这种庸尘之人哪里敢跟泰昌这么强势的皇帝争啊,泰昌把脸一板,他就吓得心里直打鼓。

他咽了几口唾沫,嘴巴蠕动了几下,终究还是没鼓起勇气来继续跟皇上争。

泰昌见状,干脆挥手道:“行了,下去吧,别忘了,赶紧去把圣旨签了,八百里加急发往南直隶,要是因为你的拖延耽误了西南平叛,哼。”

顾秉谦吓得一哆嗦,连忙躬身告退。

第133章 诸事不顺

顾秉谦这个庸尘无耻的内阁首辅是被吓跑了,泰昌却依旧皱着眉头坐在那里,沉思着。

这主考官他是抢过来了,问题,科举考题怎么出呢?

这出科举考题要说难,那也不难。

科举考题其实就是一句话,而且这些话都是从《四书五经》里摘出来的。

也就是说,你随便从《四书五经》里面抽一本,随便一翻,随便找一句话出来,就可以当考题。

比如,玩物丧志,玩人丧德。

又比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再比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等等,这些都可以当考题。

这出科举考题要说不难,那是相当的难。

因为科举考题往往代表着主政者选取人才的标准。

也就是说,主政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会出相关的考题来考校考生,看他们的回答合不合自己的意。

比如,盛世的时候,一般都会出些类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偏向于文才治世方面的题目。

乱世的时候,则会出些类似“天行建,君子自强不息。”、“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等偏向于武功谋略方面的题目。

而这会儿,泰昌却想出些偏向于奇淫技巧,甚至偏向于怎么搞活经济类的题目。

这种类型的题目,那真不是一般的难找,至少,在他的印象里《四书五经》中是没有类似语句的。

怎么办呢?

他正看着书架上长长的一沓《四书五经》发呆呢,外面小太监突然轻声道:“皇上,工部尚书徐光启求见。”

徐光启?

这是密封圈的模具做好了!

果然,徐光启进来恭敬的行了番君臣之礼后便兴奋的道:“皇上,模具都做好了。”

泰昌立马起身道:“好,我们去看看。”

还是慈庆宫那个偏殿,不过此刻里面聚集的人却不止昨天那些,毕懋康、王徵和孙元化早已闻讯赶来,甚至,就连在南直隶造车的宋应星都回来了,还有太子、信王和徐骥等,他手底下钻研方面的人才可谓济济一堂。

泰昌一看到宋应星便忍不住问道:“长庚,什么时候回来的,矿车造好了吗?”

宋应星连忙拱手道:“微臣凑巧也是昨晚赶到京城的,因为时间太晚,所以不好打搅皇上,矿车微臣已经造好了,盛怀宣他们都在用了,效果很好。”

效果很好!

这会儿蒸汽机都还没做出来,矿车还需人力或者畜力来拉呢,效果能好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