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9章

作者:星辰玖

泰昌忍不住冷哼道:“李可灼呢,他不是你的亲信吗?不是你授意,他敢给朕下药!”

方从哲依旧不卑不亢道:“皇上恕罪,这话微臣真不敢苟同,大明官员何止万数,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微臣的亲信吧,不能什么事都是微臣授意的吧?李可灼本人也没说过是微臣授意的啊!再说了,李可灼进献的是仙丹,这类仙丹世宗、穆宗和先帝都曾服用过,怎么能说是毒药呢?”

哼,这家伙就是仗着李可灼不见了,死无对证,才敢如此胡说八道!

没办法,昨天光是清洗内宫就忙不过来,等腾出手来去宫外抓人的时候李可灼已然跑得无影无踪了。

泰昌这个气啊,他真恨不得立马命人将这老家伙拖出去砍了!

问题,他还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些文官并不怕死,杀一个方从哲根本就无济于事,而且,无凭无据把个内阁首辅杀了,绝对会掀起轩然大波。

当初先帝万历就是不信这个邪,硬要跟文官刚。

结果,接连撤掉四个内阁首辅,十多个六部尚书,三百多名在京官员都无济于事,最终,国本之争还是他输了。

这年头的文官可不怕皇帝,只要他们认为你没道理,他们就跟你刚到底!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泰昌心里很清楚,就因为他前面太多当皇帝的喜欢瞎胡闹了。

比如英宗,迷信太监王振,胡搞瞎搞,结果导致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尽丧,连带他自己都被俘虏了,大明王朝也因此由盛转衰。

又比如武宗正德,宠信宦官,沉迷游乐,不务正业,以致奸宦横行,不知害死多少忠良。

再比如世宗嘉靖,迷信方士,宠信贪官,沉迷修仙,以致贪腐盛行,民不聊生。

还有神宗万历,性格乖张,为了个女人不惜掀起国本之争,与朝臣彻底翻脸,发起脾气来甚至二十多年不上朝。

如果任由当皇帝的这么胡作非为,那还得了!

明朝中后期的文臣脑子里大致都是这想法,不能让皇帝胡闹,不然大明朝就要亡了!

结果呢?

这些文臣又有几个是没有私心的,他们一个个都说的冠冕堂皇,背地里还不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最终大明反而亡在这些人手里!

那么,怎么收拾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呢?

其实也很简单,打他们脸就行了,只要让他们颜面无存,他们就没脸在官场上混下去了,这样比杀了他们还管用。

想到这里,泰昌不由嘲讽道:“李可灼不是你亲信?你自己看看这满朝文武,六部、五寺、都察院,有几个不是你们齐楚浙党的,李可灼就是个举人而已,他要不是你的亲信能当上鸿胪寺丞?”

这个当然,不过方从哲是不可能认的。

他恬不知耻道:“皇上,微臣并不是任人唯亲,而是为国为民选贤用能,不信您可以命人去查,微臣可没提拔任何亲戚在朝廷任职。”

你还为国为民选贤用能?

泰昌冷笑道:“那杨镐呢,怎么说?杨镐在蔚山一战为了帮李如梅抢夺军功,贻误战机,陈寅都快把盘踞在蔚山的倭寇消灭了,他却令人家退兵,就此耽误了将近一个月,最后倭寇援军来了,他却丢下大军,抢先逃命,以致我大明精锐损失三万有余,他会领兵打仗吗?大明两次援朝损失的将士也不到五万,他一个人就害死大半,你为什么还要举荐他为主帅与建奴决战?“

呃,这个。

怎么又说杨镐身上去了?

方从哲愣了一下,随即狡辩道:“杨镐在藩国深得民心,朝鲜国王都几次为其上书求情,如此贤能,自然不能弃之不用。”

扯这些没用的,你当朕傻子呢?

泰昌颇有些恼火道:“杨镐去朝鲜是干什么的?朝廷是让他率军去跟倭寇作战,不是让他去笼络民心!他拿着朝廷的钱粮去笼络藩国臣民,这叫贤能?这样的酒囊饭袋你极力举荐他去辽东主持大局是何居心?蔚山之战和萨尔浒之战都是他指挥的,结果如何?大明十余万百战精锐都被他给葬送了,你还觉得不够是吧?这样的人砍一百次都不够,你还在极力维护他,为他开脱,你是想把他捞出来继续祸害大明是吧?还贤能,你当朕三岁小孩吗,这么好哄骗的!”

这!

杨镐这会儿的确还没被处置,他的确在极力想办法将其捞出来。

说到这个方从哲真有点无言以对了。

唉,没办法,杨镐是浙党创始人沈一贯的爱将啊!

他能怎么办?

他只能极力维护啊,要不然浙党那些德高望重的元老不收拾他!

泰昌见状,不由暗自冷笑。

嘿嘿,没话说了吧?

还好朕早有准备!

接下来就看东林党怎么趁机收拾你们了。

你们喜欢争是吧?

朕就让你们争个痛快!

他假装气极,腾一下站起来怒喝道:“朗朗乾坤,昭昭日月,你们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欺君罔上,没有天理了吗,没有王法了吗,想联合后宫谋害朕,你们可以再试试,退朝!”

说完,他直接转身向龙辇走去,只留下方从哲一个人怔怔的跪在御道中间,就如同没了魂魄一般。

第011章 党争

这次早朝泰昌的表现多少有点让人莫名其妙,他做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让人念了两份供词,又逮着内阁首辅方从哲怒斥了一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竟然就这么怒气冲冲的走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他这是声东击西之计。

他知道这些道貌岸然的文臣不好对付,如果贸贸然翻脸动手,很有可能会落得跟先帝万历一样,根本干不过,最后气得神经病发作,连朝政都管不了了。

先帝万历的教训就在眼前,他自然不会跟群臣硬钢,他只要动动嘴皮子,将火烧到齐楚浙党身上,东林党自然会乘势掀起党争,将齐楚浙党拉下马。

这样一来,齐楚浙党就无暇顾及郑贵妃和福王了,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报复这对母子了。

果不其然,他才刚刚回到御书房,屁股还没坐热呢,弹劾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奏折便呈上来了。

东林在朝的几个官员杨链、左光斗、高攀龙等联名奏报,列出了方从哲的十大罪状。

其一,独任宰辅七年,任人唯亲,迫害贤良,祸国殃民。

其二,骄横愚钝,欺君罔上,处理先帝后事之时还心不在焉,屡屡出现失误。

其三,无法无天,随心所欲,擅自篡改诏书和圣旨。

其四,处理廷击案时与后宫狼狈为奸,庇护奸党。

其五,纵容其子行凶杀人,目无王法。

其六,力主杨镐经略辽东,以致边军精锐全军覆灭。

其七,丢城失地,丧权辱国,以致建奴侵占辽东土地。

其八,收取贿赂,纵容李选侍凌辱圣母,致使圣母饮恨而死。

其九,纵容齐楚浙党收取苛捐杂税,以致民不聊生。

其十,联合郑贵妃和西李意图谋害皇上,谋朝篡位。

这家伙,真该死啊!

泰昌原本也就想让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狗咬狗,坐收渔翁之利的,不曾想,这方从哲表面上一副圣人君子的模样,背地里却如此无法无天!

这次东林党肯定没有胡说八道,因为十条罪状里面有大半他都知道。

方从哲,就这,你还有脸在朝堂上待下去吗?

他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便果断道:“传魏忠贤。”

很快,魏忠贤便屁颠屁颠的来了。

这家伙这个得意啊,一天之间,他便咸鱼翻身,直上九霄了。

现在,不但皇上宠信他,就连太子和信王都把他当最贴心的人,他简直就是泰昌朝第一宠臣啊!

不过,他并没有恃宠而骄,因为这会儿他还没有权倾朝野,他还得哄着皇上才行。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小心的问道:“皇上,有什么需要奴婢效劳的吗?”

泰昌本想把奏折直接交这家伙手里的,不过,这家伙不识字啊!

无奈之下,他只能耐心的将奏折念了一遍,然后再将奏折交到魏忠贤的手中。

魏忠贤接过奏折,疑惑道:“皇上,您的意思……。”

说着,他又做出了他那招牌动作,右手狠狠往下一切。

杀杀杀,你就知道杀!

泰昌不由翻白眼道:“有的人不能乱杀,杀了没法收场你知道吗?你拿着这奏折给方从哲看一下就行了,他知道怎么做的。”

这会儿真不能随随便便把方从哲杀了,因为各地巡抚基本都是齐楚浙党的人,就比如熊廷弼就是楚党大佬,就连东林党掌权的时候都要想办法哄着,如果胡乱一顿杀,把人逼急了,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些家伙连下药谋害的事情都干的出来,什么“清君侧”,“兵谏”什么的,他们估计也干的出来。

所以,这种事不能硬钢,只能利用文臣去收拾文臣,希望方从哲能识趣吧,如果这家伙不识趣,那就只能让东林再添把火了。

他的策略就是用东林收拾齐楚浙党,再用魏忠贤收拾东林党,等这些人斗的差不多了再一举干掉“罪大恶极”的魏忠贤,这样他就能轻而易举掌控朝堂大权了。

总之,这事不用急,当务之急还是先搞点钱再说。

这会儿齐楚浙党已经被东林咬上了,应该是没空管福王了,是时候动手了。

魏忠贤拿着奏折走了以后,他又命人将骆养性招到了御书房中。

收拾福王的圣旨他已经准备好了,按律来说,亲王就算是谋反也不能直接杀了,只能把人家抓去凤阳守陵,所以他的圣旨里面也只是命锦衣卫将福王一家押去凤阳看守而已。

当然,他的主要目标并不是福王一家子人,而是福王府的财富,这个就不能写圣旨里面了。

骆养性还不知道皇上让他去干什么勾当呢,他恭敬的行了番君臣之礼后,皇上竟然直接给他来了一句:“抄家你会吗?”

呃,这个,怎么说呢?

抄家还需要什么本事吗?

他下意识点头道:“这个微臣会。”

看样子这小子还不怎么会。

泰昌闻言,不由犹豫了。

问题,不派骆养性去又派谁去呢,骆思恭和魏忠贤都走不开啊。

他想了想,还是拿起圣旨塞骆养性手里,慎重道:“记住,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把福王府里所有的金银财宝给朕抄回来。”

啊?

推荐阅读!